肆玖中文网 > 都市小说 > 筝歌(清穿皇太极) > 204 册后封妃二
关雎宫里, 香灯半掩流苏帐, 原是万籁静好, 这刻却填满了痴怨。
海兰珠心里清楚,离册封的大典去时无多, 哲哲亲自登门来请她做说客,证明百官上谏要建立储嗣的折子早已堆积成山了, 只不过被皇太极一直压着, 才不至于甚嚣尘上。
满洲虽没有立储的祖制, 但皇太极既称帝尊号, 要以清代明, 汉臣自然会请奏依照中原君王的古制, 立储君正国本。
从前努尔哈赤
其实皇太极若颁旨立豪格为太子,倒也省了这些麻烦, 可他即位多年, 却没有任何动作, 只是一直
豪格是他唯一成年的儿子,但生母非显贵, 虽晋封了肃亲王, 也仍旧没能得到一个真正意味上太子的头衔。前头莽古济谋逆一事令得皇太极对其大失所望,当下实
倒并不是因为他心中对豪格不够倚重,而是他知道, 立储一事绝非儿戏,这意味着朝中局势也会跟着大洗牌他想把这个天下交给他们的儿子,慢慢扶持他接掌这个帝位
然而叶布舒遭遇不测后,海兰珠的态度也变得十分坚决。她不愿让叶布舒涉足朝局,不愿他
皇太极有些颓然道“原来做皇帝,有这么多的无可奈何,朕安了天下人的心,却要辜负你”
他可以等,可以不
自古帝王家,爱美人胜过江山的不
只要她开口,他一定舍我其谁。可每每到了此刻,她说出口的话总会与他所期盼的背道而驰。
“若真要算,你辜负我的还少吗”
要他纳妾的话,海兰珠说不出口她也想自私的爱他,社稷与她何干,国本又与她何干
但走到今日,她当真已麻木了,这种蚀骨灼心的忍受,不知不觉间也成为了一种习惯。
她像摸孩子般摸了摸他的脸,半真半假地说道“这一世你欠我的情债,怕是还不清了,只有来世再还”
“来世”皇太极出神地念着。
“是啊,来世你不做皇帝,就做我一人的夫君。”
海兰珠悠长地说道“来世换你来寻我。”
立秋,皇太极
哲哲拿出一封锦面的折子,递到皇太极案前,“臣妾物色好了几位小福晋,这是她们的家世背景,皇上可要亲自过目”
皇太极扫了一眼,索然道“不必了你办事情,朕一向放心。”
哲哲却未将折子回去,而是热络地说介道“这几位姑娘里头,有一位是镶红旗骁骑校完颜安塔锡之女,还有一位是二等甲喇章京那拉英格布之女”
皇太极虽正盯着大典礼乐单子,却时不时颔首示意自己
待哲哲将每位小福晋的家世都说了一遍,皇太极才抬起头,却见她虽是含笑而对,但脂粉下的形色却是带着几分憔悴,不禁关切道“近来辛苦你了。”
“这些都是臣妾分内的事情,能为皇上分忧,是臣妾的荣幸。”
“朕近来太忙,也是最近才得知莽古斯的讣告”
哲哲初愣了一会儿后,眼眶微红起来。
莽古斯去世的消息来得非常突然,她本
听见皇太极提及,哲哲不免心头一酸,一时失了仪态,唯有仓惶地垂首,哑声唤了一句,“皇上,臣妾失态了”
皇太极叹一口气,揽过她的肩安慰道“莽古斯毕竟是我大清国的国丈,朕已派人传来去科尔沁,必以金丝玉缕厚葬之,待册立仪式办完,朕便准你回科尔沁临丧。”
哲哲这心中憋
“你
“臣妾不委屈”
哲哲顺势靠
“哲哲,除了名分,朕什么也给不了你。”
待她情绪缓和后,皇太极递上一方帕巾给她拭泪,悠悠道“奈何朕心里,除了她,便再塞不下别人了。”
这样的话,哲哲已不知听过了多少遍,又心碎了多少遍。
册立大典过后,她便会成为大清国的皇后,母仪天下然而她却感受不到一丝喜悦。
他夜夜留宿
中宫皇后,说得好听,然个中冷暖,唯有她自己明白他给了海兰珠全部的宠爱,甚至吝啬得不肯施舍分毫。
情绪作祟之下,哲哲竟脱口而出道“臣妾不懂,皇上用情如此之深,为何不将这中宫皇后的位置也交给海兰珠呢”
她知道自己问得唐突,可她偏是看不透他们二人间的情。
明明相爱,却也相怨明明守得云开见月明,却成了一寸相思一寸灰。
“皇后这个位置,任重而道远,她生性自由,后宫这么多杂事,朕舍不得交给她去烦扰你一向公正明断,识得大体,大小事宜由你决断,朕也安心。”
末了,皇太极又喃喃道了一句“何况,她想要的也不是这些。”
朕舍不得交给她去烦扰如同一语惊醒梦中人,将哲哲的心又重新沉入了冰窖。
她也不知道自己还
“原来如此”
哲哲用那方帕巾擦了擦泪,重拾起端仪,撑出一丝笑容来,“臣妾这几日是忧思过度,才会说这些傻话,让皇上见笑了。”
这些年哲哲的付出,皇太极都看
“你放心,你的家族都会得到应有的封赏。朕当年答应过莽古斯,该给科尔沁家族的荣耀,一分都不会少。”
崇德元年七月己未,皇太极于大政殿行后妃册封大典,正式颁文布诏,册封哲哲为皇后,国君福晋,居中宫清宁宫,授以册文、金印及仪仗銮驾,并受群臣叩拜。
册封海兰珠为宸妃,为东宫大福晋,居关雎宫;阿霸垓博尔济吉特氏娜木钟封贵妃,为西宫大福晋,居麟趾宫;阿霸垓博尔济吉特氏巴特玛璪封淑妃,为东侧福晋,居衍庆宫;布木布泰封庄妃,我西侧福晋,居永福宫。
一后四妃,皆是来自蒙古不说,甚至足有三位来自科尔沁蒙古,赴会大典的科尔沁王亲是分外有面。
范文程和鲍承作为内秘书院大学士,与祖可法、张存仁等人列汉臣之首。
册文念到关雎宫宸妃时,鲍承先侧首感慨了一句,“宸妃唐高宗当年封武则天作宸妃,皇上莫不是也想废王立武”
“鲍大学士多虑了,宸妃与皇后本是一家,又何来废王立武一说”
范文程俯仰着龙椅上身着五爪金龙四团衮服的皇太极,说道“皇上只是爱得深了单是关雎二字,已情意具露。”
关雎一词出自诗经,那些满蒙的大臣自然不得其意,唯有座下汉臣得“关雎”二字的真意。
诗序注云关雎,后妃之德也,风之始也,所以风天下而正夫妇也,故用之乡人焉,用之邦国焉。而从情字来看,却是“
册封大典结束后,鲍承先向范文程邀约道“今晚去醉花楼一叙如何宁兄前些日子来我府上拜谒,正愁没人喝酒解闷,仕途正顺风顺水时出了这么一遭,他如今也算落魄”
不待范文程作答,一旁正要走的张存仁听见后,轻嗤了一声道“宁公甫和我的手下刘士英厮混
鲍承先一直和宁完我交好,当年也是
“是啊,宁公甫
张存仁骨子里刚正不阿,嫉恶如仇,严于克己不说,对身边人也很苛刻,最是看不惯这些为官不正之人。一番冷嘲热讽后,便连作揖礼也不顾,拂袖离去。
“你”
鲍承先生生吃了个哑巴亏,“这个张存仁,还真不好打交道”
“张承政一贯这般耿直,以后大家同
范文程借势转移话题道“说来我也许久未见宁兄了。今年年初他因罪削世职,皇上夺了其所赐的府宅家奴,从前他还有颖亲王做靠山,如今颖亲王去世了,他岂不是要住
“可不是吗”
鲍承先遥叹道“要不我说,大贝勒这一党,实
范文程留意了下四周,十分谨慎地附耳低语道“张存仁不知道宁兄为何会落得今日的下场,可咱们心里清楚他便是行事不拘小节,才被人捉了把柄的。所以这些话,咱们还是私下说得好。”
鲍承先顿悟,“你提醒得及是。”
范文程引鲍承先到一处四下无人之地,才道“既然公甫有意要约我二人一叙,那今晚酉时,醉花楼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