肆玖中文网 > 都市小说 > 我的母亲是现代人 > 第804章回京城参观书院
“好了,我都不生气,你气什么”冉轻拉着厉明铎轻笑道。
她其实也不是不生气的。
任谁被人那样辱骂,心里都会不好受。
只不过
此时还有心情来安慰厉明铎。
厉明铎转过脸,见她脸上温婉的笑着,似乎半分不
粗粝的手指轻轻抚上冉轻柔嫩的面颊,“都是我不好,让你受委屈了。”
冉轻摇摇头,“我这样的出身,原本从未想过有朝一日能嫁个好人家男子为妻的。能够嫁给你,对我来说已经是天赐了,不过几句不大好听的话罢了,算不得什么。况且没能为你开枝散叶,这也是事实。”
她越是这样说,厉明铎心中反而越是愧疚。
想起她以前一个人时,哪里受过这样的气。
现如今,与他成婚之后,反而要遭受这样的凌辱。而她从未与他说过这些。
若不是今日回来得早些,又怎会知道她
像是呵护珍宝一般,双手捧着冉轻的脸颊,轻吻了上去。
这样温情柔软的吻,是冉轻以前从未
与以前的感觉完全不一样。
她下意识的闭上双眸,眼睫轻颤,微微仰头,任由厉明铎
双手揪住他的衣袖,想用力,却又觉得软的厉害。
厉明铎似察觉到她的情动,环住她腰的手微微用力,将人提上了些。
之后分开她的双腿,抱着人便往内室走去。
冉轻期间一直未曾睁眼,只是脸上烫的厉害,就连耳根,也跟着滚烫。
抓着厉明铎衣衫的手,差点无力的松开。
厉明铎脚步稳健,走动时,
视线也一直落
察觉到她通红的耳根,不由轻声一笑。
低哑的嗓音,从胸腔
冉轻的脸更红了,眼睛却还未睁开,只暗自探手
只是厉明铎腰际最是敏感,这一掐之下,他身体瞬间僵硬,眸中的神色风起云涌。
终于,二人落
之前的温柔轻软,此时已成了狂风骤雨,便是屋外逐渐上升的月光,听见这一阵动静也羞涩的躲进了云层。
半年后。
温小六和谢金科准备回京。
大老爷和大太太要

大太太和大老爷争相抱着安安不肯撒手。
“你这人,不是说出府就给我抱的吗,怎么不撒手”谢大老爷伸着手要去抱安安,脸上是对妻子不满的嘟囔。
谢大太太侧身往旁边一躲,避开了丈夫的双手。
“你没看见安安正打哈欠呢一会你抱过去把他吵醒了怎么办”
谢大老爷看着因为起来太早,迷迷糊糊有些犯困的孙子,也心疼不已。
虽然不高兴,但没有再多说什么。
只看着孩子软萌的脸,眼里全是不舍。
温小六那边,跟谢府众人道完别,便准备过来将孩子抱上马车。
“娘,我们要走了。”温小六轻声提醒道。
谢大太太视线从孙子脸上挪向温小六,虽然不舍,还是将人递给了走过来的谢金科。
“家里出了这样的事,孩子的周岁怕是办不了了,我们也不能去。到时候抓周的东西我会给安安准备好,抓了什么东西,你们可要记得写信回来告诉我们。”大太太看着谢金科说了几句之后又看向温小六。
“您放心,我知道的。”温小六道。
她回去之
后打算给安安做一个成长画册。
也不用请画师过来,而是打算自己每日抽出一个时辰来,将孩子的动态变化画下来。
到时候积攒的多了,就可以寄回来给谢大太太和大老爷他们,也算是一解见不到孙子的思念吧。
上了马车之后,温小六撩开车帘,看着一路跟着的大太太和大老爷,眼眶含泪,不舍的挥手,直到看不见人了,这才放下帘子去。
孩子被谢金科抱着,此时已经睡着。
圆嘟嘟的脸,又白又嫩,不过才半岁多,睫羽却比一般的成年人还要长,又浓又密,衬的肤色更加娇嫩雪白。
孩子还小,看不出长得像谁。
但眼睛大,嘴唇红润,皮肤又好,一看就知日后长相不会差的。
谢金科心内柔软一片。
将孩子细心安置
温小六靠
她是真的将谢大太太和谢大老爷当做了自己的亲生父母,所以明明嫁给谢金科已经三年多,但与谢家人相处的时间并不算很长,但还是感情很好。
只是刚才看着公公婆婆已然半白的头
谢金科知道她是心中不舍,亲了亲她的唇角道“等安安周岁之后,我再送你们回来住些日子。”
温小六有些惊讶的抬头,“那金科哥哥你呢”
他们回金陵了,那京城的宅子岂不是就只有金科哥哥一人,那怎么行。
“我留
温小六有些狐疑的看着他,见他面色似乎并不是
谢金科见她如此不信任自己的样子,忍不住轻敲了一下她的额头,好笑道“此事我骗你做
什么”
温小六摸着额头,心情似乎比方才好了许多,脸上表情也松快了些。
一路不紧不慢的赶路,到了京城已经三月。
温小六才歇息两日,李大姑娘就上门了。
书院那边因为温小六没回来,所以就算已经完工,却也还没有正式还是招学生。
就连皇上,都已经问了好几回,温小六什么时候回京。
所以李大姑娘
“书院那边,先生们基本上都已经陆续住进去了,只不过报名了的学生我还没通知她们具体的开课时间,所以这件事还得快定下来才是。”李大姑娘面上有些着急道。
温小六也知道因为自己,这件事的节奏被打乱了。
所以当下也不推脱,“既然这样,那我们便先去书院看一看,然后再定入学时间。”
李大姑娘忙点头答应。
温小六又让管家去通知韩先生一声,自己与李大姑娘又坐了一会,便往书院去。
二人同乘一辆马车。
马车上,二人一路都没怎么开口,似乎都明白对方此时激动又期待的心情。
马车行驶出城,甚至不用特地去问书院
“少奶奶,到了。”车夫的声音传来,温小六和李姑娘下了马车。
入目即是巍峨耸立的山门。
门前分别立着石狮,刀工细,漂亮且威武。
山门上的匾额,用的是上好的乌木,龙飞凤舞的四个大字知仁书院,是皇上御赐的名字以及亲笔所题的字。
书院的名字取自论语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

一味要求以女德行事。
李姑娘看着那匾额,久久没有言语。
眼眶中似有晶莹闪烁,唇角却挂着一抹像是期待许久之后舒然的笑。
温小六微微侧头,看着李姑娘的模样,不由微笑。
春日的温度还有些凉,落
但落
不过一会,书院的朱漆大门被人拉开,里面的人,一袭直缀长衫,头上带着巾子,一副书生打扮。
“少奶奶,李姑娘,你们来了。”原来却是等
知仁书院由韩先生一手监管督促建造起来,且图纸也是他亲自绘制。
若论对书院的了解,无人能及韩先生。
今日的参观,自然也由韩先生带领。
只是韩先生乃一外男,又有李姑娘这名闺阁女子
“县主,李姑娘。”白师傅微微施礼道。
“韩先生、白师傅。”
温小六和李姑娘上前与二人见礼。
“上一次来,虽然已经有了些许准备,但这次看到书院这般威严宏壮的样子,还是让人觉得震撼不已。几位师傅辛苦了。”温小六神色感慨间,带着微微的肃穆。
她不大懂建造之事,
而今将她心底那些想法实现的,却是这些看似名不见经传的工匠师傅们。
“县主客气了。这书院能修建成如今这般模样,若说辛苦,那些工人们才是真的辛苦,我等不过做些指导罢了,算不得辛苦。”韩师傅谦逊道。
“韩师傅说得不错。这盖房子,最辛苦的还是工人,不论是烈日当空,还是刮风下雨,该上工都得上工,实属不易。”
工部的工匠,大多都是贫苦出身,所以他
们最能了解底层百姓的生活。
自然对于他们的辛苦也知道一二。
所以这话说的自然,并没有半分虚伪。
温小六闻言点点头,“二位师傅说得不错,所以我打算
韩师傅和白师傅对视一眼,有些迟疑。
“不瞒县主说,请来的工匠们并不都是京城人士,且这书院已经完工近两月,大多工匠都已回家,若想将所有人都召集过来,怕是有些困难。”白师傅道。
温小六眉头微皱,“如此说来,倒是我考虑的不周到了。”
“这样吧,书院建造的我很满意,这一年多的时间大家都辛苦了,既然不能请大家吃顿便饭,不如一人赏些银两吧,也算是我的一番心意。”
“县主仁德,老朽便
对于那些工匠们来说,自然是赏的银两来的更加实际。
温小六微笑起来,吩咐身后的白露一声,便抬步往前。
书院进门就是一块与北辰书院差不多大的影壁,上面雕刻着孔子与学生交谈的场景。
细细看过去,既有学而篇、乡党篇,也有为政篇。
绕过影壁,进了前院,是一块铺了青石地板的空地。空间很大,能够容纳上千人。
这是温小六
而这个地方,正是温小六日后为书院需要宣报全校皆知的重大事宜时使用的场地。
还有一个比较重要的用途,则是每日让学生们
因为这个,学校的统一服饰也不是其他书院那样的直缀长衫,而是方便的短褐。
不过书院很开明,除了平日里大课时需要统一穿短褐,但高年级的其他专业学生,
只需穿自己本专业服饰即可。
走过前院之后,再往前便是书院的正殿。
正殿是专门用来进行大型讲学或是举办一些重大活动的,修建的很宽敞明亮。
屋子与辟雍殿不一样,没有那么威严肃穆。
屋檐不算很高,挂着约四丈宽的珠帘,珠帘上画着青绿山水画,风雅脱俗。
檐角还挂着四串风铃,清风拂过,叮当作响,清脆动听。
顺着廊檐进去,屋内摆放着近百张桌子,而
台子上放着一张桌案,上面笔墨纸砚皆是俱全的。
案上左上角还摆放着一个插了一支梅花的龙泉青瓷观音瓶。
温小六和李姑娘参观了一会,
二人都很满意的点头,这才继续往前。
书院按照以主院为中轴线,其他院落从两侧分布的格局建造,看起来很规整。
因为书院比较大,温小六之前便让韩先生做了一个书院等比例缩小的地图出来。
各院内都有一个,就立
“桃花开了。”温小六指着主路栽种的桃树笑道。
这桃树,是韩先生让人将先前那处野生桃树移栽过来的。
路的两侧全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