肆玖中文网 > 网游小说 > 红楼之不要拦着我上进 > 第476章 第 476 章
翁婿两个手谈了几局, 待到天色微暗, 先前
待到晚饭毕了,萌芽兄弟亲自来林府接人, 林如海看着两个玉树临风的外孙,对大外孙倒是没什么担忧的, 唯独这个小外孙有几分忧虑芽哥儿也不知道着了什么迷, 文武皆不爱, 偏爱倒腾工匠的活儿,听说折腾什么火车,花费银钱不知有多少了,京中等着看笑话的人不知凡几。
但是人家亲祖父和亲爹都不管, 我这个做外祖父的, 说再多也不顶用, 外公外公, 毕竟还是带了一个外字。又或者, 也许芽哥儿经此一堑, 便能长进一些, 幡然醒悟了呢反正林如海这样正统的文人是实
然则少年有壮志还是需要鼓励的。
是以,
送走女儿女婿一大家子, 林老大人又见这偌大的林府消散了白日的欢声笑语,变得和往常一般宁寂起来,只觉得心中空落落的。
贾芽得了外祖父的口头褒奖,亦是十分高兴的,虽然他并不打算日后往着权臣武将之类的
那我这个做晚辈的自然要听爹爹的话喽,何况外祖父都这把年纪了,嗯,我日后还是多孝顺他一点吧,要么等到我和祖父研究的火车可以落地试行的时候,把外祖父也邀来坐一坐,叫他做那第一批乘火车的人到时候他就不会再总是用叹息的目光时不时瞧我几眼,觉得我和祖父是痴人说梦了吧
贾萌到了这个年纪,并非完全天真不知世事的性子了,外头有不少人暗中笑话他,他亦有所耳闻,不过更是因为知道被人不看好,所以他才更加愿意专心研究自己喜爱的东西。
虽然外头有不和谐的声音说我这样是玩物丧志,但是因为有爹爹当年更加不思进取地倒腾脂粉和商贾事
事实证明,贾萌的预感没有错,他与贾政,确实已经触碰到了成功的边缘。
寿昌二十五年春,由贾政和贾芽合力研究,另云中子道长倾情相助之下,大明朝第一辆火车终于成了。这里说的成,是已经能
因为有宝玉从旁点拨,使得这一群人
贾芽看着庄子上的工匠们两眼呆滞的神情,只觉得胸口原本堵着的一口气突然就散开了,一下子心神变得无比畅快。
是了,被绝大部分人所不看好,但是他们祖孙二人一门心思扑上来研究这么久的东西终于成了,难道不该欢呼庆贺么
就连贾政,当夜都忍不住多喝了几杯,当然,回头又被王氏好一顿说。
这对加起来年纪超过一百六十岁的老夫老妻现
然宝玉知道,王氏其实还是很为贾政和贾芽骄傲的,从她最近下帖子办酒宴的频次就可以看出来老人家这是又有了可炫耀的事儿,得显摆显摆呢。
火车研究有成,自然要回禀宫中,满朝又是震惊,陛下御笔亲批,则吉日
题外话好像这些年满朝文武震惊的次数实
待到五月初五这一大吉之日,达官显贵俱聚集于京北郊,来瞧着一瞧这没有马儿拉车,自己也能跑的火车。
因也是朝中大事,工部熟门熟路地
作为火车核心研
王氏眯着眼儿望着下头,忧心忡忡地说“芽哥儿
于是贾萌媳妇儿又给老太太说了一遍今日的流程安排“这个时候,祖父和小叔应当
“哦。”王氏干巴巴地应了一句,然后逞强地辩解,“我可没问那老头子,我就是担心今天人这么多,芽哥儿压力大,对,压力大。”

这片土地上自有文明以来便是一个十分讲究面儿的民族,祭祀庆典都各有规程,今日的火车试运行自然也不是干巴巴的叫大铁皮盒子出来跑一圈而已。
是以,荣国府一大家子里头,贾政和贾芽
不少旁个儿的女眷都来荣国府这边凑热闹混个脸熟的。
心中盘算的是万一这火车真成了,那么就算那贾芽真的文不成武不就,亦是前途不可限量啊
黛玉笑得几乎脸都要僵了,

待到热热闹闹的一通演习加表演之后,便是今日的重头戏。
方才半环形棚子前头以红色布帛铺了一条五尺余宽、百丈长的道儿,现下鼓声响起,便有身着明光铁甲的禁卫军上前快速掀起并走红布
十六抠门这么多年,就连民间都知道了当今皇帝老儿是个不奢靡的好皇帝。
咱们陛下就是一位这么勤俭节约的好陛下
红布撤下之后,展露
碎石倒还好说,那些枕木一看就是一整块原木制成的,幸好那是较为普通的松木,不然钱尚书的心疾都该被气出来。饶是这样,那油亮的枕木和通体光滑的铁轨都明晃晃地显示了两个字“很贵”
钱尚书头一个就呲了一下牙这样的路,该花费多少银钱才能修成一丈啊要是真广建,是不是该派守路人啊,不然枕木和铁轨被人偷走了该咋办
以上都是事成之后需要考虑的问题,目前,一声呜呜的鸣叫声,换回了心疼加肉疼,双重疼的钱尚书的理智。
那是,轨道头的简易竹子棚门口的幕布被挑开了。
远处露出铸铁锻造和铁皮焊接的火车头之后,钱尚书只觉得他已经完全不能呼吸了我单
除了对银钱十分敏感的钱尚书一眼就估测了轨道以及火车耗费钢铁几何之外,别的就算不通庶务算学的人,也能看出来,这个大铁疙瘩着实不便宜肯定不便宜
只是不知道,这样花费巨大的事物,陛下见了之后会是何态度。
而后的试运行十分顺利,
这是贾政和贾萌琢磨了近十年的东西,到拿出来见人的时候,已经近乎完美了至少
之后的事情,便不是贾政和贾芽这种研
然而,户部的死抠门最终还是被数据给说服了,大明朝开始成立专门的部门,筹备一条直隶之内南北通的铁路。
新的部门,便叫铁道部,亦被戏称为第七部。
贾芽被破格提拔为了铁道部部长虽前头有暂代二字,但是陛下金口玉言,只要他考出举人功名,这二字即刻便可摘掉。
一时间,京中最热门的郎君人选莫过于年纪十八前途不可限量的贾芽了。
说起来,贾芽也到了该找媳妇儿的年纪,王氏主要是被前些年给妍春找婆家的曲折经历给吓怕了,所以忙不迭地催黛玉将她儿子的婚事给上点心。
贾政作为家翁,又有一重二舅舅的身份
然而姻缘一事,实则是天意弄人,寿昌二十六年,春,贾萌的嫡长子出生,
贾芽可以说从七岁之后基本就是他哥带大的,所以如今有了小儿女心事,头一个就想到找哥哥帮忙。
此事贾萌十分上心,也托了妻子打听,最终打听出来,那姑娘家确实是个好的,就因为家中长辈疼爱,从小给她庄子铺子,姑娘家自己打理起来像模像样的,却不意成为京中名媛口中带着铜臭味儿的那一挂当然,因为那姑娘家世的原因,倒是没有人敢当面对她说些什么不中听的话,但是
贾萌打听清楚人选,也不会瞒着长辈,便带着傻弟弟一起去找爹娘道明此事。
又过了几天,宝玉和黛玉也从他们自己的消息渠道把那姑娘彻底打探了一番,觉得这一位姑娘对二儿子来说,可称得上是天造地设的一对了,遂再去给贾政和王氏过一过眼。
王氏就是王氏,和一般人想的就是不一样,别人看来这姑娘家短处
贾政贾政摸着良心说,那一家子的家风其实还是很不错的,除了,稍微抠门了一点儿。
王氏一口啐过去“那是钱尚书响应陛下号召,勤俭节约,生活尚简我看,这有钱人家愿意主动过苦日子,可比您说的清流要好多了,至少清流那是没得选,本来就没钱,只能过苦日子。”
贾政这婆娘的歪理竟叫我无言以对
最后,当年小暑,宝玉和黛玉替小儿子贾芽定亲户部钱尚书孙女钱伊云,只待来年成亲了。
然而此桩亲事,注定又要起波折倒不是对方姑娘家有什么不好,而是
荣国府又有丧事。
确切地说,整个寿昌二十六年冬,荣国府连失两位主人。
冬至清晨,贾政王氏亦皆
其实这也是早有预兆的,虽然两位老人家平时没病没灾,然而今年入冬之后神头便差了很多,总是犯瞌睡。
有前几年老祖宗的例子摆
当然,其实宝玉心中已然是有数的,便宜爹和便宜妈没少吃自己的灵药,但是油灯枯却是再怎么补也补不足的。就好像一个水桶,漏洞漏出的水已然比往内注入的水要多了,那么水桶变干已是必然。
说句实话,宝玉还是很难过的。
虽然年幼之时并未把这两位当做亲爹亲妈,但是人的感情都是相处出来的,尤其是后来这一对不靠谱爹妈也逐渐亲和起来,老祖宗走后,这两位也真安安心心含饴弄孙,没给宝玉折腾什么花样
果然是因为对他们的要求比较低,所以他俩超出我预期之后,便叫人觉得十分欢喜满意了灵堂之前,宝玉一边烧着纸钱一边分心想着,继而又拍了拍哭得不能自已二儿子的肩膀,权作安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