肆玖中文网 > 网游小说 > 我是不是见过你 > 第25章 第二十五章
25
陆语宁不是潼安人, 但很小

那一年, 她跟着一个疤瘌头的人混,男人三十多岁, 别人叫他栋哥, 栋哥是伯牙村里高利贷的,据说那里有个流动赌场,夜晚的时候无数豪车美女出没,他们手提验钞机,围
栋哥上头还有老大, 老大手里有很多钱, 但他不喜欢抛头露面,于是栋哥就成了他的脸面。
别人都卖栋哥的脸面,其实是卖栋哥背后的老大的脸面。
栋哥的女人,
陆语宁是个聪明的女人,她并不不炫耀也不张扬, 所以她跟栋哥最久。
那一年之前的一年, 潼安
林嘉和的日子也很不好过,他原本
他只能找来零星的兼职,更多的时间
嘉遇
他记得自己试图联系过父母,他们都没有接他的电话。他甚至不知道他们
去年出事的时候,父亲常年吸毒担心被抓,逃到了外地,母亲跟人一块到缅甸打工。

贫穷是导致秩序混乱的主要原因。
潼安太贫穷了,那时候他并不能理解,吸毒所带来的整个城市的疲弱,他只是切实地被贫穷困住了脚步,感受到生命本身的脆弱和无能为力。
所以陆语宁问他“有个机会,你要不要试一试”的时候,他动摇了。
陆语宁那时已经沦落到不得已
林嘉和问她“什么”
“练习生”她用一种向往混杂着嫉妒的语气说“就像上学一样,就是别人学习课本知识,你去学习如何成为一个明星。有可能成为大明星,然后赚很多钱。”
那时,他并不能理解,
“但是不用掏学费,他们会和你签订合同,管你吃住,甚至还付给你钱。”
他记得自己第一反应是,“骗子吧”
陆语宁很激动,“我骗你干什么爱信不信。”
那一次,他并没有相信世界上会有这么好的事,但陆语宁像是不能忍受被质疑一样,有一天他特意把他叫去给宋喜看。
那时候宋喜还是个年轻的女人,她有些憔悴,刚刚失恋的缘故,她看见林嘉和的那一刻,有些惊喜,说“你长得很漂亮。”
她用漂亮来形容他,让他感觉到极度的不悦,所以他全程没说什么话。
宋喜是疤瘌头的堂姐,因此和陆语宁有了微渺的一点联系。
他们没有聊什么,只是随便扯些闲话,毕竟一个成年人,和两个小屁孩没有什么可聊的。
临走的时候,宋喜递给他一个名片,说“你资质不错,有意愿可以来找我。”
林嘉和无法形容那种感觉,她身上有一种高不可攀的气质,那种上等人身上的优雅和尊严给她镀了一层圣洁的光辉。
和他见过的潼安的很多人都不一样,他们这些泥沼里的泥点子只能仰望的一类人。
如果用后来的人的话来说,他们称她这种人叫做英。
林嘉和坐
从网上纷杂的消息里捕捉她的消息,她参加过几次财经杂志的访问,网上也有她的照片。
林嘉和渐渐相信,她不是骗子。
他决定寻求宋喜帮助的那天是个下雨天,嘉遇早上没有去上学,她旷课了,起因是多次迟交学费,她被老师全校通报批评了,她并非感觉到丢人,她只是害怕自己的哥哥知道这件事而感觉到痛苦,于是她决定先一步结束这种糟糕的状态。
她要退学。
哥哥可以做工赚钱,她也可以。
对于迫切需要生存的现状,活着比学习要重要很多。
林嘉和对她

那时候她和哥哥一样大,一样经常不能吃饱饭,一样会被街上的小混混欺负,但唯一不一样的,是她的哥哥还
他不想自己和妹妹一辈子困
他去找了宋喜,唯一的请求是,能不能预支他一点给妹妹上学的学费。
宋喜很大方地替他
她说“你像我弟弟一样。”
很长时间里,林嘉和是感激她的。

好多人叫苦,一些孩子受不住走了,可林嘉和喜欢这里,他从来不怕吃苦,还有苦可吃的时候,是有希望的。
他希望自己可以学会很多,汲取知识和力量,他就能

所以后来即便知道宋喜那样对他,他还是没有做出太过激的事情,因为他知道,如果没有宋喜,他会更糟糕。
这并不是一个复杂的故事,讲完之后,几个人都有些沉默。
季峋想起了自己的父亲,有一些人是不配成为父母的,而
如果不能消化,就很容易变成社会的不稳定因素。
我们重视教育,重视秩序,重视幼童。
其实是重视人类的未来。
但他并未从这个故事里获得什么有用的信息。
季峋只是说,还要再等等,这件事情本身就很古怪。“这不符合程序。”从一开始他就说。
林嘉和是十天前到这里的,他到了传讯通知,
可林嘉和并没有说谎,他的每句话都平静而温和。
后来他被释放了。
警方要求他,不能离开潼安,随时准备接受传讯。
他等了几天,却接到检察院的消息,案件已经进入到审查起诉阶段。
如果没有足以判定罪行的清晰的证据,警方是不会把材料移交检方的。
季峋尝试联系检察院,却并没有及时得到回应,他得不到消息,只能暂时将此理解为程序不合理,他甚至已经
这种状况下,他只能先力了解事情的始末。
可惜并没有什么线索。

第二天的早上,季峋终于去了检察院一趟。
他带回来一个荒谬绝伦的消息。
“宋喜被批捕了,她是主要嫌疑人。目前仍未找到确凿的证据证明你是同伙。”
嘉遇惊道“宋喜杀了我父母这怎么可能。”
“目前我了解的消息是这样,她

还有一个消息。
“这又是一个非公开的案子。”以他的经验来说,“这个案子可能更复杂,而你父母的死亡可能只是案件的一部分。”
他们都没有懂是什么意思。
季峋打了个比方,“就是大案套小案,公诉案件中,不能分开立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