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石丝竹,隔一道屏风,催动里边的男人和女人。
里边的人解衣卸冠,褪去衣衫,她看得掌心出汗。沈策握她的那只手极热……两人手中的汗濡成一片。一声带着微喘的“郡王”,
昭昭猛手,别过了头,看琵琶弦动。她耳中是心跳如鼓,五音俱乱,六律皆毁。
沈策以幽深目光锁住她。
所有人都像悬线的傀儡,静住了。只有屏风后的男人起身,冷静套上衣裳。
“郡王要去何处?”舞女拉男人的手。
“秦商姑娘,是
那女子身子一僵,望向屏风后。
纱帐阻挡,昭昭看不到她的面孔,但能猜到上边的变化。
沈策对乐师打手势,众人悄然退出。假扮沈策的男人穿好衣衫,绕到屏风后,接了于荣递来的剑,肃穆立于沈策和沈昭昭身后,是沈策身边剩下的四将之一晁衍。
“秦商姑娘说,心有沈策,”他隔着屏风问,“却为何辨不出谁是沈策?”
卧于席的女人渐冷静,理好衣衫:“南境除了沈昭昭,没几个女子真正见过郡王。郡王这么问,叫秦商如何答?”
沈策静视屏风后的武陵佳人,等她往下说。
秦商端正跪坐:“南境闻名于世的两个女人,一个
秦商听不到回音,倒了杯酒,又说:“我以为柴桑沈郎与旁人不同,哪怕是疑,也敢放于身旁。江水之主,为何不敢见一个孤身投奔的人?”
秦商指面前的酒,邀沈策共饮。
沈策不为所动,转身,木门被于荣和晁衍拉开。
“沈策!”秦商听到门的响动,不再镇定,追到屏风后,被于荣横剑挡住,“你既不信我,为何来见我?”
……
昭昭拉他的手,沈策以目问询她。
“让她做个明白鬼,”昭昭
沈策见她心软了,手掌覆
他复又回身:“我做参领那年,率军突破重围,你弟弟死
“……你既知这些,为何要来?”
“姑娘名扬天下,若能和你相伴数月,风流之名即成。不止今日,沈策日日都会来。你为寻仇,我为借名,你我各取所需。”
他又道:“但有一句你说错了,我不会杀你。三月后你可以留下,本王许你和晁将军婚配。当然,你也可以选择回去。”
还有最重要的一点,他当着昭昭没说:他这半载是假逍遥,借此养兵,和昭昭相处太久,身边没有别的女人,因此引来揣度。坊间已有传闻,沈策有特殊癖好,执着于胞妹沈昭昭。为了昭昭,他需要一段风流韵事,需要像一个正常男人,去爱慕一个正常女人。
她和沈策离开船舱,跟随而出的三个将军都忍着笑,偏偏谁都不出声。她闯入时的理直气壮都散去,倒背着手,看江水岸边迎风飘展的一面面幌子。
“不理直气壮了?”他同她玩笑,“晁将军面皮薄,被你撞见这种事,怕几个月不敢见你。”
“本来也不常见。”她还
“不如这样,我们给晁衍一个面子,躲他几月?”
躲?她不解。
沈策指岸边,画舫靠了岸。
那日午后,一艘不起眼的小船载二十人渡江。自此,柴桑夜市,最惹眼的不再是沈昭昭的画舫,而是秦商的。晁将军替沈策日日登船,寻欢作乐。
而被传“风流”的沈策,已
他们混
店家帮他们拴马,
“永宁寺塔,”她点头,“我们就是为了它而来的。”
笈多王朝的僧人说,洛阳有一座永宁寺塔,据传达摩祖师一百五十岁途经此地,此塔为平生仅见,双掌合十,口唱南无。塔身光是金钉就用了五千多个,塔上的金铎有一百二十个,悬于每层塔檐上,常常随风相撞,声音悦耳,可传数十里。
她对沈策提过一次。
当时是
没几日,沈策命人给她打造一艘形如芦苇的小舟
关于永宁寺塔的故事,沈策一直许诺带她看,昭昭没当真,毕竟洛阳是敌境,危险重重。没想到,今日真来了。
“想不想以后住这里?”沈策见她望佛塔出神,问她。
她诧异:“住这里?”
他颔首:“如今北境分裂,各有一个将军扶持一个傀儡皇帝,占据长安、洛阳为都城。京中朝臣以此为警示,已经上奏,要逐年削我的兵。”
“削兵权,就是想要你死。”没有兵,沈策就会是众矢之的。
他笑:“我不会给他们机会。初夏后,沈家军将广招兵马,三年后渡江一战,自此北伐,再不回南境。这也是唯一的生路。”
她不语。还有一条生路,两人就此离开。
但沈策不会选这条路,他不是一走了之的人。
他为日夜护她,和她假扮夫妻。晚上住客栈,她睡床榻,他席地。夜夜昭昭都枕着自己的手臂,
四周都像被墨染了,只有一点点他的影子,附着月光,她一看就看整夜。
离开洛阳城前晚,窗外起风,永宁寺塔上的一百二十个金铎相互撞击,传遍洛阳的每个角落,也包括这间房。
“哥你睡了吗?”她轻声问。
“嗯。”
“……睡了还答?”
“不答,你又要不高兴。”
“我有这么霸道吗?”
背对她的人笑了。她能听到。
她翻了个身,面朝墙,静了会儿轻声说:“金铎声吓人。”
没人答她。
她低声控诉:“小时候,你都抱着我。”
屋里静着,他还是不回应昭昭阖眼,等了半个时辰。金铎声时快时慢,风声更紧了。腰上有热意,身后也有了男人的体温,沈策躺到她背后,把她搂进怀里。
起初她想装睡,但事与愿违,很快睡麻了半边身子,不得不翻身面朝他。
“装累了?”他低声问。
“嗯……”她抱怨,“胳膊都压麻了。”好似装睡是他的错。
沈策好笑,给她按摩手臂。
她想到白日一封密信,秦商选择离开柴桑,回去后被疑,武陵郡军中人都认为她已叛变,隐秘处死。这件事传出去,变成了沈策始乱终弃,秦商投湖自。
沈策早习惯被人构陷,她对此无法平静,想了一日。
“你当初,为什么愿意给她一条生路?”军中之谍,从无宽恕的先例。
“她让我想起你。”为家人寻仇。
昭昭默了会儿说:“我当初要为你报仇,也想过这一步。假若沈家军多年报仇未果,最终全军覆没,那我一定会被人抓起来。不论我容貌才学如何,单是沈策胞妹这个名头,就足够满足一个将军的炫耀欲,所以极有可能不会被处死,而是被胁迫做妾。”
“做宠妾不是难事,”她冷静想过,这比兵法容易,“只要他们不杀我,活着我就能报仇。”
他半晌不言。
她永远忘不掉这夜,从他怀里抬头,
门外有住客跑过,噔噔噔地下了楼,像靴子的每一步都踏
“小时候……”他的唇离开她的前额,“你常叫我这样亲,才肯睡。”
他的震动不比她少,不知自己着了什么魔,想下榻出去,冷静片刻。但想到她说怕风大的金铎声,还是没走,搂紧了她。
离开洛阳,两人去了沈策拜师之地:南北交界处的碧峰山。
这次来北境,他一为成全她的心愿,带她看佛塔,二为走一遍北境重镇,为日后北伐做准备,三则是为了带她来见师父,请师父为她问诊。
昭昭自柴桑酒家那一夜认出他,就喜好饮酒,比军中将士喝得还要急、要烈。他怕长此以往,喝坏她身子,请师父为她诊疗。师父了解前因后果后,告诉沈策,昭昭并未痊愈,失去哥哥的痛苦还沉
师父让他住到初夏,为昭昭医心病。
碧峰山里,他们住了数月。她最爱去的一处瀑布叫披雪瀑,又名响雪泉,悬流千尺,瀑布旁筑有一亭,叫响雪亭。
兄妹俩时常一天黑就不见踪迹,天亮前,沈策或是抱、或是背,把睡着的她从深林、山涧,或是瀑布旁带回来。
旁人要帮手,沈策从不准许人碰她,亲自把她放到屋前檐下的竹榻上。
日出时,鸳鸯瓦的影子会遮住她一半的脸,她的睫毛浮着晨光,睡得安稳。沈策常沏好茶,静坐陪她。
她醒时,喜好不睁眼,轻唤一句“哥”。
茶被递到口边,润喉,解宿醉。
她努努嘴,代表还要喝,皱皱眉,就是还要睡。
竹榻旁,常有夜里带回的植物。因为沈策曾告诉她,碧峰山植物多样,《本草经集注》有一部分就
这一日,她再被太阳晒醒,睁眼见榻旁的花:一丛丛极密的细小花瓣,白中见粉,花如雾,温柔至极。
“这是什么?”
“落新妇,”他说,“夏常见。”
她心像被扎了一下。初夏已至,要回去了。
他见她不语,低声说:“明日动身。”
她点点头。
“今夜给你寻了佳酿,”他轻声哄她,“任你醉。”
“嗯。”
那晚,沈策把酒堆满亭子,有二十六坛。她不解问,喝不完怎么办?他答,埋
昭昭想到南境,为他难过。
从十五岁开始,他就是毁大于誉,人人畏他,怕他,也乐于诋毁他。
南北两国的名将们,虽少有善终,但至少生前常有美名,四海传颂。可哥哥,除了柴桑人,谁说过他的好?残暴,诡算,穷凶极恶……
她常笑说,柴桑沈郎,一将守江水,声驰四海慕,是说给自己听的,安慰他的。
她亲眼看着哥哥,从一个怀有天下、雄兵
沈策见她低头不语,柔声问:“怎么不高兴了?酒不好喝,还是哥哥说错话,得罪你了?”
她低声回:“你想安排好那么多人和事,怎么可能?你是一个人,不是神仙,你也会死,你
面前的人轮廓模糊,不答她。
沈策的沉默,
他要安置部下,安置柴桑百姓,顾念南境万民,他要善后。从她七岁被
“这句话,以后我不会再问了,”她忽而一笑,看四周,“五岁时,你就骗我说要看山雪,到今天都没看到,只会拿一个响雪亭哄我……”
她咬着下唇,轻声说:“五年后,我们冬天进山?”
“这次不许食言。”
不食言。
昭昭喜欢成双成对的东西,他记得,所以酒仅留两坛,埋于树下,等日后来取。剩下的二十三坛数敲碎。天亮前,沈策背昭昭下山,昭昭被他这数月背习惯了,梦里都会乖乖搂紧他的脖子,时不时醒来:“哥,你走慢点,走快了想吐。”
她放慢脚步:“这酒究竟有何好喝的,能让你夜夜买醉?”
她
他笑,低声回:“昭昭非我,安知我不知昭昭之乐?”
“自负,”她阖眸,
比如,我不是你亲妹妹。
“是吗?”他
山路前有鹿的影子,他想叫她看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