肆玖中文网 > 其他小说 > 重生之村花的致富路 > 第351章 352,蒸蒸日上
石河村敢拼,敢博,也敢赌。
然而,石河村也赌赢了。
这短短三年的时间,石河村的获有目共睹,石河村的变化大家也都看
顾敬业以石河村为例子,鼓励大家勇于改变,敢于尝试。虽然说可能会有损耗,但是做什么没有损耗
即使种田也有欠的时候。
有时候,辛辛苦苦了一年然后一场雨就能让所有的付出化为泡影。干旱,要担心失;雨水过多,还是要担心失;台风季过早过晚,一样要担心
为什么大家说种田是老天爷赏饭吃
因为种田要靠天气吃饭。
既然都有损耗,为什么不尝试一下养家禽
尝过了,努力过了,可能没有获,但不尝试不努力就一定不会有获。
难道大家就愿意眼睁睁的看着石河村
眼看着石河村人的衣服越来越新,几乎没有什么补丁了,自己身上还像洪七公一样左一块右一块上下各一块

最重要的是,即使各村长答应,村民社员也不会答应。谁不想过上富裕的好日子谁不想天天吃饱谁不想天天吃肉
如果现
例如安老头和安国邦。
安老头自认没有本事,所以让儿子安国邦当村长,最后石河村
这两年,各村的村民看着石河村人的红火日子蒸蒸日上早就有不满了,埋怨自己村的村长不给力。
不少人
特别是石河村附近的几个村。
因为距离石河村最近,对石河村的变化也最清楚。
每天闻着从石河村飘出的肉味,然后嚼着没滋没味没油没盐的菜干,想着自己怎么就不是石河村人呢
石河村隔段时间就要杀猪做腊肉腊肠,隔段时间就要杀鸭,别人是一只一只,石河村是一批一批的杀。
多少人妒忌得眼睛都红了
如果不是石河村天天派人守着,如果不是还有几分理智
顾敬业和安国邦
聊什么
当然是石河村最近的变化了,一周一次肉,一天一个鸡蛋,还有瑕疵布料,衣服,舒服清凉不怕下雨天的塑料凉鞋、水鞋等等。
其中,让人最最高兴的就是安荔浓从京市换回来的麦乳,大人喝了力气更大,神更好,小孩喝了会更聪明伶俐,而老人喝了则会身体健康长命百岁。
安荔浓也很郁闷,不知道怎么就把麦乳传成asquo包治百病arsquo的。
安荔浓用肉换回了一批麦乳,一个家庭能分两罐,这成为了村里人最宝贵的营养品。安荔浓告诉大家,相对于麦乳,牛奶的营养价值更高。
但牛奶太难得了。
只能将就麦乳了。
虽然麦乳不如牛奶营养,但也成为了石河村人炫耀的好东西。
麦乳什么味道
香,甜。
回味无穷。
这一天,很多人都听到了石河村人的炫耀,从新衣服一直炫耀到麦乳。
妒忌。
妒忌得眼睛都红了。
然后埋怨村长不给力,不能带领他们
石河村人不仅有肉,有新衣服,有麦乳,年底还有分红这才是他们想要过的日子啊。
什么时候,他们才能过上和石河村人一样的红火日子
安荔浓愉快的把很多村民的羡慕妒忌恨勾起,相信有他们的督促,各村长们即使不想跟着石河村的脚步走也不行。
果然,各村长刚从公社回来,村民们立刻就找了过来,一个个嚷嚷着要
有人为了吃肉,有人为了新衣服,有人为了给女儿准备嫁妆,有人为了给儿子准备礼理由五花八门,但要求只有一个asquo致富arsquo。
如果村长没有本事,那就再找个有本事的。
全村这么多人,就不信找不出一个有本事有能力的村长来。再说,能力不够也没有关系,跟
总能富裕起来的。
听说石河村愿意教我们养猪养鸭养鸡,愿意带着我们致富是不是
各村长很头痛。
谁不想
作为村长,谁不想带领村里人一起走向富裕
但事情是这么简单的吗
村民考虑的只有能不能吃肉,他们还要考虑到失败后,他们是否还能吃得起糠。
跟着石河村种果,稳定,损耗低,但需要两三年才能看到获;跟着石河村养鸭,半年就能见成效,入也高,但就是担心会出现大批量损耗
各村长要好好的想想,但村民们想得少,一天天的见面就催促村长想办法带领大家
没办法,被催促得头都大了好几圈的村长们一起过来找安国邦和顾敬业。其实,大家已经决定了要跟着石河村这股东风
顾敬业给大家想了个办法,asquo化整为零arsquo。
大批大批的养,出事就一锅端,损失太大,不是一般人能承担得起的。但是,大家可以分散风险。
以村集体的名义卖一批猪崽和小鸭仔回来,然后分给各个家庭养。
养多少只
看家庭的能力。
家里人口多,有人手割猪草的就多养几只,家里人口少的,就养一只两只就好。没有必要全部集中
如果村里人不上心不认真养怎么办
当然是用好处吊了。
有个萝卜吊
例如,一个家庭养三头猪,养好了交给村集体就能得到三百甚至五百的工分。一个成年的男劳动力
计算下来,一个男劳动力一年也没有三百个工分。但是,如果养好三头猪就能有三百个工分,胜过一个男劳动力的一年辛劳。
养猪,还不需要主劳动力,家里的老人和孩子就能完成。
鸡鸭也一样,可以用这样的方式分到家庭。
如果没有养好,那就扣工分。
至于扣多少,就看各村的具体情况了。
如果大家想养,石河村人可以统一教。
石河村能做的就是保证购各村养的猪和鸡鸭,但前提是必须符合石河村的购标准。
各村长考虑了几天后,决定养。
养猪,养鸭,养鸡,红红火火。
其他村
致富路上,你追我赶。
又到年底。
又到了分粮,分肉,分钱的时候,石河村人喜气洋洋。
郭杜鹃用酒和肉给石河村换回了不少好东西,而这些东西也会
一个暖水壶扣三十个工分,不要票不要钱,需要的来登记了。
麦乳、奶粉
东西统统不要票不要钱,只扣工分。
不同的东西需要的工分数不同。有什么不明白不清楚的就看村委会门口的大红纸,上面明明白白的写着今年可以换的东西还有需要的工分
安国邦拿着大喇叭
除了媳妇,其他东西都能用工分换。
今年换不起没有关系,明年继续努力赚工分,换更多更好的东西。
如果家里实
石河村的村民们三三两两的聚
我想给家里的孩子一人换一双靴子。听说,京市人冬天就穿靴子。
我不换。我留着明年换砖瓦,我家人口多,需要的砖瓦也多
你家换什么
给家里的孩子换几个书包。哎。小荔枝不上课也能考双百,我家孩子只考了99,实
这生气是认真的
为什么听着有些怪
小荔枝说,孩子需要鼓励。现
幸福的童年能治愈一生,不幸的童年要用一生去治愈。我们要好好对孩子,等他们长大了觉得生活艰难困苦的时候,想想小时候的幸福快乐就有无限的力量去面对。郭杜鹃很赞同这句话。
相比很多乡下姑娘,郭杜鹃觉得自己是幸福和幸运的一个。
因为父母疼爱,所以她


而村里人则觉得郭杜鹃说话也多了几分asquo城市味arsquo。
虽然过年这段时间,门市部的生意更红火,但安荔浓说asquo钱是赚不完的arsquo,让郭杜鹃和安树根回来陪家人过年。
郭杜鹃和安树根难得回来一趟,安十三婶还想对郭杜鹃和安树根的生活指手画脚,但被郭杜鹃毫不犹豫的拒绝了。
而安树根也听媳妇的。
该给的养老钱给,但再多就不可能了。
郭杜鹃说了,只要安树根能挺直腰对他妈提出的无理要求说asquo不arsquo,郭杜鹃就愿意给他生孩子。
结婚几年,别人的孩子都能打酱油了,而安树根还没有当爸。
想到孩子,安十三婶说什么都不管用。而且,安树根
一个人看多了,走多了,经历多了,性格和脾气也会相对应的有变化。曾经事事听从父母,没有主见,也不敢有意见的安树根变了,变得坚强,变得有主见,也敢表达自己的意见,敢对别人的建议说不了。
这是安十三婶所没有想到的。
当初,安十三婶让安树根跟着郭杜鹃去京市的时候,的确说过不会再过问郭杜鹃和安树根的生活,但那也只是说说而已。
但没想到,安树根出去一年就对郭杜鹃言听计从。
郭杜鹃说东,安树根就绝对不敢往西。
安十三婶说他耳朵软,安树根就说asquo听媳妇的男人有出息。arsquo安十三婶倒是想
以前喜欢八卦的大婶大妈们都
安十三婶生气,但谁也不当一回事。
都是闲的,有时间还不如多艾绒。
因为郭杜鹃为石河村换回不少好东西,村里人都敬重她三分,看到她就笑盈盈的打招呼。郭杜鹃想起当初她和安树根离婚,村里人看到她就远远避开,有时候还会露出鄙弃的眼神,有人甚至会asquo唾arsquo一声。
所以啊。
人还是要自己有本事,自己立得起来。
郭杜鹃用自己的本事证明给村里的女人看,没有谁规定一定要asquo男主外女主内arsquo的。只要有本事,你就能让男人言听计从,就能让男人
杜鹃啊。京市还有什么好东西
听说,京市还有电风扇是不是电风扇和山里的风有什么区别听说比山里的风要凉爽一千倍是不是
郭杜鹃嘴角抽抽,等村里通电了,如果需要的话,可以换一批电风扇。就是不知道大家舍不舍得出电费了。
相信很多人宁愿到山里去乘凉也不愿意开电风扇。
想要什么,可以去村委会登记。如果能换,我一定帮大家换回来。
虽然很多人都曾经骂过她,鄙视过她,但郭杜鹃并没有怨恨。小荔枝说,这些人并不是真的恶毒,只是无知,甚至有几分妒忌而已。
妒忌郭杜鹃可以理直气壮的说离婚,妒忌郭杜鹃有家人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