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厂子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虽说有村长帮忙,但各种审批也搞得粟朗心力憔悴。
不过幸好,现
村附近的包工队是不懂得怎么建厂的, 他们只会盖家里这种房子。
粟朗拿着设计图找个好几个包工队, 王小明和李石头也跟着他一起跑。
最后终于找到了一个说可以试试的包工队。
包工头是个完初中的人,脸晒得黑黝黝的,身材中等, 说话有条理,不像之前接触的包工头一样满嘴脏话。
他拿到粟朗给的工厂设计图,眉毛紧皱着研究,看了好一会儿才说“我没盖过这样的房子。但我可以力去盖, 你上面的一些数据需要改,不然地基会不稳。”
粟朗从他身上看到了厂子建成功的希望。两人
第二天就开始扒砖厂, 动工
粟朗开始办第二件事, 购买做罐头的机器。
可是包地和买建材还有盖厂, 他的钱用得七七八八了, 买机器的钱不凑手了。
粟朗正想着是不是再继续摆摊挣钱,御庄酒店陈总找到了他。
两人一见面, 陈总直接开门见山“我听说你要办厂。”
“是。就是小打小闹, 和陈总的生意比不了。”
粟朗
陈总笑着摇头“你总是不说实话。我可不信你是小打小闹。”
粟朗笑了笑,没说话。
“你准备办什么厂有规划吗”
粟朗听到陈总问这个,心中一动, 心里忽然来了些希望。
“先办个罐头厂。企划案已经做好了,陈总有兴趣看看吗”
陈总的目的就是这个,他没客气拿过来。
一张张纸翻过去,陈总看得非常仔细。
看完之后,他呼出一口气“后生可畏,后生可畏啊”
然后粟朗从陈总拉来了一笔投资,他罐头厂的机器有着落了。
倒是陈总的助理不解“粟朗一个农村出身,
陈总不是很
做生意的,哪有不赌的。就是赌胆大,赌敢不敢做。
有想法有勇气去做的,一定是最先富的。
粟朗村附近有个大堤,而大堤旁有个桃林。
他们家这边不少人专门种桃树,还有距离不远的一个镇,专门种苹果。
眼看着黄桃一个个熟了要了,正是做罐头的好时节,但粟朗的厂子还没有建起来。
不过这并不影响什么,粟朗
当然不能就这么开始了,罐头怎么做得好吃,怎么销售出去,怎么招人做,这都是粟朗要解决的问题。
需要一步一步来。
粟朗先买了两筐黄桃回来。
家里钱春红的手艺最好,粟朗的舌头最尖,两人合作开始做罐头口味试验,一定要做出来一个完美配方的罐头。
但做的时候用的是流传下来的方法,每家每户的方子都会有点差别,味道自然也有不同。
钱春红的手艺很好,
今年也不例外。
不过钱春红
眼前的大娘还
粟朗从屋里掀开竹帘出来“二大娘,我妈这几天有事,帮不了你了。”
“夏刚过去,哪有啥事啊”
粟二娘嘴里嘟嘟囔囔。
但粟朗态度强硬,钱春红
绵绵最喜欢夏天黄桃获的季节。
这时候她可以和小伙伴们去摘黄桃吃,还能吃到好吃的黄桃罐头。
虽然因为她家穷,没有糖做不成罐头。但她妈妈做罐头的手艺好,总是有人请她去帮忙做,帮完忙会送一瓶两瓶罐头。
钱春红把多的罐头放起来,留着中秋过年走亲戚送礼,拿出来一瓶,一家人围着桌子吃。
就是只吃一口,绵绵也开心得不行。一口咬下去,外面软软的,内里是脆的,清甜中带着微微的酸,夏天吃一个,简直美味极了,给什么都不换。
今年夏天绵绵更高兴了,因为妈妈和哥哥试验做罐头,家里好像罐头小卖部,塞满了做好的罐头。
哥哥还请她和她的朋友一起吃罐头,吃完告诉他哪种罐头最好吃。
绵绵觉得自己像是躺
磊磊和翠翠也吃得满嘴流蜜,都不好意思来绵绵家了,吃了太多她家的罐头了。
不过幸福的日子总是会过去的,试验了几天,粟朗就找到了味道最好的罐头比例,不会过甜,又不会很酸,吃一口清甜爽口,用凉水冰一下,
粟朗开始准备黄桃,做黄桃罐头。
他并没有
村长媳妇帮忙,的黄桃给她提成,一定要质量好的黄桃。
做罐头还需要人工,这本来就是和村长说好的,从村里找人,粟朗交给了村长。
“一定要人品好的,爱干净的。罐头是进嘴的东西,不能马虎大意,不然生意没做起来,招牌先砸了。”
村长比粟朗更了解村里人家的品行,拍着胸脯向他保证“放心,我还想活着那天看见咱们村成为富裕村呢。”
村委会的大喇叭响起来,一听说黄桃,还招做罐头的,村里没工作又不
“谁黄桃啊”
“黄桃的价格是多少”
“招工怎么招我能去吗”
“我会做罐头,招工找我啊”
“说得其他人不会一样,我也会谁不会做罐头啊”
“别吵别吵”村长拿着大喇叭喊了好几声才把激动村民的声音压下去,让他们不再吵吵嚷嚷。
“你们认真听,所有的问题都
村长清了两下嗓子,开始念他手上的文件。
村长和粟朗是签了合同的,招工和买黄桃也一样。
就算一开始是草台班子,粟朗也要这班子是正规的,以后方便管理。
粟朗的价格和外地来的相比贵了一分钱,别小看这一分,斤数多了,一分分加起来,也是很大一笔钱。
而招工很简单,先招五个人,厂子还没有建立起来,粟朗现
村长的速度还是很快的。
刚宣布完消息,第一天的黄桃已经送到了粟朗家里,包括招的工人。
招的是村里和粟朗家一样穷的人。其中就有刘天的奶奶。
刘天奶奶现
就是有个不省心的孙子。
现
一个月工资两百八,比城里人也不差了。干得好还有奖励。
粟朗家里的小作坊运转起来。
钱春红闲不住,穿着白大褂、戴着口罩帽子和刘奶奶她们一起削黄桃,做罐头。
进工作间穿工作服戴口罩帽子手套是粟朗严格要求的。
谁敢
反正村里很多人都遗憾没选上自己,正想法设法走村长路子进他的小作坊呢。
第一批罐头做出来,粟朗拿着罐头开始找分销商。
罐头靠他自己一瓶瓶卖是挣不到大钱的。
但是他还拥有广阔的农村市场,农村几乎每个村子里,都有个小卖部,要不然就两三个小村子一个小卖部。
粟朗打算好的就是走农村线路,然后往外一步步扩展,把罐头打出名声。
他并没有去一个个找小卖部,粟朗知道每个地区的小卖部,都是统一
先让批
当然第一步是很难的,粟朗拿着罐头找了好几个批
粟朗没再像没头苍蝇一样乱找,开始分析这些批
功夫不负有心人,粟朗终于打听到一个批
粟朗眼睛亮起来,他立马跑去市区找了刘大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