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杜绝一些老百姓不听命行事,阳奉阴违。吴县令可是下了重罪令,如
有些小心思的百姓,一听这条例,立马将自己心里那点子想法,掐的干干净净
杨太医还从那些本地大夫口中得知,感染瘟疫严重的百姓,都安置
他们上河县这样做已经连续好多日了,就连重疫区的那些百姓都快好了,他们来不来都不影响上河县瘟疫情况
这大夫说的话,让杨太医觉得扎心,但情况就是如此,就算扎心也只能忍了他打听了方子的事,可问了好几个大夫,都不知道这方子是谁开的,就知道是县衙给的,就连这几日的药材都是县衙拿的。
可方子真的好用,他们这些人也会喝每次喝完都觉得身体暖洋洋的,肺部也跟吃了薄荷一般舒爽
杨太医今日有幸也喝了一碗,他也觉得这药好用
现
准备吃晚饭的吴县令一愣,赶紧回道“杨太医您说。”
“是这样,老朽此次来上河县支帮忙,随行的还有陈将军,他代领另一队人马去了福熙县,刚刚老朽到了陈将军的书信,说福熙县那边儿疫病很是严重,福熙县的县令也得瘟疫死了,这福熙县城外都是得瘟疫死去的百姓,人数不下数百人,城内也是差不多的情况。”
“老朽观今日上河县内百姓面貌,和吴县令的防疫手段甚是高明,这解决瘟疫的方子更是叫妙绝伦,老朽想想将解决瘟疫的方子寄给陈将军一份,不知吴县令可否应允”
吴县令听了杨太医的话,眼睛顿时一亮,最近他好不容易从鬼门关出来,一直忙着上河县的事儿,福熙县他也知道,可奈何有心无力,现如今有人已经去接手了,他有啥不愿意的,本来方子就是云家给的,云家也说了就是救治百姓用的,送上门的白工呸帮手,肯定要用起来啊
于是吴县令一脸正色道“杨太医这话就折煞下官了,救治百姓本就是我等共同目标,这方子开出来就是给百姓用的,那有不给用的道理。”
“杨太医想给陈将军寄随便寄,要不是下官太忙了,我都想亲自去福熙县一趟了,如今有杨太医和陈将军为福熙县百姓着想,岂有不给的道理”
“这样,劳烦您等一下,我将防疫手册誊录一遍儿,您一并给陈将军寄过去,这方法甚是好用,还是我的手下从一位高人手里得到的,上河县能如此快速的将瘟疫控制住,这防疫手册功不可没。”
吴县令说完,也不等杨太医询问,就又转身进入了书房,杨太医看吴县令并未关门,也就跟
吴县令本来就
一张一张写满字的纸,
吴县令写完的时候,杨太医也看完了纸上的内容,越看越是觉得,这写出防疫手册的人实乃大才之人,方方面面都写了,就连为什么要这么做,都写的清清楚楚,怪不得上河县内的所有百姓都被安排的井井有条。
当然,这其中肯定少不了吴县令的雷厉风行,
就算不把自己的命不当回事,那还有身边的亲人的,如触犯条例被举报,直接连坐你的家人,你四周的的街坊邻居,就是时刻监管你的人,比捕快巡逻都来的认真,毕竟举报的人既能优先治疗,还能拿银子,谁不想快将病治好,治好的同时还有银子拿,多好的美事儿。
现
城内百姓有些关系好的,可能会不好意思去举报,可毕竟不是都关系好,举报那些跟自己平日里要好的不能,可举报跟自己不对付的总能吧,谁家没个关系差的邻居
就这条例出来后,真有几家被举报没有就地燃烧污秽物,吴县令直接杀鸡儆猴了几次,百姓们可不得老老实实的执行。
吴县令写册子的时候,还贴心的将自己的这些想法也写了进去,杨太医也看到了,觉得这个吴县令脑子真不错,当县令都屈才了
不过这次瘟疫的事儿汇报上去,这吴县令想必定会入圣上的眼了
以后升官都比别人容易一些了,也不知道他手下,是从那个高人手里得到的方子和册子。
这吴县令的运气也太好了杨太医都有些酸了,不过,突然想起来他自己的运气不也挺好的
他医术
这上河县的瘟疫一点都没他想的那么恐怖,当然主要是吴县令的功劳,可他只要能回去就能官进五品,而他孙子还能去国子监书。
想到这些,杨太医刚刚有些酸的心情,瞬间消失了,将吴县令写好的东西小心的归拢好。
跟吴县令到了声谢,着急忙慌的就离开了书房,他要快将信件给陈将军寄过去。
杨太医匆匆来,得了东西后就又急匆匆的走了,吴县令一点不觉得被杨太医冷落。
看人走了后,就心情很好的去吃饭了
今天一更,明天再更新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