肆玖中文网 > 其他小说 > 玉盘珍馐 > 第32章 青团
大理寺。
大理寺正周大人与夫人平日极其恩爱,周夫人常常会送午饭点心给寺正大人。正午刚到,周夫人便送了饭食过来,除了午饭外还有一盒点心。
周夫人说“这是我
晌午刚过,大理寺的官员们处理完公务,俱是饿得饥肠辘辘,双目冒星。此时周大人的同僚们会唤小厮去外面食馆打包几份点心,勤俭克己的周大人拆起了夫人送来的点心,盒子拆开后
他拾起一枚轻咬,白糖芝麻如流沙般缓缓缀入嘴中,唇齿间俱是一股芝麻喷香的味道,青团皮香糯绵软,青团淡淡冽香清凉、沁入心脾,温柔地予人一种安定感,替人拂去了午后丝丝烦躁、倦意,仿若一阵清风徐徐拂过,令人明目清神。
周大人拈着剩下的半只青团,微微一愣,定睛看了眼手中这只平平无奇的青团。
同僚见他吃得
这是青团该有的味道
“周大人,这青团滋味不错,回家替我问问嫂夫人上哪买的”
有的人仍沉浸
他们不由吐槽起来“老周,咱们大理寺清明的青团不会还是订聚福酒楼的吧那聚福的青团一年不如一年,味同嚼蜡,犹如鸡肋。”
没有对比大家也将就着能捏着鼻子再忍忍,明明有更好吃的青团,为什么还要订聚福酒楼除非这青团比聚福酒楼的还要贵两三倍
周大人看着自己被抢得空荡荡的点心盒,无奈地捋胡子,“你们好歹给我留一块”
何记铺子。
何家人今天接到了好几笔青团的外卖,都是买了青团的客人,尝过后认为不错向何记下的单子。有个路过汴京的商人,他想买青团给自己的伙计过清明,询问过何记后一口气下了三百个单子。
连刘夫人也派来小厮,一口气订了五十个青团。小厮乐呵呵地说“府里的孩子多,个个都说想吃你们家的青团。”
何父高兴地回到厨房,跟大家说“没想到何记的青团那么受欢迎”
正如二娘所言,青团乃是老百姓过节必吃的吃食,家家户户都
那么多食肆酒楼都趁着清明节做青团,不是没有道理,好
一直心心念念着家中欠债的何奶奶,喜滋滋地说“看来我们这个月的九十五两有着落了”
黎朝商贩的税重,年入不超过一百两的家庭税按十分之二计,超过五百两按十分之三计,他们欠钱庄八百两,加上税均摊到每个月起码要挣下九十五两,不比还卖身债轻松多少。
何珍馐微笑地心想,远远不止青团带有节日属性,乃是访亲问友的佳品,加上它的保存日期长,很容易变成单位
那可是成百数千的计的羊毛啊。
晌午过后,大理寺的差役来到何记。差役自报家门说道“我乃是大理寺的差役,我们大人中午吃了何记的青团,味道不错,欲要跟何记订下青团一千盒,作为大理寺官员的清明补贴。”
“大人们十分重视青团的品质,何记须得全力以赴做好这一次的青团,若让大理寺
何记可以凭着条子到大理寺寺务处,支取订购青团的六十贯钱。
何家人听得都懵了,那差役嘴里吐出的每个字他们都听得懂,怎么凑
大理寺竟然要跟何记订清明的青团他们往年不是都有自己合作的酒楼吗
何父陷入狂喜,连忙说道“草民一家做生意从来本本分分,向来注重客人的口碑,挣的都是良心钱老爷只管放心,这批青团品质只会更好”
差役敲打完便回大理寺。说来何记运气极好,寺正大人今年正愁着给官员
寺正派小厮打听何记的名声,何记
何珍馐看着凭条上写着青团的订购数量,虽然心里有准备,但仍是吃了一惊。一千盒有五千只青团,大理寺有这么多官员吗
她转念一想,大理寺虽然没有那么多官员,但大理寺的监狱却羁押着成千的罪犯。清明是重要的传统节日,即使是羁押的罪臣也会特许有加餐。官员、差役以及他们的家人,再加上数不清的罪犯,五千枚青团不
差役走远后,何家一家子终于打破了沉默,何嘉信揉了揉耳朵,震惊得几乎要晕厥过去。
“二娘我没听错吧”
“大理寺居然向我们订青团”全家人眼中炙热的目光,俱是落
这可是大理寺老百姓心目中威严不可侵犯的大理寺汴京大大小小食肆酒楼他几千家,们只是其中一家不起眼的食肆,何德何能得到大人的垂青
何奶奶听说了这个消息,心中百感交集。这是她年轻时的何记拥有的待遇,他们如今只不过一家普普通通的苍蝇小店,竟然迎来了大人的垂青。
何奶奶动容地握着何珍馐的手,“二娘,多亏了你想出了卖青团这个法子老祖宗保佑,祖宗保佑”
大理寺的单子意义重大,以往它只会寻找有名气的酒楼做节日点心。它向何记订了清明团子,相当于把何记拎到了汴京略有名气的酒楼行列中。
何翁翁赞同地捋着胡子,笑道“如大人所言,我们这一次必要拿出真本领来,好让那大理寺的老爷们都尝尝我们何记的水平。”
看来今年有必要升一次祠堂了。
二娘是老祖宗的亲传弟子,俨然何记的主心骨,这次也是她把何家从深陷的泥沼之中拉了起来。虽然自古家业传男不传女,但她比寻常男子更出息,她勤奋刻苦、心智非凡,清明何翁翁打算将何氏掌门一位传给二娘。
晌午,大家睡了一觉养足神,何嘉仁兄弟俩采购了上百斤的艾草,林林总总的食材装了满满的一车。
何家人围
青烟袅袅升起,何记铺子散
梧桐别苑。
傍晚黄昏日落时,何珍馐带上了刚出炉的青团来到别苑,交给厨房的下人“这是何记新做的点心,让侯爷尝尝鲜。这是给你们大家吃的,若是不够可以来何记尝尝。”
清明前后阴雨连绵,也是人间阴气最重之时。去年的这时候,谢肃北有七七四十九名高僧,为他日夜诵经,今年他是不再肯去相国寺听经了。
何珍馐来到别苑时,谢肃北正经受着淬炼般的疼痛。
很快,何珍馐把热腾腾的暮食呈了进来。她谨慎恭敬地把饭食置于桌上。
何珍馐见屋里的人久久不动,温声说道“侯爷,听闻谢侍卫说您身体抱恙,今日用的是雪霞羹。汤清淡养胃,豆腐滑嫩易消化,还有您以前称赞的莼菜羹。我带来了何记新做的青团,给您放
她听见了窸窸窣窣仿佛极慢的穿衣声,心咚咚地猛烈跳动,指尖渗出薄汗,几欲转头逃跑。
然而,下一秒她听到了他侧身摔倒的声音,何珍馐进退两难,贵人病得起不了床了,是装作没听见,还是上前去搀扶一把她这样贸然撞见主子不雅的场面,会不会血溅当场
这关她什么事,何珍馐立即决定恭敬地退下,速速唤来谢侍卫。
然而此时清风轻轻拂过,吹开了纱帘,何珍馐转头,只见眼前露出一张极为清隽的面孔。那人紧闭着双目宛如昏厥过去,他的薄唇泛出点点血色,唯独齿间还深深地咬着木头。
袖间露出的手肘青筋暴起,犹如盘虬卧龙的树根,仿佛
何珍馐惊愕地愣
她上前一步把人扶起,轻声问他“侯爷可是不舒服,您现
陷入昏迷的谢肃北感到有生人靠近,身体养成多年的习惯让他即刻一个擒拿,两息之间让对方毙命。可是手指触到那温软的喉咙,他睁开了眼。
谢肃北朦胧的视线中露出一张秀美的脸,是那个厨娘。
他放开了她,痛苦地呻吟一声,“我不知是你,日后莫要随便近我的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