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徐先生道“本来我们为了世子爷的安全, 并不打算让他这么快就接近皇家的, 无奈世子爷却被选入了金吾卫, 圣旨已下, 也无法抗旨不遵不过二小姐也不必担心,我们
元瑾却听出了他话中的含义。
徐先生其实是想说,他们也是有筹谋的, 绝非简单的接近闻玉。本来现阶段他们要做的事, 就是保障闻玉的安全, 不要轻举妄动。这也是最合理的, 眼下皇帝执掌大权, 靖王手握重兵,而朱询也绝不是个省油的灯。他们若是冒头, 自然是死无葬身之地。
其次,徐先生说他们
政治本来就是很复杂,说不清楚的事情。表面上花团锦簇, 一片祥和的朝堂, 内里肯定
虽然元瑾还想知道得更多, 但徐先生未必会再告诉她。
他们这种人应该是异常警觉的,她若是再多问, 他当着闻玉的面, 虽然表面上会回答她的问题。但却可能会说一些似是而非的信息, 来混淆她的视听。
毕竟
他这样的态度,元瑾反倒放心一些。若真的什么都对她说了,才是不可靠的。
元瑾就道“既然徐先生早有准备,我自然放心。想必徐先生也累了,今儿先回去歇息吧。”说罢叫了小厮进来,“送徐先生回房。”
徐先生却看向闻玉,神言又止。
见闻玉轻轻地对他点头,他才放心了一些,随着桐儿离开了。
元瑾自然也看到了他们俩之间的动作,问他“他这是想让你对我有所保留”
而且闻玉居然还点头了
闻玉就笑,说“姐姐放心,我对你肯定是知无不言的。”
既然最
元瑾量他也不会瞒自己。
她让桐儿去寻了围棋过来,已经许久没有同他一起下过棋了。
元瑾摆了棋盘,将黑子递给闻玉“以后,我每日吃了晚饭,便来教你下棋吧。”旁的事她不敢保证,但唯棋这事,她敢确定这天底下,没有几个人能比得过她。毕竟她师承的是当年闻名天下的围棋圣手,前翰林院掌院学士。
棋锻炼心智,陶冶情操。更重要的是,他现
薛闻玉何其聪明,怎猜不到姐姐这也是要加强对他的监管。自然,他是肯定不会提出反对意见的。
两人一边下着棋,元瑾
薛闻玉下着棋,先道“姐姐问吧。”
她应该有很多想问的吧。
既然他已经说了,元瑾便不再客气。问他“这些人的事,你究竟知道多少还有,他们可有告诉你,他们具体有什么打算”
闻玉说“他们其实并未告诉我太多,徐先生只告诉我,现
“等什么”元瑾又问。
闻玉想了想,告诉她“政局的变数。”
元瑾的手指轻轻摩挲着棋子光滑的表面。
她看了看窗外。
雨势仍绵绵不断。
如今政局还能有什么变数自然就只是靖王了。
从闻玉世子封位一事上,能看出其实太子和靖王早已不和。而太子代表的是谁还不就是那位紫禁城正主。靖王和皇帝之间恐怕是必有一争。
徐先生他们,等待的应该就是这样的时机。
两方相斗必有一伤,而那正是浑水摸鱼的好时候。只是不知道,那究竟是什么时候。
她嘱咐闻玉“你凡事小心为上,有什么解决不了的事,一定要告诉我。”
闻玉略挑些眼,看姐姐神色郑重其事,就笑了笑说“我知道。”他又接了一句,“姐姐放心,他们比我更怕我死。”
他这时候的眼神,让元瑾想起了朱询。那是一种属于上位者的沉着和从容。
元瑾突然觉得,假以时日,这弟弟必然会成为人中龙凤。
元瑾回到住处锁绿轩时,薛青山却还等着她。他还等着元瑾和他说闻玉身世之事。
只是元瑾知道了之后,却觉得不宜告诉薛青山。这样的事,知道的人越少越好,并且正如徐先生所说,其实普通人知道了并没有什么好处,反而徒增累赘。
她只能告诉薛青山“他们也并未告诉我确切的,只知道闻玉生父显贵,只是家族已经不复存
薛青山虽然是个懦弱之人,但他并不愚蠢,也不像崔氏那样好骗。
他知道女儿的话中有疑点,但是女儿咬死不承认,他也问不出什么来。最后只是叹息说“总之,若有什么问题,一定要来找爹爹知道吗你们二人毕竟都还小,遇到事情不要逞强。”
元瑾一时还有些动容,薛青山平日沉默,但对孩子真是极好的。
她笑着点头,亲自送了他出去。
至于他会不会再去问闻玉那边,那就随他了。闻玉聪明,应付薛青山自然是不成问题的。
闻玉进入金吾卫的第二天,正是定国公去京卫赴任的日子。
今日定国公即将去京卫赴任,家中来了几个同僚好友为他践行,老夫人便也
因着忙闻玉的事,元瑾便还没来得及去找陈慎。想着等过了今日宴会之后,再去找他。
此时已至冬日,雪正是将落未落的时候,又干又冷。
屋内虽然烧了暖和的地龙,但元瑾怕冷,还抱了个手炉暖手。
闻玉挑帘进来时,脸色
闻玉本来是不要的“姐姐用罢,我何至用这个”
元瑾却道“你不懂,手暖脚暖,便是全身都暖和了。”一定放
闻玉还想拒绝的,但那手炉上却熏着姐姐身上淡淡的香味。他一闻到这味道,便没有拒绝握住了,果然从掌心一直暖到身上。
元瑾还笑眯眯地道“你们这些男子就是爱逞强,暖暖和和的比什么不好。”
薛闻玉就笑道“姐姐这说的,还有谁跟你逞强过不成”
元瑾听到他这么一说,才一时怔住。
当年朱询习武的时候,也是大冬天的从不烧地龙和暖炉,只穿个薄棉衣,她劝他的时候,他说自己身子硬朗挺得住。结果冻三天得了风寒,头疼脑热半月才好。从此老老实实地烧地龙并且保重身体,跟她很感悟地说“人啊,还是暖暖和和的好。”
她那时候差点笑出眼泪。
她笑容微,道“便是你罢了。”又说起旁的话题,“你
闻玉道“我暂未正式上任,而是跟着金吾卫的副指挥使学习,所以并不难,只是手底下的人的确并未把我当回事罢了,这也正常,慢慢来就是了。”
这本来是早就预料到的,他进入金吾卫,肯定不能服众。且看闻玉眼下微青,就知道其实不如他说的那般轻松,只是不愿意让她担忧罢了。
两人正说着话,却有丫头通传,说老夫人请他们一起去正堂。
元瑾穿了个绸面缠枝纹的厚斗篷,和闻玉一起出门了。
此事花厅外正是腊梅初绽。满树的花,一朵朵玉黄的腊梅缀满枝头,有些已然盛放,有些正是含苞待放。空气中隐然浮动着淡淡幽香,凛冽而清冷。
薛元珍正带着几个丫头
她一向喜欢摘些花花草草的,以前
她旁边还站着个陌生的,约莫十四五岁的小娘子。穿着件粉紫色的杭绸面夹袄,湖蓝色马面裙,人生得娇俏水灵,身段也极好,应当就是宋家的小姐了。指着枝头笑着跟元珍说“元珍姐姐你快看那支,那支好看我们要那只吧”
元珍正要叫丫头去剪,却
宋家的小姐听到元珍的话,便回过头看。
只见一个长得极美的少女,穿着件红色斗篷立
这少年的眼神落
毕竟这少年风姿夺人,实
“这位是宋家小姐吧”元瑾先笑问。
薛元珍才给两人介绍了那少女,果然正是宋家三小姐,紧接着她又向宋三小姐介绍了元瑾,“这是我二妹。”又介绍了闻玉,只不过因男女有别,便只说,“这是我们定国公府的世子爷。”
宋三小姐喊了元瑾一声姐姐,然后再看向薛闻玉,眼睛亮亮的,声音轻了许多,屈身道“世子爷安好。”
闻玉对外人一向冷淡,所以只是对宋三小姐略微颔首,跟元瑾说“我便先去正堂了。”
随后带着小厮走了。
那宋三小姐却有些失神地看着他的背影。
元瑾注意到了这位宋三小姐的异样,她又看了闻玉的背影一眼。
不知不觉的,闻玉竟已长大了。小时候只觉得长得好看,如今却是俊美迷人,她已经很多次看到小姑娘对着闻玉脸红了。
她们一行往花厅里去,宋三小姐回过神之后,却开始向薛元珍旁敲侧击地打听起来“我看姐姐今年不过十六,元瑾姐姐年纪也不大,不知世子爷今岁几何了”
薛元珍也看出一些端倪,笑道“他是我们的弟弟,今年虚岁十五呢。”
宋三小姐听了便有些出神,原来跟她正是同龄,男孩这时候长得快,薛闻玉个子抽得高,她还以为有十六七了。
元瑾觉得这次似乎有点不同寻常,这位宋三小姐好像真的对闻玉动心思了。不然一个姑娘家,何至于这样打探起来。
三人踏入堂内,却见里头老夫人,崔氏,和一个衣着富贵的陌生妇人正相谈甚欢。
老夫人一看到三位姑娘进来,笑着对她们招了招手。
“阿瑾可算是来了,快过来见过宋夫人。”
这位原来就是宋夫人。
元瑾便走过去,给宋夫人屈身行了礼。
老夫人拉着她的手,将她带了过去,对宋夫人说道“我这孙女,才貌俱佳,聪明伶俐。今年可是虚岁十五了。我本是还想多留
宋夫人将她上下打量一番,神色却并没有所动,只是笑着说“二小姐果然是花容月貌。就是不知可会女红灶头,管家算账,还有,可曾过什么书”
崔氏也
虽然实际上,元瑾的女红灶头很让人一言难。
元瑾却听着这形式似乎有点不对,就笑道“我女红灶头一般,管家算账不好说。书本略懂。”其实元瑾的算术非常厉害,并且她博览群书,学识也不错。但现
宋夫人听了笑容就有些勉强,毕竟很少听到姑娘评价自己这么坦诚的。
崔氏
女儿怎么就不按着她的指示来做呢
她暗暗瞪了女儿一眼,同宋夫人笑道“她是谦虚罢了,其实都还行的”
元瑾听了嘴角微动,但仍然什么都没说。
老夫人见宋夫人的神色,就知道了几分她的意思。也只能笑笑,先叫开席了。
等入了席,元瑾才低声问崔氏“你们刚才究竟
崔氏才告诉她,原来是这宋夫人的嫡次子正当龄,她欲给她儿子寻个好婚配。老夫人听了自然神一振,觉得这是门好亲事,元瑾也到了将要出嫁的年纪了,故这次才请了宋夫人上门,同她说了元瑾。想将元瑾许配给这国子监祭酒家的二公子。
国子监祭酒虽然只是四品,但其掌大学之法和科举考试,实权极大,且
就方才来看,这门亲事是肯定不会成的。像宋家这样的书香门第,比别的家族更
宋夫人方才的表现,明显的就是没有瞧上她。
自然,元瑾也并未想这时候,跟什么国子监祭酒家的公子成亲。
崔氏却有些惋惜“你方才说都通,日后再突击练习不就得了吗。这样一门好亲事”
元瑾淡淡道“我还没及笄,您何必着急这个。”
崔氏听了却不同意她的观点“你以为你还小么人家一般十四、五岁就定亲了,拖到十七再不定亲的,就会被旁人指指点点,说你有问题了。”崔氏又想了想,脑子一活,“或者,薛元珍那桩魏永侯爷的婚事,你也不是不可以争取”
元瑾看了她一眼,警告道“绝对不行,您可千万别动什么歪脑筋。”
崔氏成天究竟
崔氏却觉得可惜“魏永侯爷可又比这国子监祭酒更富贵,那可是侯夫人的位子”
元瑾就吃着菜不理崔氏了。
崔氏向来便是对这种事火急火燎的,生怕她嫁不出去了一般。方才人家老夫人看宋夫人的神态,都知道宋夫人已经无意。便提都不提了,她却还
这种事情不成就点到为止,也绝不会说明,免得伤了姑娘家的脸面。大家能心领神会就行。
虽然是如此说,但是遇到这样的事,总是让人有些心烦。
元瑾现
不过即便是定亲,元瑾也要选个自己喜欢的,她并不想嫁侯爷或者书香门第嫡子,只想嫁个普通人。并非元瑾不喜欢富贵权势,而是上辈子受够了身边之人的尔虞我诈,只希望能简单的同一个普通人白头偕老,岁月静好,而他永远不会背叛她。
元瑾想到这里,脑海中却突然出现了陈先生的身影。端然而坐,宁静平和。摊开手,任她将玉佩拿走的样子。他的神情有些纵容,又似乎还有一丝宠溺。
可能,大概就是这样的吧
她摇了摇头,暂时把这种想法赶出思绪。怎么会突然想到了他
吃了午膳,元珍却带着宋三小姐走过来,邀请元瑾一起出去玩。
元珍笑着说“咱们正堂外有个泉眼,冬天都冒着泉水。宋三小姐想过去看看,妹妹同我们一起去吧。”
宋三小姐的眼睛亮亮的“元瑾姐姐一起去吧”
元瑾方才已经知道了,这位宋三小姐名唤宋思玉。这名字倒是巧了,和闻玉极有缘。
正堂是男眷们吃饭的地方。
想想刚才宋思玉的表现,不难猜出她的真正心思,恐怕是想去看看闻玉的。
盛情难却,元瑾便也答应了。看到宋三小姐似乎立刻就要往外走,元瑾就笑着道“这样寒冬,去水边可是极冷的。三小姐抱了手炉,披了斗篷,咱们再去吧。”
宋思玉方才一心想着去正堂,根本没注意到。经元瑾一提醒,才
因方才的事,一路上,宋思玉就很热情地和元瑾交谈“姐姐是世子爷的亲姐姐”
元瑾点头,宋思玉就眨了眨眼睛,对她更亲热了“我方才听说,姐姐似乎要和我家二哥说亲说来我家二哥只比姐姐大两岁,倒是十分合适。姐姐花容月貌,二哥见了一定喜欢不如改日我叫他过来”
宋思玉想的是,元瑾若是和她哥哥成了姻亲,来往不就是更密切了么。她自然也能多见见那个美少年了。
宋思玉的婆子听她这么说,有些着急,立刻低声提醒她“小姐,这婚配的话可不能乱说”
夫人就这么一个女儿,因此极其宠爱,所以宋思玉的性子才活泼开朗。
但方才便能看出,夫人都已经对这门亲事无意了,三小姐怎能说这样的话惹得人家定国公府二小姐误会了怎么办。
元瑾听了就笑笑,宋思玉这小姑娘便是简简单单,直来直往,这心思也是昭然若揭。
她不过是听闻元瑾是闻玉的姐姐,所以想亲近元瑾些,便是亲哥哥都能拿来用用。
不过人家宋夫人并没有看上她。宋思玉恐怕是要白费力气了。
众人走了约半刻钟,前面便到了正堂的泉眼外,外面有几株高大的苍柏掩映着,还布置了假山鱼池,石桌石凳,这里果然极冷。连薛元珍都紧了紧斗篷。
只是这泉眼所
“妹妹快过来看吧”薛元珍道,“泉眼里还养了一些锦鲤,我叫丫头去拿些鱼食来,你喂着玩。”
薛元珍自然要对宋思玉好,她哥哥可是要考科举的。而宋思玉的父亲,正是国子监祭酒,这简直是得天独厚的条件,她要好生利用。
只是宋思玉心思根本不
那株腊梅正种
薛元珍犹豫了片刻,就满口答应了。
元瑾则有些走累了,便让她们二人去,她
一会儿丫头拿了鱼食过来,元瑾就掰碎了洒
元瑾喜欢养动物,她之前
她正洒下一把鱼食,背后突然传来一个声音“你
元瑾突然回头,便看到裴子清站
今天定国公就要去京卫上任了,他是定国公的好友,自然是来给定国公践行的。
只不过,他是什么时候站到自己身后的
“裴大人怎么没
“里头烧的地龙闷热,我出来略透气罢了。”裴子清也走过来坐下看她喂鱼。
她喂鱼很细致,掐一点鱼食,仔细地揉碎了,再均匀地洒
裴子清有些出神。
太液池里养着很多锦鲤,丹阳时常身子靠着栏杆喂鱼,身上遍地金的裙子散落
她喂鱼很细致,仿佛生怕噎着了它们,细细地揉碎了再撒下去。
他因此眼睛微眯,道“我觉得你像一个人。”
元瑾心中突然咯噔一声,回过头看他。
却见他沉默地盯着水面很久,不说话。手里还拿着一小块的鱼食,揉来揉去。
这货怎么了,喝多了
元瑾问“裴大人这话是什么意思”
“随口说说罢了。”裴子清也将手里的鱼食撒
他果然是喝多了神志不清。
元瑾就说“我
裴子清正想继续说,却听到外面传来丫头的交谈声。
“夫人让我们来找小姐回去,却不知道小姐去哪儿了”
那声音又一顿,接着说“姐姐可看到方才那崔氏了可当真是个没见识的妇人。咱们夫人就算真的看上了二小姐,也会因她算了。”因这泉眼周围苍柏掩映,若不是熟悉的人,是不知道里头还有个泉眼的。所以那两个丫头并不知道这里有人。反而开始肆无忌惮地说起刚才席间的事来。
她说了这话后,另一个声音有些不屑说“那二小姐长得虽美,原出生却太差。咱们二少爷出身世家,满腹经纶,她怎么配得上咱们二少爷”
两个丫头说了这几句后,见这里没人,就去前面寻找她们家小姐了。
不难听出,这两个是宋家的丫头。
而且,还是说宋夫人没看上她的事。
元瑾的脸色变得有点不好看,她虽然知道是这么回事,也并不
裴子清却笑了笑,他笑起来的时候,如书卷展开,有种格外舒服的感觉。驱散了他周身的阴郁。
“这就是你不高兴的原因罢”他问她。“她们看不起你”
元瑾却抿了嘴唇,不想说话。
“说的是哪家公子”裴子清又笑,“不用不好意思,我不会说出去的。”
元瑾忍了又忍,才勉强按捺着声音道“裴大人虽然有闲心,这样女儿家的事也要过问,但是出于我的名声,便不能告知您一二了。我却是还有事,不能奉陪了。”她一刻也不想留下去,说罢屈了身就走人。
裴子清笑着看她。
小姑娘各种和丹阳像,性格甚至一模一样,生气的时候都是这般娇气。
他看着便觉得舒服,仿佛丹阳就
元瑾房中的丫头紫苏却留了一下,怕二小姐就这般走了,裴大人会不高兴,屈身向他解释道“裴大人莫怪我们小姐,今日宋家夫人只是过来做客,亦不是真的谈婚论嫁,那两个丫头说的也非真的。只是我们小姐听了难免生气,没有别的意思。”
裴子清道“我亦不怪她。”
紫苏含笑“如此奴婢便退下了。”随后才退下了。
裴子清却看着元瑾远去的背影怔了怔。
他不是没见过小姑娘对旁人的样子,一向是温和有礼,唯独对他总是一副凶巴巴,又不想理会他的样子。但他却偏偏总是一见着她就心情舒畅,和当年跟丹阳
所谓宋家夫人,应当指的就是住
裴子清把玩着桌上留下来的,一个用来装鱼食的豆青釉小碗。心中突然有了个念头。
配他,怎的突然想到这个。
不过要是他娶了她呢
这个想法刚一浮上心头,裴子清的心就猛地跳动起来。
他娶她这怎的不是一个好主意呢
他因为
但是薛四娘子这般像她,或许是上天见他失去了丹阳,所以才让一个和丹阳如此相似的人,出现
并且和丹阳不一样的是,她现
好像是,丹阳出事的时候,他没有来得及保护她。但是现
而他的确也需要成家立业了,娶她多好。他身为锦衣卫指挥使,自然是比什么宋家二少爷强数倍。能给她一辈子的锦绣荣华,让她不必受任何风雨的惊扰。还能够扬眉吐气,高嫁一回。
裴子清越想此事,心中便越
他当真是想要娶她的。
他手指微动,既然想做,那就应该赶紧做了
应该先回去同母亲商量,看是不是应该找个人来提亲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