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三章
齐文心再三保证会全力帮助秦钧拿下阳谷城, 想来她是可以放心的吧
可想来想去, 心里还是有点不踏实。
齐明嘉的事情尘埃落地,失去了一个孩子, 太后象征性地派人过来慰问,李易去了太后的清宁宫,听宫人说, 跪
一切似乎都
可她还是有点担心,但又说不出担心什么, 仔细想想, 大概是因为战争上的未知太多了。
秦钧姜度一日不平安归来, 她心口便像压了一块大石头,沉重无力, 让她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杜云彤坐
想给秦钧写封信问问情况,可秦钧是秘密出行的, 飞鸽往来太过频繁时,容易被人察觉。
所以连信都不能写, 只能眼巴巴地
回到府上,百灵端来的时兴的果蔬,和杜云彤爱吃的小点心, 杜云彤看了一眼,懒懒道“我要减肥, 撤下吧。”
着实没什么胃口。
这种提心吊胆的日子太难熬了。
叩门声响起, 杜云彤眼前一亮, 道“快进来”
想来是秦钧的送信回来了。
既然都能送信回来了,阳谷一城大抵也没什么问题了。
暗卫双手托着信,对杜云彤行礼。
杜云彤身体微微前倾,吩咐着百灵磨墨。
秦钧都能写信了,那便是一切都准备稳妥了,她也可以给秦钧回信了。
杜云彤欢喜道“是侯爷送来的吗快,快拿给我。”
暗卫抬眉看了一眼杜云彤,复又垂眉,道“是蜀地来的”
“啊二叔的”
杜云彤从百灵手中接过毛笔的动作微微一滞,坐了下来,笑了一下,道“二叔的,也很好。”
“快拿过来吧。”
暗卫将信递给一旁的千雁,千雁把信呈给杜云彤。
拆开信纸,印入眼眶的是姜度潇洒的字迹。
姜度言道,蜀地一切都很顺利,该出蜀的将士们已经出蜀,该留守关隘的驻守
末了又有姜劲秋的字写
杜云彤一边笑,一边给姜度回信。
姜度做事妥贴得很,纵然一时有与蛮夷同归于的心思,但又姜劲秋守
假扮姜度的将士已经领兵出蜀,不出数日,便会驻扎
而姜度的大部队,仍
蜀地的百姓与蛮夷有着血海深仇,蛮夷中计,蜀地将士们必会痛打落水狗,此战之后,蛮夷们元气大伤,待秦钧料理完青州的事情,便可入蜀将蛮夷赶杀绝。
这样的日子不会太远。
或许秦钧统一天下后,仍是鲜衣怒马的少年郎模样,与一个少年郎游山玩水共享繁华,可比一个年过半百伤痛满身的老侯爷养眼多了。
杜云彤写完信,让暗卫仍给姜度送过去。
这封信姜度大约是没时间回的,这个时间点的姜度,不是忙着给蛮夷设下圈套,就是忙着跟蛮夷拼个你死我活了。
杜云彤猜得没错,此时的姜度,的确
姜度勒马,抬头看向连绵不断的大山,勘察地形归来的副将一手拿着地图,一手指着山脉,问姜度“少府,我们弃一城,把蛮夷放到这个位置就可以了。”
因为山上是蛮夷,周围的城池里的百姓早
以放弃一座城池的代价,将蛮夷们引到峡谷中,周围是直插云霄的山峰,中间只有一条小道可以通行,如同一个天然的布袋一般,待蛮夷到此,蜀军将士趁机反扑,必能把蛮夷消灭
山间的晨风吹起姜度深蓝色的抹额,启明星自东方升起,微弱星光洒下,映着抹额上致的绣花。
姜度额上的抹额让人想忽视都难。
这还是副将第一次
抹额看上去有些年头了,因布料名贵,又保存的良好,故而看上去跟新的差不多,若不是那折痕太过崭新,副将几乎以为是个新的抹额。
而新的抹额,是没有那么深的折痕的。
大夏的儿郎们多勒抹额,尤其以世家子弟为甚。
年龄尚小时,是家里贴身伺候的丫鬟绣的抹额,年龄大些时,便是心上的姑娘所绣的了,待成婚之后,便只戴妻子绣的。
这几乎是一个约定成俗的规矩。
但姜度不曾成婚,更无相好的姑娘,至于贴身伺候的丫鬟,那就更没有了。
姜家家教甚严,不允许子孙们
副将忍不住又看了一眼。
那抹额绣工极好,金丝绣做日月,墨色绣做蜀地特有的楠竹,戴
可以想想得到,送他抹额的人,必是一个极为了解他,对他又极为用心的人。
若是不然,这么琐碎的活儿计,是做不到这么细致美的。
副将又看了眼,撞上了姜度看向地图的目光,
副将的脸刷地一下红了。
彼时正
“末将失职。”
副将忙跪了下去。
姜度扶起副将,淡然一笑“以后莫再犯了。”
副将连忙称是。
姜度拍拍副将的肩膀,目光又看向远方,道“你还年轻,以后会有人送你的。”
而他,却再也没有人送了。
他曾经以为只是错过,可后来却是天人永隔。
世界上没有后悔药可以吃,他只能顺着自己走的这条路闷头走到黑。
山间的风有些凉,抹额与
姜度回了目光。
手指轻点着地图,姜度道“只是定武一关,还不够。”
定武关,是阻挡蛮夷的第一关,百年前,姜家先人入蜀,浴血奋战后,以武力建此关,一关定胜负,故而此关名为定武关。
定五官到峡谷的位置,只装得下不足三万的兵马,他要的,远远不止这些。
“再让三关。”
“三关”副将眉头深皱,道“少府,这样太危险了”
三关之后,便是蜀地的门户,离百姓们太近了,距离不足百里。
更何况,姜度让人带兵出蜀,并不仅仅是虚晃一招,原本与杜云彤约好的只是三千兵马,姜度怕颜家看出端倪,足足派了一万兵马过去。
其中不乏姜家直系府兵。
蜀地的将士分两种,一种是蜀地当地的居民从军,另一种,是姜家从中原之地带过来的府兵。
府兵
姜度派了一万兵马援助秦钧,自己的实力便被削弱不少,若再放给蛮夷三城,蛮夷一拥而下,最少有二十万兵马,
更别提三关之后便是蜀中腹地了。
定武、靖军、白马三关之后,只剩剑门天险可守,天险之后,便是蜀地百姓。
这样太险太险了。
副将再三相劝,姜度抬眉眯眼,淡然一笑,道“定武关内,倒满火油烈酒,白马关上,备满连弩。蛮夷入关之后,关定武白马,困住蛮夷,若蛮夷来攻,只用连弩设之,无需迎战,待十日之后,蛮夷人困马乏,再行出战。”
“如此一来,莫说蛮夷兵力远胜我军,纵然多我军十倍,又有何惧”
副将拿着地图的手指微微一紧,道“少府当真用兵如神”
姜度摇头一笑,道“此计并非我所想。”
是杜云彤想的。
但杜云彤的计谋没有这般险,只让两关便可。
杜云彤只想让蛮夷元气大伤,而他却想把蛮夷一网打。
副将好奇道“不是少府所想,又是何人”
姜度道“一位故而之子。”
副将见姜度不远透漏那人的名字,也识趣地不再问,然而心里,却对出主意之人充满了向往。
姜度的手指落
明火遇到火油烈酒,顷刻间便会化为火海,本就是丧家之犬的蛮夷,
“下去布置吧。”
姜度眸色深沉“我们与蛮夷的千年恩怨,该了结了。”
副将领命而去。
太阳从浓雾中跳出身影,启明星渐行渐远,勘察地形的将军引马回营,一身戎装英气明媚的少女一人一马,立
“二叔”
姜劲秋纵马赶来,关隘里似乎都回荡着她的埋怨“你怎么不等等我”
姜度揉了揉她的
“这样可不成。”
姜劲秋板起脸,认真道“云儿让我看着你,片刻也不能离。”
姜度一笑,道“二叔又不是小孩子。”
二人一边说,一边进了关隘。
阳光
到了房间,姜度指着挂
杜云彤的计谋不曾有半点疏漏,每一点,每一处都照顾了,就连只有姜家人所知的阴平古道也兼顾了,提醒他们要
姜度道“姜家留守蜀地的府兵有十万之众,蜀地士兵亦有二十万之多,虽然蜀地士兵不如府兵善战,但只用府兵对付入关而来的蛮夷,也绰绰有余了。”
姜劲秋点点头,手握成拳,道“咱家府兵个个以一抵十,蛮夷远不是府兵对手,再加上连弩和烈油,不用十万兵,也能将他们打得落花流水。”
姜度看了姜劲秋一眼,道“你也知道阵法计谋的重要性了,不错。”
姜劲秋睁大了眼睛,不服气道“我一直
姜度笑笑,抿了一口茶,放下茶杯,手指指向琅琊颜氏和青州齐氏的位置。
“我们这边必胜无疑,但定北侯那里,却是不易。”
姜度眉头微蹙,姜劲秋的目光随着他的手指走。
“琅琊颜氏,青州齐氏,个个虎踞当地百年,哪个是好相与的角色颜氏素来注重文轻武,兵力或许不胜,以我估算,约有十五万兵马。”
每个州地的兵马,都不会低于十万,因地域环境不同,或有不同偏差。
姜度坐领两州,蜀地只是其一,两州皆要防备蛮夷,故而兵马比寻常州地多些。两州加
但琅琊的颜氏,显然与姜家不同。
琅琊地处平坦,是大夏朝最为繁荣的州地,
故而姜度保守估计,颜家有十五万。
姜劲秋的小脸皱成一团,如包子一般,道“那青州的齐家呢”
“青州齐氏,只怕与我们不相上下。”
青州地大物博,上承北地,有防守北方赤狄的重任,中接天启城,有拱卫京师的作用,下与颜家接壤的同时,又临近海边,自然还要防范水贼。
三条重任加诸
天下九州,秦钧占北地三州,姜家有两州之地,郑氏一族独霸中原,颜氏、萧氏与齐氏瓜分剩下三州。
九州之中,若以武力来论,佼佼者当属青州,原来还有中原之地,但经过郑家百年来不断作死后,中原如今的经济与人口,
蜀地与北地虽然广袤,可多山川沙漠,季候恶劣,远不及青州适宜生存。
齐家
秦钧虽坐领三州,可惜北地环境实
秦钧虽然善战,但青州不同北地,齐家
这样一来,秦钧的军队便失了先机,处处暴露
更何况,秦钧不熟悉青州地形,未必能
“这么多兵,云儿要怎么办”
姜劲秋一手托着下巴,苦恼地盯着青州地图看。
姜度看了姜劲秋一眼,斜飞入鬓的剑眉动了动。
何时他这个小侄女的关注点,从秦钧身上转到杜云彤身上了
姜度笑了一下,声音清朗“我们与蛮夷交战,用不了这么多兵士。待我梳理两州将士后,拨出二十万,由你带领,帮助定北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