肆玖中文网 > 其他小说 > 我在红楼当山民 > 以劳代赈
第二百四十章
林小溪和顾姑姑坐
全都是蓬头垢面的。
顾姑姑叹口气, “逃难的比咱们想象的多啊,也不知道米粮可够。”
林小溪也是心情酸涩, “暂时够的, 姑姑和各位夫人都这么慷慨,捐献的米粮足有几千斤呢。”
可是难民更多, 她们设了三个粥铺,每个都是大排长龙。
林小溪皱了眉头,“姑姑,相公和我说, 京城是不允许难民进城的,他们怎么还往京城走呢”
顾姑姑皱着眉头,“那他们又能去哪里呢。虽然不让进城, 但是城门口也会有人
林小溪明白顾姑姑的意思, 这粥也不是随便谁都可以施的,几乎都是一些官员、豪门大族
林小溪家里奴仆少,她就没参合, 几乎都是顾家的奴仆,她们负责熬粥和分
还有广陵村的一些将士负责守卫。
毕竟有粮食,怕被抢。

林小溪先将姑姑送入顾府,才和玉竹回的家。
“夫人,我看到很多人牙子。”玉竹也不知道想到了什么,神很是消沉。
林小溪想想,“只要不是那种地方,也算一条生路吧。”

也挺悲哀的。
玉竹点头,“也是,不是走投无路,谁愿卖儿卖女。”
很释然的语气。
林小溪进了屋子就看到楚赟穿着家居服
她好久没刺绣了,楚赟也好久没画画了。
“嗯,有些东西想画出来。”楚赟放下画笔,“可惜功力不够,画不出我的心法。”
林小溪更敢兴趣了,不过还是先换衣服。
她已经习惯了,
“去给我取些奶茶。”林小溪吩咐玉竹,扭头又问,“相公,有要喝的么”
楚赟摇头拒绝,“不喝。”
林小溪摆摆手,让玉竹下去了。
自己走到桌子旁,“让我欣赏一下大作。这是什么”
她第一眼居然没看出来楚赟
“心情有些压抑就随便画画,我也不知道
林小溪吓得汗毛竖起,“姑父为什么会这样”
一瞬间,她都想到了抄家流放。
楚赟叹口气,“不是他要这么做,是他的主子要这么做。你不会以为姑父是个纯臣吧,他也是身不由己。”
“那要是被查出来”林小溪真有些怕了。
楚赟安抚的拍拍林小溪,“姑父的主子是宗正,代表着皇室宗族,一般情况下陛下是不会处罚他的,而且这种事陛下未必不知道,他也是要脸面的,如果京城都是难民,百姓会怎么谈他,所以这事也算是为陛下分忧了。”
林小溪松口气,心里却更堵得慌了,那些难民又该如何,本来就没家了,他们也有活下去的权利啊,“我们能不能做些什么”
“咱们的钱虽多,但是难民更多,且现
林小溪揉着额头,“让我想想,想想。”
她记得一些古代安抚难民的政策。
这些难民已经身为恒产,他们的要求也很简单活下去。
等到水灾褪去,他们还要回家乡的。
所以只要能养他们几个月就可以了。
要养他们,最重要的就是钱和粮食。
皇帝不愿意难民进京城,看来国库不丰啊。
那还有什么办法呢
捐款让大贵族、大商人捐款。
可以让陛下颁
还可以以工代赈,让那些身强力壮的难民,干活养活自己。
只需要供饭就能得到如此多的人工,很上算的。
林小溪将自己想到的,也不管有用没用,全部一二三条的写下来。
楚赟也不打扰,
“相公,你说有用么”林小溪放下笔,懊恼的捶了捶额头,她真的记不起来更多了。
“已经很好了,这个以工代赈是什么意思”楚赟指着问道。
林小溪赶紧解释,“我举个例子,府衙想要疏通河道,平时都是用徭役,现
楚赟点头,“我觉得可行。”
说完拿着纸就要走。
被林小溪拉住了,“你抄写一遍,别拿着我的笔记出去。”
“小溪你的意思”楚赟知道娘子不拘小节的,根本不会
“我的意思就是这事和我一点关系没有,是你自己想的。”林小溪不愿意出这个风头。
楚赟很是感动,知道小溪是把功劳都给了他。“娘子,我不会让你失望的,我会力说服姑父,让他上奏折的。”
林小溪满意的点点头,这才是她想要的。“那你还不快抄。你还有什么想法,都可以写里头,回头姑父他们有意见,也可以添加,咱们集思广益。”
楚赟苦笑,“我这一时还真想不出来什么。”
林小溪突然又想起来,今天她和姑姑去施粥点看到很多难民
但是她知道,看病真的是特别特别贵的,她刚恢复记忆那会,林爹为了看病就把家里的积蓄都花光了,她可是过了好一段苦日子呢。
难民们本来就够穷的了,哪里有钱看病呢,有一些小病估计也会自己挺过去的。
其实还应该有大夫帮着宣传一些健康预防知识的。
因为大灾通常伴随着大疫。
但想着现
哎,她也不能要求太高。
还是先解决吃吧,这才是重中之重。
楚赟抄写好,有些歉意的说道,“小溪我去找姑父,晚上不能陪你吃饭了。”
“没事,还是正事要紧。”林小溪给他正脖领,“要好好和姑父商量,你也说了,这不是他本意。”
“我知道。”楚赟轻吻了她一下,匆忙的走了。
林小溪送他到门口,直到看不到他身影,她才回屋。

她刚才撒谎了。
她劝楚赟不要带着情绪,这样只能事倍功半。
但是内心里她也是有情绪的。
之前顾姑父

她有些庆幸楚赟人微官小,
她得算算家里的账目,等到能捐款的时候,她们要多捐一些。
就当为下辈子积德了。
她都能穿越了,有下辈子有什么好奇怪的。
这时候玉竹端着托盘进来了。
林小溪吃了两块茶点,喝了一口奶茶,“玉竹,你曾经也是难民”
所以今天才这么“感同身受”。
玉竹面露回忆,“是的,也是
林小溪本来想问问难民的一些具体情况,看能不能再针对想出一些办法。
可是玉竹那时候年纪,都不记得了。
这就没办法了。
玉竹继续说道,“奴婢还记得我们那时候也遇到施粥的了,是国公府贾家,觉得那粥是最好喝的了。”
林小溪也理解,饥饿感激才有了印象最深刻的粥。
要不然普通的素粥又能好喝那哪呢。
“你还想找父母么”林小溪有些好奇。
玉竹摇头,“我记得呢,爹卖我的时候就说了,以后我就是嬷嬷的人了,和家里没关系了。他们生了我,将我卖了钱度过难关,我也算还了他们的养育之恩了。”
林小溪很欣赏这种性格,恩怨分明,性格果断,“不用多想,人和人之间都讲缘分的,包括爹娘。”
“奴婢都已经习惯了。奴婢很庆幸能来到楚府,伺候主子。”这和她预想的完全不一样,没有争宠,没有勾心斗角,她甚至觉得有些无用武之地,但却格外的舒服,她想
林小溪笑了,好话谁都爱听的。
作者有话要说美妞们,我弄了个抽奖,
晚安。,,大家记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