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身后, 惠信帝派来尚书府的女官具已到位, 虞归晏
闻氏是传承数百载的簪缨世族,底蕴深厚,钟鸣鼎食,又极其恪守君子之礼, 仅是从其婚仪吉服也可以窥见一斑,辞闺出府、赞文嘉礼、祭祀告天、合卺坐帐都分别需要根据场合更换不同的吉服。
她穿上的这一套吉服已是极其隆重, 却不过是用以辞闺出府。所谓辞闺出府,便是祭拜祖宗, 辞别宗亲。虞归晏
虞归晏跟
乔尚书持香插入青鼎后,长叩首于乔氏先祖灵位前。礼部官员遂又点燃三柱香恭顺递至虞归晏面前,虞归晏接过,而后亦叩首了下去“先祖
三叩首毕,祭香入得祭祀青鼎,虞归晏长叩首,礼部颂词同时而起,乔氏一众族人亦叩首跪了下去,以听颂词。
告知先祖后,虞归晏与乔锦瑟一道回了闺房,再换上了赞文嘉礼的吉服。赞文嘉礼所着吉服乃是婚仪之中,除却祭祀告天一礼中最为隆重华贵的礼服。交领裙裳呈正红色,足有十层,意为姻缘十全十美,层层叠叠压着,最外还罩有一件正红色滚金描凤广袖吉服,虽华美雍容,却是颇为繁重。
虞归晏
其实本也不必乔锦瑟全权为虞归晏梳妆,礼制上,她只需要
最后一下梳到尾,乔锦瑟搁了玉梳,取过华美庄重的凤冠,小心谨慎地为虞归晏戴上,而后又取过珠钗,仔细地簪入
虞归晏本是有些恍惚,忽然听得乔锦瑟的声音便回了神。镜中,有两三分相似的面容轻贴,头戴凤冠,身着正红色吉服的女子端庄华美,另一个身着正红色衣袍的清雅女子也难得地作了庄重打扮,头戴王妃华贵珠钗。
她微侧了头,对着嫡姐笑了笑“谢谢姐姐。”
这一句话,原身也是想对嫡姐说的吧
嫡姐为原身舍弃了那般多,连自己的婚事都葬送了,她却无以为报。
乔锦瑟为虞归晏正了正衣襟,柔声笑道“谢姐姐做甚这都是姐姐该做的,姐姐希望晏晏今后能与齐王世子举案齐眉,白头到老。”
她与寒雪有缘无份,可她不希望晏晏重蹈覆辙。
临安王管渐离,字寒雪。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的寒雪。
姐妹俩低声耳语间,外头来了丫鬟,附
听得女官的提醒,虞归晏这才注意到外头不知何时起了喜乐声。
乔锦瑟显然也注意到了,她站直了身子,握住了虞归晏的手“走吧,我们该出去了。”
虞归晏微点了点头,便与乔锦瑟一道出了闺阁。乔老太君与乔尚书都等
乔老太君扫视了乔云烟与乔遥积一眼,而后将目光落
乔老太君压禁毕,虞归晏敛眉,遮住眼底不喜情绪,叩首拜别“孙女谨记祖母教诲。”
而后,她又至乔尚书面前。管她心里明知乔老太君与乔尚书之行径,对乔老太君的刁难,乔尚书
她此刻流露出任何异样,不过是徒让京中勋贵看了笑话罢了,还是笑话她不敬长辈,对于乔老太君与乔尚书没有半点影响。
乔尚书瞧着面前看似恭顺的两个女儿,不由得有些恍惚。大姐儿与二姐儿都是华氏所出,那个清秀懦弱的女子是何模样,他已是不怎么记得了。还记得华氏姓名,也不过是因着她的两个女儿给乔氏一族带来了无上荣光罢了,他能青云直上,也全仰仗于两个女儿的夫家。
他取过托盘上的红盖头,仔细地为二女儿盖
无论如何,乔氏一族荣耀才是他要保全的。
红盖头盖上,虞归晏眼前骤然只余下一片正红色,她福身谢训“女儿谨记父亲教诲。”
乔老太君、乔尚书嘱咐毕,时辰已至,乔尚书便起身,引着虞归晏往外走。到此处,按大秦礼制,乔锦瑟不能再跟上去,她握着虞归晏的手紧了紧,低声絮语了一句,而后松开了手,目视着一袭正红吉服的虞归晏。
虞归晏
乔锦瑟的神色,虞归晏已是看不见了,她眼前唯有一片红色,耳边则是喧嚣震天的喜乐,待得跟随着乔尚书止了步伐时,她已是不知道走到何处了,微垂了眼,便见着身侧不知何时出现了一双靴子。
她微微诧异,闻清潇吗
靴子的主人动了动,朝着乔尚书微作了一揖。
乔尚书看着虽还年少,却已是初显锋芒的少年,将女儿交入了华服少年手中“有劳重大人与二公子。”
圣上亲临,齐王世子自然需要亲自进宫迎接惠信帝。也因着此,惠信帝下了旨意,让礼部主办婚仪,让礼部尚书亲迎世子妃入府。能让礼部尚书亲迎的,那是皇后才可有的待遇,如今他的女儿竟也有此待遇,可见齐王府之地位,他高兴尚且来不及,又怎会有不满
闻沉渊隔着广袖掺扶着一袭正红吉服的虞归晏,与礼部尚书重景德一道与乔尚书辞了别。
虞归晏听得闻沉渊的声音,骤然才反应过来今日来的竟是闻沉渊,隔着层层衣袖被少年掺扶住的手不由得一僵,连步伐也略有凌乱。
礼部尚书走
他以为虞归晏是为闻清潇不能亲自前来而不悦,遂压低了声音道“大嫂莫要误会,大哥不是不想亲自前来,只是陛下亲临主婚,大哥不能不去宫中迎陛下。不过大嫂放心,等大嫂到王府,大哥一定会亲自来接大嫂进去的。”
虞归晏这才知晓闻清潇需要进宫接惠信帝,说不失望是假的,可她也清楚君王亲临意味着什么,自然不会生出闻清潇轻视于她的荒谬念头。
可来接她的是闻沉渊,她的心里到底忍不住慌乱“我知道了,多谢沉渊告知。”
大概是因着与虞归晏这般近,还是替大哥迎亲,少年有些拘谨,闻得虞归晏温软的话,才终于放下了悬着的心“大嫂不误会大哥便好。”
末了,却又怕虞归晏因此而和自己大哥生疏,遂又低声道,“大哥珍重大嫂,整个婚仪都是大哥一手置办,从不假手于人,连大嫂您的衣衫也是大哥亲自相看的。”
少年将自己大哥对婚事的看重娓娓道来,只希望自己新进门的大嫂能因此而对大哥报以同样的深情。
这一次,虞归晏仅是笑了笑,并未回话,可心里却不自觉地盈起浅浅的涟漪,那涟漪盈补全了方才那一瞬间的空荡,一直到上了花轿,她的唇角都牵着浅浅的笑意。
闻沉渊虽看不见虞归晏脸上的神色,可却能清楚地感知到她身上气息的转变,也不由得为自己大哥高兴起来,大哥待大嫂如斯好,他希望大嫂也能如此对待大哥。
十里红妆浩浩荡荡离开尚书府,往齐王府而去。
他的目光仅仅跟随着那正红色的花轿,似乎如此便能越过华美的帷幔,看到花轿之中的人,可直到那花轿彻底消失
他微阖了阖眼,负
是他亲手把她让了出去。
后悔吗
顾闻祁不知道将来会不会后悔,可至少到此刻,他没有后悔过。
他身处黑暗肮脏的地底深处,那里,万里荒芜,经年不见阳光。他
曾经,她也掉入了污浊中,脏了裙裳,却要护他周全,他小心翼翼地活
如今他才明白,她本该活
她是他活着的唯一信仰,这份信仰如今犹
足够了。
“世子,二姑娘走远了。”长说被顾闻祁浑身的悲切苍凉惊到,目光
除却震惊之外,她更多的是心疼。
世子自幼孤苦,好不容易得娘娘怜惜,有了倚仗,可娘娘却又
王爷年长于世子那般多,又是那等心智,岂是世子一两日便能追赶上的
也因此,十余载来,她从未见世子歇息过一日,亦从未见世子脸上有过笑意,哪怕是心疾复
好不容易娘娘回来了,世子脸上重新展露了笑意,可
她到底不敢再往下想,因为怎样想都是错。
顾闻祁
他到底是懦弱了,不敢亲眼看着她嫁给旁人,更不敢留
仪仗行得很慢,虞归晏坐于轿中,上轿前喜悦的心此刻不知为何竟随着轿子的前行而缓慢地忽起忽浮,她似乎想起了过往的一幕幕,却又似乎什么都记不得,直到花轿稳稳地落
这种虚幻感
她忽地便想起了数十年前,当孤山圣手药人,为他试药的日子,而后画面一晃而过,似乎又回到了镇南王府八载看似荣华无限,实则悲凉的过去。那八载,是她最不愿意回忆的光景。
正
见得那只修长而骨节分明的手,她交握
她迟疑着,女官不着痕迹地看了看耐心候着的齐王世子,又看了看始终迟疑着的虞归晏,不由得压低声音提醒道“世子妃,该出轿了。”
虞归晏
闻清潇的手是温热的,她的手却因为紧张忐忑而汗湿,泛着微微的凉意。冰凉甫一触碰到那片温热,她下意识地便要缩回手,闻清潇却似早有所觉,
闻清潇温和如玉石相击的声音随之传入耳畔,虽低尤清“莫怕,我接你回家。”
虞归晏沉浮不定的心,忽地便静了。
她牢牢反握住他的手,
她方才的虚幻不安,是来源于对顾玄镜可能出现的担忧,亦是对嫁人的惶惑,可当闻清潇握住她手的那一刻,所有的虚幻不安顷刻间消散得干净。因为她
他会同她风雨与共。
他会等她与他并肩而立。
隆宴宫隆德殿,顾礼与顾书已是僵持了好些时辰。顾礼的声线里已是隐隐含了怒意“你明知道王妃之于王爷的重要,为何不让我为王爷解毒今日若是王妃真嫁给了齐王世子,王爷醒来后该会如何,你可曾想过”
风间琉栩今日辰时便研制出了解药,却是
风间琉栩不是不知道虞归晏之于顾玄镜的意义,可虞归晏今日便要成亲,嫁与的是齐王世子,他不希望顾玄镜抢了亲事,与闻氏为敌。今日顾玄镜若是醒来,真的能够成功夺了虞归晏,叫天下人如何看叫闻氏如何自处
他想的是,虞归晏若为人妇了,顾玄镜总归会慢慢放下的。
顾书冰寒的脸上看不出半分表情,他执剑挡
顾书与风间琉栩同样觉得顾玄镜会
顾礼不肯让,顾书同样不肯让,两人便一直僵持着。
直到顾礼拂袖而去,顾书便了剑,退身回到暗处。可变故便是
顾礼却似没看见一般,不偏不倚地往那剑撞去。
顾书便是再冷酷,又如何对自幼一起长大,同为镇南王亲卫的顾礼下得去手他
顾书反应过来自己被算计了,立刻追进去要拦住顾礼,可甫一入内殿,对上的便是镇南王幽深如寒潭的狭长凤眸。
王爷醒了
顾书心中一惊,来不及多想,
顾玄镜却是根本看也不看顾书一眼,一息之间便远去了。
作者有话要说顾闻祁也有病这个事情其实一开始就差不多暗示了,第一次描写顾闻祁,就写了他脸色比较苍白病弱。
别问女主结个婚为什么繁文缛节这么多,因为设定上闻氏是簪缨世族,克守礼数,也因为剧情。网,网,大家记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