肆玖中文网 > 穿越小说 > 你管这叫匡扶汉室? > 第三十三章 真相灼心
    “谈判之下,以杨继业之死,换取了士兵的撤退,救了两千多士兵呢。”



    ...



    说书人讲的唾沫星子乱飞。



    苏乞听的特别无语。



    草头将军,按照说书人接下来的说法,是这个大太监赵青,还战场上跟草原人做了交易。



    用粮草换了很多人质回来。



    结果己方的战马归途中吃了庄稼,而被老百姓骂成了“草头将军!”。



    “哎呀,真是眼界大开啊!”



    苏乞忍不住的感慨。



    “确然,这样的人物,隐居在咱们苏杭,就是太监愿意娶老婆,耽误了,耽误了!”



    说书人讲的特别可惜,认为他肯定会遗臭万年。



    可苏乞却知道的不多。



    “潘相后来是怎样的结局?”



    想到恩府就是寇准大人,这他都没能当面询问什么。



    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官场的等级更是森严。



    好在现在能够从说书人这里了解不少。



    “有一年,草原上和大宋关系缓和的时候,打造了一繁荣的牲口市,其实和赶集似得,什么都有。”



    “潘相管理边城,一直都没有回来。”



    说书人讲的唏嘘。



    苏乞灵机一动,开口道:“这么说,是被放逐了吗?”



    “确切说,一朝天子一朝臣,新皇帝上位了。”



    说书人,说着拿出一个本子,自己都开始写了起来。



    他要把这样的事情,整理出来,加了有意思的东西,讲给苏杭老百姓。



    “那这个大太监赵青,是跟着皇后的了?”



    “没错!”



    “他还有什么可怕的事情?”



    “有!”



    说书人见苏乞来了兴趣,反而不着急了。



    吃过早点,就在客栈里,见丐帮的人忙忙碌碌的又出去送葬。



    他们两个往客栈的阁楼上走了去,找了一安静的房间。



    “咱们本朝,谁是最大的官呢?”



    苏乞忍不住的询问。



    沧县的洪涝灾害中,厕所泛滥。



    惊鸿一瞥出了一个,王安石,现在还是工部小吏!



    对于朝廷格局,他还不是特别的清楚。



    尤其是杨家的时代,好似还在。



    “最大的官啊!让我想想啊。”



    说书人扳着自己的指头,思索了一番后,才开口道:“六部九卿,大宋的六部都有尚书!而九卿的话,多是在外的封疆大吏,或者边关的将军,甚至是王爷,有事了才会启奏!”



    “要说这个最大的官,那得看皇帝喜欢谁了。”



    “不过,我感觉咱们皇帝最看中王大人。”



    说书人说到这里,拿出一个画册,又开始寻找了起来。



    “那个王大人?”



    “王彦龄啊!”



    “啊!我想起来了。”



    苏乞眼前一亮,书中是有这个人,和恩府寇准曾经同朝为臣,现在居然还在。



    当即他就追问道:“那你跟我说说,这个大人。”



    “好说,喜欢引经据典,主张有先例的事情就那么办,还更上一层楼,其实还公正。”



    说书人讲到这里的时候,让苏乞感觉特别轻松。



    朝廷中有恩府寇公的故友呢,自己还怕什么?



    无论如何,这个大太监赵青不能在杭州城飞扬跋扈了。



    虎口拔牙,拔了他的爪牙,杜绝了其好娶妻的作孽。



    还百姓一个朗朗乾坤。



    一天一夜时间过去。



    促膝而谈,苏乞从张长庚这里了解了很多。



    “师爷,朝廷的禁军到了,衙门王知州大人,想要问问,我们应该怎么办?”



    周大同在第三天的晌午,急急的找到了苏乞。



    “啊?咱们去衙门!”苏乞当即要备马,可想到自己的身体情况。



    王知州居然是让周大同来询问,肯定还忌惮自己的“花柳。”。



    “哎,可恶的赵青。”



    感慨了一声,苏乞只能在院子里思索了起来。



    过了一会儿的时间后,他才开口道:“朝廷进入地方,希望事情办的好看,还实际!功德兼备嘛!”



    “晚上行动,我让丐帮外围策应,同时写一份奏折,你送了回去。”



    “是!”



    周大同笔墨伺候,苏乞洋洋洒洒的就写了起来。



    这几天时间,他一直在摸赵青的情况。



    他武艺高强,却毕竟已经六十八岁了的年纪了。



    听说三十个弟子,都不是省油的灯。



    苏乞建议朝中有威望的人,比如寇随,可以狐假虎威,请他们喝酒,醉了以后,一块拿下!



    “妙计!”



    周大同竖起了大拇指,却忍不住的开口道:“寇随不是摧毁了兰溪坊?恐怕他们会戒备。”



    “那个人皮灯笼的事,研究的如何了?”



    苏乞皱起了眉头,同时想起了这个。



    “身体是有病的,他们吃东西特别讲究,就是不吃药。”



    周大同在衙门打杂,如同一个耳目,了解的确实全面。



    这让苏乞感觉满意。



    “恰好,让他们把通敌叛国的事,弄大了,我就不信这个大太监赵青不怕。”



    “大人,你还是写下来吧,我笨!”



    周大同讪讪的说道。



    有关这种智谋之事,苏乞灵机一动就来,再看看周大同憨憨的样,倒也不为难他。



    一切写成奏本,苏乞这才松了口气。



    “先礼后兵!在这个时候,很有必要。”



    苏乞认真点了点头,越想越坐不住,他感觉自己应该跟寇随前去。



    一块看看这个杭州城藏着的“幕后黑手。”。



    “咱们已经集中了八十六个武丐,喜欢抄家。”



    金莲听到了苏乞的动向,忍不住的眼睛发亮。



    送葬的事情,丐帮做的风生水起的。



    几乎快要覆盖整个的苏州城。



    这样的一种生意,看的徐方都特别羡慕,因为银子哗啦啦的进来,比他的糖铺挣的还多。



    这么的扩展,产生了一个效应,不论城中发生了什么,都能了如指掌。



    “绑架,勒索,毒药,欺压百姓。”



    “这个大太监赵青的弟子们,无恶不作。”



    “还喜欢集中在瑞青当铺。”



    “两个地方,几乎就能把他们一网打尽!”



    丐帮摸到的情况,听的苏乞认真点了点头。



    按照他接下来的盘旋,官府的衙役和禁军去擒拿贼王。



    然后丐帮的盯着每个地点,扫清喽啰。



    “送葬啦!苍天开眼!”



    “冤魂留下,善者请散!”



    “闲人回避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