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里正式下旨册封公主已经是三天后,而这几天谢家的门槛几乎都被踩破了。
曾经那些看笑话的,背后指点谢家养了个女儿丢人现眼,白废了多年家声的,如今一个都没了,反倒是春日宴赏花赏景品茗论诗的帖子几乎都快把谢家几个女眷给淹了。
原本谢于归义绝之后,谢家其他几个未嫁的姑娘也受了牵连,本有意议亲的人家突然偃旗息鼓,就连谢家也变得门可罗雀。
可谢于归成了永安公主后,被昭帝为义妹,甚至半个月后还要行册封礼祭奠李氏先祖,谢家那几个未嫁的姑娘也都跟着水涨船高,之前那些议亲的人家又都蜂拥了上来,就连原本不看好她们的,也都将目光放了过来。
谢于归懒得应付外头的热闹,借口养伤邀请的帖子一个没接。
那些人便转了方向,将帖子递给了谢家几位夫人,还有那几个没出嫁的谢家姑娘。
谢于归也没拦着,帮着几个妹妹挑选几家人品还算不错,且家世门风都还算好的人家,让她们跟着谢二夫人她们出去赴宴,自己就窝
圣旨下来后第二天,谢于归入宫谢恩。
见到太后时,老太太泪眼朦胧,只拉着她一个劲儿的说着“好”。
魏嬷嬷也是
谢于归
谢于归瞧着那摆了一桌子的东西,哭笑不得“母后这是要把你的小金库全搬空了吗,陛下回头知道了又会闹您偏心的。”
“谁管他。”
太后哼了声,“他有国库,有他自个儿的私库,哪用得着惦记哀家这点东西,倒是你,以前那么多东西都散了个干净,这姑娘家嫁人可不能寒酸了,否则回头会被欺负的。”
谢于归靠着她的胳膊笑“他哪敢欺负我要是他欺负我,母后就替我揍他,把他喊进宫来打他板子。”
“好好好,哀家护着你。”
太后笑得眼睛都眯成了一条缝,“不过这些东西本来就是留给你的,不许推辞,回头混着皇帝的赏赐一起给你添妆,以前总惦记着皇家公主招个驸马守着,如今就算是嫁人,咱们嬿嬿也得比谁都风光。”
谢于归也没拂了太后好意“好,都听母后的。”
太后这才开心。
谢于归陪着太后说了会儿话,又听着她絮絮叨叨的念着过去的事情,等服侍着太后吃了药,又将人哄睡了后,谢于归才轻手轻脚的从寝殿退了出来。
魏嬷嬷跟
谢于归柔声道“辛苦阿嬷了。”
“殿下别胡说,奴婢跟了太后娘娘半辈子,哪有什么辛苦不辛苦的,倒是太后娘娘惦记着赐婚的事儿,这几日倒跟有了盼头似的,还闹着要替您主婚呢。”
魏嬷嬷是真的高兴,前些时候太后的身子每况愈下,哪怕汪太医想办法用药吊着都不顶事。
太后就像是知道她命不久矣没了盼头,再珍贵的药喂进去也能吐出大半来,整日都缠绵榻上瞧着像是枯败的花,连寿安宫里都透着一股子死气。
可打从那天昭帝回来与她说过话后,她整个人都像是活了过来,特别是谢于归入宫陪她这几日,太后整个人都神的不得了。
自己有了盼头,人也鲜活起来。
每日好好吃药好好进食,满心就惦记着要替谢于归主婚,让魏嬷嬷瞧着都欢喜。
魏嬷嬷说道“王爷这几天一直都
谢于归失笑“是我让他先将伤势养好,不过这么多天了,应该也快了。”
也不知道韩恕这几天
谢于归惦记着宫外的事情,对着魏嬷嬷道“天色不早,我该出宫了。”
“阿嬷记得提醒母后吃药,让她好好保重身子,我一有时间就入宫来看她。”
魏嬷嬷虽然想要谢于归多留几日,却也知道她如今的身份跟以往不同,住久了难免会招人猜测,她点点头道“那奴婢送您出去。”
谢于归离开寿安宫后也没再去见昭帝,只寻了宫人去禀告了一声就领着青麟出宫,没想到没走多远就撞上了一个宫人。
那宫人瞧见谢于归就连忙行礼“锦思见过永安公主。”
谢于归嗯了声,点点头就想离开,没想那锦思却是起身一挡,“公主且慢,我家娘娘想请公主过去叙话。”
娘娘
谢于归挑眉。
她进宫这几天,除了见过太后和昭帝之外,也就
昭帝待她亲近,也不是没有后妃想要与她说话交好,只是谢于归不想掺合昭帝后宫的事情,直接推拒了几次,又有太后和昭帝直接下旨不许人打扰,这事就不了了之了。
她倒是没想到居然还有人来出宫的路上堵她。
“你家娘娘是”
“我家娘娘是翁贤妃。”
锦思态度十分恭谨,“公主这几日陪着太后娘娘,我家娘娘也不敢多打扰,只是娘娘听闻公主之事许久,早就想要与公主说说话。”
“我家娘娘知道公主今日出宫,特地
翁贤妃这几天的确除了请安,从来没找过她,而且这人把话都说到这份上了,谢于归也好奇翁贤妃找她做什么,便说道“贤妃娘娘盛情,我自然不好拒绝。”
锦思闻言顿时露出笑来“公主这边请。”
玉溪宫
那戏台上摆着锣鼓,瞧着像是偶尔会用的,而正殿门前的横梁柱下还养着一只格外好看的五鹦鹉。
谢于归以前虽然住
后来搬出宫住进长公主府,再进宫时就只去寿安宫坐坐,不然就是去御书房见昭帝。
“永安公主来了,快,还不请公主进来。”
翁贤妃早早就
“永安见过贤妃娘娘。”
谢于归行了个半礼。
翁贤妃连忙扶着她起身“快别跟本宫行礼了,过来坐。”
谢于归见她热情也没客气,让青麟留
那桌上的菜色瞧着致诱人,一旁的暖盅上连酒也温好了。
谢于归见她招呼她入座之后,就想要斟酒,她伸手一拒“我之前受伤还没好全,太医说不能饮酒。”
“今日我本该出宫却被贤妃娘娘唤来玉溪宫,不知贤妃娘娘找我过来所为何事。”
翁贤妃原还想跟她说说话缓和缓和关系,再提正事,却没想到她单刀直入。
她手里提着的酒壶僵了下,连忙放
谢于归说道“还好,太医说再养些日子就没事了。”
翁贤妃说道“那就好。”
见谢于归看着她,像是
“其实本宫今天找你过来,一是为着替我那侄女儿跟你道个歉,清宁那孩子往日瞧着乖巧,没想到暗地里居然是那般性子,连本宫这个姑姑都被她蒙
“本宫一直知道她心高气傲,却没想到她居然暗中跟顾家人有所往来,还干出那种混账事情,若早知道的话本宫说什么也会好好教训她,也不至于让她胡作非为让得你受了那么多委屈。”
谢于归听着翁贤妃的话,对她说的这些倒是信的。
她也算是认识翁贤妃好些年了,这人虽然有时候瞧着张扬蠢笨了些,可实际上能
翁贤妃将她自己跟翁家分的很清楚,她会借势,也会
这也是昭帝为什么不喜翁家,却能宠着她的原因。
翁贤妃这人要说多聪明算不上,可她却极为识时务,也爱惜名声。
翁清宁干的那事不管放
翁贤妃虽然无子,可她是盼着有个孩子,甚至还想着要有将来的。
她要是早知道这些的话,哪还能跟翁清宁有什么姑侄情谊,还想办法让她
谢于归说道“贤妃娘娘言重了。”
“翁清宁是翁清宁,娘娘是娘娘,她的事情跟您无关,况且此事已经过去这么久,她和相思伯也如愿以偿恩爱缠绵,我也没觉得有委屈。”
翁清宁和顾延纠缠到死,就是对谢家那小姑娘最好的报答。
翁贤妃仔细看着她神情,见她眼神清澈不带半丝怨恨,提起翁清宁时也格外平静,这才相信她是真的不
不爱顾延,不恨翁清宁。
翁贤妃心中微松了口气“那就好,本宫还怕你总记着以前的事情放不下来,她跟相思伯能有今日也是他们罪有应得,你也还是要朝前看才是。”
谢于归听着这话看她“朝前看”
翁贤妃笑道“本宫今日邀你过来便是为着此事,一是想要替我那不懂事的侄女跟你道个歉,第二嘛,本宫想要替人与你保个媒。”
“清宁坏了你的婚事,也毁了你的安宁,本宫实
“本宫见他品性不错,家世也配得上你,便想与你说说。”
谢于归倒没想到翁贤妃居然是想要替她保媒,挑眉道“娘娘说的是谁”
“昌南伯府嫡次子,董恒。”
翁贤妃说道,“这董恒虽然是伯府次子,可模样端正,文武双全,不仅早有功名
“他母亲临阳郡主性子温和大方,父亲昌南伯也几乎不管后宅之事,大哥
“那昌南伯府没有纳妾的习惯,男儿是出了名的专情,就算是放
“董家的人求到了本宫这里来,本宫又觉得之前清宁的事情对你有所亏欠,便想着还你一桩好亲事,你意下如何”
谢于归微眯着眼,董家的人她倒是认识,昌南伯跟临阳郡主性子也算得上是不错,只是她记得这董家跟翁家有着姻亲。
翁继新的长子就娶了昌南伯的亲妹妹,算起来翁清宁跟董恒还面前算是表兄妹。
那个董恒她以前见过一面,是个端方如玉的少年君子,只是让董恒娶她
谢于归对着翁贤妃道“昌南伯府也是极显赫的人家,他们肯让嫡子娶一个嫁过人的姑娘”
翁贤妃以为她有顾忌,顿时笑道“怎么不肯”
“你不知道,董恒那孩子向来都有主见,他母亲早就开始替他议亲,可这满京城的姑娘他一个都瞧不上眼,反倒是那天你
“他当时便有钦慕之心,只是碍着你与相思伯的事情怕让你名声受损,直到相思伯娶亲,这事情又过了这么久,他才提了出来。”
“这婚事便是他自己跟他母亲求的,只怕高攀不上永安公主,临阳郡主才进宫寻了本宫说和。”
谢于归听着翁贤妃的话,只觉得那董恒口味当真是特别。
她记得她跟顾延义绝那天闹的可不怎么好看,旁人都只道她是泼妇,心狠手辣半点不顾情面,指责她没女子顺从的更是不少,这董恒居然喜欢这样的
翁贤妃笑着道“董恒真的是个不错的孩子,样样出色,你如果对他有意,等出宫之后本宫便寻个机会让你见见他,至于婚事大可见过之后再说。”
她的确是有想要给谢于归赔罪的意思,毕竟谢于归如今深受昭帝和太后喜爱,不仅被封公主,连与那二人亲近都不似君臣,这份荣宠甚至要远远超过当初顶着那张脸得了喜爱的翁清宁。
翁贤妃不愿意跟谢于归结仇,而董恒的母亲也的确来求过她。
她知道董恒品性样貌都算不错,昌南伯府也是极好的人家,所以才会开口说这桩媒。
既能补偿了谢于归,又能拉拔董家一把,也算是帮了自家亲戚。
谢于归原本还想着翁贤妃保媒是有什么别的想法,可见她居然愿意让她跟董恒先见面再谈其他,她倒是真有几分相信那董恒是对她有意了。
若非心中坦然,她也不敢让她跟董恒见面,让谢家去查。
谢于归神色温和,却只是摇摇头“多谢贤妃娘娘好意,只是此事不用了。”
翁贤妃顿时道“为什么那董恒真的是个好的。”
“我知道清宁的事情让你对本宫和翁家有嫌隙,可本宫也断不会
“他真的是个极好的夫婿人选。”
谢于归见她急切模样,倒是笑起来“不是这个原因,我知道昌南伯府家风极好,临阳郡主也是个待人宽厚的,只是我跟董恒不合适。”
“娘娘好意我心领了,只是这婚事还是算了。”
见翁贤妃张嘴还想说话,谢于归道,“我拒了这婚事不是因为翁清宁,我刚才说的也是真的,翁清宁是翁清宁,你和翁家是你和翁家。”
“我跟他们二人的恩怨早就已经清算,她和相思伯的事情已经跟我无关,我也绝不会再因她而对您和翁家心有嫌隙。”
谢于归说完之后站起身来,
“今日多谢娘娘款待,只是天色不早了,我也该出宫了。”
谢于归朝着翁贤妃蹲了蹲身子,就告辞离开。
而翁贤妃叫了她连声见她没停下来,走的毫不迟疑,顿时脸就沉了下来,等人出去之后,守
“她没应。”
翁贤妃有些气又有些恼,更觉得谢于归有些不知好歹,“本宫真心实意的跟她修好,就算是想要替董家谋些前程,可那恒哥儿也是千挑万选的好男儿,这京中想要与董家议亲的人多少,她怎么就还瞧不上眼了”
就算谢于归封了公主,就算得了陛下和太后喜欢,可她到底嫁过人了。
那昌南伯府已经是极好的选择,董恒又是真心喜欢她。
翁贤妃原本还笃定了谢于归就算当场不答应,至少也不会拂了她的面子,回去好生打听打听董家和董恒之后就会明白她一片好心,可谁知道她居然一口就拒绝了。
陈嬷嬷也没想到谢于归会直接拒绝,见翁贤妃恼怒至极,她低声劝道“算了娘娘,昌南伯府这事儿您本也不该掺合,况且永安公主如今深得圣宠,您也别为了这小事得罪了她。”
“表公子是个好的,她不愿意您就全当是她自己没有福气,别气坏了身子。”
翁贤妃也深以为然,只是对于谢于归到底是有些恼的,怨她不识好歹,也太过不给她颜面。
这种事情就算是不答应,她难道不该做做表面功夫,假装应付一下吗
哪有这样直言拒绝当面打脸的
翁贤妃忍不住跟陈嬷嬷抱怨着,又想着该怎么跟董家的人回话,过了一会儿,出去送谢于归的锦思就快步跑了进来,脸上像是因为跑得太快布满红晕。
“娘娘,娘娘”
“怎么这是”陈嬷嬷皱眉,“没规矩的,大呼小叫的干什么”
锦思急声道“不是,是奴婢送永安公主出去的时候,听来接她的人说,厉王府的人去谢家提亲了。”
“什么”
翁贤妃“唰”的起身,险些撞翻了桌上的东西。
陈嬷嬷连忙扶着她,脸上也是震惊,“你说谁去谢家提亲了”
“厉王府”
锦思脸上通红,一边喘气时一边说道“谢家的人等
“谢家的人接了永安公主就匆匆走了,奴婢赶紧回来禀告娘娘。”
翁贤妃听着锦思的话脸上乍青乍白,一时间简直极了。
那董恒是好,昌南伯府也是极好的人家,可要是跟厉王府比起来算什么
她想起自己刚才说过的那些话,想起谢于归的拒绝,如今才知道她那句“不合适”指的是什么。
有厉王上门求亲,那董恒算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