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朝着路边走去,众生望见,停下脚步。
“先生”
“旁边那位是三殿下吧”
“他们怎会
众生朝两人致礼,问好。
前头领路的老汉,看见宋问,躬身拜道“宋先生”
孟为诧异道“你怎么会认识我们先生”
老汉“多亏了先生劝导,不然我们这些粗人,怕是要闹出大事。”
宋问摇开折扇笑道“哪里哪里,我不过就是给他们出了两个主意而已。”
那日清晨,宋问只是去城门前和他们说了几句话。
“你们不应该让年轻力壮的人站
这就是数代人的智慧。
跨阶级斗争的髓。
再加上现代人的练整合碰瓷。
“有人来,你们就喊冤枉。越惨越好,别急着诉苦。这种时候,表达心情,比表述事实有用多了,明白”
百姓永远不能和朝廷硬碰硬。你来硬的,你就是暴民,你来软的,你就是难民。
他们的劣势,与他们的优势,是一样的。那就是弱。
“那番说辞,也是先生教我们的。”老汉连连鞠躬告罪,“实情已经照先生吩咐,同你们澄清了。迫不得己,郎君们可千万别计较。”
“是了,多求求他们。”宋问沐风悠哉道,“这些人各个来头不小。你们跪死
冯文述道“先生是故意的骗我们的不是这群农户,是先生”
“哼哼哼。”宋问昂起头道,“一试便试出来了,是你们自己上钩,可不怪我。”
学子回过味来“先生是先骗我们,叫我们上心,而后再激我们,让我们来查清原委。”
宋问道“激你们是真。可我骂的也没错啊。”
何况原委,哪是他们查的他们只不过听一听而已。
想到一切皆是算计,众人顿时有些忿忿。
孟为粗声粗气道“先生可直言,何必如此拐弯抹角。”
宋问“直言,有几人会
孟为被噎的无言以对。
宋问道“他们确实有错,也错该当罚。但是,罚归罚,人却不该不管。若是无人重视,对他们来说,真是绝了生路。”
几人看了眼唐毅,心道不管不顾的人,正站
“可先生也不该作假。”李洵低下视线道,“此非君子所为。”
“那如何才是君子所为同他们一起,
李洵被一番抢白,又
宋问道“你是如此,别人也会如此。”
宋问转身众人道“诸位君子们,可有想到破解之法啊”
众厢沉默。
唐毅见她要开始实地授课了,自己也插不上话,于是准备离开。
“殿下且慢。”宋问叫住他说,“我说的,殿下可以听一听。如能推广,有利无弊。”
众人便沉心听她说。
“早春多雨,而西瓜根细,极易造成大面积的枯萎病。且今年种了西瓜,得了枯萎病,那根须还留
众人面面相觑,如闻天书。
冯文述道“先生莫不是玩笑怎么接这西瓜是西瓜,葫芦是葫芦啊。”
“葫芦播种后十五至二十天,西瓜播种后三至五天,
李洵怀疑道“这能行”
孟为呼道“闻所未闻啊”
“你除了一句闻所未闻还会说什么所以我让你多学一些,谁让你那么愚钝。”宋问面上嫌弃,嘴上吹大话道“
她相信牛二一定不会让她失望的。
嗯。
孟为多次被她痛批,终于学乖了,不再和她抬杠。
唐毅犹自思索。反正他是不相信。
这事若是真的,早该引起轰动。
哪有切一苗接另一苗上还能活的道理
难道将一个人的手接到另外一人的身上,也能再长出来
无稽之谈。
唐毅再次深信。
此人,果然有病。
众学生却是半信半疑。
主要是未得事实佐证之前,他们不想被骂了。
宋问叮嘱道“还有,把你们堵着的那孔给通了。”
老汉道“早便通了。”
众生听得云里雾里,不明情况。
“那”孟为试探道,“若是田地一事得解,这事也算是完满了”
虽然究竟解没解,还是一个迷。
“这便完满了”宋问恨其不争道,“查缘由查缘由,查出便好了吗你考试考试,难不成审完题就算答完了”
唐毅直接离开。
是,他应该忙得很。他还有许多事亟待处理。
宋问眼一斜,忙追过去道“诶,殿下殿下别走殿下你得把我顺回去啊”
宋问走了。
孟为笨头笨脑,还
李洵解释道“先前先生问的是。若风调雨顺,却颗粒无。朝廷尚未查出缘由,暴民却聚众闹事,打伤官吏,该当如何这分明是以朝廷的立场问的。你我皆是应科考生,来日难免也会面对这样的问题。证明暴民非暴,查清枯苗缘由,不过只是第一步而已。尚未处置,如何算解”
众人如醍醐灌顶。
随后又一阵疲惫。
连日奔波,该不会还只是一个开始
李洵敛袖“走吧。事已分析清楚,各人回去用心写篇文章,明日交予先生。别再让她小觑了。”
众生神一震,热血重燃。
是,的确该让她明白,他们苦了那么多年的书,是为了什么。
李洵回到府中,就钻进书房。开始查找过往文书,随后参照判案。
几番提笔,多次思量,总算写完一篇。
又拿着细细看了几遍,稍做修改。怕叫宋问找出一丝瑕疵来。
不知不觉天色已暗。
“洵儿。还不用饭”御史大夫李伯昭推门进来,说道“听闻你最近对城门一案诸多关注。今日还出城了。”
李洵起身喊道“父亲。”
李伯昭抬手虚压,走到他桌旁,问道“有何看法你觉得谁对谁错”
“村民出手打人是真,县衙不听民诉也是真。各执一词,皆不可全然取信。”李洵垂首道,“双方各有苦衷,然,无一方是对。”
“哦”李伯昭有些高兴,“你既有这样的见解,说明你是的确上心了。”
李洵实诚道“多亏先生提点。”
李伯昭“先生哪位先生”
李洵道“书院新从江南请的先生,名宋问。”
李伯昭“你写的什么”
李洵两手呈过“略微见解而已。”
李伯昭拿起,览了一遍,颇有意味的笑了笑。
李洵不明所以“父亲可有问题”
“写的已是不错。”李伯昭道,“你拿去问问你们先生,让他看看,可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