肆玖中文网 > 科幻小说 > 我的明朝之旅 > 第一百二十一章 新工艺
临出
众人只当朱棣找他是谈小琉球战舰的事儿,却不知叫人是要谈北地的事儿。
宫中,朱棣走
朱棣抬头看了一眼蔚蓝的天空,长舒了一口气,“我们大明朝,要是能复元朝的失地,那该多好啊。”
想来这也是朱棣几次北伐,不除根不甘心,原来症结
朱慕辰当然清楚,元朝的疆域图有多大,多少帝王一生的梦想,就是守住元朝的疆域图,可那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
“北地至今为止,也没有归统一,女真一日不灭,我便寝食难安。
但如今国库空虚,实
“是啊皇上,除了要安营扎寨,还要搞畜牧业,北地多以牲畜为主,但如果能种植谷物,再配合上牲畜,那将很大程度上解决粮食的问题。”
朱慕辰总是能一句话,就说中朱棣忽略的事情。
目标宏大,目光长远的人,难免会
但朱慕辰心里清楚,只有百姓吃饱喝足,国家才能安心打仗,否则只会落的一个内忧外患的下场。
“楚王一语中的呀。”朱棣回头看向朱慕辰,眼神中的赞赏清晰可见。
“皇上过誉了,我只是吸取了这次北伐的经验,万一我们的大军那时断粮,那后果将不堪设想。”要是现
“北地的事儿,暂时不着急,先让那两处休养生息,看看女真部落的态度,再做决定。
多次北伐,确实耗费了太多的人力物力,我们的军队也需要整顿。”朱棣终于肯放缓进攻北地的速度了。
“皇上,臣有一不情之请。”朱慕辰见时机成熟,便开了口。
“说来听听。”朱棣心情颇好。
“臣想
之后会有大小不一的战舰,所需要的武器也须得配合,而我……”
“楚王啊。”朱棣语重心长的叫了一声,“既然让你负责小琉球的事宜,那便是一应事情都交给你负责,需要什么去户部工部要便是了。”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这便是朱棣的帝王之道。
朱慕辰回应的刹那,心底对朱棣的敬佩,又多了几分。
“此次你去小琉球,是为大明朝心力,南京城中你就放心吧,朕替你看着,不会让你的家人,出任何意外。”
朱棣仿佛是知道朱慕辰心中担忧什么,直接点明了跟他说。
“臣,多谢皇上。”朱慕辰感激道。
看天色太晚了,朱棣也不留着朱慕辰
迎着月色,朱慕辰
……
小琉球上,郑和已经带着一众官员
不过这样也好,他自己也觉得建造的速度太慢了一些,但又找不到问题所
看着远方的海面上已经可以看到船只的踪影,郑和心中也是一凌,赶紧直起身子,然后回头示意身后诸位大臣赶紧拾一下自己。
船只靠近,郑和率先迎上去,看到朱慕辰的第一眼,他便立即抱拳弓身,恭敬的说道:“臣郑和,见过楚王。”
“郑大人不必多礼,许久未见,郑大人风采更胜啊。”
楚王朱慕辰
一进门,郑和就开门见山的问道:“楚王此次前来,是因为铸造战舰进度迟缓一事?”
楚王点头,坐下的同时于谦已经为他倒上一杯茶,他不急不缓的说:“按照之前的设想,此时的制造进度确实是缓慢了不少,郑大人是有什么意见想提吗?”
郑和皱着眉摇头,凝重的解释道:“实不相瞒,我一直都
朱慕辰点头,并未责怪,而是似有所料的说:“如此看来,是我之前错估了现
“不知是何事,竟然让楚王亲自前来,楚王请管吩咐,只要是郑和能做的,一定不会推辞。”
“郑大人不用紧张,这可以说是一件好事,也可以说是一件坏事,郑大人可以先看看这幅图纸。”
楚王朱慕辰说话间,于谦已经将战舰的图纸放
不过片刻,郑和已经被眼前的图纸震惊的不行,他从未想过,战舰还能是这个样子的,如果按照图纸上的建造,一旦建造出来,那即使是现
“楚王,这……这是?”
“郑大人,这将是你接下来的工作重心了,此舰若成,那必将是横扫四海,无往不利,彻底可以奠定我大明
听着楚王朱慕辰的话,郑和激动的手都有一些颤抖,继续仔细的掂量起图纸上的战舰。
“此战舰造型巨大,必然耗材巨多,一旦完成,确有可能成为海上巨兽,无往不利,但其中工序之复杂,也必然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力。之前的战舰就已经让我不能按时完成,此艘战舰,怕是要我耗一生都不一定能够完成。”
郑和此话也是没办法,毕竟这么大的工程,
“不过请楚王放心,我一定心竭力,将所有心力都放
楚王朱慕辰却是摇头,淡然的说:“不,郑大人,大明给不了你那么长的时间,最多只有几年的时间,这艘战舰就需要下水,然后一举将周围海域彻底拿下,
郑和明显有被朱慕辰的话语吓到,就连脸色都有一些为难起来。
“楚王,我知道时不我待的重要性,但想几年之内就完成这艘战舰的制作,显然是不现实的想法,这艘战舰的复杂和庞大,都是以前前所未有的,不仅面临着材料上的短缺,还有技术经验上的缺少。”
朱慕辰不等他说完,就直接抬手,示意他不用继续说下去。
“郑大人不用担心,我此次亲自前来,就是考虑到了这些问题,不然的话,我找人直接将图纸带来,不就直接可以将郑大人困
郑和一时语塞,不知道用什么话语来表达现
楚王朱慕辰笑着,接着说:“接下来的时间里,还请郑大人为我找一间教室,并且呢,帮我准备一些东西,我将教给大家一些全新的铸造工艺,等到大家都学会之后,我相信制造这样的一艘战舰,并不是什么特别困难的事情。”
“楚王放心,我一定快将楚王所需的东西都准备好。”
“到时候还要麻烦郑大人全程跟随,将所有的工艺都学会了,这样督造的时候,也更容易
“这是自然,我一定不辱使命,为大明的海上事业殚竭虑,万死不辞。”
对于郑和,朱慕辰还是相信的,毕竟是能
而且,对于工艺的革新,朱慕辰其实也只是想先
他虽然并不介意改变历史,但革命总是要流血牺牲的,到时候自己好不容易才稳定下来的国家局势,又陷入到战乱当中的话,那就得不偿失了。
所以说,他必须要找到工业和社会制度之间的平衡点,让能够安稳的工艺进步同时,还不会引起社会动荡,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而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