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子莘的生日,车队
“既然前方有村子,我们去借宿一晚。”付子莘和杨镖头商议后说道。
车队整顿拾好,往村子驶去。
“气死我了,我昨天去看菜地还是好好的,今天中午去,地里的菜不知道被谁全拔光了。”一个妇人说道。
王三宝
谁知道刚走到菜地一看,土里一片狼藉,里面一串杂乱的脚印,一根草都没给她留下。
“谁会摘你的菜,村里家家户户都种着有,而且大家都不是会做这种小偷小摸的人。”
“就是不知道是谁拔了,只能吃这个闷亏”
“这年月,还要偷菜吃。”
“可不是嘛,咱们附近几个村落,我还没听说哪家是过不下去要去偷别人菜的。”
要真是没菜吃,跟主家说一声,去地里摘点也是没有关系的。
邻里间不计较这些。
“我家的鸡昨日也被偷了。”又一名妇人刚吃完饭出来,加入闲聊。
这家人住
“这也太凑巧了。”
妇人们议论纷纷,各有猜测。
突然村里传来叫骂声音,“哪个天杀的,竟然敢偷老娘家的米和油盐。”
“走走走,去看看,怎么回事。”
这家人的亲戚家请客,昨天一家老小都去了,今天下午才回来。
老太太正准备煮晚饭,走进厨房一看,橱柜的锁被撬开,里面锁着的粮食和油盐不翼而飞。
一时间,大家人心惶惶。
“汪汪汪”村口传来狗叫声。
临近傍晚,谁会来村里
“这不就是中午来我家买鸡的那位管事怎么又回来了”有位妇人突然道。
付子莘一行来到村里,问了村长家的方向,马车
“你们是”一位老者问道,他正是白果村的村长。
王三宝上前,“村长好,我们路过此地,因途中耽搁,
老村长做事谨慎,“是否方便看一下你们的路引”
付子莘把路引取出来,递给老村长,他确认没有问题,这才点头同意。
“贵客请进,家里还有两间空房,你们挤一挤就能住下。”
“这倒不碍事,我们的马车晚上需要派人值守,两间房足够。”白果村的房子大多没有建围墙,村长家的也是。
晚上必须派人守夜,杨镖头已经把值班人守安排好。
老村长将人请到屋里,“你们是去京城”
他有个堂侄,母亲早逝,后母一直虐待他。堂侄13岁那年,偷偷跑来求他。
老村长不忍心,拿了私房钱塞给他,让他离开村子,去别处。
过了几年后,老村长接到过一封来自京城的信件,里面还放着一张银票。
写信的人就是他的堂侄,只不过后来再无他的消息传来。
如今堂侄的后母已经得病去世多年,老爹因为赌博欠钱被人剁了手,
老村长将堂侄家的恩怨讲了一遍,“我那侄儿姓温,叫温大成。”
“等我们到了京城,有空就帮你打听打听。”付子莘道。
背井离乡,虽然父母不争气,但是这堂叔伯却一直记挂着他。
老村长还特地给这堂侄留了一间屋子,就怕他什么时候回来却没住的地方。
以前,凡是老村长见过的往京城去的人,他都会拜托对方帮忙打听。
只不过三十年过去了,仍旧杳无音信,他也知道希望渺茫。
“无需刻意打听,若是碰到了,只需告诉他我一直记挂着他。”
如果温大成还活着,今年已经四十三岁。
“好的,没问题。”付子莘爽快地答应。
晚上做饭,借用了老村长家的厨房、柴火,秦婶子把饭菜做好后特地给村长家端了一份去。
阿绿帮忙铺床,一共两间屋子,一间男的住,一间女的住。
因为第二天要早起赶路,也不好分开住到其他人家,大家将就着歇一晚。
小孩子们睡床上,付子莘和乔小语也挤着
付平悦从马车上把蜡烛和书籍给拿到房间,“姑姑,你的书。”
付子莘习惯每天睡前看书,已经养成习惯。
付平悦和王秀廷受其影响,睡前也会找些事情做,比如轮流给两兄弟讲故事或者念书。
几个人各忙各的,做着自己的事情。
平安和平喜困得睡着,秦婶子将两人抱到床上。远处突然传来狗叫声,惹得付家的两条小狗也跟着叫。
小狗被拴
“汪汪汪”
此起彼伏的狗叫声将两个小子吵醒,两人害怕,要让付子莘陪着。
她只好放下书,到床上哄睡两个小家伙。
狗叫声渐渐没了,只偶尔有几声马响鼻的声音。
“又睡着了”乔小语问道。
两个小家伙白天的时候和乔小语玩得非常好,也不找付子莘。乔小语刚哄两个小子,他们却一点都不买账。
付子莘点点头,从床上坐起来,“晚上认人的,看不到我不睡觉。”
两兄弟的睡眠都浅,晚上要醒好几次。
“他们一直和你一起睡的”乔小语有些意外,她一直以为平安和平喜是跟着秦婶子睡。
“这是培养感情,不然以后都不和我亲。”付子莘笑着解释。
侄女和侄子们都缺乏安全感,付平悦一开始到县城的时候,试过一个人住,但总是做噩梦。
付子莘不忍心,趁着平安、平喜还小,就让他们和自己一起睡。
她对兄弟俩是有安排的,男孩子大了同住始终不合适。
付子莘计划先
乔小语回想起平日的相处,有许多忽略的细节。
平安和平喜有了好东西,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姑姑付子莘。
他们还会时不时抬头看,付子莘若是
要是看不到付子莘,就会一直叫姑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