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明媚的清晨,调查局的九栋建筑沐浴在金色的阳光下,每一栋都高高矗立,宁静且庄严。
这些庞大的建筑物每一栋都高达八层,它们不仅是学术与科技的殿堂,今天还成为了进行笔试的考点——一个检验学子们学识与才能的场所。
此时的塞维尔正走在通往考点的小路上,感受着调查局那恢弘浩大的气息。
当穿过那由拼色玻璃制成的穹顶,灿金色的阳光透过,将一片片多彩的光斑撒在古朴的大理石柱上,为整个调查局披上了一层神秘而又庄严的面纱。
大理石柱上,雕刻着象征着“秩序之神”的天平图案,那是九柱神中至关重要的一位。这些图案,不仅是对神祇的崇拜与尊重,更暗示着调查局追求公平与正义的秩序精神。
走进调查局的第五考场,一种紧张的氛围几乎让空气都凝固。塞维尔仔细观察着周围的考生,大约有四十人左右。他们中的许多人面带紧张之色,有的不停跺脚试图缓解自己的紧张感,有的则掏出书本做最后的复习,而大多数人则默默无语,只是焦急地等待着考试的开始。
时间仿佛变得缓慢,直至走廊间传来了沉稳而有序的脚步声。考生们的眼神几乎同时转向声音的来源,只见一位监考老师身着雪白的监考服,胸前佩戴着一块金色的监考牌,他抱着一摞试卷,步伐端正地走入了考场。
这一切发生在阳光灿烂的一天,塞维尔和其他考生一样,成为了这道光影中既紧张又期待的一部分。此刻,所有人都在等待着那场考试的开始,等待着在知识的海洋中证明自己。
随着考试监考官萨拉的严正指示,略带回音的教室内瞬间被一股肃然的气氛所笼罩。他站在高高的讲台上,目光如同掠过每一张年轻且紧张的面庞。
“考试即将开始,请大家将与考试无关的东西都收好。若有作弊行为,将会直接被剥夺考生资格……我是本次的监考官萨拉。”
语气坚定而不容置疑,塞维尔能清晰地感受到规则的严肃。
“考试时间两个小时,请大家认真答题。”
萨拉的话音似乎让空气中的压力更加沉重了几分。
监考官接着展示了封闭密封的试卷,“大家看一下,试卷是封闭密封的。”
在完成了认证和签名的流程后,萨拉的手臂轻挑,像是行云流水般地切开了考卷的密封线,随后助手们迅速而有条不紊地将试卷分发下去。
【第二十二题:“请论述杂交水稻实验原理”】。
当塞维尔拿到试卷,他迅速而机敏地翻到最后一页,目光定格在最后一题。
看到这一题,他心里轻松了一些,关于豌豆的杂交实验结果,早已在他的思绪中成型,这题对他而言,毫无疑问是稳如老狗。
一系列关联着遗传、杂交、改造的科学术语,在塞维尔脑海中交织飞转,构成了一幕学术场景的宏图。而其他科学知识点的掌握,也得益于格蕾蒂丝为他悉心整理的状元笔记,那详尽的资料为塞维尔带来了信心的加持。
周围的考生似乎并没有塞维尔这样的信心,他们的面孔逐渐紧张,“便秘”般的表情昭示着他们对最后一题的无措与焦虑。在这些清澈而哀怨的眼神中,无助和恐惧悄然蔓延。
调查局的考试题目绝大部分涵盖了政治、历史、策论和理论等诸多领域,题目虽多、应有尽有,但大部分学生都能够在考试大纲的指引下有所准备。然而,最后一题,总是会出其不意地给你一个下马威,轻轻提醒着,科学终究也要探求出乎意料的奥秘。
随着试卷的逐页翻阅,考生们都希望能够顺利地回答所有问题,直至他们翻到了最后一页。这一页,如同每年调查局测试的传统一般,带来了一个全新的挑战,一个让所有人措手不及的题目。
这最后一题,由主考官亲自出题,它既不遵循常规的科目划分,也不沿袭考试大纲的轨迹。相反,它愈发显得独特且偏离常规,直接涉及到了与考试主题截然不同的领域。更让人惊讶的是,这一题的分值异常高,几乎成为了决定考生最终成绩的关键。
就拿上一年的调查局测试为例,当考生们翻到最后一题时,那道题目竟然是【论述格莱茵语中“意思”的多种意思...请用结合理论与实际加以阐述】,这不仅是一道言语理论知识的题目,更是突然跳入了实际生活的结合。
从某个角度来讲,与克里所追求的“艺术”还有几分相似。
这种题对于格莱茵居民来说还算比较友好,若是对于其他母语的考生来说,头都大了。
在这个过程中,考试已不再仅仅是对已学知识的检验,而是变成了对考生广泛知识积累和应急能力的深度考察。按照主考官的意图,此举旨在培养全面性的人才,更是试图挑选出那些最受女神眷顾的幸运儿。
某种程度上,如果考生运气好,平时偶然接触并掌握了此类知识点,那么他们或许能够从容应对。反之,若运气不佳,未能领略到女神的恩宠,那么面对这样的题目,即使实力再强,也可能会束手无策。
这样的考试制度,从一个侧面证明了布鲁所持有的理论,也许并非全无道理。那些能够在关键时刻展现出卓越才能的人,的确是在某种程度上得到了女神的偏爱。
在这份试卷的最后一题之下,宽敞明亮的考场内充满了紧张而复杂的气氛,考生们的表情各异,有的苦思冥想,有的似乎已经放弃,而有的还在努力寻找着那一丝可能的灵感。在这样的环境下,考试不仅是知识的竞争,更成为了运气与命运的较量。
在格莱茵王国的秩序中,萨拉作为调查局副局长的身份不仅仅是一份工作,更是他的骄傲和荣耀。
多年来,他以主考官的身份监督着各类重要考试,秩序路径赋予了他独特的能力——运用秩序天平,对人的行为进行判定,精准地检查考生是否作弊,是否破坏了考场的秩序和公平。
在他的监考下,考场的秩序总是井然有序,和谐清明。
他的目光如鹰隼般锐利,能够洞察每一处可能的作弊行为,因此在考试进行了半个小时后,教室内除了笔尖在试卷上快速移动的声音,再无其他杂音,考场的专注和静谧令人印象深刻。
正当时钟滴答作响,指针指向整点之时,一道信号打破了考场的宁静。
塞维尔举起了手,显露出准备交卷的意图。
这一举动,不禁让周围的考生们内心一紧,这样的快速作答,在他们看来几乎是不可思议的。
随着塞维尔的声音响起,教室里一时间笔尖的颤抖声成了唯一的回应。
这未免也太快了吧?尚未过多久,竟有人准备交卷。
是否意味着题目其实很简单,只有自己还在苦苦挣扎?
萨拉走向塞维尔,看了一眼考生信息。
询问是否可以交卷本属正当,正如秩序天平所示,没有违背规则。
萨拉耐心解释道:“离考试结束前一小时才能交卷。如果你已经答完,不妨再细细检查一遍。”
这种情况每年都不乏例见,总有些学生对考试细节不甚了解。
然而,萨拉的好奇心被这位年轻人所激起。
快速完成考卷的实例并不罕见,但像塞维尔这般速度,即便是前几年的状元格蕾蒂斯,也未曾有过。
这不禁让萨拉对这位看似平凡的考生多了几分兴趣,他的心里默默猜测着,塞维尔是否真的掌握了某种独到的解题技巧,或许,这个年轻人比表面上显得更为深不可测。
在近距离观察后,萨拉发现塞维尔的考卷上,前面几面几乎空白,而最后一题却被密密麻麻地填满了。
这种不按套路出牌的做题方式,让萨拉一时间愣住了。塞维尔询问是否可以交卷,这一行为显得更加莫名其妙。
难道塞维尔是深谙考试规则,深知自己不能提前收走他的试卷,因此故意这样做以给其他考生造成压力吗?
这种策略虽然不违背任何明文规定,但显然造成了考场上的一种心理恐慌。
萨拉决定采取措施,以防塞维尔的举动影响到其他考生的情绪与表现。
他清了清嗓子,故意提高了声音,向全场宣布:“这位同学,你前面还有这么多没写完啊。”
这句话如同暖风般吹过考场,使瞬间紧绷的气氛得以缓解,考生们听了之后,渐渐安定下来,重新集中精力于试卷。
然而,塞维尔的举动种下的疑虑,仍旧在部分考生心里悄然发酵,使他们心神不宁。
不少考生因此分心,甚至在无形中受到了影响,思维的清晰度有所下降。
这件小插曲在考场上悄然产生了涟漪,尽管副局长萨拉临危受命,尽力稳定了秩序,但心中的不安如同细小的尘埃,悄无声息地落在了学生们的心湖之中。
随着时间的流逝,教室内的墙上的指针过了一小时的整点。
“我要交卷!”
塞维尔微笑着再次举起了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