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秀瞅着她,舍不得移开眼,头
嗯,至善娘子是真没拿准姑爷当娇客,那头香案布置妥当,这头她就揪了准姑爷当苦力,宣旨吧。
重头戏来了,早就等待已久的来客们,纷纷肃容正立,虽然接旨的不是她们,但她们绝对比裘怫还更关心懿旨的内容。
果然是册封郡主的懿旨,少年郎清朗明亮的嗓音,让这道懿旨也多出了几分明快的味道,一如太后赐下的“明怡”封号。
新鲜出炉的明怡郡主,就是裘怫身上最明亮光耀的一层光环。
这一天后,消息不径而走,引得京中一片哗然,也气得宁远侯夫人几乎砸了半个房间的摆设,觊觎多年的东西一朝成了别人的,她怎能不恨入骨。但不知反省的人永远都不会知道,这就是至善娘子对她的报复。
从一开始,至善娘子就没想过把这个郡主封号给任何人,尤其是裘怫,她越是喜爱这个女孩儿,就越要保护她,但纵然至善娘子再是用心良苦,也抵不过有的人就是要多想,既然如此,何苦让裘怫白白担个贪慕富贵、趋炎附势的名头,索性落实了罢。
这里头的究竟,至善娘子不说,自然不会有人知道,宁远侯夫人就此深
无论这件事引起多大的风浪,对裘怫都没有太大的影响,定了婚期的姑娘,就不合宜再出门了,再多的宴请她都可以合情合理的推掉,不给那些想看她的热闹或是暗里给她使绊子的人半点机会,除了进宫向太后谢恩之外,一直到出嫁,裘怫果然就真的没出过裘府半步,有这近半年的缓冲期,足够京中热议的话题换上好几轮了。
倒是至善娘子忙了一阵子,又给裘怫准备了一批嫁妆,以前准备的,那是压箱底的,没上嫁妆单子,这回准备的,正式列了一张清单,补到了已经送进荣国公府的嫁妆单子里头,一下子,裘怫的嫁妆就变得相当可观,至少完全衬得上荣国公夫人这一头衔了,不像原来,总有点寒掺。当然,原来那也是没有办法的事,以裘家的家底儿,不可能给裘怫置办更多的嫁妆了。后头还有个裘怡呢,总不能家底全掏空了就为了嫁一个裘怫吧,更不用说,还得留一部分家产给昆哥儿。
郑秀就没
只是一想到这近半年的时间不能与小姑娘见面,少年郎难免有点蔫,好
郑秀立刻就打起神,窜去了东宫。
这一忙活,忽忽的就是两个月,有事儿干的时候,不觉得时间过得快,那只想要离间东宫和荣国公府的黑手,也渐渐显了形。
所有的证据都指向了五皇子府,太子冷哼,他早看老五就是个绵里
既然找到了这只手,接下来要怎么对付这只手,自然还是太子的事儿,以五皇子的实力,不过初涉朝政一二年,远不是已经
只是这过程并不顺利,因为二皇子出面了,不是他跟五皇子有多么深厚的兄弟之情,这种上不了台面的竞争对手,死一个好一个,二皇子之所以出面,无非就是给太子添堵,太子想干的事儿,他偏就要反着来,还能顶个兄友弟恭的名义,反衬着太子打压五皇子,毫无兄弟之情。
于是这件事最后又演变成了太子和二皇子的争斗,搞得朝堂上又是一阵暗流涌动,倒让五皇子死里逃生,得了渔翁之利,赶紧缩头缩脑的,告病躲
一时间,五皇子的门下终日惶然,求告到五皇子府,五皇子连门都不开,只让府中长史出来安抚,一副“五皇子自己都是泥菩萨你们就不要再添乱,赶紧回家去学着五皇子闭门不出吧”的表情。
这让那些一心奔着荣华富贵去的人怎么甘心,平时他们出钱出人出力的捧着五皇子,还负责出谋划策的,结果一出事,五皇子就缩成了乌龟,任他们自生自灭了。
没门路的只有自认倒霉,谁让他们瞎了眼识人不清,没瞧出五皇子就是个阿斗,有门路的人,自然就有了改换门庭的意思,东宫和荣国公府联手,形势一片大好,这会儿靠过去,东宫当然是看不上眼的,东宫本就门下济济,哪里看得上他们这些半路来投的,倒是荣国公府,还有那么点机会,毕竟,荣国公年少,手底下缺人呢。
于是荣国公府大门前一时车水马龙,正巧又赶着年关,送礼都是现成的由头。
对于这些墙头草一样的投机分子,郑秀是万万看不上的,不过他还是容许这些人登上荣国公府的大门,从中挑挑捡捡,勉强挑出一两个能用的人。
这是一个信号,这个信号让更多的人看到了曙光,来找郑秀的人就更多了,几乎没费什么大力气,郑秀就得到了他想要的消息。
投靠五皇子的人里面,没有建平伯府,也就是说,少阳门的事情虽然是五皇子干的,但是当初拿裘家当幌子攻击太子的幕后黑手,不是五皇子。
但是离间东宫和荣国公府的手段,却又跟当初那件事,
这个可能性有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