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天夜里杨氏就不行了,仿佛是专门等着刘翠花他们一样,看过心里就踏实了没什么遗憾。
杨氏临走前拉着刘翠花的手一直问“幺儿呢,幺儿呢”她是惦记着幺儿还没恢复男儿身,一直没成家。
刘翠花只能哄骗她“幺儿好着呢,成家立业了,孩子也挺大了。”
“好好”老太太再没什么遗憾,笑着离开了人世。
杨氏的后事风风光光大办的,村里镇上有头有脸的人都来了,虽然大部分人都是奔着刘翠花一家来的。出殡那天光是送行的人有几百号人,
刘翠花从坟上回来就病倒了,躺
第四天小刘氏突然领来个六七岁的男孩过来。
“伯母,我同你商量点事。”
刘翠花病怏怏的坐起来道“什么事啊”
“这孩子是刘业家的,刘业你可能不认识,他爷爷刘福增伯母肯定认得吧”
刘翠花点点头,有些不明所以。
“孩子的爹前年上山砍柴时跌了一跤摔死了,娘亲去年改嫁把孩子留下。家里一共四个孩子这是最大的。”其他都被村里人家领养了,只剩下这个没人愿意要,年纪大了怕养不熟。
她一说刘翠花就知道什么意思了,仔细打量了一下这孩子,见他长的五官端正,眼睛漆黑有神,小小年纪见到人不害怕,也
小刘氏摸了摸他的头道“家里就剩他一个人,看着怪可怜,我想着让他跟你们回去讨口饭吃,以后给大郎当个随从小厮都行。”养的话她可不敢说,毕竟大郎现
孩子许是福至心灵,突然跪地朝刘翠花磕了个头“求奶奶留我,我会做饭、砍柴也会洗衣服。”
“好孩子快起来。”刘翠花心软,最看不得这样的事,连忙让小刘氏把孩子拉起来。
“你多大了”刘翠花拉着孩子的手询问。
“七岁了。”男孩口齿清楚。
“叫什么名字”
“刘青。”
这一双小手满是茧子,不知道受了多大的罪。
“你愿意跟奶奶去京都吗”
刘青使劲点了点头“愿意”
旁边的刘小丫歪头看着他,刘青朝局促的手脚都不知道往哪放,低着头看着脚上的破草鞋,心扑通扑通跳的厉害。
刘翠花也没提养的事,这事她也做不得主,还是领回去让幺儿和大郎自己决定吧。
刘翠花带着小丫
一路上刘青特别听话,刘翠花和刘老汉有点什么事,一准得跑
老两口当然不会嫌弃他,只有小丫对他抱有一丝敌意,总怕自己爷爷奶奶被抢走。
这几年她大一些已经懂了不少事,知道爹娘都是男的不可能生的出孩子,那自己肯定是领养的。她也不敢问,总是瞎琢磨,小小年纪心里结出个疙瘩。
如今刘翠花又领了一个男孩回去,小丫觉得自己的地位受到了威胁,但善良的她又做不到欺负人,只能一个人偷偷难过。
刘翠花和刘老汉哪里知道小丫头的心思,一路上只觉得孙女比往常安静了许多,还感慨孩子长大了,有几分姐姐的样子。
回到京都,刘灵芝一见爹娘吓了一跳,短短一个多月刘翠花的头
“娘”刘灵芝吓坏了,拉着刘翠花的胳膊不松手。
刘翠花拍了拍他胳膊“行了,娘没事。”
刘灵芝看见她身后的小孩问“这是谁家的孩子”
刘翠花赶紧拉着刘青认人“这孩子没了爹,娘亲也改嫁了,剩下一个人孤苦伶仃的我就给领了回来。”家里人口简单,幺儿和大郎又添不了人口,只能东拼西凑得组成一个家。
刘灵芝自然没什么意见,还要等徐渊下值问问他的想法。
小丫偷偷
刘青看见拿了块布巾走过来,站
小丫回头看了一眼,哭的更凶了。
吓得小刘青手足无措连忙跑进屋,磕磕巴巴的跟大人们说“小,小丫姐哭了”
刘灵芝大大咧咧道“咋啦你俩打架了”
刘青把头摇的像拨浪鼓“没,没有。”他哪敢跟小丫打架,这么漂亮的小姐姐喜欢还来不及呢
晚上徐渊回来,听说要领养这孩子犹豫道“你们问没问过小丫”
刘老汉和刘翠花恍然想起小孙女这一路沉默寡言,许是因为这件事
刘翠花一拍大腿“我忘了这事,丫头这几天肯定胡思乱想了”
“我跟灵芝哥本就不
小刘青自然没有什么不愿意,连忙跪地磕头认徐渊和刘灵芝做叔婶。
认完亲徐渊去找小丫,见她一个人蹲
徐渊轻手轻脚的走过去听见小丫说“小黑,你也没爹娘吗你好可怜呀呜呜呜我也好可怜,爹娘要有新孩子不要小丫了。”
徐渊哭笑不得,伸手摸了摸她的脑袋。
小丫抬起头见是徐渊,连忙把眼泪擦干“爹。”
“怎么一个人蹲
“我跟小黑玩呢。”小丫假装不
“难受了”
小丫不吱声,委屈的瘪了瘪嘴眼泪吧嗒吧嗒往下掉。
徐渊把她拉起来,拿袖子把眼泪擦干“到什么时候你都是爹娘的闺女,我们也只有你一个女儿。”
“爹可以他当侄子呀,以后你可要好好照顾表弟。”
“嗯”小丫高兴的紧紧抱住徐渊,爹爹最好了
解开心结,小丫反而对这个弟弟热情了许多。从小她身边就没什么同龄的朋友,如今终于有个差不多年纪的孩子,自然是高兴的紧。如同当年刘灵芝一般,拉着他认识家里的小狗,显摆自己攒的那些鸡零狗碎。
时光荏苒,一转眼已经是五年后。
徐渊从六品的户部主事升至正五品的给事中,掌管户部的仓部。
五品官员就有了上朝的资格,今天是第一次上朝,徐渊激动的半宿睡不着觉。昨天晚上把朝服熨烫整齐,天还没亮就起来穿衣打扮。
朱红色的朝服衬得他皮肤白皙,戴上官帽好一个风度翩翩的俊郎君
刘灵芝坐
徐渊走到他身边问“好看吗”
刘灵芝坏笑着一把将他拉进怀里,双手扣着他腰道“我们阿渊好看极了”
“哎别把衣服揉皱了”
刘灵芝手脚麻利的把他裤带解开,轻吻着他的脖子道“我轻轻的。”
吃完饭二明赶着马车把他送到皇宫外,来的有点早,这个时辰还没有几个人。
徐渊握着笏板比划着。
“温柏”身后突然传来叫声。
徐渊尴尬的转过身,见温良恩走过来,他也是刚升的五品,今天一样是第一次上朝。
两人并排站
“你说呢”
“我昨个夜里就睡了两个时辰。”温良恩伸手比划。
徐渊“差不多,我把朝服熨烫了三遍。”
两人相视一眼,忍不住笑出声。
快到卯时,宫门外陆续来了许多轿子和马车,离老远徐渊看见老师的车过来了,自己连忙走了过去,这么多年终于可以跟师父一起上朝了
陈英穿着一品的紫色朝服,掀开车帘看见徐渊愣了一下,然后笑着扶着他的肩膀下了马车。
“第一次上朝感觉怎么样”
“紧张,兴奋,昨晚半宿没睡着觉”
“用不了几天你就没这种感觉喽。”特别是冬天,天还没亮就得从被窝里爬起来去上朝,困得他都睁不开眼。
“吃饭了吗”
“没,没有。”他哪还有心思吃饭呐
陈英从袖子里摸出一枚煮鸡蛋递给他“趁热吃了,省的待会饿。”说完迈着四方步率先走了进去。
徐渊同温良恩一起走
这五年重华帝也成熟了不少,越来越有帝王的模样。
朝拜完皇帝,大臣们开始奏报事宜。今天早朝主要商议了两件事,一件是西南王造反,打算割据荆西自立为王。第二天件事则是提议加重商税。
先说这西南王,他造反已经不是一次两次的,这人纯属有病闲的。
前几次造反朝廷刚派兵过去,他就降了。哭着认错,赔银子、赔儿子、自己装孙子。结果没两年又要造反,朝廷再出兵他又来这么一出,如今已经是第三次了。
皇上都懒得搭理他,直接派轻车都尉率五千兵马过去吓唬吓唬他。
提到第二件事便是商税,这几年大盛的商业
管子有云“士农工商四民者,国之石民也。”商人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