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丝电影,顾名思义,是一种新的类型片,主打粉丝群体。
简言之,即迎合某偶像粉丝而拍的电影,只对特定人群有着非看不可的意义。
如果把电影看成商品,那电影就必须有着商品所有的属性。
有的卖故事,有的卖情怀,有的卖特技,有的卖肉,有得卖偶像
国内粉丝电影真要算起来,应该是从孤岛惊魂开始的。
作为一部投资成本仅400万元的国产惊悚片,
当然,那个时代网上预售不像现
上映一个多星期就拿到5000万票房,甚至为满足超预期的观影需求,不少影院只能临时加排放映场次。
票房大卖的最大因素,就是杨蜜的粉丝。
之后的大武生上映不到一周,粉丝已经创造了众多令电影从业人员都叹为观止的景象。
这部电影首映当天,一些电影院门口,居然摆着粉丝自
粉丝聚集
整个行业侧目不已,有这样的粉丝
小时代上映的时候,粉丝各种包场,还自
学习、工作的时候估计都没有这么认真。
小时代系列和盗墓笔记的影视剧,也是粉丝电影
最起码那几部电影都没有丧心病狂地控评,一切还都算是遵循市场规律来的。
微博造势、粉丝包场,这种行为也无可指责。
经历过成熟之后,爵迹、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开始式微,这时候粉丝开始乱来了。
锁场一词就是三生三世十里桃花
最终,到魔都堡垒跌落谷底。
这些粉丝电影,其实除了粉丝尬吹,片子难看之外,没有多么恶劣。
其实仔细看这些粉丝电影,
始于颜值,止于作品。
这些粉丝电影,都遵循最起码的市场规则。
就想喜剧片为了逗乐观众,恐怖片为了吓人一样,都是类型片的一种。
之所以被口诛笔伐,无非是因为片子烂而已。
相比这些粉丝电影,诛仙完全就是加强版的粉丝电影,甚至可以另外分一个类了。
如此大规模的控评,
电影上映前,其实都没多大问题,打开诛仙男主角的微博,放眼望去,他的粉丝们专业程度堪比专业的
一切有组织有纪律的行为,哪怕是
号召粉丝预售,强调黄金场非黄金场,超级大厅大厅小厅厅,本市10影院人流小影院的原则。
可是电影上映后的控评,即便只把电影当做一件商品,这种行为也是违反市场规则的。
之前从来没有任何一部电影,能死死地控住口碑长达两天,才崩塌。
粉丝电影的开端孤岛惊魂压根没控评,小时代其实也没有控评。
粉丝有喜欢电影的权力,人家喜欢小时代,其实没多大错。
那些粉丝只是
这有错吗
如果这是一部好电影,一点毛病都没有,错的只是电影不好。
而诛仙的粉丝,是瞒,是骗,想要堵住所有说电影不好的观众的嘴巴。
人家买了票,为粉丝的偶像贡献了票房,到头来还不让人家说实话。
也是想堵住所有没看电影的人的耳朵,不让他们接受到真正的观众的评论。
过去二十年里,没有哪部电影的营销,是
网上有句戏言,所有
这句话适用于任何地方,任何不正当的手段,相比正当手段,往往都能获得更大的利益。
诛仙史无前例的控评,这种电影行业不正当的手段,就取得了一定的成功。
首日18亿,次日12亿,两天破三亿。
相比还算营销手段还算正常范围之内的魔都堡垒那可怜的一亿多点票房,差异就很明显了。
这两天,也确实让无数电影人、媒体长大了嘴巴,这也行
有媒体说诛仙的成功是流量起死回生,也有媒体说是因为诛仙i比较大。
有人说,上海堡垒关闭了流量的大门,而诛仙却又把它打开了。
粉丝们也了,纷纷宣称自家哥哥带火了诛仙这个i,也把功劳都往自己身上揽。
票房的大卖,也让粉丝们越来越卖力地帮着自家偶像宣传、控评了。
不过,上映第三天,也就是星期六,第一个休息日的时候,诛仙的口碑彻底绷不住了。
两天3亿票房,意味着近千万观影人次,这么多观众的声音,
上映第一天的时候,控评能控到一个关于电影不好的帖子下面有十几个甚至几十个假装路人的粉丝。
而现
就像洪水掘开了口子,就堵不住了,而且只会越来越大,一泻千里。
因为控评听不到真实的声音,上当受骗的路人观众和书粉。
以及对小鲜肉“成见”太深,不管网上再怎么说电影好,也坚定不移地不去电影院的网民,全都加入到了对电影的骂声中来。
为了
控评就是男主角粉丝干的,当然大家一股脑地去针对他了。
渐渐地,关于电影的争论,变成网民们和粉丝的互怼了。
“玛德烦死了,演技这么垃圾,能不能滚啊”
“黑子积点口德吧,怎么,他下去,换你上,你可能比他还差,你这不是五十步笑百步吗,每一个演员都值得被尊重,我从一个路人的角度来说,他的演技真的还行”
“路人又来啦,且不论下场就没有路人,单就你装路人也装的职一点吧,装都装不好。都2019了还有你行你上一说他不行为什么要上呢不和演员比演技,和观众比果然脑残粉是没脑的嗷”
“路人路尼玛呢,黄泉路上的路人”
“有本事你去呀,
“你演技好你去演你又没那个资本还
“哪来的智障,小学生吧滚回去写作业去”
“素质不好的人啊,就是这样嫉妒心大,人家好歹有人认识,你走
“你这洗也好歹也装一装啊,法学毕业,2个孩子的妈之类的,你这业务水平太低了换一个职点的来。”
“阿姨,你可以不去看啊,谁稀罕你,你素质这么低我都替你子女感到羞耻,阿姨年纪大了眼睛不好可以理解的,只是我不希望你的孩子受到你的影响眼睛也瞎”
“真的脸都不要了这么辣鸡的电影,司马脸瞪眼的演技还来给我洗脑说肖影帝演技炸裂,炸裂
“看你们这群黑子,我都替你感到可悲,就是
“演技比你好,比你帅,您是羡慕了吧我隔着屏幕都问到了一股陈年晋西老陈醋的酸味”
“你竟然说一只土豆帅,果然脑残粉眼睛都瞎了”
骂,就是单纯的骂,从演技到角色,再到演员不对,那不配叫演员,到偶像本身。
论起骂人来,粉丝的战斗力是很强的,这个时候无数人的后台都有一大堆私信追着骂的,而且就跟泼妇骂街一样,各种脏话都出来了。
粉丝里应该大部分都是女孩子,可是女孩子动不动张口小b崽子,可见有多疯狂,估计别人骂他爸妈都没有这么激动。
当然,网民们爆粗口的也不少,只是相对而言没有那么激动,毕竟又不牵扯到他们的偶像。
一天的骂战即将结束,到了晚上9点多,差不多票房也快定格了。
诛仙上映第三天,星期六当天拿到了接近7000万。
星期五还有12亿,星期六还是休息日,就跌到7000万了,肉眼可见地崩了。
而这一天,疯狂的外星人也以18亿的的高票房,夺回了日冠。
相比诛仙而言,疯狂的外星人的问题都不是问题了。
甚至由于诛仙的崩塌,反而向疯狂的外星人回流了观众。
毕竟质量也可以,还是喜剧片。
星期天,诛仙下跌至4000万,总票房41亿。
而疯狂的外星人星期天拿到了16亿,单周拿到103亿,加上首周四天的12亿,上映11天总票房来到了223亿。
次周比首周末还低了快两亿,也是个很不好的走势。
不过,还算稳定,没那么差。
接下来的星期一,疯狂的外星人可能是第二个星期跌的太快了,诛仙又太拉垮,还是没有对手,这第三个星期的走势竟然还不错。
单日拿到了7500万,跌幅50多点。
而诛仙就没那么好了,从星期天的4000万,直接跌到了1300万。
星期二,跌破了千万大关,只剩900万出头了。
而这个时候,口碑不用看也彻底崩了。
逃票票那边不再控评,短短一个星期从93分直接掉到了84分,过山车都没有这么刺激的。
也就是猫眼,只跌了05分,依然倔强地保持了90分。
至于未来电影,到75分了。
而逗瓣的评分,也跌倒了46分。
从接近7分到不足5分,这个跨度吓死人。
评分分布也很有趣,一部四亿票房只上映了一个星期的电影,评分人数竟然达到了30万。
疯狂的外星人评分人数也才25万而已。
30万评分人数里,五星和一星占了一半,差不多各占25。
网民也和粉丝杠上了,一个疯狂给五星,一边又同样给一星。
即便很多觉得值个两三星的观众,因为被恶心到了,都打一星。
可以说不管是票房、口碑、舆论,诛仙都崩盘了,一个都没保住。
这时候,粉丝们也开始甩锅加洗白了。
“剧本是编剧写的,电影是导演拍的,我家哥哥只是按编剧和导演的意思演”
“你行你上啊,导演选他自然有他的道理,可是导演永远不可能找你来演”
“程晓东垃圾导演,以前拍的那个江山美人就是部烂片,把好好的一个诛仙给霍霍了,浪费了哥哥的演技”
“请给年轻演员多一点包容,哥哥已经很努力了,相信他下次一定会带给我们更好的表演。”
“光明总会到来的,黑暗只是一时的,哥哥加油”
“我觉得看戏也是要融入感情的,你不用心去看去感受是理会不到戏中人的感触,就好比你看自己亲人哭你会跟着伤心,外人哭你就没感觉”
“可以不喜欢,但是请不要诋毁一个认真演戏的好演员,谢谢”
一瞬间,画风突变,除了少部分激动的粉丝,
综合这些粉丝的话,大意就是哥哥这次的表演有一些不足之处,但是他已经很认真了,吃了很多苦,下次会继续努力,希望大众给他点成长的时间。
不过,没用,这种老套路,不是一次两次了。
这些流量明星,一演的烂,就说给他点时间,还年轻。
大众不会就这么放过诛仙,改骂还是得骂。
媒体那边,可能企鹅是续费了,各路媒体和自媒体,很多还是没有参与进来。
看来,是想着至少要保一样了。
不过,这种情况,落井下石的媒体和电影人还是不少。
各路人马纷纷站出来抨击流量明星的弄虚作假,控评、刷评分。
一直没吭声的李谦,破天荒地接受了一次采访,谈了谈流量明星这个问题。
“其实,对于流量明星,或者说偶像,我本人是没有什么意见的,因为这和演员是两个职业,就像木工和泥瓦匠。
可是现
偶像本来就是已经形成产业,能够自产自销的行业,可是这背后的资本,和偶像本身,为了更多的利益,不顾自己的能力,贸然去涉足并非他们专业的电影。
这就是很大的问题了,就像体育老师去教数学,泥瓦匠做木工,修车的去修航母,不是自己该干的事。
观众不行,所以他们只是观众不演戏,不上,只是安安静静地看电影。”
李谦顿了顿,换上标准的微笑脸,语气稍稍加重“可是,这些不行的流量明星、偶像,麻烦你们能不能给我滚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