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走秦文启后,穆空青同他爹娘说了明日去寻周夫子的事。
孙氏与穆老二自然是不放心他一个人去的。
穆空青想了想却道“我明日且
既然都从秦文启那儿传话,而不是找个主事人,例如之前的秦管家上门,那就证明对方定然是不想引人注意的。
若是对方想要避开的人恰巧也正盯着穆家,那穆空青一届平头百姓,也不懂这里头的弯弯绕,从门外一站,再大咧咧地敲开周府的门,还不是什么都露了个底儿掉。
所以穆空青揣测,既然对方特意同秦文启说是“一大清早”,那八成是已然有了什么谋划,至少不大可能叫他这么大咧咧地上门去。
当然,若是猜错了,那了不得就是错过了“一大清早”这个时间,晚些上门罢了。
事实证明,穆空青抓重点的本事,还是非常过关的。
私塾定下的早课时间一贯是卯时三刻,因此,穆空青也习惯了卯时起床的日子,哪怕是年节里也不例外。
因此,
冬日里太阳出得晚,现下还是一片漆黑的时候。
穆空青开门时,穆老二与孙氏的屋内也亮起了灯。
站
那人见穆空青正打量他,当即理了理衣领,将自己的脸露了出来,轻声道“小公子,是先生吩咐我来接您的。”
正是常
穆空青并未马上应答,只是点了点头。
那小厮见状又是一笑,抬手翻过衣领内侧,上身微微下倾,好叫穆空青方便看见。
穆空青定睛望去,绣
穆空青略带些歉意地冲小厮一拱手,又去同他爹娘说了一声,这才
外头还是漆黑一片,寒风凛冽的正月里,街道上空无一人,只有呜咽的风声中,夹杂着几乎微不可闻的脚步声。
那小厮体格健壮,直接将穆空青抱
穆空青并不
他们走的并非是穆空青往常去私塾的大道。
小厮抱着穆空青,先是往穆家所住的巷子深处走去,接着又拐进了一条小巷里。
他的步子走走停停,时慢时快。
绕是以穆空青的记性,也被绕得有些晕乎。
也不晓得过了多久,那人才终于
笃笃两声。
那木门悄无声息地打开。
进了门,穆空青的双脚才终于落了地。
那小厮引着他走了几步,穆空青才
此刻书房内的烛光不算明亮,透过窓纸,隐隐可见一人影立
小厮只将他带到门口,轻敲了两下门,得了里头一个“进”字,便将门推开了半扇,对着穆空青做出“请”的手势。
穆空青冲那小厮微一颔首,悄声入内。
“老师。”
穆空青见到那立
自打周秀才将那封信交到他手上之后,穆空青私下里便改口唤他老师了。
“坐。”周秀才给他递了杯热茶后道“你应当也知晓了。”
屋内的火盆像是烧了许久,烘得整个屋子暖融融的。
穆空青接过热茶,抿了一口,一股热流涌向四肢百骸。
“老师,我不大明白,为何定要今年下场”
入室弟子和合作者,这二者之间的分量绝不
穆空青不觉得周秀才会因着秦家的原由,就如此仓促地让自己下场。
“你可还记得三年前黄河决堤”周秀才并未直接回答,而是先问了这么一句话。
三年前,穆空青也就四岁多。
若他当真是个孩子,那八成是不记得的。
“记得。当时村人已经预备上山避难。清溪县运气好,未曾受到洪水波及,再下游的几个村镇县城却是遭了灾。”
也是那场灾难,让穆空青对自己目前所处的地理位置有了大致的估算。
周秀才淡淡道“河堤贪腐案事
穆空青呼吸一滞。
穆空青对那场灾难的全部了解,都来源于穆家村那些日子里的风声鹤唳。
每逢大灾大祸必有难民。
许多地方长官为保政绩,都会拒绝难民进入城镇。
无法进入城镇的难民就会
好一些的沿途乞讨,恶一些的落草为寇。
穆家村没有高墙厚瓦,又害怕有难民为恶,村中便组织起了青壮男子,轮流
那段日子里,有地窖的人家便睡
不过据穆空青所知,历史上黄河泛滥本就是常事,究竟是堵之一字本就不得长远,还是旁的原因,他现下也难以定论。
“三年前的那场祸事,当真是人为”穆空青下意识想到的,便是这事。
他虽未看到过邸报,却也知晓此事少说也当涉及近千条人命。
若是人为,却要等到三年之后才突然事
周秀才摇头“是与不是都不要紧。秦家到消息,彻查贪腐一案的钦差已经自京城出
“钦差出京奉的是密旨,查案却不是。待县署公布考期之后,钦差抵达清江府的消息,应当也就瞒不住了。”
穆空青大致摸到了些头绪“老师是意思是这清溪县令,当真有这么大的胆子”
穆空青虽然不是历史专业出身,却也知晓科举舞弊是何等严重的大罪。
这清溪县令同李家是得有多要好,才敢顶着掉脑袋的罪名,
县试时,确实是由县令做主考官不错,可主要负责监试与卷的,却是县中的儒学署。
谈不上绝对公平,只是若是动手脚,则需要打通的关节太多,犯不上冒这个风险。
周秀才轻笑“清溪县令同李家的关系,可不是普通的官商勾结。”
“你与秦家的联系已经叫李家警觉了,若是再拖下去,真叫他们查出什么来,保不齐就要狗急跳墙。”
周秀才话锋一转,复又问他“我先前予你的那些策论,你可都看了”
穆空青点头。
策论这一项于他来说,反倒比四书文更简单些。
到底是曾经吃过前人智慧结晶的人,论起政治敏感度,穆空青的比多数人都要高得多。
唯一的问题便是,他现
“你既已都看了,这些时日便可自己动笔写一写了。”
“如无意外,
语毕,周秀才起身,将桌上一摞装订成册的东西递给了他。
穆空青接过一看,正是近些年的邸报并一些策论题。
“待你过了县试,今年四月便可前往府城。”
“届时,我会让周勤与你同路。”周秀才道“带上秦家交予你的东西。”
周勤便是今天早晨将他接来周府的那个小厮。
眼看着天色将明,周秀才也不多留他,直接唤了周勤进来。
临走前,穆空青忽然想到了自己昨日的疑问,忍不住多问了一句“那昨日,为何要由秦家的人告知我此事”
周秀才身边有周勤这样的人,昨日却让秦文启那么大咧咧地上门,这是图什么呢
周秀才话头一顿,难得显出几分恼怒。
“你既已知晓,还不快走”
穆空青印证了心中的猜测,笑得好不得意。
那天夜里投入他房间的信封中,装着两封信。
一封是他入门的“凭证”,叫他一直悉心保存着。
而另一封信,他
被毁了的那封信上,写的便是一桩本朝轶事。
前朝末年,有一周姓小子,因被宗族驱逐沦为流民。后追随皇帝四处征战,立下赫赫战功,成了本朝的三大开国功臣之一,获封国公爵位,并得御赐“安”姓。
但据穆空青所知,现
尤其是安国公自请除爵一事,甚至被编成了戏文,时不时便会出现
要是他没猜错,这消息怕是由秦家率先得知,然后同时告知了他,还有早已远离权力中心的周家。
同时,这也带代表着,真正处
也是直到这件事情被印证,穆空青才真正地对周秀才交付了全部的信任。
之前的穆空青不是不信周秀才这个人,而是不信任周秀才的立场。
有时人的肩上担负着的责任,会让他们必须做出某些选择,哪怕这些选择会违背自己的本意。
不过破船还有三斤钉呢。
先前的安国公府何等显赫,现下又怎么可能
而那些隐约透出的不凡,估计这也就是这些年来,清溪县中的地头蛇们顾忌周秀才三分的原由了。
穆空青到家时,天边初初泛起了鱼肚白。
穆空青抱着一叠邸报,一到家就又开始了闭门苦的模式。
孙氏瞧着心疼,忍不住同穆老二抱怨“前些日子就是这样,好容易熬过了考校,正说年节里可以松快些呢。可这还不到十五,怎的又用功上了。”
穆老二倒了壶热水给自家媳妇,念叨了句“咱村里那几个皮小子,日日里被爹娘追着打骂都不肯念书。咱家空青肯用功,你只管高兴就是。”
孙氏提了热水就往穆空青屋里去,心里头却总也不得劲。
穆空青正
说是练字也不准确。
他只是
穆空青前世练过行书,虽然是硬笔书法,但也算是有几分基础。
人都言字如其人,科举虽有誊录制,却也得等到会试之时。
也就是说,前头的考试,卷官都是可以看到考生的笔迹的。
能写一笔好字,总归是能占些便宜的。
况且他现
正如周秀才所言,他的字风骨虽有,却气力不足。
这气力不足亦有年岁尚小的因素
因此,穆空青除了多练,也没有旁的法子。日子这么一天天地过,
穆空青准备参加县试的消息并未传出,他现下
除了旬休时照例去周夫子那儿吃小灶之外,连每日散学后的加课也停了。
不过,穆空青的小灶也没能吃多久。
开课后的第一个旬休结束,县署便公布了今年的县试考期。
与这消息一同公布的,还有令诸位预备下场的学子,早日前往县署礼房报名的通告。
周家私塾中,甲班学子原有九人,加上今年从乙班升学的穆空青二人,共有十一人。
除去已有童生功名的,以及刚刚升班不欲下场的,此次周家私塾报名的学子,加上穆空青
周秀才虽面部有瑕,不能再考,可已有的功名却不会被革去。
他学问出众,次次岁考皆名列前茅,领朝廷廪膳,是谓廪生秀才,可为学子具保。
待到此次下场之人公布,同窗之间预备互结之时,众人才当真是始料未及。
这比穆空青升入甲班都要叫人震惊
李成更是气的当场便摔了支上品狼毫。
“哗、众、取、宠”李成咬牙切齿,一字一顿地念道。
穆空青看着这位
现下周秀才虽然不
“我怕我怕你自不量力,连带诸位同窗,都要与你一同丢人”李成阴着脸,还不忘压低了嗓子。
李成的那一句“哗众取宠”,可以说是
他一个刚刚入学一年的半大孩子,就敢下场考试。
别管能不能考上,他能得夫子应允下场,于他们这些苦多年也没能过童子试的人来说,都像是一种羞辱。
“李兄此言差矣。”穆空青笑道“我知李兄天纵奇才,一次下场便得中童生功名,可也不当这般侮辱我等。”
穆空青的表情真诚“空青自知年幼,此次下场,不过是见识一番罢了。一次不中,还有第二次、第三次,再正常不过了。若是一次不中便是丢人,这话说得也太过了些。”
不说旁的,私塾中已经有了童生功名的几人,除了李成外,也仅有一人是首次下场便连过县试、府试,拿下童生功名的。
更多的,是几次下场,都未能拿到功名的人。
众人原先还只觉得穆空青的聪慧是显而易见的,可他这么急着下场,未免也过于狂傲了。
现下穆空青这番话说出来,却只叫人觉得一次县试不过又有什么就当是长长见识也未尝不可。
怎的到了李成口中,便好似一次不中,就是什么天大的错事一般
甲班学子皆是仕途有望之人,其中不乏有书香门第、耕世家,若当真论起门第来,李家还要比他们低上一头。
因此,这些学子也未必都会卖李成的面子。
当下便有学子出言“穆小兄弟说得不错。便是此次不中,也可当做是长长见识。小兄弟年少英才,来日方长。切莫将一时得失放
李成自知失言,可心里头的那股郁气却是怎么都散不下去。
当年李成六岁入私塾,十岁升入甲班,十二岁便考得了童生功名。
硬是压下了众人对他商户出身的偏见,成了这私塾中头一号风光的人物。
眼见着今年便是他预备参加院试的时候。
只等他院试得中,便能携盛名前往别处拜师,此后自当一路坦途。
可偏偏出了个穆空青。
就
有人道这清溪县中还是文风不盛,才叫一个十二岁的童生拔得头筹。
还有人道他不愧是商户之子,那些名声恐怕都是自己吹嘘出来的,现下真正的少年天才来了,他也就要原形毕露了。
李成倒是不觉得他为自己吹嘘名声、以图日后更易得中是什么了不得的事。
就连朝堂之上的六部堂官,入阁之前还要养望,他这么做岂非再正常不过
只是文人重名,重的却是“谦逊之名天下皆知”的效果。
人人都知晓“名”之一字的好处,可你直接将这事儿摆到明面上来,半点都不遮掩,可不就容易遭人闲话。
外头的学子是如何看这二人的,穆空青不知晓,常常
他也清楚的知道,若是这次当真让穆空青得中了。
不,甚至不用得中。
只要穆空青过了县试,那他之前为自己费心筹谋的一切,只怕都要给他穆空青做了嫁衣。
为什么
为什么偏偏是
李成将眼中的阴毒之色压下,冲穆空青道“先前是为兄失言了。”
李成露出一个僵硬的笑来“既然如此,那我便先祝愿穆小兄弟得偿所愿。”
经过先头升班考校那一遭,凡是有脑子的人都知道,那事儿同李成八成是有着脱不开的干系。
若是这个时候李成再同穆空青起了明面上的矛盾,那日后穆空青有个什么意外,只怕不是他做的,众人也要当成是他的手笔了。
“那就借李兄吉言了。”
穆空青拱手应下,并不计较他那句阴阳怪气的“得偿所愿”。
不仅不计较,穆空青还盼着他当真“得偿所愿”的那一天。
其实不止是李成,哪怕是后来替穆空青说话的学子们,也都是不看好穆空青此次下场的。
科考从来都不是你将书背得烂熟了,便必定能考中的。
哪怕是最简单的童生试也是一样。
县试不考策论,却是要考性理论或孝经论的。
后者暂且不论,前者乃是阐述人性与天理的学说。
从穆空青的角度来看,这是门哲学理论课。
一个七八岁的孩子去研究哲学,这事儿让穆空青自己来看,也觉得够呛。
不过,谁叫穆空青他看着年幼,内里却是个实打实的老黄瓜呢。
待到报名那日,穆空青一早便同他几位同窗到了礼房外等候。
周围学子或好奇、或鄙夷地看向这个半大孩子,甚至还能听到有人正窃窃私语。
那些话语穆空青这些日子已经不知听了多少了。
好一些的说他年少轻狂,不知天高地厚,差一些的说他哗众取宠,为了名声不要脸皮。
“穆小兄弟也不必忧心,你这般年纪,能下场便很是了不得了,管放宽心便是。”
先前出言相帮的学子也听到了周围那些议论声。
他担心穆空青会受这些言论影响,便主动出言安慰道。
穆空青知道他好心,只冲对方微微一笑,坦言道“我本就是来长个见识,自然无有放不宽的地方。”
听他这般言论,几位同窗倒是安心了。
旁边却有人嗤笑出声“这会儿倒是有自知之明了。”见着今年便是他预备参加院试的时候。
只等他院试得中,便能携盛名前往别处拜师,此后自当一路坦途。
可偏偏出了个穆空青。
就
有人道这清溪县中还是文风不盛,才叫一个十二岁的童生拔得头筹。
还有人道他不愧是商户之子,那些名声恐怕都是自己吹嘘出来的,现下真正的少年天才来了,他也就要原形毕露了。
李成倒是不觉得他为自己吹嘘名声、以图日后更易得中是什么了不得的事。
就连朝堂之上的六部堂官,入阁之前还要养望,他这么做岂非再正常不过
只是文人重名,重的却是“谦逊之名天下皆知”的效果。
人人都知晓“名”之一字的好处,可你直接将这事儿摆到明面上来,半点都不遮掩,可不就容易遭人闲话。
外头的学子是如何看这二人的,穆空青不知晓,常常
他也清楚的知道,若是这次当真让穆空青得中了。
不,甚至不用得中。
只要穆空青过了县试,那他之前为自己费心筹谋的一切,只怕都要给他穆空青做了嫁衣。
为什么
为什么偏偏是
李成将眼中的阴毒之色压下,冲穆空青道“先前是为兄失言了。”
李成露出一个僵硬的笑来“既然如此,那我便先祝愿穆小兄弟得偿所愿。”
经过先头升班考校那一遭,凡是有脑子的人都知道,那事儿同李成八成是有着脱不开的干系。
若是这个时候李成再同穆空青起了明面上的矛盾,那日后穆空青有个什么意外,只怕不是他做的,众人也要当成是他的手笔了。
“那就借李兄吉言了。”
穆空青拱手应下,并不计较他那句阴阳怪气的“得偿所愿”。
不仅不计较,穆空青还盼着他当真“得偿所愿”的那一天。
其实不止是李成,哪怕是后来替穆空青说话的学子们,也都是不看好穆空青此次下场的。
科考从来都不是你将书背得烂熟了,便必定能考中的。
哪怕是最简单的童生试也是一样。
县试不考策论,却是要考性理论或孝经论的。
后者暂且不论,前者乃是阐述人性与天理的学说。
从穆空青的角度来看,这是门哲学理论课。
一个七八岁的孩子去研究哲学,这事儿让穆空青自己来看,也觉得够呛。
不过,谁叫穆空青他看着年幼,内里却是个实打实的老黄瓜呢。
待到报名那日,穆空青一早便同他几位同窗到了礼房外等候。
周围学子或好奇、或鄙夷地看向这个半大孩子,甚至还能听到有人正窃窃私语。
那些话语穆空青这些日子已经不知听了多少了。
好一些的说他年少轻狂,不知天高地厚,差一些的说他哗众取宠,为了名声不要脸皮。
“穆小兄弟也不必忧心,你这般年纪,能下场便很是了不得了,管放宽心便是。”
先前出言相帮的学子也听到了周围那些议论声。
他担心穆空青会受这些言论影响,便主动出言安慰道。
穆空青知道他好心,只冲对方微微一笑,坦言道“我本就是来长个见识,自然无有放不宽的地方。”
听他这般言论,几位同窗倒是安心了。
旁边却有人嗤笑出声“这会儿倒是有自知之明了。”见着今年便是他预备参加院试的时候。
只等他院试得中,便能携盛名前往别处拜师,此后自当一路坦途。
可偏偏出了个穆空青。
就
有人道这清溪县中还是文风不盛,才叫一个十二岁的童生拔得头筹。
还有人道他不愧是商户之子,那些名声恐怕都是自己吹嘘出来的,现下真正的少年天才来了,他也就要原形毕露了。
李成倒是不觉得他为自己吹嘘名声、以图日后更易得中是什么了不得的事。
就连朝堂之上的六部堂官,入阁之前还要养望,他这么做岂非再正常不过
只是文人重名,重的却是“谦逊之名天下皆知”的效果。
人人都知晓“名”之一字的好处,可你直接将这事儿摆到明面上来,半点都不遮掩,可不就容易遭人闲话。
外头的学子是如何看这二人的,穆空青不知晓,常常
他也清楚的知道,若是这次当真让穆空青得中了。
不,甚至不用得中。
只要穆空青过了县试,那他之前为自己费心筹谋的一切,只怕都要给他穆空青做了嫁衣。
为什么
为什么偏偏是
李成将眼中的阴毒之色压下,冲穆空青道“先前是为兄失言了。”
李成露出一个僵硬的笑来“既然如此,那我便先祝愿穆小兄弟得偿所愿。”
经过先头升班考校那一遭,凡是有脑子的人都知道,那事儿同李成八成是有着脱不开的干系。
若是这个时候李成再同穆空青起了明面上的矛盾,那日后穆空青有个什么意外,只怕不是他做的,众人也要当成是他的手笔了。
“那就借李兄吉言了。”
穆空青拱手应下,并不计较他那句阴阳怪气的“得偿所愿”。
不仅不计较,穆空青还盼着他当真“得偿所愿”的那一天。
其实不止是李成,哪怕是后来替穆空青说话的学子们,也都是不看好穆空青此次下场的。
科考从来都不是你将书背得烂熟了,便必定能考中的。
哪怕是最简单的童生试也是一样。
县试不考策论,却是要考性理论或孝经论的。
后者暂且不论,前者乃是阐述人性与天理的学说。
从穆空青的角度来看,这是门哲学理论课。
一个七八岁的孩子去研究哲学,这事儿让穆空青自己来看,也觉得够呛。
不过,谁叫穆空青他看着年幼,内里却是个实打实的老黄瓜呢。
待到报名那日,穆空青一早便同他几位同窗到了礼房外等候。
周围学子或好奇、或鄙夷地看向这个半大孩子,甚至还能听到有人正窃窃私语。
那些话语穆空青这些日子已经不知听了多少了。
好一些的说他年少轻狂,不知天高地厚,差一些的说他哗众取宠,为了名声不要脸皮。
“穆小兄弟也不必忧心,你这般年纪,能下场便很是了不得了,管放宽心便是。”
先前出言相帮的学子也听到了周围那些议论声。
他担心穆空青会受这些言论影响,便主动出言安慰道。
穆空青知道他好心,只冲对方微微一笑,坦言道“我本就是来长个见识,自然无有放不宽的地方。”
听他这般言论,几位同窗倒是安心了。
旁边却有人嗤笑出声“这会儿倒是有自知之明了。”见着今年便是他预备参加院试的时候。
只等他院试得中,便能携盛名前往别处拜师,此后自当一路坦途。
可偏偏出了个穆空青。
就
有人道这清溪县中还是文风不盛,才叫一个十二岁的童生拔得头筹。
还有人道他不愧是商户之子,那些名声恐怕都是自己吹嘘出来的,现下真正的少年天才来了,他也就要原形毕露了。
李成倒是不觉得他为自己吹嘘名声、以图日后更易得中是什么了不得的事。
就连朝堂之上的六部堂官,入阁之前还要养望,他这么做岂非再正常不过
只是文人重名,重的却是“谦逊之名天下皆知”的效果。
人人都知晓“名”之一字的好处,可你直接将这事儿摆到明面上来,半点都不遮掩,可不就容易遭人闲话。
外头的学子是如何看这二人的,穆空青不知晓,常常
他也清楚的知道,若是这次当真让穆空青得中了。
不,甚至不用得中。
只要穆空青过了县试,那他之前为自己费心筹谋的一切,只怕都要给他穆空青做了嫁衣。
为什么
为什么偏偏是
李成将眼中的阴毒之色压下,冲穆空青道“先前是为兄失言了。”
李成露出一个僵硬的笑来“既然如此,那我便先祝愿穆小兄弟得偿所愿。”
经过先头升班考校那一遭,凡是有脑子的人都知道,那事儿同李成八成是有着脱不开的干系。
若是这个时候李成再同穆空青起了明面上的矛盾,那日后穆空青有个什么意外,只怕不是他做的,众人也要当成是他的手笔了。
“那就借李兄吉言了。”
穆空青拱手应下,并不计较他那句阴阳怪气的“得偿所愿”。
不仅不计较,穆空青还盼着他当真“得偿所愿”的那一天。
其实不止是李成,哪怕是后来替穆空青说话的学子们,也都是不看好穆空青此次下场的。
科考从来都不是你将书背得烂熟了,便必定能考中的。
哪怕是最简单的童生试也是一样。
县试不考策论,却是要考性理论或孝经论的。
后者暂且不论,前者乃是阐述人性与天理的学说。
从穆空青的角度来看,这是门哲学理论课。
一个七八岁的孩子去研究哲学,这事儿让穆空青自己来看,也觉得够呛。
不过,谁叫穆空青他看着年幼,内里却是个实打实的老黄瓜呢。
待到报名那日,穆空青一早便同他几位同窗到了礼房外等候。
周围学子或好奇、或鄙夷地看向这个半大孩子,甚至还能听到有人正窃窃私语。
那些话语穆空青这些日子已经不知听了多少了。
好一些的说他年少轻狂,不知天高地厚,差一些的说他哗众取宠,为了名声不要脸皮。
“穆小兄弟也不必忧心,你这般年纪,能下场便很是了不得了,管放宽心便是。”
先前出言相帮的学子也听到了周围那些议论声。
他担心穆空青会受这些言论影响,便主动出言安慰道。
穆空青知道他好心,只冲对方微微一笑,坦言道“我本就是来长个见识,自然无有放不宽的地方。”
听他这般言论,几位同窗倒是安心了。
旁边却有人嗤笑出声“这会儿倒是有自知之明了。”见着今年便是他预备参加院试的时候。
只等他院试得中,便能携盛名前往别处拜师,此后自当一路坦途。
可偏偏出了个穆空青。
就
有人道这清溪县中还是文风不盛,才叫一个十二岁的童生拔得头筹。
还有人道他不愧是商户之子,那些名声恐怕都是自己吹嘘出来的,现下真正的少年天才来了,他也就要原形毕露了。
李成倒是不觉得他为自己吹嘘名声、以图日后更易得中是什么了不得的事。
就连朝堂之上的六部堂官,入阁之前还要养望,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