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问,韩信能不死吗?”
“我们来捋一捋,韩信妖孽般的军事能力和在军队的威望是他被忌惮的原因,但却不是他必死的原因。
归根结底,最重要的是,刘邦他老了,快死了。”
“刘邦其实搞了韩信几次,从齐王变成楚王,被夺军权,被逮回去,从楚王变成淮阴侯。
刘邦是一步步的削弱韩信,其中的忌惮已经显露无疑,韩信难道看不出来吗?他也忐忑不安过,但是他却几乎没有什么动作,仿佛等待刘邦做出最后的决定。”
“刘邦呢?他抓了韩信,却在韩信没有抵抗之力的时候也没有杀他,只是削王爵,降为淮阴侯,把人放在京城,放在眼皮子底下而已。
而韩信呢,虽然不知道是什么原因,但是他始终没有反。
毫无疑问,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韩信是忠于刘邦的。”
“在韩信这一生中,有很多人都试图想劝他反了刘邦。
在他还是齐王的时候,有人劝他三分天下。
韩信说:“汉王把他坐的车子给我坐,他穿的衣裳给我穿,他吃的食物给我吃。我听说,乘坐他人的车子,就要承载他人的祸患,穿着他人的衣裳,就要怀揣他人的忧患,吃了他人的食物,就要为他人的事业效死,我怎能见利背义呢!
于是没有反。”
在他是楚王的时候,有人对刘邦说韩信要谋反,于是刘邦去了韩信的封地。
这时候韩信已经知道这件事,他想发兵反叛,又自认为无罪过;想谒见,又怕被擒获。
最后他带着项羽旧部钟离眜的首级去见刘邦,试图表明自己的忠诚。
是滴,他依然没有干什么。
这一次,他依然还是没有反,假如他多防备刘邦一点,刘邦也不可能用轻而易举的抓了他带回去。
可是他什么都没有做,然后刘邦反手将他擒获带回去,降为淮阴侯。”
“刘邦当然知道韩信没有反,不然就不是趁机削王降为侯爵,而是杀了韩信。
是的,这个时候刘邦也依然没有选择杀了被他逮住的韩信。”
“只怕刘邦自己都在犹豫,在纠结。
杀还是不杀?这是刘邦遇见的前所未有的难题,换做其他诸侯王早就不知道怎么死了。”
“韩信变成淮阴侯,当然是有怨恨的,换了谁莫名其妙,没有罪就被这么对待都要怨恨。
诚然刘邦对他有知遇之恩,但是难道他没有回以十倍百倍的利益吗?
说刘汉天下是全靠韩信打下来这有点夸张,但是韩信居功至伟,打了半个天下是没问题的。
他韩信何曾对不起刘邦呢?
所以第三次,他终于有了反叛之心。
巧合的是这一次,刘邦也终于动了杀心。”
“韩信之所以想反,是因为他遭遇不公的对待。
那时候可没有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说法。
秦以前,各国不得志的人才就会跑到其他国家去。
孟子有一句说的很好: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雠。
韩信显然就是这样的道理,你对我好,我就对你好,你对我不好,我就反了你。”
“那么从公元前202年将韩信削为楚王开始,到公元前197,这五年时间都没有杀了韩信的刘邦怎么突然就想杀了韩信了呢?”
李一默了默,她长长一叹,“因为刘邦要死了啊。”
“韩信死于公元前197年,而刘邦则死于公元前195年,中间只差了两年的时间。
刘邦起事的时候已经将近知天命的年纪,后来争夺天下,天下统一之后又要讨伐诸侯王,又打匈奴......一个老人,哪怕是放在现在,也不是这么折腾的。
而刘邦还硬生生在这样的军旅生活又活了十几年,已经到了快到极限了吧?
身体是刘邦的,没有人比刘邦更清楚自己的身体到底是什么状况了。
尽管历史上刘邦是受伤重不起才死的,可即便没有这么个受伤,他又能活多久?”
“刘邦也许不知道自己还能活多久,但是一个快六十岁的人还能再活几年?现在不杀,也许什么时候就闭上眼睛就再也睁不开了。
他敢赌吗?不敢。
于是他这一次真的动了杀意。”
“历史上真正杀了韩信的不是刘邦,是吕后和萧何。
萧何将韩信骗入宫中,吕后杀了他。
但一个皇后一个丞相,如果没有皇帝的允许,谁敢这么做呢?
那不就变成后宫和前朝勾结吗?这都足以架空皇帝了!
哪一个皇帝能容忍这样的事情,更何况还是杀一个有功的侯爷,有走司法体系了吗?罪名是什么?有审问过吗?通通没有。
但凡刘邦有心,都可以借此对吕雉萧何发难了。
可是刘邦回来后有对吕雉和萧何做了什么吗?
没有。
他只是且喜且怜之。
他高兴,他为后继者铲除一个威胁,但是他又怜悯韩信,最后只是问韩信死前还有什么遗言。”】
韩信从听到刘邦一直没有杀他,直到刘邦要死了,才呆呆的一动不动。
他知道我是无辜的,他一直没有杀我和他明明知道我是无辜的,最后还是杀了我这两种复杂的心情在反复拉扯他。
哪怕军权被削,被降为侯爵,我还是不能让你放心吗?
韩信倔强的看着刘邦,刘邦不闪不避,也能凝视着他。
这对“相爱相杀”的君臣,久久不语。
【“当时的大汉内部依然是不稳定,而自己已经年老力衰,不知道还能活多久,太子看起来就不是个刚强能压得住权臣的人,皇后虽然厉害,但是毕竟只是皇后,不是皇帝。
而韩信,他正直壮年。
如果他死了,谁还能让韩信这样甘心俯首称臣呢?
刘邦不知道。”
“但这时候韩信是忠心还是不忠,刘邦大抵已经不在乎了。
一个人是不是忠心的,那得等到他死了,一生盖棺定论才足以评价他。
谁敢说曹操前半生不是忠于汉室呢?可是人心易变,太子看起来也担不起事。
刘邦敢拿江山社稷去赌?”
“大家都知道大汉建立后刘邦几次想废太子,但他其他的儿子还小,而长年的太子恰好有一个好妈。
而吕后则交出一份完美的答案。
她非常果断的杀了韩信。
太子是不行,但是太子他妈可太行了。
哪怕未来是吕后掌权,但是吕后就这么一个儿子,她比任何人都希望太子好好的。
吕后为太子交了这份答案的卷子——刘邦死后,国家怎么办?
当然是该拉拢的拉拢,拉拢不成的就杀了啊!”】
张良摸了摸下巴,在这样僵硬的气氛中突然开口道:“天幕的功法不知道是不是有用,要是真的能修仙。”对修仙最感兴趣的就是他了,历史上他也是归隐修仙去了。
刘邦突然眼睛一亮,修仙啊,他一直对这玩意不感冒,但是如果是真的,害,谁会拒绝好东西呢?
如果他能修炼,活得更久,那韩信……也当然可以继续不死啊。
韩信还是很别扭,指不定他要是真的修炼了还更忌惮自己呢哼哼。
【“讲完韩信这个典型,我们继续说刘邦,所以说他真的不算刻薄寡恩,对臣子还是不错的。
韩信是最后出于对社稷稳定的考量所以才杀的,而其他人里面,诸侯王本就是合伙人而已,不算臣子,并且不少人居心裹测,杀他们本就是统一战中延续的一个环节。
不杀,那么历史又会回到春秋战国分裂时期,杀了才是正确的选择。
谁让诸侯王想要分天下呢?”
“假如他们愿意削王,那么刘邦还真未必会杀他们。”
“可他们想当春秋战国时期那样的诸侯王,与皇帝共分天下,不想做汉朝的臣子,那么他们不死谁死呢?”
“虽然很残酷,但是他们的死是历史的正确选择。”】
诸侯王们:这是人话?
【“唯一遗憾的就是韩信了,其实在韩信成为淮阴侯很长一段时间是没有想反的,如果这个时候刘邦能采取一些措施,哄哄他,让他做点什么事情,不要在家里胡思乱想,指不定韩信就被转移注意力。
毕竟公认的韩信是很好哄的。”李一笑眯眯道。】
韩信顿时脸色涨红,什么好哄?胡说八道!
刘邦想了想,其实吧,也确实好哄。
【“看看秦始皇,原先不用王翦,后面打了败将,立刻放下身段,撒娇大法走起,王翦哪里能顶得住,几十万大军在手,在外三年,都自己耕地产粮了,自给自足了,还不是没有造反。
所以说当皇帝,就是要拿得起放得下。
刘邦原先对韩信好点,韩信不是任劳任怨,死活不反。
怎么当了皇帝之后就不知道哄哄人家了呢?”】
比韩信还要先跳脚的是始皇帝陛下,他难得有点郁闷道:“没有撒娇!”就是认个错,那确实是选错了对吧。
王翦笑眯眯的点头,对对,陛下没有撒娇。
其他人都有点酸溜溜的:他们也想……
始皇眼风一扫,所有人都安静如鸡。
【“所以说,历史上刘邦唯一真正对不住的,其实只有韩信,没有滥杀功臣啦,这点还是给他澄清一下。”李一道。】
刘邦既想点头,又觉得不对,韩信那小子还盯着他呢。
诸侯王也深深纠结了,天幕说天下应该一统,杀他们是对的,后世现在把他们定位为反派角色,这合理吗?
好吧,不管合不合理,现在摆在他们面前的选择了,不要王位封地,乖乖当个富贵闲人,至于前途,不知道。
但是暴力不配合,嗯,结局已经在哪里了。
这怎么选啊……他们下意识看向韩信,您老人家怎么说,要是您反我们咬咬牙跟啊。
不止刘邦对韩信的军事能力数年如一日的忌惮,其他人也是又佩服又恐惧。
做敌人,那简直让人没盼头了;做盟友,那顿时笑歪嘴,可以冲一波。
韩信抿嘴,深深迷茫,并且特别想反驳他好哄这种谣言。
虽然但是,陛下他都还没有对不起我。
虽然变成楚王,但是韩信还是觉得陛下没有对不起他……
诸侯王们:e......他刘邦到底给你下了什么蛊啊???
淮阴侯也在发呆了,谁都不搭理,反正他现在就待在这里,爱怎么样就怎么样吧。
【“说道韩信我就会想到萧何,嘤嘤嘤成也萧何败萧何,萧何你怎么对得起傻白甜信的信任啊!”】
萧何脸色古怪,傻白甜......
韩信抓狂,怎么听着都不像好话啊。
【“你对得起我曾经磕过的cp嘛!”】
噗。萧何扶额。
韩信惊恐,瞬间想起那个三国的事情,什么雷文cp的,太恐怖了。
韩信疯狂摇头,他宁可去和刘邦扯皮也不想听这个。
三国众人顿时竖起耳朵,咋啦咋啦,受害者终于要换一批了吗?好耶!
【李一却叹了口气,“为我那些年be了的cp默哀一秒,那些年流的泪脑子进的水都是我少女时代珍贵的经验啊!”】
噗,谁会说自己脑子进水啊。刘彻一边笑一边看自家汉初三杰的乐子,害,没想到死了那么多年的先贤们还能娱乐自己一把。
死了那么多年的先贤们面无表情:......
【“后来我错了,萧何韩信哪里有刘邦韩信好磕啊!”】
刘邦差点被呛到,不是看萧何的笑话吗?怎么换人了?
萧何松了口气之余,并真心实意的表示:谢谢皇帝救我小命,要不说您是皇帝而我只是个丞相呢,果然老大就是有担当。
刘邦扯了扯嘴角,呵呵放你娘的臭屁!
韩信:为什么还是我???
张良愉快吃瓜,天幕说啥来着,三角形最稳固,就让他们三个去相爱相杀吧,请不要带我玩,谢谢。
【“相爱相杀那种拉扯感在刘邦和韩信身上真的很有体会诶。”李一托着下巴若有所思道。】
还真是。刘彻看乐子不嫌事大,在群里汉高祖刘邦。
刘邦:???小兔崽子!
他反手汉文帝刘恒:会不会教孙子啊!
刘恒看了看正精神奕奕的听八卦的儿子,有些无语。
咱就说能不能不要殃及池鱼。
刘启:?爹你看我做啥。
刘恒板着脸道:“你不要太宠儿子了。”
刘启:啊???我才十岁啊爹!哪来的儿子?
这一波,刘启成为最大冤大头。
刘彻:咳咳那啥,子债父偿是吧......
【“说起来以刘邦为核心的队伍有一个人也是必不可少的,每每看见他的经历,我都会感叹,刘邦你对他就这么会,怎么就不会对韩信会一点呢?”】
刘邦下意识看向张良,想了想去只有子房没有被怎么讲到。
张良:?这话题转移到太快了吧。
刘彻嘀咕道:“不是要说高祖淮阴侯的八卦吗?”
卫青眼皮一跳,醒醒啊陛下,那是高祖,看热闹可还行?
【“他当然就是我们的著名美男子,女装大佬,谋圣张良啦!”李一自己先鼓掌,“先说好,不涉及政哥的时候我还是爱谋圣的。”
李一:谁不想让子房给政哥打工呢?
李一:我知道这很难。
李一:但是梦想总还是要有的吧?万一实现了呢?】
张良:女装大佬???
其他人:噗呲哈哈哈。
秦始皇时期
张良抬眸,轻哼一声,暴君有什么好喜欢的,看天幕年纪轻轻,怎么就眼瞎了呢?
【“张良呢,他出生韩国,祖上几代都为韩国国相,所以张良对韩国的感情是很深的。
也因此灭了韩国的大秦就是张良的大仇人,这个立场问题,没法说什么。
反正张良年轻时就把复国作为自己的目标,几次策划刺杀始皇,其中博浪沙特别有名,大家应该都听过。”】
秦始皇嬴政冷笑,原来是这家伙。
【“以一人之力想要对抗一国之主显然几乎是不可能的,能在始皇出巡的时候搞事还差点成功,那已经是张良的人生巅峰,无愧谋圣之称。
若是不出意外,张良这辈子都不可能复仇成功。
谁知道,始皇陛下死的早,胡亥上位,好家伙,这就是张良心心念念的神队友吗?”】
嬴政郁闷了,胡亥,一生之耻!
【“各方起义的时候,张良自然也拉起韩国小分队,复国啦。
虽然只是个小破烂,但是作为谋士,张良是真的尽力了,只怪猪队友扶不起来。
这时候,他遇上了刘邦,张良当然不可能一开始就跟着刘邦啦,毕竟那时候他心心念念就是韩国。
但是因为刘邦对他非常好,他也就顺便帮刘邦出谋划策,比如鸿门宴上,张良就用自己的聪明才智保住刘邦平安回去。
说回前话,当时诸侯王约定谁先入关进咸阳,谁便可以立而为王,韩王和张良便与刘邦会合了。刘邦请韩王留守阳翟,而让张良随军南下。
好的谋士遇上好的主公,可以发挥的威力实在大,所以张良和刘邦遇上,一下子就成为最先进入咸阳的人。
项羽重创大秦,刘邦让大秦名分上死亡了。”李一吐了口气,摇头,继续道:“项羽本来是笃定自己能第一个进入的,结果刘邦抢先,可不就对刘邦报以敌意吗?
这不,鸿门宴来了。
结局大家也知道了,有惊无险。
后来,天下已定,张良打算离开刘邦回韩国再事韩王成。
刘邦虽然不舍,但是知道这样的人才不是能强留的,于是赐金百镒,珠二斗。
而张良一看,刘邦没有得不到就毁掉,还送这么多东西给他,于是转头又把金珠悉数转赠给项伯,使他再为汉王请求加封汉中地区。
这样,刘邦建都南郑,占据了秦岭以南巴、蜀、汉中三郡之地。
所以说,刘邦是真的摸着张良的心思,一步步加强张良对他的好感,所以哪怕要走前,张良都还会他谋划未来。
走前让刘邦烧毁栈道,表示无东顾之意,以消除项羽的猜忌,同时,也可防备他人的袭击。这样,刘邦就可以乘机养精蓄锐,等待时机,再展宏图了。
哪怕那个地形重新修栈道很难,刘邦依然听从张良的话,天下进入短暂停战时间,而张良自然是回韩王成那去了。
后来韩信来了之后,还给刘邦出主意。”
“一个“明烧”,一个“暗渡”,谋圣兵仙间接联手,堪称珠联璧合,成为历史上的一段脍炙人口的佳话。
明烧栈道,暗度陈仓,多么有名的典故啊。”
李一感叹一句后继续道:“可惜,张良在刘邦这里是宝贝,在韩王成那里显然不是,在韩王成那里,张良日子就平平淡淡,没有那么多精彩。
后来刘邦平定三秦,项羽震怒时,张良哪怕不在刘邦身边,也依然帮他再度逃过一劫,转移项羽注意力,为刘邦赢得了宝贵的休养生息的时间。
再后来,项羽以韩王成未随同入关及无战功为借口,不让他就国,废其王位,贬为列侯,夺其封地,并带到彭城将他杀死。”
李一侧目,吐槽道:“这说出口的话项羽也是能表演怎么吞回来的。”】
项羽脸色涨红,兵不厌诈好吧!而且那刘老三杀人就是历史正确,我杀怎么就有问题了?
【“刘邦一定爱死项羽了。”李一揶揄道。】
项羽:……
刘邦:……
两人同时做了个呕吐的动作。
【“原来韩信在项羽那里,然后项羽对他毫不重视,韩信顿时生气跑路到刘邦那里。
如果复立的韩国还在,哪怕张良再欣赏刘邦,也不可能弃置不顾,可是项羽杀了韩王成,使张良相韩的幻梦彻底破灭。
第一个灭了韩国的大秦已经咔咔了,第二个灭了韩国的项羽以为自己还能活吗?
复而又灭,张良心愿已了,也梦想破灭。他终于放弃复国,然后一心帮助刘邦干掉项羽,统一天下。
明代李贽曾评论此事说:项羽此举,“为汉驱一好军师。”
李一表示:“我谁都不服,就服项羽,堪称大汉人才输送大队长啊。”】
项羽差点气炸了,欺人太甚。
【“为刘邦统一天下最大的三位功臣中的两位,全靠项羽才到刘邦手里,这和项羽把皇位送给刘邦有啥区别吗?”李一真心发问。】
刘邦不厚道的笑了,可不是嘛?没有项羽,韩信和子房还不一定跟着他呢。
刘邦决定回头祭拜一下项羽,感谢他送人才之恩。
这可不是普通人才,而是能安邦定国的大才好吧!
【“汉初三杰在手,刘邦在张良的谋划下,搞了一个内外联合共击项羽的军事联盟,扭转了楚汉战争的局势,使刘邦由战略防御转为战略进攻,最后一举大败项羽。
值得一提的是,在刘邦被人说动要搞分封制的时候,张良借箸谏阻分封。
要不然说最了解你的就是你的敌人,张良深恨大秦,研究大秦的弱点的同时,也了解大秦的优越之处,放弃复国之后,他也终于能正视大秦了。”李一神色复杂。】
秦始皇时期的张良看了天幕一眼,神色淡淡,不知道在想什么。
现在的他如何也理解不了未来的他的想法。
他活到现在,都是为了报仇和复国。
【“天下一统,张良就心生去意,他知道“狡兔死,走狗烹”的道理,所以在天下大定后不要大的封地,不要高的官职,从此修身养性,鲜少再过问朝政,逐步从“帝者师”退居“帝者宾”的地位,遵循着可有可无、时进时止的处事原则。
所以张良算是善始善终,也是“汉初三杰”中结局最好的。
要不然人家是谋圣,韩信这点真的得学学张良。”】
韩信板着脸,那是他打下来的地方,他应得的封地和王位!
而且,韩信飞快看了张良一眼,酸溜溜的想,陛下对张子房怎么那么好。
韩信:他都没有对我这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