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砚的婚事匆忙,免不了惹人议论,可皇帝和谢家拿了钦天监来作借口。
监正察言观色,知晓圣意,特拟了三个吉日。
一个是下月初五,另一个则为明年春后,再远一些已去到后年腊月,显然都不合适,大家顺顺当当将把戏唱完,如此,谢小侯爷的婚事就此落定。
谢震本就不讲排场,尤其此际敏感,更怕大婚遭人非议。
琐事议定,侯府便着手安排定亲事宜。
如此一来,不管顾念先前再如何隐瞒,待到媒人上门,她要嫁入侯府一事很快传遍全城。
她害怕看热闹的人纠缠上门,索性让药铺众人休沐几日,独自留
离大婚只剩几日,未免媒人品察出端倪,顾念不得不搬回了顾家。
她有心躲着顾明章,夜里不敢灭灯,睡得也很浅,如此提心吊胆过去两日,一切相安无事。
想来他应是权衡过一番,到底不敢妄为宣淫。
顾念
王姨娘皮笑肉不笑,忍着不耐听媒人说完,转头直接回了别院。
赶制的新婚绣服由宫里的嬷嬷送来,随行的还有教授礼仪的女官。
寻常世家公子成婚并没有这样大的排场,更没这般繁冗的礼节,全因谢砚同是李氏皇族的血脉,哪怕婚仪从简,该有的规矩也不可怠慢。
顾念惴惴不安,大婚的迷茫和不安催赶着她往前,繁琐的礼节和世家讲究令她喘不过气那般。
她能从这些人的表情里看出旁人对她的态度,鄙夷、轻视,又或冷漠、猜忌
顾念已无路可退。
转月初五,大吉。
大盛朝婚俗,女子出嫁当日娘家众人需回避,说是不盼不念,出嫁的女儿不回头才能过上好日子。
说归说,真正疼惜女儿的家族总能找到各种由头送姑娘出门。
王姨娘本就不愿见顾念落得好,如此连装装样子也不情愿,借口说闪了腰下不来床,顾家一众心领神会,躲得干干净净。
宅院冷清,顾念身边唯独站了清心一人。
她披着红盖站
胡同传来一阵动静,喜婆
有人行至面前,顾念五指一颤,视线里多了一双金纹软靴,意头格外好。
谢砚沉声“握着我的手。”
掌心摊开,五指修长如玉,有几道浅浅的茧痕,他提剑拉弓,是个战无不胜的英勇将军,而今后,她将成为他的妻子。
顾念心跳怦然,慢慢抬起手,那抹鲜明的红衬托着她透白的皮肤,指腹虚虚搭
转瞬,谢砚拢五指,那阵温暖而不由分手的力道蔓延开来,顾念一时心神震荡。
他将她牵出了院子,伸出胳膊,顾念迟疑片刻,直到清心小声提醒“姑娘,该上喜轿了。”
顾念这才回过神来,忙搭着谢砚的手登上轿子。
喜婆继续唱词,迎亲队不敢耽搁,直接回了长门街镇南侯府。
哪怕谢砚明言不得铺张,李玉真也不愿太过将就,毕竟是独生子成婚,人生大事不可怠慢。
红毯铺到了侯府大门外,谢砚扶着顾念落地,随后执了牵红的一端,二人并肩慢行。
身上脚下不断有五谷杂粮洒落,孩子们嬉闹的声音令顾念脸颊
花生桂圆红枣全是吉祥的寓意。
走过第一道门,谢砚忽然停下步子,喜娘高唱“新人共跨火盆,除晦、福临”
谢砚掀了喜服一角,率先跨了过去,顾念左右各来了一位小婢女,替她拢起长裙,她跟上谢砚,紧接着又跨过马鞍,求夫妻一世平安,生死同眠。
踏入第二道门,穿过院子,红毯一路铺到了正堂。
顾念只听见了公婆的声音,却不见真容,大盛朝的规矩,新妇成婚当日不得见家翁,三叩九拜过后,奉茶是隔日清早的礼数。
礼成,她被蒙着头,一路跟随谢砚的步伐。
自正堂离开,经游廊,过小花园,众人簇拥着顾念往前走,总算跨进了院子。
顾念不及好奇,人已被送入室内。
她跟谢砚并肩坐
长
喜娘唱“揭盖头、落头红,百年好合”
顾念呼吸一滞,目下是谢砚如玉石般的十指,他拉起红披两头,慢慢往上揭开。
她不敢面对,可随着他手指的去势,无端被吸引,顺势抬起头来。
四目相对,谢砚金冠红袍,深眉星目,着一身喜服更显俊朗不凡。
她局促地眨了眨眼,面带红晕,透白的肤色更显莹润。
谢砚的眸色闪过一丝涟漪,很快复归平静。
他面无表情地看了顾念一眼,别过脸,伸手握过两杯酒,抬指朝她递来。
喜娘笑“交杯同饮,琴瑟和鸣。”
谢砚俯身朝她靠近,二人的喜服蹭到一起,他们从未有过这般亲昵的姿态。
顾念憧憬着、期盼着、带着莫名的喜悦,低下头小心翼翼地饮了一口,喜娘殷勤地接过杯子。
谢砚很快松了手,彼此再次拉远了距离。
“谨托信物,情有独钟”
婢女托举着一双玉簪走上前来,那是由一块冰种翡翠雕出的两支玉簪,款式巧别致却不浮夸,种水极佳。
谢砚将玉簪握
他心无旁骛,随意将其中一枚斜插入她的
室内一片热闹,婚仪礼成,喜娘分
这边终于安静,谢砚几乎是
顾念怔了怔,却因规矩所制不得开口追问,她怔然望着谢砚,他却头也不回地离开了内室。
她怅然若失地攥紧宽大的袖子,五指又松开,反复几次,内心煎熬。
她知晓谢砚得去去前厅迎客,而她坐
这场婚事来得突然,又因谢震明言简单操办,由此宴请的宾客人数也很谨慎,甚至比不得那些没落世家庶子的成婚排场。
但谢砚对此并不
李淮知晓谢砚心情欠佳,没故意找他不痛快,只
喝到意兴阑珊,李淮叹了口气“你也不必如此,退一步说,男儿郎总归要成亲。顾姑娘生得花容月貌,称得上世间绝色,你白捞一大美人作媳妇儿也是开心事。”
谢砚睨他一眼“不如你替我成亲”
李淮瞪眼凶他“别让我
谢砚冷笑“你打得过我”
李淮“嘶”了一声,指指点点“今儿你新婚,新郎官我得罪不起。”
谢砚听着刺耳,转过眼,盯着手里空荡荡的玉杯出神。
宴席将散,李淮没法一直赖着不走,他最后宽慰了几句,这便起身向侯爷辞别,临走前又深深望了谢砚一眼,只盼他自求多福。
谢砚饮下最后一杯酒,这便缓缓站起身。
他挥退仆从,一人执灯慢行,远远地瞧见别院灯火通明,不由蹙了蹙眉。
他走进院子,瞧见顾念的陪嫁丫鬟仍规矩地守
清心见谢砚独自回来,忙快步迎下阶前想要伸手接过灯笼,谢砚抬手一挡,只说“下去吧。”
小丫鬟迟疑了片刻,又忐忑地朝身后瞧了一眼。
她见不着坐
谢砚站
外厅的圆桌上摆满了新婚求吉祥的糕点干货,一对如意宫灯,是多子求富的款式。
他挥灭外头的灯,明显察觉到屏风后坐着的人动作有些大。
顾念已听见了外头的动静,忍着疲惫和饥饿连忙坐正。不觉脑袋轻晃,头上的珠钗步摇相撞,
也正是此际,一抹红影绕过屏风,顾念怔然抬眸,见谢砚醉眼朦胧地站
外间暗了下来,内室烛火通明。
那些光照
她紧张地期待着,却因规矩而不得言语,她以为谢砚会将她扶起,哪怕不是嘘寒问暖,起码也会问一句饿不饿累不累
可谢砚并没有走到她身边,他像没瞧见她那般,自顾自地顺着圆桌坐下,拎起玉壶倒了杯茶。
顾念怔然望着他,手指轻轻抠着绸被。
正当她六神无主之际,谢砚转眸看向她,满面透着冷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