肆玖中文网 > 科幻小说 > 大明狂士 > 第三百零八章 中断的交易(下)
第三百零八章 中断的交易(下)
面对王锡爵的要求,申时行并不很生气。一方面是因为他性格偏软,深谙妥协之道;另一方面,

王锡爵与申时行公务上比较合拍,关系一直还算不错,但他也有自己的考虑。他不是申时行的党羽,不是申时行的故旧门生,没有理由永远无条件支持申时行。

申时行没有立刻给出答复,端起茶水小饮几口,默默梳理自己的思路。当前情况是,他这首辅面临两股势力联手夹攻,以科道言官为基础的清流势力,和以李植为首的红人近幸势力。
而红人李植想推举老师王锡爵为代言人冲击首辅位置,而王锡爵似乎并不太愿意充当近幸势力的“带头大哥”,所以找到自己要求利益交换,用吴时来换掉杨巍担当吏部尚书。
自己只要答应王锡爵要求的筹码,就获得王锡爵的支持,避免背腹受敌局面,专心致志的应付科道清流势力围攻。而失去的就是对吏部的掌控,以及今后将面对内阁另一个强权的崛起。
得与失之间很难衡量,申时行一时间难以做出抉择,但这并不妨碍申首辅与王锡爵讨价还价。有时候,谈判中的讨价还价不一定真是为了求得结果,而是一种拿不准时候的试探过程。

王锡爵提议让吴时来代替杨巍当实权第一的吏部尚书,申时行则说:“我可以让杨巍致仕退休,并且可以与你共商接替人选,但不许吴时来当吏部尚书。”
王锡爵略加思索,杨巍就是申时行的马前卒,申时行同意让杨巍离职退休,就相当于放弃对吏部独家掌控,同意与自己共商未来吏部尚书人选,就是给自己一些话语权。
但这还不够,王锡爵如果想要更多,就必须推动吴时来接替吏部尚书,而不是再另外选人,所以他仍然坚持直接推举吴时来上位。
“谁都可以,唯独吴时来不行!”申时行
众所周知,吴时来一直是申首辅这边的同党,但这次他却与王锡爵私下里联手,无异于是对申首辅的背弃。所以申首辅必须要让别人看到,背弃自己不会有好结果;或者说,不能让别人看到,背弃自己还能更上一层楼。
而且往更深里考虑,作为背叛者的吴时来如果主掌吏部,对申首辅来说是最糟糕的人选。很简单的道理,叛徒对待原有自己人是最狠的,吴时来主掌吏部后,出于种种顾虑绝对要排斥申首辅对吏部的影响力,与此同时绝对要与王锡爵继续保持紧密同盟。
谈了几个回合,内阁两大巨头
王锡爵这话就带着点威胁意思了,吴时来是左都御史,如果申时行这边点了头答应,吴时来就可以帮着牵制一下科道势力,减轻申时行面临的压力。
申时行也挺无奈,自己的短板就
他状元出身,一开始做官就是最清贵的翰林院,然后走翰苑坊局最顶层路线一路升迁,以皇帝老师身份进入内阁,这是所有大明文人最梦寐以求的升迁路线。随后没几年功夫,申时行又赶上张居正倒台和张四维出事,首辅位置毫不费力的就落到头上,这时才五十出头,
所以纵观申时行的官场生涯,一直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遇到科道清流或者李植红人势力的围攻,申时行就很难找到足够的人手来形成反击声势。总不能堂堂首辅带领几个尚书侍郎赤膊上阵,和一群五六七品的官员混战吵架吧?
王锡爵是李植老师,这些红人近幸要卖王锡爵面子,吴时来是左都御史,对言官御史也有一定影响力,但申时行就缺这个。所以吴时来才会与王锡爵联手,趁机谋取自己的利益。
于是申首辅又陷入了沉默,自己的
此刻忽然有到中书舍人
话说敲登闻鼓既然被称为告御状,理论上应当将状子直接奏报给天子,但
内阁的主要功能就是帮着天子览奏疏并票拟圣旨,所以敲登闻鼓的相关文书也都会呈送到内阁这里,与大臣们的奏疏一样,不过紧急程度略高一些。
申时行暂且中断了与王锡爵的谈判,接过文书并问道:“敲鼓者何人?”
中书舍人如实答道:“听说是叫范弘道的!”
申时行听到这个名字,拿着文书的手不禁抖了一下。他稳稳心神,连忙打开文书看,然后终于可以确定了,这个范弘道就是那个范弘道。
此人又又又又又又要作死吗!正不痛快的申时行顿时怒了,他心里还是很看好范弘道的,不然也不会扶持范弘道去当署理主簿进行锻炼,但没想到范弘道当着一个比芝麻还小的地面官,居然也有胆搞出这样的大事来。
有没有搞错,以官员身份敲登闻鼓,简直无可救药!申时行有种把范弘道叫到面前大骂一顿的冲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