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暄等的就是这句话。
前世他不过是和穗穗
如今得知他可能对穗穗有意,皇叔岂会白白放过机会
据他所知,单单最近两天,上书谈及他亲事的奏章就不下十封。
穗穗无父无母,家世不显,
静默了一瞬,太子面露犹疑之色“皇叔,太子妃是未来的皇后,要母仪天下。韩姑娘虽然心地善良,但只怕”
“话不能这样说。”皇帝打断了侄子的话,“有谁生来就能母仪天下重要的是人心地善良,不会的可以学。你年纪不小,也是时候娶妻了。你放心,此事朕自有主张。”
皇帝一脸正色,心内暗自冷笑谁说太子妃一定就会是未来的皇后你真以为朕此生都不会有亲生的子嗣了
宫中新进一批秀女,他特意让人挑了一些宜男相的。
或许正是因为他近来大肆选秀的缘故催促着给太子议亲的人更多了。
太子面带惭色,似乎又有些懊恼。他动了动唇,没再说话。
解决了盘桓
一出东宫,皇帝就命人去查平江伯府这位姓韩的表小姐。
宫中暗探查消息极快。傍晚时分,对于韩氏,皇帝就有了基本的了解。
父母双亡、投奔舅家、顶替了表妹的婚约、又
皇帝微微蹙眉,这经历也太复杂了一点。
单看这些,着实不是良配。赐婚给太子,恐难堵悠悠众口。
不过,韩氏父亲是建元年间的探花,母亲是伯府小姐,也算得上官宦人家的姑娘。失踪、退亲一事虽闹得沸沸扬扬,可张周两家也给出了说法。且被送进庵堂,明面上说的是给长辈祈福,能夸一声孝顺。最关键的是,她有救了太子这一功绩。
不问出身、成人之美,虽勉强一些,但也完全能说得过去。
机会难得,不可错过。
皇帝定了定神,立刻命人去拟赐婚的圣旨。
圣旨拟好之后,皇帝亲自过目,颇觉满意,加盖了印玺。
他心情甚好,又召幸了一个新进宫的秀女。
五月十九。
一大早,平江伯府的女眷就去春晖堂给老太太请安。
老太太身体已大好,神却有些不济。
两个儿媳妇和一个孙女都
唯独缺了外孙女。
一想到穗穗
“没什么事的话,你们就去忙吧,不必
“是。”
春晖堂恢复了安静。
老太太坐
临近巳时,忽有一辆马车
这马车看上去并无异常,但令人震惊的是,护送着马车的竟然是一队禁军。
马车停下后,自车上走下一个年约四旬、面白无须的男子,做内监打扮。
这内监手上恭恭敬敬拖着明黄的圣旨。
看守大门的门房见状,登时一惊,慌忙将来者迎进去,又忙不迭地去报信。
听说宫里来人,还拿着圣旨,平江伯和老太太等人俱是惊讶异常。
现任平江伯只
自老太爷过世后,平江伯府已有将近五年不曾接到圣旨了。
此次忽有圣旨到,众人也不知道出了什么事。忙不迭布香案,准备领旨。
却听宣旨的太监嗓音尖利,笑眯眯问“韩氏可
平江伯迟疑了一下“公公,哪个韩氏”
“前杭州知府韩麒之女,周伯爷您的外甥女啊。她不是现居府上吗”
平江伯一怔。
这圣旨是给穗穗的宫里怎么会突然给穗穗下旨
见他神色有异,太监不解地问“怎么莫非韩氏不
“不不不,她这三年一直住
平江伯稳了稳心神,匆忙命人去白云庵接人。而他则又亲自招待这位姓夏的公公。
一时之间,平江伯实
夏公公微微一笑,气定神闲“等待会儿宣了圣旨,周伯爷自然也就知道了。”
他轻啜茶水,闭目养神。
平江伯也跟着笑了笑,心里依旧没底。他只能安慰自己,看夏公公这神态做派,大概不是坏事。
寮房的床铺偏硬,刚睡上去不太习惯。她夜间
迷迷糊糊似睡非睡中,就听到了白云庵里敲钟的声音。
这时候还不到五更。
韩听雪听慧宁提过,晨钟之后,庵堂里的女尼就要进行早课了。
她如今
因此,韩听雪匆匆起床,快速洗漱后,也去了众女尼诵经的殿内,跟着一块儿念经。
她并不笃信佛教,只平时偶尔会帮外祖母抄一点佛经。
这会儿
过得好一会儿,韩听雪才回过神来,心内暗道一声罪过罪过,佛祖莫怪。
定了定心神,她摒弃杂念,认真诵经。
早课结束后,韩听雪随慧宁等人去用早膳。
这是非常简单的素斋。
据慧宁介绍,平日里吃的青菜都是庵堂弟子自己种出来的。
韩听雪暗暗点一点头,还跟着慧宁一块儿去浇水,顺带看了看后院的青菜。
绿油油的,长势喜人。
看着满目青绿,韩听雪的心情不自觉好了几分。
她
慧宁还比她小了一岁呢。
现
她当初刚去平江伯府,一开始不也不适应么
韩听雪很快调整了心情,给青菜浇水之后,也跟着去念经。
临近午时,忽然有人敲响了白云庵的大门。
是平江伯府的人。
来者神色焦急,一见到韩听雪,就道“表小姐,快上车,宫里来人了,老爷让你回去接旨呢。”
韩听雪讶然“接什么旨”
“圣旨啊。”
韩听雪有短暂的愣怔。她长这么大,第一次和圣旨扯上关系。她下意识问“给我的圣旨是做什么的”
“这小人哪儿知道啊。”
韩听雪心想,也是,回去接了旨就知道了。
这种事情耽搁不得,何况宣旨的内监已等候多时了。
韩听雪来不及换衣,就先乘坐马车回平江伯府。
马车一路疾驰,韩听雪暗自猜测。
是因为爹爹生前的账册吗会不会是怪脸人的主人拿到账册后破了什么大案
不对,这种事情应该不会特意给她下旨。
唔,难道是因为她昨天随手帮了太子一下,皇上下旨给她赏赐
她胡思乱想着,马车已疾驰进城,后又回了平江伯府。
婆子
香案早就布好。
韩听雪随外祖母和舅舅一道,跪地接旨。
此时正是晌午,太阳就
“兹闻韩麒之女品貌出众、温良敦厚。朕躬闻之甚悦。今太子适婚娶之时,当择贤女与配”
韩听雪脑子轰然一震,霍地抬头。
这怎么听着不像赏赐,像是赐婚呢
“许以皇太子为妃。一切礼仪,交由礼部与钦天监监正共同操办,择良辰完婚。”夏公公念完圣旨,笑眯眯道,“韩小姐,接旨吧。”
韩听雪还没回过神,耳畔一直回响着那句“许以皇太子为妃”。
她感觉自己要么是听错了,要么是被太阳晒糊涂了。
却听夏公公又含笑催促“太子妃殿下,接旨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