肆玖中文网 > 科幻小说 > 三国庶天子 > 第三十章 变天
回到步广里,张鹄急急忙忙迎出来道:“兄长,阿父、阿父他醒了!”
张蒙人不及歇,赶紧进到内室,当先听到一阵咳嗽声。
“阿枣、阿枣......”
“叔父。”张蒙走近榻前胡坐下来。胡坐即是盘腿坐,传自胡人,因以为名。
内室有油灯,往日俊爽有风姿的张昶如今却是形容枯槁,眼睛半睁半闭。
“啊......阿枣,哦,你是......你是阿代......”
张昶努力想要起身,可是肢体无力,动弹几下就急喘不止。
“叔父,你还需将养,切莫勉强。”张蒙安抚道,“院里熬着汤药,我这就取来给叔父。”
“不、不急......”张昶叹口气,“许久未见你了,
张蒙本来想把这几日的经历说一说,但考虑到张昶身体还虚弱,实
张昶笑得很勉强:“年纪大了不中用,吹吹冷风就倒塌不起,给你祖君丢脸了。哈哈,他那时候行军打仗,长年累月风餐露宿、雨打风吹,年过古稀身子骨还硬朗得很,到我这就不济事了。不过好
张蒙道:“从小到大,身边人都说我愚顽恶劣,不像祖君之后,只有叔父你常称赞我,说我有朝一日定能扶摇直上九天,小时候我还当时哄人的话,现
张昶连连摇头,道:“谁说是哄人的话,我看人不会错,别人看不出是别人没有眼光,管他作甚?更何况......”说到这里,戛然而止。
“更何况?”
“没、没事......咳咳咳咳......”
张昶说着说着猛咳几下,张蒙连忙拿过榻边的唾盂,接住张昶吐出的脓痰。
“呼——呼——”
张昶吐了痰,胸口起伏大口呼气。
张蒙放下唾盂,道:“叔父,这段日子你就好好养病,反正宫里还乱着,不用当值。”
“宫里还乱着?”张昶双眉紧皱,“对了,我差些把这事忘了,陛下、陛下尚安否?”话音未落,一只手已经搭
张蒙不打算说董卓的事,便道:“陛下平安无事,小小风波而已,有太傅主持局面,京师内外大体定下来了。”
张昶连胜道:“这就好,这就好啊......”
张蒙怕他问更多心绪不宁,又安慰了几句,就准备先出去了。不曾想张鹄
“怪词?”张昶疑问,“什么怪词?”
张蒙道:“不是什么重要的事,日后再说吧。”说完给张鹄使了个眼色。
可是张昶本人明显不愿意就这么含混过去,不住追问:“阿枣,我说了什么?你说!你快说!”以至于都有些生气了。
张鹄没料到父亲会有火气,一时紧张极了,局促不敢说话。
张蒙担心张昶气不顺,只能道:“叔父,没别的,你当时说了一些话,但是听不甚清,我只能辨出‘辟雍’、‘眼盲’、‘皇后’这几个字词罢了。”
张昶闻言,不由一怔,过了许久才道:“除了这些......还有别的吗?”
“没了。”张蒙摇着头道,“叔父,你说的这些字词看着都挺讲究......”
尚未说完,张昶便道:“没有,没有,我梦中胡言乱语罢了。想来是病前曾去城南郭外太学等地访友,记忆深刻,怕是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吧。”
张蒙听他这么说,联想起鲍信所言,反而心生怀疑,只是尚未开口询问,张昶再度咳嗽起来,心知今日不便多问,于是退出了内室。
此后一连几日,张蒙都暂居
张昶病情渐渐好转,偶尔能起榻活动一番,但对当时说的那几个奇怪的字词却绝口不提,张蒙没有问下去,他只觉这件事牵扯甚大,恐怕不是三言两语能简单说清的,因此决定等有机会了再好好追溯,而且比起这件家事,外部的变局迫使他完全不敢分神。
回城当日,被张蒙派出去打探消息的史阿与单仲就带回了一个重磅消息:袁绍逃亡。
袁绍任职司隶校尉,而且是太傅袁隗之侄,更是平息本次雒阳政乱的最大功臣,本来等着他的是似锦前程,而今却从万丈楼阁坠落沦为逃犯,为何?造成此等云泥之别的原因有且只有一个:与董卓不和,更进一步说,与董卓以及他的叔父不和。
袁绍是大将军府的旧人骨干,大将军何进的妹妹生下了当今天子刘辩,因此支撑大将军府权力法理的关键就是刘辩,只要刘辩继续当皇帝,他以勤王大功加官晋爵是板上钉钉的事,大将军府的旧属余党也会奉刘辩为主,继续围绕
然而这是朝臣代表太傅袁隗不愿意见到的场面。
因为何太后长期以来都与宦官势力保持着极为暧昧的关系,甚至
反过来对于袁绍来说,他最稳妥的选择自然是顺从叔父袁隗,放弃自己大将军府后继领头人的角色,加入袁隗的阵营。如此一来可以保证高官厚禄,但是政治地位一定是低于袁隗、董卓甚至兄长袁基与弟弟袁术的。原因无他,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哪怕同属汝南袁氏,毕竟嫡庶有别,最高的权力、最大的利益永远属于家族最纯正的血脉。
可是当袁绍义无反顾开始为何进效力的那一刻开始,他的决定就显而易见了,这样的人又怎会甘心将胜利的果实拱手让人,屈居下流呢?
袁隗要彻底扳倒以大将军府旧属为代表的外戚余党,而且还要防止宦官势力重新抬头,采取了两方面的准备。一方面对外,丁原身死、雒阳戒严、大将军府旧属难以入城等等事件,都是他
哪怕这样做会冒天下之大不韪,乃至不惜与侄儿袁绍恩断义绝,他也必须这么做。
当然,袁隗为了可能让自己、让家族不蒙上恶名,有他的打算,即自己躲
从之前鲍信的陈述看来,袁绍原本依然对叔父与董卓有所期待,他倒也不得不有所期待——雒阳内外大权都
张蒙
刘辩倒台,袁绍
袁绍虽说与袁隗政见不合,可血浓于水,有袁隗指示,袁绍绝对可以成功逃掉。
“这一次,袁隗与董卓大获全胜,不过智者千虑必有一失,他们还是低估了袁绍的意志与能量,袁绍逃亡,为的是卷土重来,
袁绍逃亡后次日,史阿差不多时连滚带爬跑进院子,惊呼:“张、张君!变、变天了!”
张蒙处变不惊,镇定地点了点头。
果不其然,就
皇帝更换只是政权更迭的序幕,接下来几日,看似风平浪静的雒阳暗流涌动。先是何太后被废,而后何太后又被鸠杀。这标志着袁隗与董卓继逼走袁绍、废立皇帝后,将大将军府余党以及宦官残党最后的希望扑灭,肃清了敌对势力的核心。
紧接着朝廷遥拜幽州牧兼太尉刘虞为大司马,腾出来的太尉之位由司空董卓改任,再拜太中大夫杨彪为司空、豫州牧黄琬为司徒,重新确立了三公。杨彪出身弘农杨氏,与黄琬皆为名士,提他们上位,自是为了拉拢士人。除此之外,又任命朝中公卿及以下官员的子弟为郎官,以填补原来由宦官担任的职务,确保了中层官员的稳定。
这还不算,董卓为首的三公带领朝臣上书,请求重新审理陈蕃、窦武等曾经遭到宦官迫害党锢中人的案件,并为他们平反,一律恢复生前爵位,派使者去他们的坟墓祭悼,擢用他们的子孙为官。可见为了稳固自己的势力,自知根基浅薄的董卓
董卓既拜太尉,兼领前将军,又以朝廷的名义拜自己的弟弟、奉车都尉董旻为左将军,侄子董璜担任侍中、中军校尉,可出入皇宫,同时掌控禁军。其他嫡系将官却没有被格外封赏,这是为了掩人耳目,他们实则都被安插进了各处的军职,把控实际军权。
雒阳城权力交替
这一日,他正
史阿与单仲见来人粗鲁无状,一并上前,张蒙却将他们制止住了。
“吕兄,多日不见。”
张蒙认识对方,拱了拱手。
“嗯,你
董卓再一次找上门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