肆玖中文网 > 网游小说 > 全天下都知道我会当皇帝 > 第97章 第九十七章 真香
纪王回到皇宫,已经是景熙五年八月份的时候了。
见了父皇景熙帝之后,宫中又为纪王的归国摆了一场庆贺的筵席。
老早吃腻了宝船上的饭菜,又因为长期的随船出行而黑瘦了不少,终于吃到宫中珍馐的纪王
果然还是父皇更懂他
当然了,有光幕播报,无论是谁都知道,纪王这次随行出海,可是立了大功的。
这次的筵席,除了是为纪王接风洗尘,同时也是宫中先为纪王庆功的宴会。
虽然排行第四,但是凭借着光幕肯定的功绩一跃成为除皇太子外,皇子中最亮眼的那个崽的纪王,当然要好好地认认人。
都过去了四年多、将近五年的时间,纪王祁允昇又多了几位弟弟,同时,他离京的时候还是小毛孩儿的几个弟弟,也都长大了。
光论天子景熙帝这一支,不仅他本人这几年里又连有皇子出生,东宫的皇太子和纪王的二兄越王、三兄寿王,也都有子息诞生。
算起来,和他们年龄相仿,却到现
纪王家里是有王位要继承的,纵然不离国去开疆拓土,也得是世袭罔替之王爵,这样的条件,根本不用担心找不到好媳妇,反倒要防备别人为了纪王妃的位置动什么歪脑筋。
出海后放飞了的纪王,刚回国,还沉浸
反正就算他上心了,主持遴选的还是皇后,把关的还是景熙帝,亲爹还会害他不成
这次的筵席,就连太上皇和太后都抽空出席了宝船和神物良种的面子大,久居北京的太上皇和太后可是难得回南京来的两岁的皇长孙也被父亲带来认人,和叔叔见面。
只不过景熙帝也像他的父祖一样,
也就是他想着皇太子本身就常
等到三岁之后,他也是要将皇长孙带到身边来培养的。
筵席吃得很舒心,氛围也很正常,就是差不多酒足饭饱之后,景熙帝就要开始说正事了。
这个习惯不怪他,华夏式家长嘛,吃饭的时候说事也算是寻常的。
食不言寝不语,也得看放到什么场合中。
虽然宝船出海的真正领头人是内官监太监马康平,但是这是皇家家宴,出风头的事,自然被祁元询送给了四儿子纪王。
很显然,这个前头没有告知的项目让纪王一脸懵。
但是他还是坚强地打开了话匣子。
海上的生活没有什么特别好说的,除去千篇一律的日常生活外,也就遇险、来到新番国、
而以宝船之大,船队之强,除去几次差点卷入海上自然形成的天灾之中去外,并没有特别的凶险。
但是这些海上风光,即便再平淡,也是每日重复着几乎不变的生活轨迹的宫中人难以想见的。
太上皇和景熙帝还好一点,纪王说起他
而且也不知是不是出海航行锻炼得,纪王的话术水平直线上升。
航海初期的一个冒险故事硬是说得和说书似的,有滋有味、吊人胃口。
“四哥,四哥,你什么时候再出海啊带上我好不好”年幼的八皇子祁允暟眼巴巴地看着纪王。
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地讲着自己
祁元询给了小八一个和煦的微笑。
八皇子懂事地
纪王长吁一口气,祁元询好笑地看着他“老四这回带回来的,倒有许多国内未见的食材。朕已令御膳房选材制作了几道菜,你们也先别说话了,好好尝尝这异域食材有何特色吧。”
宝船带回来的有许多种子,但是也有许多是成熟体,同时
祁元询让宫中试做菜肴,也不仅仅是为了吃毕竟他
御膳房本身的手艺就很不错,再加上祁元询本人对食物的味道,有前世经验打底,能提出一些整改意见,御厨做出来的菜就更养人了。
听到是御膳房奉命研制新鲜食材做饭,宴席上的人都来了兴趣。
和离宫多年、现
纪王本人却是一脸菜色,仿佛想起了什么不堪回首的回忆。
祁元询看到老四这么一副样子,就知道他也是吃够了异域黑暗料理的苦。
论制作美食,世界之大,哪有几个国家能比得上中国的
若是再遇上一些充分表现食材原汁原味、手艺却堪称黑暗料理的番国,嗯,祁元询作为亲爹,从人道主义的角度同情一下自家老四。
纪王眼巴巴地看着祁元询“父皇,儿子带回来的良种,它,它太饱腹了咱们这都吃得差不多了,还吃它,这不是有些浪费嘛”
“诶,你放心,你想到的我会想不到你就安心地等上菜吧。”
纪王脸上是已经掩饰不住的绝望。
看着他的表情,祁元询给了他一个安抚的笑“诶,我知道你是
纪王一脸挣扎。
爹,不是吃多不吃多的问题啊,是这些良种,和咱们吃惯了山珍海味的胃口有点不合啊
就算您和皇爷爷都是能把旧版军粮当饭吃的狠人,也不至于祸害全家吧
他又看了一眼周围那一圈都满含期待的兄弟,就连当年被亲爹一起喂过军粮的哥哥们都是差不多的表情,纪王彻底放弃了。
唉,哥哥、弟弟,我力了啊
他带回来的食材,除了蔬果,剩下的便是主食和香料。
这些食物
宝船归国这才多久,就算御膳房的御厨们都厨艺湛,面对这些未曾见过的食材,恐怕也很难做出什么东西来。
按照原版食谱烹饪
额,好歹比珍珠翡翠白玉汤强。
对御膳房的改良版食谱其实没报太大希望的纪王,
打脸算什么
真香
御膳房的大厨们经手的食材远超别人的想象,会的烹饪方式也多种多样,祁元询的前世里有
土豆的做法,经典的土豆泥搭配御厨们心烹制的汤底,其实味道就很好吃,更不用说其他的创新了。
还有番茄,虽然是作为观赏性植物被带回来的,甚至因为未成熟的番茄有毒而被认为是不可食用的,但是知道它的真实吃法的祁元询,也不会浪费这样食材。
这些都是他前世的国民菜品,有很强大的推广空间的啊
纪王带回来的这批食物,
本身就有光幕的宣传打底,再加上宫中贵人们用实力追捧所做的宣传,很快,希望普及良种,最起码能让他们的田、庄里能种上这些良种的奏疏,就上呈到了宫中。
祁元询是没想过一下子就
再怎么高产,再怎么良种,也要经过本土化的驯化。
原本他的打算是先
只不过和推广别的农作物不同,这些良种是经过光幕证明的,那么
这回南北方的文人朝官,以及京中的元从功勋,都希望他能够推广良种,惠及百姓,那祁元询能有的试点就更多样化了。
朝廷官员里,各家的庄子、田地里,种上这些农作物,他能得到的样本也更多了。
面对群臣这样踊跃的请求,祁元询自然是欣然应允,只不过时间要往后压压,要等宫中增种的这一批种子长出来了再说。
这段时间嘛,照常处理朝政的同时,接受朝贡献礼和册封有功将士才是要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