肆玖中文网 > 其他小说 > 诸朝看我直播乡村生活日常 > 第 43 章【VIP】
    第四十三章美食历史

    【西安人的城墙下……是西安人的火车……西安人不管到了哪儿,都不能不吃泡馍……】

    林菱和两个爷爷跟着导航找到那家藏在旧巷子里的小店,店里就放着西安的专属BGM,林菱和爷爷门找了个宽敞凉快的座,把直播手机往桌上一搁,就跟两个爷爷用备用手机扫码点菜。

    店家从里间探出脑袋来看了眼,笑了笑道:“桌上有码,自个点啊!”

    “嗯嗯,我们自己点。”

    林菱习以为常,没有多留意小店的细节,正专心和两个爷爷挑选手机里显示的菜单,这么多陕菜一样也没吃过呢,恨不得每个都尝尝,一下就犯了选择困难症了都。

    但各朝古人却都恨不得从她手机里探出脑袋来看清楚——

    原来后世的长安/西安食肆是如此模样啊!

    这家店瞧着倒不大,一进门就是几套方形的桌椅,两边还有固定在墙面上一长条的窄桌,窄桌所在的那面墙上挂了一整面墙的红底黄字的菜单,而正对着大门的地方立着装满了各色琉璃瓶子的柜子,旁边还有两大口锅,里头装着卤味和茶叶……泡着的鸡蛋?而锅后头就是出菜的窗口,那窗子也是透明的玻璃窗口,有个健壮的大汉,脖子上挂着红色围裙,正卖力地揉面。

    “怎么没有招呼食客的博士?”

    林菱从秦始皇陵过来早已过了饭点,店里冷冷清清的,门边的立式空调呼啦啦地吹着凉风,而头顶的吊扇也跟着呼呼地转着把冷风送到饭店里每个角落。

    宋朝,赵光义看了半天那吊扇,还是弄不明白是怎么转起来的,又很有些奇怪道:“在里头揉面的可是店家?却也不出来问她们吃什么?”

    什么叫桌上有马?哪儿有马?

    一匹马也没瞧见啊!

    在宋朝,吃可是人生头等大事!因此汴梁的酒楼食肆数不胜数,大一些的酒楼每日能供应两百多道菜样,但食客不认识字的多,可不能像后世一般将菜单挂墙上,让食客自个点菜。

    故而酒楼里专门雇了些口舌灵便又记性绝佳的“茶饭量酒博士”熟记菜谱,专门为进来用饭的客人点菜。除了“博士”,汴京还有专门为食客斟酒的“焌糟”,唱小曲助兴的“厮波”……

    一进汴京的食肆,总是充斥着热热闹闹的吆喝声。

    因此赵光义从没见过敢如此“慢待” 客人的店家。

    武周朝,武则天与身畔的女官上官婉儿也看得津津有味,后世长安的街市上,出行的女子可真多啊!大唐的女子虽也能身着胡服骑马上街,但却也要戴上幂篱,更不宜独自一人抛头露面,这不仅被视为“失礼”,也为了避免发生被拐卖、骚扰与迷路等情况。

    若是有女子在非特定的日子在长安朱雀大街上独自走动,必会被四处巡视的武侯拦下刨根问底地盘问:小娘子缘何独自在外走动?可是私奔还是从哪儿逃亡的女婢?只有与家人、奴仆、女伴相伴,才能放心出门。

    总之并不如后世女子一般,能如此自在。

    当然从先前听来的,后头什么宋元明清的女子,大唐的女子也已算过得好了。

    而进了食肆里也是大开眼界,其实在之前游秦始皇陵时,武则天便注意到了,林小娘子不论去哪儿,手里一定拿着那亮着光的小方块铁盒子,她似乎身无分文,却总是畅通无阻——那小黑铁盒子轻轻一晃,不论是买水、买食或是遇着“检票”,都用那东西。

    那便是后世之人的银钱么?

    不,那东西甚至还能说话、指路,武则天还看林小娘子举着拿东西四处晃,还用它给两个爷爷“拍照”,虽然她也不明白何为“拍照”。

    但那必定是个无所不能的神物啊!

    “就好似那话本里的百宝囊。”上官婉儿笑道。

    武则天点点头:“的确如此。”

    瞧,如今林小娘子又用那小黑铁盒在桌面上一晃,那上头就好似被施了法术似的,出现了一些字迹与图画,但因她拿着与两个爷爷看,从武则天的视角中,并没办法看清楚,但似乎那是……菜单?

    没一会儿,林菱就和俩爷爷商量好了,最后点了四道菜陕西名菜,提交以后林菱还把直播手机丢给爷爷,准备自己跑出去买甑糕和肉夹馍。

    【点好啦,你们和爷爷聊天,我再去隔壁小吃店买点好吃的。】

    点好了?压根没见林菱说话也没见林菱跟老板说话的古人们一头雾水:这究竟是怎么点好的?

    但他们发现,林菱确实点好了,因为那店家手脚麻利、上菜很快,林菱还没回来就把她点的那些菜全都上齐了。

    那店家这时才笑眯眯出来为林爷爷二人攀谈:“大伯, 你们是来西安旅游的吧?以前可吃过陕菜?要不要给你们拿一碟子蒜就馍?”

    林爷爷笑着谢过了:“不用了,我们不习惯吃吼。”

    “南方来的吧?哎呦,总要试试看,听我的,真的好吃,拿去啊!”

    不由分说,送上来一碟子剥好的蒜瓣这才回后厨继续忙碌:“你吃着,还要什么你再叫我啊!”

    林爷爷扶着手机支架,对着面前的各色西安传统美食一顿拍。

    古人们便也跟着一块儿看。

    第一道自然是来陕西就不能错过的羊肉泡馍。

    呈现在古人们眼中的,便是一碗热气腾腾、肉烂汤浓的羊肉汤,看起来香气四溢,旁边配着一个小碟子,里头装着几张酥脆干香的“饦饦馍”。

    “这不是羊羹吗?原来后人名为羊肉泡馍,倒也贴切。”嬴政微笑着点点头,“羊羹味美,自西周起便为礼馔,四海往来的商贾来到咸阳,也必要一尝羊羹,才愿意离开咸阳!”

    秦朝,李斯小心翼翼地附和说道,“陛下说得是,臣想起昔日中山国君曾因一杯羊羹激怒了司马子期,令他怒而走楚,说服楚王伐中山,中山因羊羹而招致亡国之命,也是可叹啊!”

    嬴政听完,深深地望了李斯一眼:“李斯,朕虽不取你性命,却不会宽恕与你,日后你将永远是个罪臣,永远不得出咸阳,但你可要做个有用的罪臣,而不是做那为了羊羹便另投别主的司马子期。”

    方才那话,李斯的确是借羊羹而刺探嬴政对他的底线,而嬴政也明明白白告诉了他,李斯心头那块悬着的大石终于落下了,这样也好……他伏地以拜:“罪臣李斯,谨遵陛下王令。”

    可惜不能再回上蔡了……那还是修书一封,命儿子将大黄以及大黄的狗儿狗女都接到咸阳来团聚吧。

    林爷爷闻了闻羊肉汤鲜香扑鼻的味道,不由笑道:

    【真香啊,果然西北的羊肉比咱们南方的要好得多,不膻!光闻闻就让人胃口大开了!来到这样历史浓厚的地方,就总会联想到它的来源——爷爷忽然就想到两千多年之前啊,这羊肉泡馍都是春秋时期古代祭祀与宫廷御筵上出现的,当时的普通老百姓可吃不上这样的好东西。但如今,时移世易,已成了咱们人人都能享用的美食了,还是现在的生活好啊!】

    唐朝,李世民也与臣下笑道:“细供没忽羊羹!真是亲切啊,千年之后,后人与你我享用的是同一道美味!林老夫子说得是,如此美味应与众卿同乐,朕这就命庖厨烹饪羊羹,赐予诸臣共饮美食!”

    大唐虽也将羊羹与饼混食,却与后世那入汤不散的“饦饦馍”不大一样,但也算是后人这“羊肉泡馍”的祖宗了,于是顺带也叫宫人去烙仙迹一般的香酥干饼,兴致勃勃道:“咱们也试试这后人以羊羹泡饼的吃法!”

    【对了,爷爷还记得,苏轼也写诗称赞过羊肉泡馍:“陇馔有熊腊,秦烹唯羊羹”,这是当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被下入大狱,一关就是四个月,后来幸免一死,却还是流放至黄州,这首诗就是他流放途中写的。

    有时候真佩服苏轼啊,刚刚死里逃生,如今前程未卜,结果流放途中还因吃到了一次香喷喷的羊肉泡馍,好吃到写诗记录下来,实在是个见不得的乐天吃货。

    不过宋朝还有一种红豆做的点心也叫作羊羹,这下就不知道东坡先生吃的是哪种了,但他特意说了“秦地有羊羹”,想必更大的可能还是咱西安的羊肉泡馍!】

    北宋,早已经不在黄州任上,又经历了数次起起伏伏、接连被贬,现在正在惠州卧床养痔疮的苏轼:“……”

    他明明有那么多不写美食的诗句(当然写美食的也很多),怎么偏偏说这首呢!而且这首诗是弟弟苏辙寄诗给他,他读后泪洒诗笺,立刻挥笔回诗,里头字字句句都饱含-着他对子由的思念啊!重点根本不是羊羹!

    说得好像他成日里只知晓吃似的。

    苏轼哼哼了两声,就听门外有邻人问道:“东坡先生,南山的荔枝又红了,实在美味无比,听闻先生喜食荔枝,特为先生送来!”

    苏轼趴在床上屁股生疼:“多谢,可是我……”

    话音未落,便忽而吹来了一阵风,将门外荔枝的甜香都送了进来,苏轼咽了口唾沫,婉拒的话在舌尖不受控制地拐了个弯:“多谢多谢,怎好意思劳你亲自送来……”

    言罢,咬着牙忍痛起身开门接了那一篮新鲜采摘下来、大如鸡卵的荔枝。

    邻人走后,他忍着臀-部的隐隐作痛,又忍不住剥了几颗荔枝放在嘴中,顿时幸福地眯起了眼,不由自我安慰道:“无妨无妨,荔枝虽上火,回头多食些下火的胡麻茯苓面便是了!”

    林菱进来刚好听见爷爷说这段,她笑道:

    【啊菜都来了,美食就是治愈人心啊,要不网友们怎么都说:“没有一顿火锅解决不了的事,如果有,那就两顿。”】

    北宋,苏轼一边疯狂炫荔枝,一边也深觉林菱这歪理有理:的确如此,没有三百颗荔枝解决不了的事情,若是有,那便再吃三百颗啊!

    赵匡胤时期,他没想到仙迹难得带着好口吻说起宋朝竟是因这样一个总是被贬的官员。他哭笑不得道:“此人心性倒也值得一赞。”

    除了羊肉泡馍,林菱还在这家店点了葫芦鸡、涮牛肚、臊子面。每样都只点了一份,拿了三个小碗和两个爷爷分吃。

    “林娘子此时倒节俭了起来。”

    汉武帝时期,刘彻也被馋得不行,已经迫不及待地下令命宫中庖厨熬煮羊羹了。

    先前林菱在秦始皇陵游玩,不论是租车、购买纪念品都出手很大方,问明价钱买了不少,听她意思还是拿回去送人的。

    但如今在吃食上又俭朴了起来。可是在秦始皇陵花费太多,不得不节省?

    刘彻倒有点想不通。

    林菱早就饿了,压根不管是不是在直播,给两个爷爷拿了筷子,要了个小碗,就准备大快朵颐起来。

    反倒是林爷爷有着当历史老师的职业病,每吃一道菜,都能讲出这道菜的历史,比如葫芦鸡,林爷爷便讲:

    【葫芦鸡啊,这道菜是唐玄宗时期礼部尚书韦陟的家宴名菜,要知道“韦”这个姓氏本身在唐代就不一般,属于“五郡七望”之一的顶级门阀世家,而韦陟也是锦衣玉食、很是奢侈,他当时命家中的庖厨要烹制出一种又酥又嫩的鸡肉,但庖厨不管用清蒸还是油炸,都没能让韦陟满意,因此大怒的韦陟,竟因此命家仆将那位庖厨鞭打五十而死。

    之后,他又命另一位庖厨烹制,那庖厨先煮后蒸再炸,鸡肉也变得酥嫩,但却因烹饪工序太多,鸡肉骨肉分离,整只鸡都碎了,韦陟竟因此怀疑这位庖厨偷吃,不听庖厨的辩说,又命家仆将庖厨活活打死了。

    最后第三位庖厨为了活命,绞尽脑汁终于想到了要用细细的棉绳将鸡捆扎起来, 这样按照第二位庖厨的法子去烹制,鸡肉便不会碎裂,也足够香醇酥嫩,如此杀了两个人才得到的美味,终于叫韦陟满意了。

    因用细绳捆扎后鸡身如葫芦,这道葫芦鸡因此得名,后来这道菜也因韦家家宴风靡长安,被誉为:“长安第一味”。】

    林菱听完,本来快乐吃鸡的手都停顿了。

    她望着眼前这金黄酥香的鸡肉,好久都没说出话来,慢慢抬起眼看向爷爷,他却心无芥蒂,吃得很香。

    林爷爷似乎读懂了林菱的眼神,笑道:“那是千年前的故事了,也不知真假,别当真。咱们现在吃的是新时代的人养出来的新时代的鸡,也是新时代的厨师煮的新时代葫芦鸡,这鸡确实好吃,快吃吧,别辜负了这只鸡。”

    林菱却撇了撇嘴:“爷爷,那个韦陟随意杀人后来有没有受到惩处啊?”

    林爷爷摇摇头:

    【当然没有啊,韦陟一辈子仕途都挺顺遂的,哪怕被李林甫所妒忌,离开长安就任襄阳太守,他也一直当着官呢,后面直接袭父爵郇国公,等唐肃宗继位,还升江东节度使。】

    林菱目瞪狗呆:“那两个庖厨就……随便死了?”

    林爷爷好笑道:

    【还在纠结呢?这在古代不是很正常的事么?庖厨是韦陟的家奴,在他眼中,并不算人,因此打死了他们,在他眼里、在当时的高门世族的眼中,与打碎一个杯子、一个碗,差不了多少。怎么可能会为了两个家奴的生死去惩处韦陟呢?他善于文辞,又工书法,还被人称禀性耿直厚道,他的地位与名望一向是很高的。】

    “可是,那是大唐啊!大唐啊!”

    林菱觉得自己对唐朝的滤镜碎了,天知道她曾经看网文小说入迷的时候,还曾经做过“梦回大唐”的白日梦呢。

    林爷爷就更奇怪了:

    【大唐怎么了?大唐当然很好,但大唐也是有奴婢的呀,尤其是韦陟这样的豪门贵族,大多蓄奴成风,他家中庖厨那种私人奴婢,社会地位是非常卑贱的。他们没有人身自由,可以当做一种财物随意买卖、馈赠,与牛羊没有多大差别,甚至唐朝有些奴婢的身价还没有牛昂贵。毕竟耕牛是不允许如此随意宰杀的,但奴婢可以。】

    好吧,林菱闷闷不乐地戳着葫芦鸡,最后狠狠地吃了好几口。是她太天真了,果然每一个朝代都会有不被史书提及的“背面”。

    这样想来,以她现代人这种“往上数三代是贫农”的身份地位,真穿越到唐朝,不,穿越到哪一个朝代,都很难在身价上超过牛啊!

    不过……辞职前她也是某种意义上单位里的牛马呢,不,说牛马都抬高自己了。

    她是生产队的驴!

    唐贞观年间,李世民隐隐有些意识到了什么,他转头看向长孙无忌,没说什么,目光又滑向了房玄龄与杜如晦。

    良久,他才不敢相信地问道:“难不成,后世没有门阀……也没有奴婢了吗?”

    否则,林菱怎会因韦陟杀奴一事如此惊讶、无法接受……是了是了,从闽地到西安,似乎真的没有在后世见到任何奴仆的身影……他们似乎人人的地位都差不多,也很少见林菱出门在外对谁卑躬屈膝。

    长孙无忌冷哼一声:“陛下,那韦陟也太过穷奢极欲!为了一道菜就杀二奴!实在过了,也不怪后人闻之胆寒。”

    李世民也不喜欢那些眼高于顶的门阀士族,他们竟然将李姓列为“四等姓氏”,甚至王崔等大姓还不愿与皇家通婚!他们甚至愿意族中子弟迎娶同为“五姓七望”的小吏之女,都不愿迎娶公主!简直不将他这个皇帝放在眼里!

    更何况……李世民眼眸渐渐泛冷。

    在此等门阀制度下,大唐百姓乃至皇家都被分为三六九等!且根据《氏族志》划分得极为严格,士族会因自己是“上等姓氏”而拥有地位权利及田地,他们能凭借门阀世家而世代都把持住朝堂上的高官重位,即使贵为至高无上的帝王也不能随意更改,提升或者贬低士族的身份。

    凭什么?李世民可不是愿意受他们气的皇帝,他早就想要削弱山东与南方士族的地位了,他准备修改《氏族志》抬高关陇士族的地位只是第一步,接下来便是继续推行、完善科举制!

    李世民对隋朝摧毁门阀士族的举措无比赞同,杨坚废九品、兴科举,带头冲破世家大族垄断仕途的局面,也给历代被门阀牵制乃至压迫的君主出了一口恶气啊!

    只是没想到,大唐到了那叫人恨得牙痒痒的唐玄宗时期,韦氏却还如此嚣张跋扈!

    科举也阻挡不了门阀子弟入仕为高官么?李世民幽幽一叹,后世究竟是怎么做到将士族连根拔起的呢?真想听一听……

    他这么想,也这么问了。

    【全民白月光:那韦陟真可恶!这些士族门阀是什么时候、怎么消失的呢?】

    林菱正把草菅人命、破碎了她大唐梦的韦陟当成馍馍死命地掰,掰馍时她也偶尔抬眼看看直播间,怕错过新的发言。

    于是一眼就看到了冒出来的那个问题——这题她好像会啊,于是随口就答:

    【这个问题嘛,嘿嘿,怎么消失的?有句著名的诗可以回答: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注]】

    李世民听了这首诗,还猛的一拍手:“好诗啊!这首咏菊诗写得叫人耳目一新啊!”

    长孙无忌仔细品读,又与房杜二人交换了一个眼神,再瞥了眼李世民,小心翼翼地提醒道:“但这杀气……实在太重。”

    而且是重得有点古怪了……

    果然,再细细品读几遍,李世民也变了脸色:“这诗名为题菊……”

    实为反诗啊!

    再联想到林菱用这首诗来回答他刚刚提出的问题,就更让人毛骨悚然了。

    门阀士族是怎么消失的……李世民哪怕恼恨那些只看重郡望门第的士族,却也没想过用这等手段……他咽了口唾沫,不会是他想的那样吧?

    延续了七百多年的门阀士族……竟然是被那么粗暴地解决了吗?

    【多肉植物:千万别小看小镇做题家!黄哥一出手,就知有没有!从此唐朝灭亡后,往后的朝代都再没有“上品无寒门,下品无氏族”的景象出现了。宋元以后,只有“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因科举而起势的小家族了。】

    李世民心更加一紧:什么?

    “唐朝灭亡后……”

    写这诗的人……是大唐的诗人?

    所以士族不是后世消失的!

    是自大唐之后再无士族门阀!

    长孙无忌面色比李世民更加难看,因为从某种程度而言他们也是“士族”啊!若是唐朝灭亡士族便被屠戮消失,那……那他们的子孙后人岂不是也化为灰烬了?

    【不会取名字:没有那么绝对吧?经千年不衰、流传到现代的吴越钱氏家族有话要说啊!】【多肉植物:吴越钱氏又不是兴起于唐朝,我跟你说唐,你跟我说宋,驴头不对马嘴!】

    【不会取名字:什么鬼,钱镠不就是唐末的嘛,不然那个丹书铁券哪里来的,是你不懂还是我不懂?】

    眼看就要吵起来了,林爷爷也一边吃羊肉泡馍一边关注着直播间,连忙开口说道:

    【是的是的,的确是从唐朝之后,以往那种能以一姓压制皇权、“与皇家共天下” 的门阀大族就消亡了,但也是多种原因导致的。

    黄巢起义的屠杀是最直接的原因,但唐朝覆灭后漫长、混乱的五代十国也像个无止尽吞噬士族的黑洞,而宋朝以后更加完善的科举制更像一个水阀,打破士族垄断,又带动了阶层的流动。

    但科举制也无法彻底消亡门阀,只要还存在土地兼并,就会诞生新的豪强,不过宋之后那些乡绅地主再也称不上“门阀大族”了,因为封建社会集权的发展,即便他们霸占大量土地也无法再重现以前的“庄园经济”了。

    后来的士族与唐之前的士族不能同日而语。

    而另一个朋友说起钱氏家族,其实也差点就断绝了,他们能延续至今,还得感谢朱元璋的一时心软呢!否则咱们的新种花没了“三钱”,也是损失惨重啊!】

    刚把朱棣抓回来想好生教训的朱元璋听见了自己的名字,下意识竖起耳朵:什么钱氏家族?他怎么不知道?

    不过很快就因朱棣趁其不备偷偷解开绳索又再次溜之大吉而大怒:“跑什么跑!咱又不是要杀了你个兔崽子!”

    他不过是想揪着这兔崽子,好回头问明仙迹,一起弄明白这将来他造-反的事儿……当然,他也有想狠狠揍他一顿的心思。

    兔崽子竟敢造-反夺位!

    只是打一顿都是看在他那个呵皮大王的名号以及“不争气的朱允炆“这俩面子上。

    至于朱允炆……现在朱标的长子朱雄英都才周岁,太子妃肚子平平,太子侧妃也无人有孕,他自然不清楚朱允炆是哪个龟孙子。

    朱元璋自认自己看人不差,如果是听说老-二、老三造-反,朱元璋深信不疑,毕竟这俩龟儿的确不似人子!时常做些欺男霸女之事!

    老四倒不同,皮是皮了点,却不是为了争权夺利就造—反祸乱天下的人,他日后胆敢举旗,必有内情!

    而仙迹也说了,那朱允炆被他教了八年!为了大明的江山计,咱老朱定然是尽心尽力地教导他的,朱元璋此时头脑无比清醒:就是一头猪教了八年,也该学会治国了吧?

    可这朱允炆呢?却还逼得他不得不杀功臣为他铺路,可见那时的他也看出了朱允炆才能平平吧?生怕他压制不住老臣,才行此下策,足可见是个平庸愚之辈!

    若是标儿还在,他何必把那些跟了他一辈子、出生入死的老伙计都送下去陪他?

    朱元璋越想越悲愤。

    朱标赶紧过来扶着朱元璋坐下:“爹,别总想着那些事儿了,娘的身子儿子已经命御医前去仔细把脉开药调理,还有雄英也是,都叫御医仔仔细细瞧过了,您就放心吧。”

    “还有你,你也别忘了叫御医看看!”

    朱元璋沉声嘱咐了一句。像是当年挖坑将父母兄弟姊妹一个一个埋了时的样子,他如今也好似堕入了阿鼻地狱,却奇异地格外清醒冷静。

    他不能倒下。

    这些事也不能急。

    于是他闭了闭眼,强迫自己去分神听林老夫子所讲的钱氏家族的故事。

    他要找到机会好好问,否则不知仙迹会翻译成什么样子。

    但林菱和两个爷爷说话间已经吃好了,暂时没有继续往下说,然后只见林菱从打包的袋子里又抽出三个硕大的——

    【嘿嘿,刚刚特意少点一点菜,留点肚子。听说肘子肉夹馍超好吃,我特意买的!等会吃完这个回酒店稍微休息一下,再带爷爷杀去钟楼小区从街头吃到街尾,就当晚饭了。】

    刘彻:“……”

    看来他误会了。

    什么出行节俭,她如今一时的节俭只是为了吃更多!

    作者有话要说

    注:引自黄巢的不第赋菊诗

    大家520快乐!祝大家发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