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小慧,你的信。”提前干完活儿的孙亮站
“他又来了啊,这个礼拜第几次了”张小慧边上的女工友笑着调侃她,“反正也忙活的差不多了,你就先去吧,别让人家多等。”
比起刚来船厂的时候,张小慧又更黑了一些,但眼睛里透出神采来,反而比之前更加有神了,此时她的耳根子有些
“你家里人吧。”孙亮把信件递过去。
张小慧到船厂工作小一个月了,只有张晓珠零星地打电话过来问候她,顺便捎带几句她妈跟弟弟的口信儿,正儿八经的信件还没过。
她心里也有些兴奋,没避着孙亮就把信封拆了,信上的字体颇为工整,但写起来有些笔画黏连,一看就知道是张为国的字,他性格急躁,写字的时候总不能静下心来。
厚厚一叠信纸上没有什么要紧的内容,先是把她走了以后家里
孙亮凑过来看了一眼,迅速移开了视线,“这是你家里寄来的第一封信吧之前怎么没有寄下次我路过信箱,就替你把信取过来。”
“家里事情多,现
张为国
“很少听你提到家里人。”孙亮说完,不好意思地说,“我不该问你这些的,你不要放
“没关系。”张小慧跟
她不是船厂的正式工,自然没有
张小慧开始的时候想的只是吃饱饭,但看到食堂窗口里的各色荤素菜,眼睛根本挪不开,再加上户外工作,体力消耗巨大,她隔上几天都得吃上一顿肉解馋,又不舍得天天吃,就想着食堂有糖醋排骨的时候,吃上一顿肉。
大概是张晓珠说的那两句起了作用,自从她
两人都是话不多又内向的人,但不知道为什么,凑
“你
张小慧特别认真地看着他,“谢谢。”
当然还有不
如果不是她
也是出来以后,张小慧才知道“妇女能顶半边天”不是大队墙壁上刷的口号标语,再累再难的岗位也有她们的身影,拿得出技术,吃得了苦。
张小慧也想成为这样的人。
一到祭灶,家家户户都忙碌了起来,大清早就开始打扫厨房,把买来的灶公灶婆贴画贴
对于大人来说,这一天意味着过年的前奏,
就算张顺诚一家暂住
张晓珠跟张为光两姐弟打从前一夜开始抗议,就连袁冬梅也是一脸不情愿,可惜当地风俗习惯如此,连张德才都催促着他们回家,早上八点多,张顺诚怀里抱着张小玉,领着一大家子,提着几块灶糖灶饼出了门。
到家门口的时候,刘桂芳正好杵着拐杖,刚从厨房里走出来,她脸上难得的挤出了几分笑容,冲张顺诚招手说“老三啊,我还想着你啥时候回来,挺早的。”以前难得对他露出笑脸,但现
张顺诚提起袋子,“你不是爱吃这个,小珠
“还是你最孝顺,记得我口味。”刘桂芳接过去,高兴地说,“走,咱们进去说。你再不回来,我看那间屋都要给老四占去了,他说了好几次了,底下的屋太小太窄,还是想住回原来那间。我帮你给挡回去了,之前舍不得出钱修,现
她没有直接催着张顺诚搬回来,但话里话外的意思就是这样,袁冬梅的手贴
张顺诚倒吸了一口凉气,往前走了两步,脱开了那只手,“妈,你让老四搬上去住吧,确实更大些。我还另外打了一张床,俩孩子也能分床睡了。”
“啥这咋行呢,是你出钱修的屋顶,当然得你们家住上头。你别再让着老四了,他都给你惯坏了,年纪也不小的人了,还不成熟,啥主意都能”刘桂芳一脸不赞同,但她话没说完,就被张顺诚给打断了。
“妈,你听我说。”他把躺椅搬过来,让刘桂芳坐上头,又哄她吃了两块糖,扫了一眼袁冬梅和张晓珠,汲取几分力量,才鼓着劲开口,“其实我这次回来,就是想跟你说,年后呢,小珠要去县城工作,我们也要搬过去。家里的屋子空着也是浪费,老四想住,就让他住了吧。”
“咳咳咳咳”刘桂芳被糖粉给呛住了,疯狂咳嗽起来。
“没事吧吃慢点儿啊。”张顺诚给她拍胸顺气。
袁冬梅已经利索地倒了一碗半凉不热地温开水,给刘桂芳送过来。
刘桂芳伸手推开,揪起张顺诚的领子,厉声问道“你说的是啥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