肆玖中文网 > 网游小说 > 出闺阁记 > 第689章 离家出走
“我知道了。”裴恕看了那士卒一眼,极不耐烦地挥了挥手,复又转望陈滢。
转身刹那,那满眼不耐,皆化作温柔。
“我去去就来。”他握牢她的手道,目中划过一丝心疼。
她的手很凉,仿佛他用再大的力道,再无法握暖。
这让他有些难过。
陈滢平静地看着他,点头道“好。”
也就
相信裴恕。
听从他的忠告。
暂时什么都不要做,静观其变。
她深信,裴恕一定知道些她所不知道的事,所以才会提出这样突兀的要求。
而他如此讳莫如深,亦定有其因由。
她相信他。
若这世上仅有一人值得信任,则这人只会是裴恕。
这不仅仅因为他是她的爱人与未婚夫,亦是因为,他还是她的朋友、她的伙伴。
此外,他那与侦探先生完全一致的音色,亦是她无条件信任他的原因之一。
裴恕很快便随那军卒去了。
去之前,他微弯了身子,
“无事,信我。”
陈滢安静地听着,一刹儿的功夫,视线扫去他的身后。
那圆脸军卒,似乎冲她笑了一下。
陈滢心头凛了凛。
再凝神看时,那军卒已然移开视线,普普通通地,没有半点异样。
陈滢几乎疑心自己看错。
毕竟这人天生一张笑脸,见谁仿佛都带笑。
可是,
那一笑中的意味,很是古怪,令人不得不去
数息后,湖畔便安静了下来,水光如银、月色如霜,陈滢犹自立

然而陈滢却知晓,待到三月花开时,这烂漫繁华,怕也只能归于寂寥,唯湖上清波、天边流云,才知芳菲消息。
元嘉十八年上元节深夜,盛京城中,再没了镇远侯府,另有部分官员府邸,亦被连夜抄检。
当此夜,圆月澄空、风清云静,陌上游人已散,天上星河犹
于是,
相较于长公主并兴济伯大案之轰动,镇远侯之案,显得格外冷清,唯有身
那一晚,元嘉帝始终不曾未露面。
吴太妃突然病重,几度游走于生死边缘,元嘉帝乃至孝之人,整夜亲守
镇远侯顾乾谋逆叛国,罪当凌迟。因其已于事
镇远侯府阖族贬为庶民,流配北疆,永世不得科举,五代以内不得进京;
已然出嫁的镇远侯府诸女,念
至于其所出子女,男丁顾氏同罪论处,即刻流配北疆,凡有瞒报、漏报者,一经查实,满门抄斩;女子罪则同其祖母、亲母,敕命接旨当日出家,终生不得还俗。
此外,包括平西伯
这些是针对京官儿的,还有数道圣谕,则直指山东。
山东行省上至二品布政使、指挥同知,下至八品经历、县丞,或迁或降、或罪或免,几乎全部调离原职,来了个大换血。唯有山东贪墨案中出过大力的李珩等人,不降反升。
李珩官至山东省布政司左参政,由正四品一跃成为三品大员;而原为泰安州同知的薛大人,亦官升一级,升任山东省布政司参议。
至于原参政鲁大人、原参议孟大人,则就地免职,遣送原籍待命。
随着一道道旨意颁下,大楚朝堂暗流不断,明面儿上却是一派和平,不少官员上折称元嘉帝乃“千古第一仁君”,盖因此等谋逆大罪,理当满门抄斩,可元嘉帝却只将镇远侯阖族贬为庶民,实是宽仁至极。
元嘉帝倒也老实不客气,当即便认下了这“千古第一仁君”的名号,复又亦以悲天悯人的语气,写了一份乞天书。
这份天子之书,诉一个孝子对重病母亲的担忧,言及镇远侯诸案,则以“上天有好生之德、君子当如父如母”为由,隐晦地表明“此仁者,为母驱病、为天下除疾”,再以当朝天子身份,向上天乞求“为母延寿二十年”,不惜“以身代之”。
总而言之,这份后来被人抄录而出、流传于世、被百姓们亲切地称作向天再求二十年的书信,一经面市,立时轰动大楚,而元嘉帝“以仁孝治国”的美名,更是连西夷和北疆都传遍了。
也就
由是,大楚朝廷变得空前和谐、空前正常,也空前无聊起来,此是后话,暂且不表。
却说看客的陈滢,本该好生地看足一场大戏,顺便细细品味这其中奥妙,才算到一个吃瓜群众的本份。
可遗憾的是,她所有注意力,皆被另一件事给吸引了去。
陈涵“离家出走”了。
便
五天后,当所有人都以为、陈三姑娘再也找不回来的时候,她却出现
获知消息后,沈氏当场昏厥。
整整五天行踪不明,足够令一个贵女的名声,由云端跌入泥淖。
陈涵的名声,毫无疑问地,彻底毁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