“哪里反常?”
“她的哥哥上个月娶亲的时候,翻修了房子。”
“奇怪的地方是,她的母亲翻新房子,宅子没有大动,却着重重新垒了灶台,翻新了猪圈。”
卢意远皱起眉头,没有领会密使暗示的意思。
密使解释道:“三公子您有所不知,民间的百姓成婚之时,为了显示自己的财力,给新娘子的家里留下好印象,会将翻新房子的重点放在房子的外观或是新人的房间,用来充门面长面子。”
唯一的儿子结婚,翻新房子不算异常,有些家境富裕的人家甚至会给儿子重新盖一间房。
可再疼爱儿子重视婚礼也好,没有人会将垒灶台和翻新猪圈当作是为婚礼而做的最必要准备。
“她哥哥娶亲的排场和嫂子的家世是怎样的?”
“没有任何特殊之处,与她的家境相符。她的哥哥是个庄稼人,嫂子是村里其他农户的女儿,相貌普通,嫁妆的数目也合乎常理。”
“属下是怀疑,他们是借娶亲的机会,将秘密物品藏在了灶台或猪圈里。”
“灶台下时时有火燃烧,猪圈里肮脏不堪,能隐藏些什么呢?”
“房宅田契自然是藏不了,但金银便没有问题了,要找个由头彻底探查过才能知道。”
“好,这件事交给你,只要不暴露身份,我允许你便宜行事。”
“是,属下接下来会对冬莲的母亲和哥哥密切监视,如有情况立刻向您报告。”
卢意远继续问道:“麦场的火灾呢?”
“属下还需要一些时间调查。”
“这件事比任何事情都重要,你们务必重视。”
他挥挥手让密使再探再报。
晚上,姜琼音回到房间,差点以为自己走错了屋子。
她房间内多了一个架子,架子最上层里面琳琅满目的是一瓶瓶药膏,足有二十几瓶。
她扭开几个闻了闻,里面是止血生肌和跌打损伤的药膏。
这些她再熟悉不过了,她的外公是中医,小时候在外公家玩耍,他把外公家所有中成药的药膏瓶当成玩具一般,摆来摆去。
架子的第二层摆了些药食同源的零食和保养品,大枣干和葡萄干就有好几种。
最下面一层是两个藤编的大框,一个装满了料子柔软舒适的丝绸衣裙,她粗略数一数,有十套之多。
其实她穿不惯古代女人的衣服,淮南国的女子喜欢上衣下裙,而她穿裤子穿惯了,总是觉得裙装不够行动灵活。
另一个藤编大筐里面是男装,各色圆领衫、长袍和骑装,颜色是富贵公子常穿的墨紫、石青、月白和藕荷。花纹中规中矩,五福捧寿、折枝梅花等等,不张扬惹眼。
这才是她真正需要的衣服!
她最喜欢的衣服是卢意远送给他的那身骑装,平时配上一双厚底布鞋,无论是在麦场干活还是在府邸里行走都是最方便的。
姜琼音将收到东西的数量和种类记在心里,给自己的手换了次药就休息了。
第二天,她像往常一样起床,等小丫头送饭,吃完饭去麦场干活。
可是,送饭的小丫头春芽左等不来右等不来,为了防止耽误干活,她取出空间里的吐司面包,吃完后向麦场赶去。
姜琼音刚刚关上房门来到回廊上,没走出十米远,迎头撞见小丫头端着早饭跑过来。
春芽连忙拦住她,把她往房间里推。
“姜姑娘,三公子吩咐了,今天请姑娘好生歇息。”
“可我还有三公子安排的工作没有做完。”
“那些工作齐家的人来做就好,姜姑娘只管踏实养伤,其余的事情不用操心。”
小丫头从衣袖里掏出一块羊脂玉牌和一贯钱,递给姜琼音。
“三公子命我将这个给姑娘,说姑娘若觉得府里太闷,可以到府外逛逛,只要不出城就好,想要什么东西尽管买下便是。”
春芽还要摆早饭,姜琼音忙说自己已经吃过了,不用再麻烦,小丫头便退下了。
去和州城里的高档酒楼吃一顿不过百余文,哪怕她挥霍一天,一贯钱一定是用不完的。
润州是更加偏南的小城,城中一定有她没见过的美景和美食吧。
可她没心情玩耍,不单单因为被烧毁一半的麦种,更因为城内百姓仍在承受饥荒。
如果能解锁更多的房间就好了,也许她能为他们做些什么。
这不仅是姜琼音曾经身为军人,刻在她血液里面的关爱人民之心,也是她身为农学副教授的能力所在。
思来想去,她还是不放心麦子。
在房间里躲了春芽半天,确定她已经走远才出门,可刚走到麦场门口就被齐靖挡了出去。
“姜姐姐不能进去,三公子同我说了,要是让姜姐姐进了麦场,就要用我的零用钱来赔偿姜姐姐的房门呢!”
她只好返回了自己的房间,静静躺倒养伤。
迷
迷糊糊休息一上午,没有睡得很踏实,姜琼音连吃午餐的胃口都没有。
春芽见送来的午餐几乎原样不动地要被送回去,她劝道。
“姜姑娘歇过午觉要不要出去逛逛?奴婢可以陪您一起去。”
还歇什么午觉?睡一上午再睡一下午,晚上就不用睡了。
有个熟悉城中情况的人带路似乎也不错,在府里除了看看以前的文献也无事可做,倒不如上街去,切身体会一下百姓的生活现状。
于是,姜琼音稍微整理,换上月白色窄袖圆领长袍和紧口裤,春芽帮她重新束发,两个人出门去。
姜琼音本意是想稍微逛逛就回来,于是便没有骑马,与春芽一同步行上街,像极了富家子弟与随行丫鬟。
她们走出府邸,沿最繁华的主街行走。
润州城里最高的门第便是乐安王第三子卢意远家,其余的人家虽也有富裕阔绰的,但马车没有比她乘坐过那辆装饰金玉的更加华丽的了,大多是青幔马车。
姜琼音不买吃食玩意,只沿街闲逛。
走了不到一刻钟,她看到了没见过的奇怪景象。
街市边,一群人团团围拢,与稍显冷清的街道比起来热闹非常。
“那些人在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