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翠花心里觉得迎春现
“你怎么知道陈嬷嬷回娘家是因为这个”不是说陈嬷嬷不愿意来府里打秋风吗,那她就是没有来府里求见迎春。人都没见到,迎春又是从哪儿知道陈嬷嬷为什么被赶回娘家的
“那个,那个,”迎春有些期艾起来。张翠花也不催她,只自己静静的喝茶。迎春知道想改善陈嬷嬷的处境,还得自己母亲出手,只好咬咬牙,把事情从头到尾说了一遍。
迎春是个念旧的孩子,虽然陈嬷嬷已经回家三年了,可是她还是惦记着陈嬷嬷。不过听夏金桂说,夏太太就不愿意让她与奶嬷嬷过多亲近,据学舌的丫头说,一般人家的主母都是如此,为的是怕孩子与生母离了心。
迎春觉得张翠花没表现出来,是体贴自己怕自己为难,心里一定也如夏太太一样,希望女儿更亲近自己。所以迎春一直没敢
即惦记着,便想知道陈嬷嬷过得好不好,还想着不时给陈嬷嬷送点儿东西,希望陈嬷嬷能过得松快些。原本这些事都是让夏金桂家的奴才去做,免得张翠花知道了,以为自己与她离心。
可是三年前夏家却守起孝来,不光主子不好出门,就是一向替迎春给陈嬷嬷送东西的奴才,也不能随意出门了,这让迎春与夏金桂都挺苦恼。
不想刘家的老二觉得这完全不是事儿,主动揽下了这个活计,不时的替迎春给陈嬷嬷送些东西。前些日子府里外头都忙,迎春也就没顾得上给陈嬷嬷送什么,结果昨日刘老二就悄悄派人告诉她,说是陈嬷嬷被赶回娘家去了。
总共不过是一个多月没送东西,陈嬷嬷的丈夫便觉得自己的媳妇没有利用价值了
张翠花忽视了替迎春送东西的刘老二,有些感叹道“当初若不是陈嬷嬷来咱们府里,他们一家子都得喝西北风去。不是陈嬷嬷一个月一两银子,他们一家子怎么翻得了身。”
人心难测,还真不是一句虚话。本
以为小门小户总比大户人家多出些人情味,谁知道一样的翻脸无情。
迎春的泪终于掉了下来“何止呢。要说陈嬷嬷每个月也回家去看看孩子,结果那个孩子总说陈嬷嬷是为了咱们家里好吃好喝,打小就不要他了,到现
“他还说了什么”张翠花直觉不是什么好话,很可能是陈嬷嬷被赶回娘家的直接原因。
“刘二哥还说,陈嬷嬷的丈夫,跟一个寡妇生了一个儿子,已经,已经六岁了。她丈夫想让陈嬷嬷拿银子供那个儿子书,陈嬷嬷手里没银子,又不愿意听她丈夫的来府上诉苦求银子,她丈夫才把陈嬷嬷赶回娘家的。”
六岁,也就是说陈嬷嬷把自己当成奶牛一样出卖自己奶水,让一家子衣食无忧的时候,她那个丈夫已经跟人有染了。不光有染还闹出了人命,还想着让陈嬷嬷供养自己的私生子。
大写的张翠花心里只有这三个字翻腾。
“知道你陈嬷嬷的娘家
听说母亲要插手这件事,迎春的泪一下子就不流了,还给了张翠花一个甜甜的笑脸“嗯,刘二哥都知道,我这就让他带人去接陈嬷嬷。”
等等,这个刘二哥出现的频率是不是高了点张翠花后知后觉的
不急不急,慢慢就知道那个刘二哥怎么天天不书,有功夫替迎春跑腿了。
直到迎春欢快的跑远了,张翠花还
可是一见到一脸愁苦的陈嬷嬷,张翠花知道自己没空理会刘家二小子了,挥苍蝇一样把人赶走,张翠花让陈嬷嬷坐下慢慢说。
陈嬷嬷哪里敢
“你是该知道没脸见我。”张翠花这话说得很不客气,让迎春呆了一下。不过张翠花接下来的话,让她
知道为什么母亲这么生气了“你走的时候我是怎么嘱咐你的,是不是让你自己多少留些银子傍身,是不是让你不管什么事,都可以来府里求助”
陈嬷嬷的泪掉得更急了,哭了好一会儿才强忍着声“太太都是为了我好我知道,可是我有什么脸再来求太太。”
“陈嬷嬷。”迎春糯糯的叫了一声。
听到她的声音,陈嬷嬷好象怕吓着迎春一样,泪掉的没那么快了,慢慢的话也能说成句了,要把自己回家后的遭遇说给张翠花听。
不想刘太太得了自己儿子报信,也过来了,想听听那个比自己丈夫还不如的东西,是怎么欺负人的。她都来了,夏太太怎么会不到场一下子正房便人满为患了。
这是闲的吧,都是闲的吧张翠花心里把刘太太跟夏太太埋怨了几句,自己也一脸八卦的示意陈嬷嬷,可以讲一讲她的故事了。
刘太太与夏太太,陈嬷嬷
陈嬷嬷刚回家的时候,并不知道自己的丈夫已经有个相好,一心想着补偿自己那个出生一个月就离了娘的儿子。可是六年的时间,足够让她的婆婆给小儿子灌输一脑子自己的娘贪图享受,所以明明只签了两年的契约,却一直
不管陈嬷嬷怎么跟小儿子说,自己是为了那一个月一两的月例,好让家里的日子更好过一点儿,才一次次求了主子让自己干了六年,她的小儿子都不肯信。哪怕前脚刚吃了陈嬷嬷给他买的东西,后脚那小子就对着陈嬷嬷又骂又讽。
别的孩子跟小儿子差不多。都觉得陈嬷嬷这六年
陈嬷嬷一心觉得自己亏欠了孩子们,只要孩子们肯给她一个笑脸,她就愿意把自己最好的东西给他们。
那些孩子
陈嬷嬷认为总是
自己生的孩子,自己这么倾所有的待孩子,时间长了,孩子们就会
只有
“那你丈夫婆婆呢”刘太太与夏太太听完陈嬷嬷说孩子的态度,异口同声的问了出来,不过关心的对象不一样。
陈嬷嬷很不愿意说自己的丈夫,先说自己的婆婆
回家之前,张翠花是给了陈嬷嬷几样首饰的,份量还很重,为的就是怕陈嬷嬷见了孩子,守不住自己手里的那点儿银子,有几样首饰,好歹有事的时候也能应应急。
可是那几样首饰一入了陈嬷嬷婆婆的眼,就被她给惦记上了。每天对着陈嬷嬷念闲秧,说什么陈嬷嬷的命比她好,见过大世面,享过福,有那么好的首饰。她自己别说是金的,就是银耳环都没戴过一个。
陈嬷嬷是个耳朵软的人,听婆婆说的可怜,先送了一副耳环,接着就跟开了闸的水一样,首饰们先后就归了婆婆,陈嬷嬷还没回过神来是怎么归婆婆的。
接下来就得说她的丈夫了。因为陈嬷嬷也知道自己手里不能一点儿东西都没有,所以
陈嬷嬷说的挺婉转的,就是希望自己逢年过节的时候来府里看迎春,不至于太过寒酸。结果那么婉转的话,还是换来了丈夫的老拳“也不看看自己是个什么身份,也想着穿金戴银那些东西娘着给几个孩子娶媳妇呢,你留着做什么”
好吧,给孩子们娶媳妇是正事儿,陈嬷嬷就算是挨了拳头也没有什么怨言。可是自己不光首饰都成了婆婆的,几件体面的衣裳也成了婆婆的,这就是陈嬷嬷自从离开之后,再也没有来过府里的原因府里的奴才们总要相互攀比一下,她刚出府就混得连粗使的都不如,来府里不是给姑娘丢人吗。
她不来府里,迎春却一直记着她,不时的
给她送些东西,每当快到送东西的日子,陈嬷嬷还是能得到几句好话的。这几句好话,足以支撑着陈嬷嬷到下次迎春送东西的时候。
可是上次该送东西的时候,没有人来。那家子人还想着是不是府里太忙没顾上,等两天好东西就会出现了。谁知耐着性子等了好几日,好东西还是没有出现,陈嬷嬷的丈夫不耐烦了。
他催着陈嬷嬷到府里来请安,催着陈嬷嬷问问姑娘为什么不给他们家里送东西了。陈嬷嬷
她丈夫给了陈嬷嬷两下子也没能让陈嬷嬷松口,气得说出自己急着让陈嬷嬷来府里讨东西的真正意图他外头还有一个儿子,那个儿子比陈嬷嬷生的五个儿子加起来都聪明,所以他要送那个儿子去书。
书是要花银子的,他自己赚不来,所以陈嬷嬷就得到府里向太太姑娘们求告。
说是晴天霹雳也不为过,陈嬷嬷没想到自己的丈夫不光有相好的,还有了另外的儿子。这让她不得不想起,自己刚回家的时候,丈夫也没少从自己手里拿银子,说是想做个小买卖。
可是所有的小买卖都赔了。别说没赚到银子,连本钱都一文不剩的赔光了。
陈嬷嬷就质问丈夫,是不是用自己的银子养相好的去了。她丈夫很硬气的承认了不说,还告诉陈嬷嬷,现
陈嬷嬷自然不肯,是,她们家的房子地方不小,还翻新过,完全住得下那个寡妇和她的儿子。可那是用陈嬷嬷的月例翻新的
听到陈嬷嬷竟敢说出她赚银子翻新房子的话,陈嬷嬷的丈夫恼羞成怒,直接把陈嬷嬷赶出家门,还放出话来,要是陈嬷嬷不带着银子,就别想再进他家的门了。
夏太太听得直皱眉头,没好气的问“那你的儿子们呢,往日也就罢了,现
听到夏太太问自己儿子们的态度,“哇”的一声,陈嬷嬷的哭声压抑不
住了,头摇的让人担心她的脖子会不会断掉“没有,一个也没有,他们就那么看着,没有一个人替我求情。”
张翠花向还想问话的夏太太摇了摇头,陈嬷嬷现
“鸣柳,跟风轻替陈嬷嬷洗漱一下。”张翠花让人把陈嬷嬷带下去了,想着借梳洗的时间,让陈嬷嬷缓一缓,平复一下心情,再商量下一步该怎么办。
“天下还有这样没良心的人”夏太太因夏金桂之故,对迎春的奶嬷嬷为人很了解,知道她不是个撒谎的人,说出来的都是真话。
正因为是真话,才让人更寒心。
“母亲。”迎春与后赶来的夏金桂都叫了一声,各自扑到母亲的怀里,表达自己一定会对亲娘不离不弃的决心,让自己的母亲知道,自己一定不会做陈家儿子那样的白眼狼,把个刘太太羡慕的眼睛都红了。
“总不能让那一家子喝着陈嬷嬷的血,还把占着她的房子吧。等一会儿便让人去把那家子恶心人的玩意教训一顿,看他们还敢不拿陈嬷嬷当人。”刘太太要把气出
张翠花觉得没这么简单“这总是陈嬷嬷的家事,要看她自己想怎么做。咱们最多是替她撑撑场子。”
刘太太也明白这个道理,不过是听到这样的事情,同为女人觉得不公平罢了。就是夏太太也只能摇头,当日夏老爷还
唉,老是听说这样的事情,迎春要是还想嫁人,张翠花才觉得是天下奇谈呢。她
看吧,遇到难解决的事儿,我们还是会怨时代。
陈嬷嬷来的很快,见几位太太跟姑娘都
回婆家陈嬷嬷愣住了“太太”叫了
一声,下头的话不知道该怎么说。
张翠花知道怎么说“你若是还想回婆家,这次我可以给你银子。不过也只有这一次,这次之后我也不会再让姑娘给你送东西了。”
说话间,张翠花见迎春想张嘴说什么,冲着她摆了摆手,不让她插嘴,自己接着说道“救急不救穷的道理,不用我说你也知道。这一次算是你为难着窄,我帮你一次。”
“可是你丈夫跟儿子婆婆是什么品行,你自己心里也有数,我这里不是开善堂的,不能你丈夫打你一次撵你一回,我就出一回银子。那不是帮你是
迎春的头慢慢低下了,她已经听明白了,正是因为自己屡次给陈嬷嬷送东西,才让她的家人养大了胃口,自己不想着怎么赚银子,只等着别人送去的东西过活。
一旦没有人送东西了,他们埋怨的对象就成了被送东西的对象陈嬷嬷。
所以若是这一次给了银子,母亲说的那种可能,很可能会出现。若不给银子,陈嬷嬷就算是回了婆家,能不能进家门不说,便是进了家门,已经离心的丈夫,白眼狼一样的儿子,陈嬷嬷的生活又能好到哪儿去
迎春抬起头看向张翠花,希望母亲能想出一个解决办法。
张翠花感觉到迎春
陈嬷嬷跟了迎春六年,对张翠花的行事也很了解,知道太太说出来的话从来没有更改的时候,不由低下头琢磨起来。刘太太与夏太太也不出声,大家都
良久,陈嬷嬷站了起来,向着张翠花跪了下去“太太,我想通了,我想跟太太签个卖身契,自卖自身”
什么张翠花疑惑的看了看刘太太与夏太太,看自己是不是听错了当年陈嬷嬷家里那么困难,她也只选择了与自己两年两年的签契约,没有提过卖身的事,今天竟说出要自卖自身的话
来。
这就是兔子急了也咬人的真人版吧。张翠花叹息了一声“你想好了”
陈嬷嬷用力磕了个头表示自己的决心“奴婢想好了。为了奴婢自己的那几个孩子不至落到后娘手里,奴婢不能跟那个没良心的和离。这嫡妻的位子,谁也别想从奴婢身上夺走。只要我一天不死,他跟那个寡妇生的孩子,就得叫我一声母亲。一个奴才的儿子,是不能考科举的。”
陈嬷嬷是见识过钱老大一家,如何来求告张翠花消了他们曾卖身的过往的,因此知道贱籍要到了第四代才能科举。那个男人不是觉得跟寡妇生的儿子聪明吗,不是想供他书吗,那就看看他知道自己倾所有供出来的儿子,却不能科举的时候,是个什么样的嘴脸吧。
“嬷嬷,你卖身之后,要是你的儿子又来找你怎么办”迎春刚才听出来了,哪怕那几个儿子伤了嬷嬷的心,可是嬷嬷还是惦记着他们的。
陈嬷嬷呆愣了一下,那五个都是自己身上掉下来的肉呀。就算自己有六年的时间没有他们身边,可是有一点儿空闲的时候,自己也是量给他们做好应季的衣裳,就怕他们冻着。回家的时候把自己省下来的点心拿给他们,就怕他们饿着。
要是他们又找上门来,自己怎么办呢
陈嬷嬷也不得不抬起头来看向张翠花,希望太太能给自己指一条明路。
张翠花是不想做这个恶人的,可是从要把人接进府里来的那一刻起,张翠花就已经有了做坏人的准备,她不慌不忙的开口了“现
陈嬷嬷听懂了,低头思索了一下,又给张翠花磕了个头“奴婢知道是为难太太,可是还请太太把奴婢的身价银子交给奴婢的大儿子着。”大儿子已经成丁了,应该能守住这份银子了。
张翠花想想点了点头,又问了陈嬷嬷一遍,见她确实是下定了决心,议定了身价银子二十两,便让李年带着她去官府办好身契,等办完了自有人去通知陈嬷嬷的家人。
陈嬷嬷走后屋
子里安静了好一会儿,哪怕是鸣柳几个丫头都心有戚戚,不知道自己应该兔死狐悲伤心一会儿,还是该劝主子们不要太过伤神。
“什么时候,咱们女人真的自己当家就好了。”夏金桂突然冒出这么一句。
几个大人面面相觑,迎春拉了她一把“你又胡说,世情就是这样的,哪里能轮得到咱们做主呢。”说完,冲着张翠花等人讨好的笑了一下。
你们还不到十岁呀,就讨论女人的话题真的好吗张翠花一阵无语,向着两个孩子摆摆手,让她们去迎春房里。
夏金桂还有些不服气“孙婶婶,我说的话你别不爱听。别人家我不知道,可是咱们两家,不对是三家,样样事不都是你跟刘伯母还有我母亲劳心劳力的。可是到最后就因为你们是女人,那些人就说三道四的,恨不得把霁月坊都抢了去。他们敢这么做,不就是因为这世上做主的,都是男人”
“谁说三道四的,你又是
夏金桂把迎春拉着她的手一挣,直直的面对自己的母亲“母亲别说自己没听到过那些难听话。还有那些想入股霁月坊的人,不都仗着自己是男人,或是家里有男人做官做生意,才想分一杯羹吗”
屋子里再次陷入沉默。那些因为霁月坊三个老板都是女人,所以当面奉承背后诋毁的话,张翠花三个人都听到过。这几年想拿几千两银子就入股霁月坊的人,更是没少过。
可是这些事情,两个小丫头是怎么知道的三个大人都疑惑的看向一脸斗志的夏金桂从刚才两个人的态度就能看得出来,迎春是心里有数,可是嘴上有把门的。想知道这事儿她们是怎么知道的,还得从夏金桂这里入手。
“是,你说的都对。”夏太太对自己的女儿头疼不已“可是你也说了世情就是这样,咱们只能顺着世情不是。要是逆了世情,我们这个年纪,让人多说两名闲话可以不理,可是你们两个还要嫁人呢。”
刘太太差点接话,告诉夏太太她是不
的汗,再听夏金桂是怎么回话。
夏金桂恨恨的说道“那就不嫁人算了。反正
张翠花算是听明白了,迎春与夏金桂
刘太太坐不住了,不顾张翠花一直给她使眼色,一手拉住一个姑娘,让她们坐到自己身边,解劝道“天下如陈嬷嬷丈夫那样的人,百个里也没有一个。你们都是跟时先生过书的人,还能不明白礼义廉耻几个字,才是这天下人该守的呢。”
“可是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守着,谁知道将来遇到一个什么样的。”夏金桂老气横秋的说了一句,把三个大人都逗乐了“自有我们替你们看着,要不何来相看一说。”
迎春早就听不下去了,拉了夏金桂,匆匆向长辈们行了个礼便走,走到门口才抱怨她“这事儿咱们心里的数便好,何必让长辈们跟着忧心。”
听到这话,夏太太长叹一口气,向张翠花道“我就喜欢迎春这个性子,要是家里有儿子,也向你求娶了。”
张翠花并不觉得欣慰“我倒觉得金桂这样,自己还痛快些。”虽然原著里人人都不喜夏金桂,可是她自己还真没受什么委屈。
刘太太看看这个,又看看那个,不好
陈嬷嬷与李年回来的很快,再见面时陈嬷嬷大礼见过主子,自此便是奴身了。李年也是个促狭的,让人通知的并不是陈嬷嬷的夫家而是娘家,让他们来领陈嬷嬷的身价银子。
陈嬷嬷的娘家人倒跟陈嬷嬷一样,是厚道人。哪怕听到二十两银子这个自己从来没见过的数目,还是通知了陈嬷嬷的夫家。不过陈嬷嬷的大哥也跟着她丈夫一起来了,要问问妹子怎么好好的要自卖自身。
是李年陪着陈嬷嬷一起见的她丈夫与哥哥,回来向张翠花禀报的时候还
哥是个心疼妹子的,给了那东西几下子他也就老实了。”
原来陈嬷嬷的丈夫跟大舅子一起过来,是听到了有二十两银子可拿,到了之后才知道为什么能拿到那二十两银子。他也不问问陈嬷嬷为何卖身,也不问问陈嬷嬷卖身之后还能不能回家,开口就问陈嬷嬷一个月是不是还有一两的月例,每个月什么时候能领到月例,他好按时来取。
等陈嬷嬷告诉他,这二十两银子要交给自己的大儿子,那做丈夫的站起来就想打陈嬷嬷,嘴里不干不净的问候了陈嬷嬷娘家所有女性,才被陈嬷嬷的大哥给打老实了。
陈嬷嬷也算是对丈夫彻底死了心,当面告诉他自己再不会给那个家一文铜板,让他不必再为找自己。见白花花的银子到不了自己的手,日后再也不会到自己的手,陈嬷嬷的丈夫才说起软话来,赌咒
“你不回去,家里空空落落的,可让我们爷六个怎么过。”陈嬷嬷的丈夫居然有脸掉泪。李年学完后直接吐了一口唾沫,吐后才
张翠花怎么会为这么一点儿小事怪他,只问自己关心的事“陈嬷嬷可答应他”
李年摇了摇头“若是陈嬷嬷应了她丈夫,奴才都要劝太太把她
张翠花听了也是一笑,问过陈嬷嬷的丈夫见怎么服软也拿不到银子,已经骂骂咧咧的走了,倒是她大哥还
第二日陈嬷嬷的大儿子带着两个乌青的眼眶子上门来找,李年又陪着陈嬷嬷一起见了他,结果那孩子开口就指责陈嬷嬷想自卖自身,是为了跟自己的姘头
“来人,把这个私闯民宅的人给我打出去。”夏金桂的声音从后头传来,几个仆人早等不得这一声,上前拎起小鸡子一样的陈家大儿子,直接扔出府门。
陈家大儿子得他老子与奶奶的真传,被扔出府门
也不走,鼻涕一把泪一把的向行人们哭诉,句句都是陈嬷嬷
李年自做了管家,何曾丢过这样的脸气的指着陈家的儿子说不出话来。这时陈嬷嬷被风轻跟宝蟾两个搀着出来,迎春与夏金桂跟
夏金桂是个暴脾气,迎春这里刚让云淡去叫李年家的过来,她已经指着陈家的儿子骂开了“你指责自己的母亲倒挺有本事,对你父亲有了私生子的事儿怎么一句话不敢说要不是你母亲来这里做奶娘,你们一家子早饿死了,还能由着你现
府门前早挤满了一堆看热闹的人,本对着李年与陈嬷嬷指指点点,听了夏金桂的话后,一下子分成了两派,一派说陈嬷嬷丈夫不该有私生子让妻子寒心,一派觉得陈嬷嬷自己儿子都这么说,没准她跟李年两个真有些不清不楚。
可是没有一个人指责陈嬷嬷的儿子。那小子见看热闹的人多,一下子又有了底气,口放厥词“你们府又是什么好东西,要不是你们太太跟别人勾搭着,怎么能开起那么大的绣坊上梁不正下梁歪,有什么主子就有什么奴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