肆玖中文网 > 网游小说 > 带着庄园系统去古代 > 113、第113章(捉虫)
皇帝散朝,群臣齐声恭送皇帝陛下,等刘邦退出宣德殿,群臣才纷纷往外走。
樊伉跟
没办法方才
出了宣德殿,就见一个椒房殿伺侯的那个圆脸小黄门站
后来樊伉才知道这个圆圆的常侍乃是皇后吕雉的近侍官首领将行。
“兴平侯,皇后召见。”
樊伉知道方才宣德殿上
“告辞。”樊伉朝二人施了一礼,转身正要去椒房殿,又见一位常侍急匆匆地赶来,拦住了樊伉三人。
此人看衣着不过是区区一名常侍,然而
语气傲慢,十分无礼。
这也是个牛人啊
面对汉朝三位英杰中的两位时居然都如此无礼
樊伉忍不住抬眼打量他,
当初平安无意中炸毁铁匠铺时,挤开了刘盈被无名兄无意中救出来的那个叫籍儒的太监后来还被吕雉打板子了的
樊伉后来好几次进宫都未曾见到他,还以为这人被遣出宫,又或是更悲惨一点,
原来他还活着啊
生命力挺强的
樊伉“”
今天可有意思,这两口子像是约好了似的同时召见他
樊伉朝圆脸将行看了过去,将行连忙行礼道“隶臣告退。”
籍孺瞧都未曾瞧将行一眼,神情倨傲“兴平侯快点吧,难不成还要让陛下等你”
樊伉朝萧何张良施了一礼,跟随籍儒朝大夏殿而去。
对于这个阉人的态度樊伉其实心里有点不爽。
并非他对于阉人有什么偏见,相反他挺同情这些人的。
将心比心,若不是情非得已,他相信这个世上没有任何一个男人心甘情愿成为一个阉人,总归是有这样那样的苦衷,但若是这个阉人还总摆出一副高高
方才萧何张良二人虽脸有不悦,却并未呵斥,想必这个籍孺
樊伉想到上次他犯了那样堪称原则性上的错误,依吕雉的性格居然都没有将他杖毙,就很有些耐人寻味了。
樊伉除了脾气性格好,还是个很会审时度势的人。
现下他已经得罪了朝中以刘敬为首的部分文臣,从刘邦宣布退朝时的表情还有此刻籍孺的态度他猜测自己极有可能同时也得罪了皇帝刘邦,腹背受敌的情况下一个阉人小小的无礼他也忍了。
一个连男人都称不上的阉人,又何必与他计较呢
然而宣德殿到大夏殿的距离还有点远,樊伉觉得这段时间也不能白白浪费者,总得给自己多打探点消息吧。
比如说刘邦召见他是为哪样,心情如何,是想罚他还是想奖励他之类的。
当然,他觉得刘邦会奖励他的这个可能性无限趋近于零,然而吕雉樊哙吕泽都健
奈何籍孺摆出一副冷艳高贵脸,无论樊伉说什么皆不回应,比将行更加难应付。
“兴平侯用不着如此着急,见着了陛下不就都知道了”
刚好大夏殿到了,籍孺先进去通报,得到允可之后方才宣樊伉进殿。
殿内刘邦曲起一条腿而坐,面色黑如锅底,可见心情极度不爽。
和亲之议提出多时,刘邦思虑再三终于下定决心连长女都舍弃出去喂狼,哦不,嫁匈奴以解汉室之危。今日
不作罢怎么行
提出和议的刘敬都被樊伉辩得哑口无言,恨不得一头撞死
自己深思熟虑数日,自觉乃是万无一失之策,然而今天有人告诉他,和亲简直就是大错特错,不管是提出和亲之人还是同意和亲都是祸国殃民的罪人,让刘邦有种脸皮被人剥下来踩个稀巴烂的感觉。
非常痛也非常耻辱
他的心情会好才怪。
樊伉早有预感会得罪刘邦,所以内心十分平静。
“拜见陛下。”
刘邦本想多晾他一会,让他反省自己为人臣子的态度问题,然而想到了什么,犹豫了一下,还是忍住了怒气,量语气平静地朝樊伉道“免礼。”
樊伉便规矩地直起身,立
刘邦冷笑一声,忍不住讽刺道“怎么这个时候倒是挺懂规矩了方才
樊伉道“臣只是实话实说,陛下召朝臣商议匈奴之事,建信侯主张和亲,臣认为不妥,若是不言则事陛下不忠,因此不敢隐瞒。”
刘邦道“皇后常言你年幼聪慧,聪慧没看出来,喙长三尺倒是真的。”
樊伉低头道,“臣向来嘴拙,陛下谬赞了。”
刘邦被他气笑了“若你还叫嘴拙,我看这天下再无巧舌之人。”
这叫他怎么接
樊伉觉得这个时候说什么都不合适,所以一言不

他沉着脸孔,狠狠地瞪了樊伉一眼,道“既然你认为和亲不妥,那我问你有何良策”
“打”樊伉斩钉截铁地道“匈奴狼子野心,侵我边境,掳掠百姓,臣以为安抚和亲皆不可为,唯有彻底战败匈奴,从此草原无王庭,方能让我中原大地免受外胡铁蹄之苦。”
“自西周起,外胡便开始侵扰中原,周幽王烽火戏诸侯之后,犬戎人甚至攻陷镐京,迫使平王东迁。及至韩赵魏三家分晋,林胡、楼烦亦多次侵扰赵国。赵武灵王推行胡服骑射驱逐林胡、楼烦,设置云中诸县,赵将李牧亦曾大败匈奴,使得匈奴单于引兵远遁,十数年不敢犯境。”
“先秦时,秦将蒙恬甚至统兵三十万北击匈奴,复河套屯兵上郡,却匈奴七百余里,从此胡人不敢南下牧马,何等威风陛下顺应天命,灭暴秦兴汉室,还惧区区匈奴”
刘邦沉默不语,良久才道“你道朕不想击败匈奴可你知道打仗不是靠嘴说说而已。打仗靠的是人是武器是粮草是成堆的钱。如今国民俱困,士卒疲乏,百姓尚且吃不饱穿不暖,又哪里来的粮草武器去与匈奴一战只怕到时候匈奴未亡,我大汉先灭于胡人之手。”
“陛下所言甚是。”刘邦从一介草莽混到龙袍加身,才干还是有的,而且因为出身贫穷的原因,所以很是体恤百姓疾苦。这是几乎所有开国皇帝都具有的美好品质,对于这一点樊伉还是给予了高度肯定。
“然而先前殿中臣已提过,匈奴十分落后,更不会炼铁,连铁锅都不能造,武器装备更是不及我大汉,匈奴南下劫掠我朝边境,为的不就是粮草铁器么所以匈奴虽勇猛,两军对擂却万万不是我大汉的对手。”
“陛下雄才伟略,此等简单的道理自然比臣想得更明白。陛下所忧者不过是大量屯兵边境,太过内轻外重缺乏对各种诸侯王的威慑,而如现
樊伉这话说得非常客观,刘邦静静地听着,脸色渐渐舒缓开来。
他又何尝将匈奴放
他所虑者不过是诸侯王势大,拥兵自重,几成国中之国,与朝堂成分庭抗礼之势。
若他出征匈奴,又恐各诸侯王蠢蠢欲动,不将诸王侯彻底平定下来,他心难安。
然而他把这心思
这个时候刘邦下意识地遗忘了樊伉也是他亟欲打压的诸王侯中的一员。
刘邦眼神复杂地看着面前这个十几岁的少年,缓缓开口道“你既知晓朕心中所忧,当知和亲之策势
其实汉朝的九路异姓诸侯王除了韩王信,其他几人最开始并未生出反心,若非刘邦后来打压诸侯王的手段太过强烈,他们也不会为了自救最后不得不举起反叛大旗。
相反的刘邦后来铲除异姓诸侯王,改封自己的儿子,那些刘姓诸侯王才是一个个真正的叛乱者。
想到这里,樊伉不免为韩信彭越英布他们抱屈。
既没有生出反心,且这些异姓王个个颇具雄才勇武非常,若能正确加以安抚,未必不能成为镇守边境抵御匈奴的强大力量。
明明有更好的处理方法,为何要吃力不讨好地非要逼反他们,将他们推到敌人的一方呢
樊伉踌躇再三,为了大汉朝那些无辜又勤劳的百姓,最后咬一咬牙,决定让自己主动背一回骂名和黑锅。
“陛下,臣有一计,兴许可为陛下排忧解难。”
作者有话要说下一章开怼刘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