肆玖中文网 > 其他小说 > 郡王的娇软白月光 > 第62章 第062章 阴阳针法
“嫩颜如童, 身媚似妖,民间竟有此等佳人尤物”
年轻的帝王,轻飘飘一句话顿让所有人噤声, 谁都不晓得他是单纯的有感而
姜琴娘也是一愣, 她微微抬头, 表情茫然地看向了金鹰。
金鹰扫她一眼,蓦地轻笑了起来。
殿中众人不自觉地看向他, 就听他说“陛下, 姜氏性贞烈, 三嫁而守寡之身, 相貌好, 性子也尤为好。”
皇帝点了点头, 又瞟了眼那幅瑞兽白泽的绣品“女红也很是不错。”
姜琴娘顿了顿, 一字一句的道“民妇惶恐,当不得陛下如此赞赏。”
皇帝思忖了后, 忽然说“朕母后去的早,云树之思,尚不能寐, 不知道你可否依着小相绣出这样活灵活现的”
姜琴娘犹豫了了, 这副瑞兽白泽的花样当初是楚辞帮她描的, 她画功不到, 若是小相没有真人可以参照, 只怕是颇为勉强。
她正想说实话, 金鹰站出来道“陛下隆恩,姜氏你还不赶紧拜谢”
姜琴娘怔然,一时手足无措起来。
皇帝抚掌而笑“甚好,绣的好了,朕有重赏。”
他说完,又跟秦臻说“小秦子,一会将朕母后那幅小相给姜氏送去。”
姜琴娘嘴角苦笑,事到如今,她是骑虎难下,只得应下“民妇定殚竭力,不敢怠慢半丝。”
秦臻凤眸微挑,狭长的眼线泛出冷冽波光,他拱手应下“是,小的一会就将先太后的小相找出来。”
皇帝满意了,他不太
秦臻挥手,司绣大宫娥轻咳一声,让六人继续刚才没绣完的。
姜琴娘敛下心思,总归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既是金鹰让她应下,约莫有法子应对才是。
她没想到,金鹰也回了京城,私心里,如今和楚辞定了情意,她不想和金鹰走的太近。
她不能给楚辞名分,若再和旁的外男勾勾搭搭,这对楚辞来说,才是最大的伤害和不公平。
她心思不定,但手下动作不慢,脑子里已经有了花样,素手捻来,都是春色。
一炷香,六名绣娘罢手。
司绣的大宫娥率先筛掉一名不曾绣完的,剩下的五人里,大宫娥一一看过五人,目光
五幅绣品,针法皆是湛出色的,大宫娥看过之后,又呈给秦臻看,秦臻一扫而过,然后让人一字排开,最后让皇帝掌眼。
这头一幅是绣的出水芙蓉图,白中带粉的芙蓉花,白的纯粹,红的粉透,带着晶莹露珠,颤巍巍地迎着微风,开的繁荣锦绣,大气又雍容。
“这是胡氏针法传人所绣,胡氏针法传承三百年,历经岁月洗礼,此针法已是越来越圆满,所绣之物,奢靡华丽,大气雍容,最是符合天家风仪。”秦臻介绍道。
姜琴娘暗自点头,她仔细打量那芙蓉图,透过缤纷绣线,确实能看依稀看出针法很不一般。
第二幅和第三幅皆是出自民间绣娘,独树一帜,别具风格。
虽是不错,但底蕴薄弱了些,有胡氏针法珠玉
第四幅是云雒的,起先姜琴娘没有注意,可等秦臻将那绣绷翻转过来,她吃了一惊
云雒绣的,赫然也是一幅双面绣
“双面绣”秦臻讶然了声,引来皇帝的注意,“陛下,这竟是双面绣”
皇帝来了兴致,接过绣绷细细看了起来。
从姜琴娘的角度看过去,能看清云雒绣的是一幅天外飞仙反弹琵琶图,另一面则是飞仙抚琴而舞,同一种色,纹绣出不同之景,此绣品堪称妙绝伦
“好好好”皇帝一连说了三个好字,对那绣品竟是爱不释手。
云雒面带微笑,眸光柔敛,蕴含秋波,她侧脸白净细嫩,鬓边细
皇帝抬眼,不期然就让那等漂亮的瓷白晃了下眼。
继而,他才注意到云雒的相貌,平心而论云雒皮相长的其实很好,带着大家闺秀的婉约气度,端方又大方,就像是需要攀附大树的柔软菟丝,能让男人心头生出需要和崇拜之感。
皇帝心情倏的淡了几分,他将绣品扔给秦臻,视线却落到姜琴娘身上“姜氏,你的绣品呢”
云雒唇边的笑意一僵,她回目光,暗自捏紧了手。
姜氏上前半步,将绣品展示出来“回陛下,民妇针法不,粗品劣作怕是会污了陛下的眼。”
皇帝本没有放心上,可一眼看过去,他惊讶道“又是一幅双面绣”
众人皆惊,不约而同看过来。
姜琴娘手上的,恰也是一幅双面绣,不过和云雒那幅很不同。
她纹绣的浑身雪白的奶狗崽子
南辕北辙的两幅图,风格差异巨大的两幅绣品,竟是出现
且最为奇特的,还是双面绣上融入了炭条画那种写实风格,毛茸茸的狗崽子毫毛毕现,微微泛红的小鼻尖,还有湿漉漉的黑色大眼睛,活灵活现,和真狗崽子一般无二
背面的烟墨山水图便要简单一些,磅礴的远山近水,轻舟泛波而上,烟雨浩渺,朦朦胧胧,很是写意随性。
这又是典型的大殷山水画风格。
两种风格,两种不同派别的花样,
“陛下,不仅仅是如此。”金鹰忽然开口道。
他接过姜琴娘的绣品,指腹抚摸而上“陛下,这奶狗崽子不是绣的,是留白而成形。”
“哦”皇帝凑近两步,又用手摸了摸,适才
通过强烈的色对比,以及对光影的绝对掌控,才会让留白的部分,形成逼真的奶狗模样。
就像是石雕上的阳雕和阴雕一说,凸出来的浮点轮廓是为阳,凹陷下去的部分则为阴。
“好个阴阳针法”皇帝赞喝一声。
正面的奶狗崽子纹绣的部分,翻转到背面,恰是烟墨山水远山近水的部分,这般错落开来,从而形成独特的异色、异形、异针三异之法,实将双面绣琢磨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
同为双面绣,有姜琴娘此幅,起先云雒那幅,瞬间就沦落鱼目,不可同珍珠相较。
“赏姜氏,朕要重重的赏你”皇帝挥袖,龙心大悦。
姜琴娘此番,仅凭一幅绣品便顺顺利利地入了皇帝的眼,这样的殊荣竟是谁都没想到的,包括秦臻亦是始料未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