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这还是因为她把婆婆赶走,这个月拿的季度奖金都
对,没错儿,陈兰花不仅仅左欺右骗的坑钱,还
除此之外还有一辆自行车,几个大箱子凳子之类的也不是很值钱,曹爱华没有算上。
这些都是结婚的时候,曹家的陪嫁,结婚后,苏卫民也没钱给家里添置什么。
倒是刚结婚那年给曹爱华买了不少的衣服鞋子。
曹爱华一怀孕,婆婆过来就说孕妇的衣服都是浪费,便把苏卫民的姐姐程菊花的旧衣服拿了几件给她换着穿。
出了月子,夫妻两个的入都不够陈兰花买菜的,哪里还能买什么
那些苏卫民买的衣服鞋子,曹爱华都没起来。
只把她自己的东西拾好,家具之类的,她会让曹爸过来拖走,不过要等她拿到离婚证再说。

等身体稍微好一些,曹爱华就拎着包,带着孩子去了单位。
宿舍里头果然没什么人,原本的四人间此时此刻只有曹爱华和女儿两个人,把女儿安置
宿舍环境还不错,四十多平的大开间,四张单人床一边两张,还放了四张书桌,两个大衣柜,
除此之外还空了四分之一的空间出来,放着两个洗脸架和几个暖水瓶。
原本宿舍里头也只安排了三个人
曹爱华就连夜班也都不会
有一次女儿差点都溺死了,因此她的被子一向都是卷起来的,这会儿拿到外头去晒晒就可以用了。
另外两张床上的被子都是卷起来的,曹爱华安心了些。
如果宿舍里头有人的话,她也怕别人问起来

女儿虽然小,可也能听懂大人们的话了,她还没想好怎么样和女儿解释离婚这件事情。
事实上没有必要的话,她是打算能瞒多久就瞒多久。
没人问她也不会主动说。
这个时代对于离婚了的女性还是很苛刻的。
对于已经离婚了的妇女带着的孩子,喊野种的都有。
她自己倒是无所谓,可不想让女儿
单位的食堂是有饭菜的,承包给了别人。
农闲的时候只开一个窗口,早上供应馒头和面条,中午晚上都有炒菜。
不过曹爱华还是把煤炉子生了起来,打算自己做饭。
一来营养可以跟得上,她和女儿都需要补身子,二来,食堂去的多了,她住
是应该早点买个房子了。
如果只是她和女儿两个,倒是可以想法子外调,避开苏卫民一家子。
可如今她怀了孩子,离开不现实。
安定下来才是最好的。
再过几个月单位就会分房子,前世这个时候,苏卫民的单位也分了房子,曹爱华的单位也分房子。
供电局的房子虽然离市区近,可是房子小,户型也一般,价格还贵,苏卫民的工龄短,轮到他选的时候只剩下一楼了。
然而婆婆带着大姑姐过来闹腾,夫妻两最后只能买了供电局的房子,写的是苏卫民的名字。
搬进去没两个月,大姑姐和婆婆就总是以各种各样的理由过来住,曹爱华如果不同意,她们就会说这房子是她儿子弟弟的,曹爱华没有资格说什么。
可买房子的五千块是曹爱华自己的积蓄加上回娘家借的。
苏卫民家一毛钱都没拿。
不仅如此,因为房子结构不好,之后的二十多年,曹爱华一直都忍受着时不时的堵厕所,漏雨,烟道反味,楼上砸垃圾下来等等问题。
棉花站的房子就不一样了,这个时候,棉花站的效益可是比供电局强的多,房子盖的又大又明亮不说,还配了幼儿园,篮球场以及一个小花园。
职工的孩子上学也安排了班车接送,根本就不用操心孩子的上学问题。
曹爱华的父亲和站长又是战友,只要曹爱华愿
意,是可以挑到一套很不错的房子的。
而且价格只要三千块,还可以先付一半儿,剩下的一半从工资里逐月扣,只要有担保人就行。
如今她的目标就是这么一套房子。
自己的房子,写了自己名字的房子,周围都是她单位的同事的房子,出了事儿他们会帮她而不是帮着苏卫民那一家。
前世苏卫民升职加薪之后,供电局的那些人便都是看苏卫民的脸色行事。
朱爱玲和张保国外调之后,她就连个帮忙说话的人都没了。
谁不想着巴结苏卫民
婆婆更是摆着官老太太的谱,儿子一升职,她连忙拾包袱就过来住下了,对外却说是帮儿媳妇带孙女。
逢人就说,棉花站效益不好之后,儿媳妇没出去上班,靠她儿子养着,每天啥事儿不干,就
能过上这种好日子,是托了苏卫民的福。
不了解情况的人都以为,她过的比谁都好,苏卫民有本事,对老婆孩子好,还帮忙给岳家的几个小的都安排了工作。
而她每天除了陪孩子,啥都不用干。
这种富太太的生活,还能有什么不满的
偏偏她不知足,苏卫民带着朋友来家里吃饭,她要吵闹,苏卫民打牌应酬,她要吵闹,苏卫民
不讲理的那个人是她。
每次她和婆婆老公起冲突,大多数人都会跑来劝她知足点儿,脾气别那么大。
可实际上呢
苏卫民一毛钱不给她,都交给陈兰花,孩子要交学费的前一天,陈兰花拾东西回了老家,她得腆着脸去找娘家借。
陈兰花不仅仅不做家务,连杯水都不愿意自己倒。
所谓的接送孙女,那都是要花钱叫车才去的,主要目的也是为了和她的老姐妹逛街,到了放学的点儿,苏思宁得自己走到奶奶说的地方等她一块儿回来。
好不容易把婆婆给吵走了,苏卫民又带着一大帮子朋友
她得自己花钱买菜再做一大桌子十几二十个菜招待。
等苏卫民带着人走了,她还要熬夜织毛衣拿出去卖钱换点她和孩子的生活费。
直到孩子上了初中
,她拿离婚威胁,苏卫民才答应每个月给她五百块的生活费。
离婚是不可能离婚的,苏卫民甚至要求她
孩子大了,房子是苏卫民的,她只能净身出户。
周围的人劝她为了女儿也得忍,孩子没了爸爸多可怜呐,况且一个离了婚的女人怎么会有人要她又没工作。
那个时候就连她自己也觉得,离开了苏卫民独自一人没法儿活。
就把所有的希望都挂
苏卫民为了女儿也可能会回头的吧
可苏卫民鬼迷了心窍,当周围的人都捧着他巴着他,说曹爱华配不上他,他哪里还能想到回归家庭
最后承受了他们婚姻不幸的除了她自己,还有可怜无辜的女儿。
这次,曹爱华要把东西都抓
就算离了婚,她自己也能给孩子最好的。
等房子分下来,她也可以让爸妈住过来。
前世爸爸跟着曹友军,钱都给了儿子孙子,一身的病痛也没钱去治,死的时候一身的病,医生都说曹爸实
曹爸去世之后,曹友兰才后悔的告诉曹爱华,实际上曹爸曾经找过她,跟她说不想
曹友兰怕曹爸曹妈
便一口回绝了。
曹爱华听见这话的时候就明白,曹爸是觉得她生活的苦,不想给她增加负担,才跑去和大姐商量,没和她说。
如果她和大姐一样夫妻和睦,手上有钱,曹爸就不会什么都不告诉她。
这一次,曹爱华要自己把疼爱她的曹爸接到城里来,给他养老送终。
至于曹妈,她要是觉着儿子好,便自己留
吃了晚饭,曹爱华拿着纸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