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好话赖话都让小王太监说了,范弘道竟然有种哑口无言的感觉,这让范弘道感觉十分怪异。不过王太监说的似乎也有道理。如果由自己来开口,就无法肆无忌惮的拔高自己,威力自然小了几分。
这死太监也是个人才啊,他叫什么来着?王安?范弘道再想到这个看似平平常常的名字,突然闪现出一些记忆。
能让自己留下记忆的太监,一般都不是小角色!经过苦思后,范弘道终于想起来王安是个什么人物了!其实
九千岁魏忠贤之前,王安就是大明朝头号太监,甚至魏忠贤本人都是靠王安提挈才有
回忆杀之后,范弘道就起了漫不经心的态度,敢情这小王太监三十年后也是个大佬人物,不能当小人物随便对待了。再一想,有未来的太监老大陈炬陈公公当干爹,小王太监本身又有点能力,那么能
而另一边的沈鲤沈尚书,为人正直,官居礼部尚书,是当今朝廷公认的清流领袖。他脸面是十分大的,仅比内阁大学士稍差一线而已。
但今天沈尚书却当着上千人的面,被一个不到二十的小太监指着鼻子狂喷。按理说,任何一个书人看到这样场景,都会义愤填膺。
可是今天
沈尚书脸色十分难看,近些年来何曾遇到过这样的羞辱?
那个叫王安的小太监喷的到底对不对,沈尚书心中已经有了判断。虽然他并未见过事实真相,也没有人向他解释过内情,但他也能推断出,小太监所言十有八九是真的。
因为
他们礼部似乎的确干出了那些看起来很愚蠢的事情,他们礼部的确勾结了国子监奸贼陷害范弘道并将范弘道开除;他们礼部借用的官军的确
看着站
此时大明好同学时习之走了出来,慷慨激昂、极度用力的对沈尚书说:“看到范同学的遭遇,吾辈皆义愤满怀、激荡不停!虽然吾辈人微言轻,但今日仍然斗胆聚集
时习之这话算是代表背后上千名监生说出来的,立刻得到了众人呼应,一片又一片的叫好声此起彼伏。
沈尚书打破了沉默,他知道自己不能一直不开口,总要说点什么。于是给出了一个标准的不能再标准的回答:“请诸生稍安勿躁,待本官回部之后,定然快勘查明白,若有奸邪之人决不轻饶,然后公示出来!”
人群里有人叫道:“事情如此明明白白,礼部勾结监丞作恶,还需要勘查什么?莫非大宗伯你完全不知情?”
沈尚书答道:“本官并不知情,方才只是第一次听说,所以必须要回去勘查核实!”
人群里有数人哈哈大笑,“简直就是笑话!礼部做出了这样大的动作,险些将国子监翻了过来,然后堂堂礼部尚书却说自己不知情!当真是推的一干二净、一清二白!”
沈尚书终于体会到更要命的地方了,礼部干了这么多坏事,却都是
此刻沈尚书想到了今天反常的仪制司郎中于孔表,整个礼部里,除了自己这个正堂尚书之外,能办到指挥国子监、革除监生功名这种事的人,也只有于孔表这个仪制司郎中了吧?
大明朝廷六部中,权力格局是这样的:实权最大的人是正堂二品尚书,除去尚书外最有实权的并非是三品侍郎,而是要害各司的郎中。
比如
换成礼部来说,仪制司就是礼部最重要的一个司,仪制司郎中于孔表当然也是礼部里最有实权的人之一。仪制司主管学校事务,那么国子监上报的事务,只要不是特别重大的事项,于孔表自然可以一言而决。
所以沈尚书意识到自己被瞒着时,立刻就想到了于孔表,只有于孔表有能力
现
整个阴谋的核心人物,大概就是范弘道了,前期利用范弘道制造各种悲情,后期顺势将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