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如其来的决定,直接打乱了宣传队一行人接下来的计划。
不过接话的人是公社书记的老婆的亲侄,宣传队几人倒不好不给面子的直接驳回,最后还是办事稳妥的赵亮笑着把话接了过去“既然张元民同志有心,那我们就简单抽查几家。”
最后还不忘把老村长拉上“季老同志你看可还行”
老村长点头,这时候他除了说行,也没有第二个选择,只得摆出一副听之任之,全力配合的模样。
见老村长这么给面子,赵亮也想给对方一个面子,主动说“队员们为了祖国建设忙得脚不沾地,同样咱们也得分清轻重,咱先看看谁家有人,简单抽查一下再说”
后面一句是
不过他这话说的漂亮,还让人挑不出半点漏洞,宣传队另外几人都表示没意见。
宣传队一行五人,连续查完四五家,没
“咱再查两家,要是还没有”后面话赵亮没说全,都是聪明人,理解他的后续之意。
还没有就走呗,说好的抽查,总不能逮着开门的挨个都查一遍。
不过查到最后一家的时候,就是那么不巧,出了问题。
通讯员于阳同学,又一次受老村长托,来到场口送信“爹,村长让全村集合。”
而这次于阳先找上的于建宗,村里出了大事,先跟家里大人知会一声总归没错。
于建宗用脖子上的毛巾边擦汗边问“咋了啥事啊”
“宣传队查余粮,从季小妮家查了一袋棒子粒出来。”说到最后于阳嗓音已经隐隐带上哭腔,却还记得他二姐偷偷叮嘱他的话“二姐说小叔家也有,不过宣传队还没查到,估计一会全村要大查。”
后面于建宗顾不上细问,直接招呼村里各位,说要开会。
另外还简单跟村民们说了下,宣传队可能要大查的事,好让大伙有个心理准备。
回去路上,于建宗把于阳交给李巧花,把于建设叫到跟前“余粮你们家是不是没都交上”
私
于建设张口就要反驳,看着他哥的眼神,始终没把瞎话说出口,实
“刚刚阳子来说宣传队查家,把你隔壁季大栓家没上交的余粮查出来了,你有个心理准备,最好先跟你媳妇说一声。”
开门见山,直接了断,主要是村口已经近
村里,自查粮开始,于暖就一直远远注意着宣传队的动静,见他们连续查完五家,走进季大栓家门时,就知道要糟。
都
是个行动上只管自家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典型性代表。
全村二百多户,六七百个壮劳力,呜呜泱泱的从场口走回村,又站好队,足足花了大半小时。
由于季家村是老村长的主场,宣传队的人不好说话,只能站
队员们熟悉的场景,熟悉的腔调,开始了。
“咱们村,有人出现了思想上的错误,不过幸好有宣传队的同志帮忙,来给咱们纠正,咱们要感谢。”
说到这老村长特意停了停,下面一片安静。
于暖“”
知道村长停顿这是想要架台的,无奈没人回应,只得她带头鼓起掌,脸上还露出村长说的对,宣传队同志同样很对这样的表情,激动的把巴掌都拍到通红。
显然老村长要的也是这种氛围,稀稀拉拉的鼓掌过后,他挥起手继续慷慨激昂。
“可能村里还有些人,思想跟不上国家的脚步,没关系,咱们宣传队的同志,会纠出来,帮你们改进,相信他们,现
除了于暖跟几位明白人,看出村长玩的什么道道,其他人都一脸懵。
尤其是宣传队的几位,除了赵亮听出了几分意思,另外四位年轻人,各被一顶高帽压下来,都有种不上不下的憋屈。
不过赵亮是老农出身,平日代表宣传队下生产队,基本不为难人民群众。
这次老村长接二连三的高帽戴下来,他没插嘴,放任了宣传队里几个年轻人被堵得回不了话。
除了宣传队查过的五家,另外二百多家,十个小队,宣传队挨个又查了一个遍。
情节严重的又查出来六家,每家留余粮都不少于两袋。
其他人家都是几斤粮,几块地瓜,因为开查前村长接二连三的大帽,宣传队倒是抬抬手让过去了。
秋天的粮食成不错,平日队员们表现也挺好,交余粮的时候都挺积极,老村长就没细究,谁也没想到会
唯一值得于家庆幸的,是于建设没
轰轰烈烈查余粮活动,从上午九点查到下午三点。
私
临走前张元民还不忘喊话“国家为了让大家都能吃饱饭才办的集体食堂,有些不知足的就应该接受党的再教育。”
望着宣传队远去的驴车,有一家被纠出来私
其他则有人问“事情完了吗”
“没有呢,估计最近还会过来。”
确实没完,自从宣传队从季家村查出有人私
隔三差五的赶着小毛驴来一趟,每次来必把
因为有老村长从中擀旋,私
村里人再怎么人心不稳,都跟于暖没多大关系。
由于家里向来行的正,坐得直,光明磊落,还不怕查。
来这八年多,近段日子算是她生活最好,却也最闹心的一段时间。
好的是,集体食堂建了半月终于完成,虽说做大锅饭的婶子大娘们厨艺不咋样,油水却十足,隔两个星期还能吃次肉。
家里除了猪跟鸡得喂一下,三顿饭都不用再做。
不好的
想着往后没粮,家里老的小的,啃树皮的抠树皮,吃草根的挖草根,个个面黄肌瘦,脸无血色她就心理抽搐。
但是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