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命的先帝认为元阳泄得太多会影响他的修行。
因为沉迷修仙问道想要寻求长生不老之术, 这位爷是把方士们进献给他的“金丹”当饭吃的。
众所周知,这东西就是方士们
有各种玉石和金属赤石、黄石、白石、黑石脂, 金、银、铜、铅、锡,汞水银。
有各种化学物质丹砂硫化汞、雄黄二硫化砷、雌黄硫化亚砷, 硫磺单质硫。
有各种植物类和动物类的药材灵芝、茯苓、五倍子、天南星、鸡血藤、龟甲、龙骨、鲸脂甚至处女血。
这些奇怪的原材料被用繁复的手法炼制成丹丸之后,服下去确实有奇妙的效果。
先帝的肤色非同于常人的白, 而且他服完丹药后往往会觉得自己神焕
其实皮肤白只是丹药里的铅和汞带来的美白效果现代的劣质化妆品也会违规添加铅用来提升增白效果。
而神焕
可是倒霉的先帝爷却不知道这其中的因果关系,他感受到了“金丹”带来的神奇效果,越
虽然服用“金丹”导致的神亢奋让先帝爷觉得他自己上山能打虎,下海能擒龙, 但那只是表面现象,实际上他身体的元气早就被丹药淘空了,具体就表现
先帝跟妃嫔燕好后的贤者时间能长达几天, 且伴有强烈的身体疲累神不济等症状, 而各位方士给出的解释就是他修炼有成,快要达成“金丹不漏之体”成就了。
泄就是泄元阳,元阳泄出体外扰乱了体内的阴阳平衡, 阳气流失,阴气大涨会导致各种不适症状, 功力越深厚,阳气流失的后遗症也会越大。
为了皇帝爷爷的修炼大业着想,各位方士给出了固本培阳的提议。
先帝爷从善如流,不肯
他本来就被“丹药”毒得体质虚弱,又极少临幸后宫诸妃,这么一来子嗣不可避免的就单薄了起来,大婚后五六年,皇后才诞下嫡子,先帝爷大行的时候,他唯一的儿子还不满两岁。
秦王篡位时,秦意岚用篡改先帝爷的大行遗诏为条件,为这位小皇子争取了一个礼亲王的爵位。
秦王的皇位表面上是从他短命兄长那继承来的,为堵住天下人的悠悠众口和安抚秦意岚这位知情人士,他奉了兄长的皇后为太后,又给小侄儿封了世袭罔替礼亲王的爵位。
然而秦王的皇位毕竟来路不正,他不敢让太后和礼亲王跟外人接触,这么些年,这俩人一直被他关
以前礼亲王年纪小,
哪怕做了这么多年皇帝,秦王也没有放下对小侄子的忌惮之心,他委实不想把这位先帝的合法继承人放到朝臣眼前,因此他用礼亲王身体孱弱需要长期静养为借口,把这个小侄子跟他的太后嫂子都给迁到了离宫。
说是迁宫,却又派了大批锦衣卫去加筑宫墙,且以铁汁浇筑宫门,这哪里是让太后和礼亲王
御史台的言官不干了,
刚被他夸过“忠君体国,朕之肱股”的秦意岚立刻跟上,措辞严厉地痛斥秦王,一番谏言说下来,直接把秦王给打懵了。
他幽禁礼亲王本来就不是什么光的事儿,叫天下人知道了,必然会讥讽他没有容人之量,这也就罢了,万一再有人揣测他的皇位来之不正又该怎么办
“谢至庸”不是对他忠心耿耿吗
秦王黑着脸坐
有秦意岚这个一品的太子少师光禄大夫打头阵,一群言官顿时就跟打了鸡血一样,闹腾得越
有些臣子做官是为了权柄,还有些臣子做官是为了名声。
这年头还有许多讲究 “文死谏,武死战”的臣子,皇帝做的事儿要是让臣子们看不顺眼,大臣们还是很敢说的。
后宫干政,臣子们要进谏,皇帝重用太监,臣子们要进谏,先先帝想南巡,臣子们要进谏,先帝宠妖道服金丹,臣子们还进谏。
就连秦王即位后元夕节想出宫观个灯臣子们都要进谏,更何况是秦王囚禁先帝之子这举动太不妥了,比他想出宫看灯不妥当一百倍,此时不进谏还待何时
当然向皇帝进谏是有风险的,谏言若是惹恼了皇帝,少不了要挨一顿廷杖的板子,严重的直接要了命的也有,不过大臣们不怕。
打
若是被打死,那更是能名垂“竹帛”,是非常值得骄傲和光宗耀祖的事情。
人人都怕死,不过若是死后能
因此,根本不管朝上讨论的事情是对是错,纯为反对而反对,冒险骗取廷杖的都大有人
一时间朝堂上群情鼎沸,秦意岚的响应者颇众,把秦王气得直接摔袖子退了朝。
刚一退朝,汪直就找上了秦意岚“少师为爷爷呕心沥血,一片忠君之心爷爷俱都看
“爷爷当年是如何上位的,少师是知情人,少师也当明了爷爷对礼亲王的心结,既如此少师因何不知进退,非要跟那些言官们搅
汪直盯着秦意岚,面上是一派不动声色的从容,心里却已经把她给骂的死臭了。
这“谢至庸”脑子里不知道装的是什么糨子,说他忠于先帝吧,当年秦王夺位时他可归顺的那叫一个利索。
归顺后秦王非但没有恩宠还打压了他,他可倒好,直接把不停给秦王添堵的先帝老臣一股脑给卖了,卖完老同事,他也没
他这行为,怎么看怎么是一个对秦王忠心耿耿的好臣子。
偏这么一个忠心耿耿的好臣子,
这要是一般的朝政分歧也就罢了,偏偏牵涉到先帝唯一的合法继承人,谢至庸为礼亲王
“少师,爷爷当年上位时你可是已经做过抉择的,少师已经背弃老爷爷一次,现如今是想要再次背弃爷爷吗一马不备双鞍,忠臣不事二主,反复易主可不是忠臣所为,晚生还请少师多思量的好。”
汪直眯着眼睛语带威胁,秦意岚叹了口气“老朽
秦意岚给出的理由太过简单,汪直不信,秦王也不信,不过不信也没办法,百多名大臣都上了折子进谏,还
秦王被气得直哆嗦。
早先只有那一个小言官进谏的时候,若秦意岚不
言官们进谏多是为了博名声而不是真的想要一心赴死,
现
现
秦王不能,因为不能,他就得服软,就得倾听满足臣子的诉求。
被铁汁浇筑
虽然这一辈子都不能离开京城也不能进入朝堂,可他能
秦王被臣子逼迫着放了眼中钉礼亲王,这一场乱子闹下来,他最恼恨的就是“谢至庸”。
言官们上奏进谏是本职工作,不管是同朝官员,还是皇亲国戚,甚至是皇帝本人,这些家伙拿到短处就恨不得一折子下去把人参死,哪怕那些家伙们撞柱死谏也不奇怪。
奇怪的是“谢至庸”。
当初参与了他上位过程的“谢至庸”应该对他忌惮礼亲王的心思一清二楚,可“忠心耿耿”的“谢至庸”却毫不顾忌他的感受,态度鲜明地站
“谢至庸”真的对他忠心耿耿吗
秦王没有机会得到答案了,礼亲王被放出来没两天,谢至庸就过世了。
当年治黄河改道的时候谢至庸都五十好几了,又经历了修仙皇帝跟秦王两朝,七十二岁的“谢至庸”终于寿终正寝了。
谢至庸到底忠于自己还是先帝,是秦王心底永远的疑惑,但因为那本天中水利书,他还是给了谢至庸一个“文忠”的谥号。
只不过后人提起“谢至庸”的文忠谥号来,再不是他为君慨然赴死的“大义”,而是那本集古今大成的治水方略天中水利书了。
作者有话要说感谢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雾影星痕 80瓶;心没长大 18瓶;灭了林臻东 10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