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夫人吃着鲈鱼羹,眼泪逐渐朦胧,这鱼羹入口好鲜美,鲜得带着家乡的味道,那柔嫩的莼菜滑得就像记忆里最美好的模样,三四月的春天杨柳青青,清澈的水边长满了脆嫩的莼菜,贝齿轻轻咬下能听见它齐声断裂的声音。
刘夫人自来到汴京后,寻遍整个京城也找不到幼时的味道。无论换了多少个厨娘都做不出这个味道。
这一刻,她仿佛与故事的主人公心境重合,为了一道莼菜鲈鱼羹可以马上回到临安。她用双手捂住脸,泪水终于不可遏制地奔涌而出。
何珍馐用手轻轻地拍着郑氏的肩,以此无声地安慰她。
刘夫人哭得上气不接下气,手帕咬得起了深深的牙印,“我爹很要强,除非倒下否则绝不会多吭一声。”
从临安到汴京一共要跨过两条大江,先过长江、后过黄河。那年他们从临安来到开封走水路一共走了三天。可是郑氏生大公子那年摔了一跤,提前早产。惊闻消息的郑父硬是骑了一天一夜的马赶到了她的病床前。
他的第一句话就是“爹爹来看你了”,刘夫人出了月子才知道,他回临安后卧床休息了半月,才能下地走路。
她哽咽地说“这道汤真好喝像我爹做的味道。”
刘夫人把剩下的汤一口口往嘴里塞,就像
“何娘子可会想家”
郑氏问完久久没有得到回应,厨娘愣了片刻,许久才艰难地说“夫人,我家就
怎么会不想何珍馐心里默默地说,这一刻的她和郑氏一模一样,都是有家回不去的人。汴京与临安隔着山、隔着长江黄河,而她与家隔着长长的时空
她静静地看着郑氏流泪,轻轻拍着她安慰她、也
傍晚,刘耿放衙回来,他听说夫人破天荒地吃完了一顿午食,浑身的疲惫仿佛都消失了,他匆匆去找夫人。可是郑氏却不愿意见他,
何珍馐
父母
刘耿听完沉默良久,怅然一叹,“我这几年树敌颇多,为了安全着想一家人量不离京。”
“原来却是我一厢情愿,这几年让他们为我的仕途牺牲良多。”
他头一次认真以待何珍馐,眼中已然不是那种看待下人的目光。何厨娘有一颗玲珑剔透的心窍,不仅膳食做得好,待人处事也有一套。她仅来刘府不过两日,便
刘耿对何珍馐略微颔首,平静的话语中
“你的摊子会回来的,回去等消息吧。”
何珍馐心上压着的重石终于被挪开,她深深的松了口气,向刘大人做了个揖以表感谢。
何家的摊子终于回来了
何家。
大雨瓢泼,天寒人情却让人暖。
那杀猪的李屠户见了何嘉仁一日之内跑了屠宰场两次,惊诧不已。
他戏谑道“我听说何记摆不成摊,还担心以后我的豚肉卖不动。”
为生计而愁的不仅只有何家,屠宰场卖豚肉的李屠户也会因损失一个大顾客而深深
何嘉仁擦了把脸上的雨水,苦笑地道“李叔多虑了,不卖包子怎么挣钱还债。若是摊子回不来,恐怕日后要更辛苦干活、向你买更多的豚肉。”
李屠户心里怜悯何家命途多舛,给何嘉仁称豚肉的时候,偷偷地多称了十斤给他。
何嘉仁知道李屠户家中条件也不富裕,又知道他心善、爱多给他几斤肉,所以付钱的时候他也偷偷多留了一袋钱。
李屠户待何嘉仁离开后点钱,惊诧地
何嘉仁撑着伞匆匆赶回家,刚进院子便
一家人齐齐地满载而归。
何父爽快地笑道“看来大郎也是把包子卖光了,你翁翁猜得果然没错,让我少买点豚肉,他猜你肯定会买,他可算是把你猜透了。来搭把手咱们今日再做八百只包子。”
何嘉信手舞足蹈地同大兄比划,说他今日碰到的客人是如何热情的。他感动得眼眶至今还是红的,“我从来没想到咱们的包子那么受欢迎”
何嘉仁点点头,何记的包子每天用的都是最新鲜的豚肉、老母鸡,老鸡汤底舍得下足料,要熬制一夜,从来不留到第二日。为了追求豚肉的口感,肉要剁得碎碎的,包子皮要反复搓揉直到有韧性,才能嚼起来劲道。
可见他们平日一丝不苟地把食物的口味做到极致,这条路子是正确的。用心对待客人,客人也会记得他们。
何父手脚麻利地杀鸡,乐观地同儿子们说“我想过了,即便我们以后不能摆摊,也可以沿街叫卖,左右不过是多吃点苦,越是困难我们越是要做下去。否则岂不是让那些小人得逞我们再做一笼包子吧”
大家齐齐点头,卖劲地埋头干活。年轻人不惜力气,头
街坊邻里闻见这股香味,抓心挠肺地嘴馋,不到午食时间,一群人摸着香气来到何家的大门口。
何翁翁刚推开门,
大家七嘴八舌地问道“你家包子好香啊,包子怎么卖”
“这香味勾了人好长时间了,我那婆娘撵着我来买包子。”一个邻居笑吟吟地道。
“包子什么时候好,我饿了”
大家
何家众人热情地用油纸给大家打包灌汤包,何母手脚麻利地钱。何嘉仁站
客人们趁着热吃上了包子,热乎乎的包子烫得人舌头生疼,却又
他们由衷地说“便是不给我打折,我也要夸夸这包子,全汴京最好吃的包子就是何记”
“这灌汤包肉真鲜美,吃起来比羊肉还鲜上几分”
最后一只包子卖光后
何家人身体的力气完全被掏空了,男丁横七竖八地躺
何翁翁拿着铜钱子摸着玩,田秀珍与莲娘激动地数着今日的进项,数到手指都累了。何奶奶看着这一幕,心疼地感慨道“要是咱们摊子能回来多好,大家不用那么累,咱们一点点攒钱,月底肯定能攒够钱。”
午后,门口传来一阵开门声,是何珍馐回家了。
何父兴奋地一跃而起,骄傲地对女儿说“二娘,你回来了啦。你猜我们今天卖了多少包子”
何珍馐想起那新涌出来的一千五真心赞美,心下猜何家人今日起码卖了两千个包子
她故意说“你们卖了一半”
何父此时便更骄傲地抬起头,洋洋得意地摇头,“二娘,你小瞧我们了。我们今日卖了两千五百个包子爹爹今日真累坏了”
何嘉信也伸出胳膊,“我这胳膊酸得都抬不起来。”
田秀珍更是骄傲,眼里跳跃着一闪一闪的喜悦,“我跟莲娘数钱,数得手都疼了”
何珍馐一惊,之前梁家做臭豆腐那段时间,全家人紧赶慢赶也就做了一千包子,今日何家人是搏命地干活了吧,竟然能做出那么多包子。
何珍馐惊讶的表情取悦了何家众人,何翁翁高兴地捋胡子,“看来二娘日后不用再去求那刘大人了。”
平民百姓要想跟官家扯上关系难于登天,倘若人人都能走后门,岂不是乱套了更何况何明听说那刘大人是出了名的铁面无私,二娘这一趟跑下来多半是无功而返。今后他们是不必再为难二娘了
倘若任何事都需要二娘操心,要他们有何用
何珍馐摇摇头,笑着公布了一个好消息,“刘大人说明日便把咱们的摊子送回来,日后仍旧可以去州桥街摆摊,你们莫要小瞧我。”
何珍馐的话才是惊倒了一片人,话音刚落,何家许多人惊得立马站了起来,不敢置信地问
“什么”
“二、二娘你说我们家的摊子能要回来”
“二娘,你怎么做到的”
那可是铁面无私,从来不给人走后门的刘大人何父听说他曾经把上门送礼的亲戚骂出去,他竟然肯帮何家要回摊子
何珍馐含笑地点头,“刘夫人肯吃我做的膳食,他一高兴便允诺了我的请求。”
梧桐苑。
谢肃北招来谢自
谢自
今晨谢肃北
他有些想看何珍馐接下来如何破局,但想起刘这人认死理,眼里容不下沙子,恐怕不好糊弄,
谢肃北便不由地吩咐了谢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