肆玖中文网 > 网游小说 > 第一科举辅导师! > 因材施教
宋问可爱的学子们,似乎被她打击的不轻。
宋问安慰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凡事都是从无到有,历练如是,你们也不必自惭形秽。”
“我再给你们一个机会。”宋问用教条敲着自己的后背,“这次,不让你们写策论,我让你们写分析。”
众生疑惑道“分析”
宋问点头“分析,才是看清本质最快速的方法。既然你们已经插手此事,我就让你们看个清清楚楚。一状民诉,是如何上达天听的。诸人听闻的,又有何不同。”
宋问从怀里掏出一小叠纸,开始点名分
这是她根据各位学生的家室背景分的组。
打通关系来说,是李洵那样的高官子弟比较容易。但梁仲彦这样的平民子弟,从气场上更容易让人亲近,更适合做基层慰问工作。
宋问原本是打算,如果他们还不听话,就把最不合适的人分到最不合适的地方去,给他们磨一磨。
可看他们现
他们的是不一样的,将来会接触的事情,也是不一样的。
宋问希望他们一步一步向上。
宋问道“这些人想做什么,做了什么,能做什么,该做什么,顾虑什么,通通都给我问清楚。然后,打报告。可以商量,但是不允许抄袭。注意,结合自身。”
众学子齐声道“是”
看着终于有神了,宋问满意点头。
从桌上拿起自己的折扇和竹条,微笑朝众人颔首,然后脚步快速往门口挪动。
一眨眼就消失
又又又一次早退了。
她走的毫无前奏提示。冯文述刚想喊住她,无奈晚了一步。
面面相觑之后,数人开始照着分组集结讨论,互相约定时间。
“哦对了。”

宋问折回来道“好好上课,不得早退。我不是指我的课,我是指其他先生的课。再会。”
随后又迅速消失
众生“”
对于云深书院,进士科乙班的学生来说,和宋问的课比起来,其他先生的课,都有些乏味。
讲大道理,他们也是会的。
他们现
于是第二天,他们轻车熟路的集体跷课了。
孟为端着一大锅汤,来到城门口。
用勺子舀了一碗,亲自奉给门将“大哥,大哥来喝碗汤吧。”
门将两指推回去,戒备道“你们想做什么”
孟为哈腰道“就是觉得大哥辛苦了,来给大哥送碗汤。”
门将退开一步,惶恐道“不辛苦,不必。”
孟为继续施礼道“先前是我们莽撞,得罪了各位,因此才来赔罪,希望大哥不要介怀。”
门将道“不介怀。”
“既然不介怀,请喝了这碗汤。”孟为又将碗往前推了一点。
门将眼睛一眯。
如此坚持,有毒
没毒也有巴豆
好生恶毒
他遂义正言辞的拒绝“不喝。”
孟为“那其他兄弟呢”
门将扭头问道“你们谁要喝吗”
众门吏齐齐摇头。
门将道“看,大家都不喝,你们快回去上课吧。”
孟为“”
冯文述那边的营田使门口。
营田使打开门,扫了眼几人的服饰,又迅速将门合上,愠怒道“你们究竟还想做什么走”
冯文述等人被闭之门外,有些怔神。
门内营田使道“我都说了我不是有意的我无端端去害他们做什么你们不信便罢,别总来烦我了”
冯文述拍门道“我信劳烦尊驾开个门,我们只是想随意聊两句。”
“无话可聊你们回去”他说完,甩手进了里屋。
梁仲彦带着一群人去西王村打人的那几户家中,准备着挨个询问。
梁仲彦问“营田使来的时候,你为何要动手当时想着什么”
壮汉低着头答了。
梁仲彦又问“
壮汉迟疑片刻,含糊的说了几句。
梁仲彦又细细问了几个问题。
旁边一直听着的农妇两腿颤抖,终于害怕忍不住,扑腾就给他们跪下了。
他娘子抓着梁仲彦的衣角道“这是不是官府要查呀这是不是要把我家郎带去关了小郎君,我们不告了,也不要银子了。求求你们放过他吧”
几名学子顿时慌了神。
“非也非也。”梁仲彦匆忙去扶她起来,解释说“我们只是随意来问两句,并没有追究的意思。”
农妇磕头痛哭道“他真的只是一时冲动。若是下了牢,坐上个几年,我们这一家老小都没有活路了呀我们不要朝廷的银子了。打也可,罚银子也可,只求你们别再追究了”
几位学子皆晕头转向,不知所措。
而赵恒和几位同窗,请了县衙主簿出来喝茶。
主簿开口便道“贤侄啊,听说你近日对城门那些农户的事情很感兴趣,叔叔也有许多话要对你说”
赵恒忙敬上一杯茶“叔叔请说。”
主簿拍腿道“衙门难呀
随后他甚为悲痛的阐述了一下,衙门穷,县令穷,衙门忙,县令忙。总之大家又穷又忙。不是刻意不管下诉,而是实
赵恒众人“”
谁人不知长安县令是当今国师的远亲。因此才无功无绩,从乡头小吏一路提拔到京师。
这样一块油水丰厚之地,可不要赚得太钵满盆满。
众学子忽然
不就套两句话怎的就那么难啊
宋问呵呵一笑。
叫你们先前做事那么高调。
该。
唯有李洵那边,进度良好。
因为他问的是自己亲爹。
李伯昭听他说完,大笑道“你们先生这样骂了”
他点头道“说的是对的。人情世故,可以靠磨,靠练。四书五经,可以靠,靠背。唯有人的眼界和心胸,却不是轻易可以改变的。”
李洵道“那儿子想问,陛下和父亲,于此事究竟是怎么看的。”
“真相为何,其实并不重要。陛下日无暇晷,这等小事,只看结果。”李伯昭道,“此事一听,牵扯到了百姓,县衙,金吾卫,司农寺等部。往远了说,还有户部和太子。纵然查清事实很简单,处置起来却一定也不容易。”
李洵“既然如此,三殿下又无人脉,陛下为何要将此事交由三殿下”
“我儿啊,就是如你想的那般。若是殿下处置的不好,陛下自会将职责转交于太子。”李伯昭拍着他的肩道,“世间多是身不由己,官场尤胜。然也。我们要做的,便是
李洵道“父亲是说,三殿下,并非刻意袖手旁观。”
“他不是袖手旁观,他是自顾不暇呀。”李伯昭叹道,“我儿,纵是虎落平阳,切勿做落井下石,跟风之辈。”
李洵追问道“那父亲认为,三殿下是怎样的人”
李伯昭斟酌片刻,评判道“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他是个好人,却不是你该结交的人。”
李洵低下头道“父亲不必多番重申,儿子明白。”
李伯昭点头。
李洵向来不需他太多担心,是有分寸的人。
转念想到一人,说道“你们先生照传闻听起来,很奇怪啊。”
“他”李洵措辞道,“很随性。”
宋问此刻确实很随性的
她忽然升起一股,强烈的,想吃街边摊的欲望。
只能梦回千年之后了。
不禁泪眼潸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