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医馆内的配置全部安排好, 姜白芷带着一大批人正式入驻的时候,四对陈家夫妻,已经会
就连才满十四岁不久的陈家五姑娘, 陈如莲, 也跟一个十七岁的男弟子互相看对了眼,活脱脱的一个早恋没跑了。
经过十年的战争, 男少女多, 男女比例要拉回平衡,必然至少还需要十年。陈如莲自个提前相好了个对象,还省得她爹到处去物色女婿了。
这个男弟子亲生母亲已经不
陈家就一个才十二岁的陈如菊还单身了, 但这闺女还太小,要是她也
五月份,姜白芷带着弟子们去了医馆,她一边继续授课, 一边给过来的病人看诊。
不过,这个医馆刚成立,没什么名气,姜白芷的事迹,
其他村子跟镇上的人,习惯了去镇上易大夫的医馆,没有特殊情况,不会考虑到不熟悉的新医馆来。
就这么着,偌大的医馆,搞得挺荒凉的,大多数时间里,都是姜白芷利用闲暇时间,继续给弟子们授课。干完份内活的护工们,也可以自愿来听课,姜白芷没有
弟子们有些着急了,“师父,这医馆每天光是我们这么多人的吃喝,就是一大笔开销,总没人来看病,这可怎么好”
家财万贯的陈家几个闺女,也真情实感地跟着
“不要急,”姜白芷一脸淡定,“我这新开的医馆,本就是
姜白芷让郭子仪去镇上打探过,因为前三年都是旱年,所以镇上、周边的村子,都多了许多从外地迁来的人。原本一个曲陵镇加这么多村子,也就三千多人,如今都有五千多了。
之前参军的人没回乡时,易大夫那个医馆就基本每天都有几个病人过去,参军的人回来后,这个日平均人数增加到了十几二十个因为从战场上回来的人,身上大多都落下了一些毛病,需要经常去看病买药调理。
易大夫的医馆里,本就只有他一个人能看病开药,而如今,加上那些远迁过来的外地人,每天到他那去看病买药的人,多的需要排队。
还有一些出更多钱请易大夫上门的,这样更是会直接占去他至少半天的时间。总是有人特意凑钱来看病,却排不上号,只得又回家去挨着。
而易大夫虽然想了法子,让学徒弄个号码牌,盖上他的印章,让病人按数字顺序过来,但他面对每个病人需要耗费的时间不一样,中间还时不时到大户人家去出诊,拿到号码牌的人,可能需要跑好几次,才能真正轮到他们,或者运气不好,他们跑了几次还错过了号码。
病人们再怎么尊重大夫,跑那么多次还错过,说这个号码无效了,心里都有气。为这号码牌的事情,易大夫那医馆里,已经闹过好几次事了,更加耽搁时间。
有些犯了急症的人,要是家里有钱还好说,可以花更多的钱让易大夫上门。要是家里积蓄不够多的,就只能拿着号码牌干着急。
郭子仪是见过镇上医馆里人满为患的景象,只是不懂,为什么师父没有让易大夫主动让等不及的病人来这边。
“易大夫不是顶小气的人,师父您之前年年还托他代卖清凉油、栀子油这些东西,让他把应付不来的病人指引到我们这来,他应该不会拒绝啊”
心中这个问题纠结了许久,郭子仪终于忍不住问了出来。
姜白芷低头随手翻看一个弟子的笔记,批改错漏,过了一会,才回答说“你觉得易大夫的医术,比我如何”
“这”一个是前师父,一个是现师父,郭子仪纠结地沉默了一会,还是实话实说,“关于内科方面,我只见过师父给您二嫂、以及赵师妹调理身体,调理效果着实很好。只是我
光是一个成功的剖腹产,就足够证明她的外科实力了。


“师父肯定比易大夫厉害啊,只是找她的病人少,师父没
郭子仪不好意思地挠挠头。
主要是他之前
姜白芷了解他的心理,
“易大夫自己曾与我说过,他不如我,”姜白芷说这话时,淡定得很,显然也认同这个说法,“他是个谨慎小心的人,虽然目前的状况让他有些焦头烂额,但他依然不愿主动把病人引向我们这边,害怕病人
“可我们这总闲着也不是办法啊。”赵玉兰跟姜白芷同年同月同日生,而且已经
“没关系,这几天过来的病人,不是渐渐多起来了么。”
话音刚落,就有一个病人来了。
这次,让众徒弟有些意外的是,这个是镇上的居民。
今天轮到郭子仪实习。按照正常流程,是护工把病人带到单独的门诊室里,让值班大夫看诊。不过,由于最近太闲,大家都聚
其他师兄弟姐妹们都退开,让出空间来。
病人松了口气,急忙到郭子仪跟前,一边随意坐
一旁监督弟子实习的姜白芷笑了笑,替不怎么爱开口的大徒弟解释,“这些都是我的弟子,以后确实都会成为大夫。不过,目前只有我跟两个徒弟有资格看诊。今天刚好轮到他了。”
“哦哦。”病人听姜白芷说她是师父,原想着作为师父,医术肯定会好一点,可他之前也没见过女大夫,犹豫一番,还是继续让郭子仪来给他诊断。
郭子仪趁着病人跟姜白芷说话的时候,将人细细打量了一番,望了望脸色、眼白、瞳孔、唇色、露出的皮肤等地方的表征,等他把注意力转回来了,才一板一眼地问“怎么称呼,多大年纪,你是哪里不舒服。”
“我叫李四,今年三十有二,最近十多天,我总是肚子痛,每次痛的地方,好像还不一样,”李四一边说着,突然又开始痛起来,“这会又痛了,这次是这里。”
李四按着肚脐旁边的一处,脸上很快冒出冷汗来。
“总觉得每次
姜白芷的三弟就
这不,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