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闹,你和哥婿去西北,怎么还把小红薯给带上了。”
侍郎夫人
幼儿脆弱,甘陇路遥,他们怎么狠心让小红薯那么一个小的孩子,跟着他们受苦。
裴栖撇嘴,“娘,我和夫君都离开了,留下小红薯一个人
“你还知道他小,小红薯不到半岁,你们夫夫就带着他走远路,要是路上有个三长两短,你让娘怎么活。”侍郎夫人一想到钟灵毓秀的外孙因为父母狠心
“夫君请了大夫,我们还带了两个奶娘,沿路会照顾好小红薯的。小红薯身体强健,出生以来就没有生过病,不会出事的。”
裴栖虽然一直和侍郎夫人保证不会让赵竹心出事,但天有不测风云,这一刻人还好好的,谁知道下一刻会不会就倒霉了,侍郎夫人根本不愿听信他的那套说辞。
君子都讲究不立危墙之下,做父母的为了自己的私心,让小红薯去冒险,就是不应该。
“你刚做阿姆,不懂轻重。从京城到甘陇县两千里地,你们跟着钦差的车马不停蹄地过去,大人都要脱层皮,何况刚出生不到半年的小孩子。你和哥婿要是放心我和你爹,就把小红薯留下来,我们替你养着,等孩子大些了,再给你们送过去。小红薯要是真的出事,再后悔就来不及了。”侍郎夫人苦口婆心的道。
“娘,这都商量好了。”裴栖为难地说。
为了小红薯的去留问题,夫君和公爹已经讨论过好几次,最后说服了公爹和他们一起走。
夫君要把小红薯养
这么大的孩子,他心中也舍不得。
小红薯不
赵疏桐说不会让赵竹心出事,裴栖十分相信。他的这种相信不是盲目的,而是有理有据的。
赵疏桐从来没有做过什么不靠谱的事,说过的事情都会做到。
风光出嫁了。刘家人抢走他们的玉米提前献给皇上的时候,他说会把玉米从刘家人手里夺回来,不到一年,皇上就亲自把功劳还给了他们,虽然夫君处于特殊情况没有升官,但上次不少财物。遭遇别人那么阴险的算计,都能化险为夷。还有纺织机、羊毛制品、玉米糖,这都是赵疏桐带来的。
赵疏桐说能
侍郎夫人见裴栖怎么也说不动直接恼了他和赵疏桐这对狠心的父姆,第一次将裴栖给赶出家门。
“赶紧走,赶紧走,就没有见过你们这么做人阿姆的。光想着舍不得孩子,也不想想怎么才是对孩子好。”
“娘,小红薯的事情,你就别操心了,我和夫君心里有数呢。”
“也不知道赵疏桐给你吃了什么迷魂药了。”侍郎夫人嘀咕。
“夫君说我们一家人就要完完整整的。”
“合着你娘我是外人了,你们的家务事你们自己看着办,免得有人说我老婆子说太长。”
“娘,你不是外人,就算我出嫁了,你想怎么管就怎么管。但你要相信我和夫君,我们敢这么做,是有我们的道理的。”裴栖安慰失落的侍郎夫人道。
“好了,娘知道了,你们的行囊还没有拾好吧,快回去吧。”侍郎夫人夫人又开始粘人了。
裴栖又和侍郎夫人说了几句话,就继续回家拾行礼了。裴栖看着自己半书房的话本子,心中充满了不舍。
这次走的急,行李都带不走多少,他也不能不懂事的带一箱子话本子,让人看笑话。甘陇县那地方刚刚
裴栖这边纠结带哪本话本走,侍郎夫人因为赵竹心的事情,又
“年轻的小夫夫,就是不知道轻重,哥婿怎么能这么狠心,让一个半岁的孩子跟着他们一起去受苦。”侍郎夫人哽咽地道,对赵疏桐这个一定要赵竹心带走的始作俑者不满极了。至于裴栖这个帮凶,侍郎夫人不忍指责就忽视
了。
“什么小年轻,赵疏桐都快三十的人了,有什么不懂的。”裴侍郎提起赵疏桐就没好气,“夫人你也别为他操心了,既然他敢带着咱们外孙去西北,一定是有依仗的。”
最了解一个人的是他的枕边人,栖栖既然赞同赵疏桐带着外孙跟他们一起走,但赵疏桐一定是有底牌的,他懒得管。
“话是这么说,但我的心啊,还是忍不住为小红薯担心。”侍郎夫人道。
“老爷,哥婿这两年一直顺风顺水的,你说他是不是心大了。”
“他就是飘到天上去,我也要给他按到地下。”裴侍郎哼哼地道,“甘陇县对哥婿是一个考验,要是他能把甘陇县治理好,将来的道路就好走了。你也别舍不得他们,至于外孙,咱们就
裴侍郎也有些心疼可怜的外孙,父姆不靠谱,他们做外祖父外祖母的,就多关心下孩子。
侍郎夫人知道事情成了定局,也不说什么了,给赵竹心拾了一堆东西,甚至为了明确表示自己的偏心,把给裴栖的东西限制
明明昨天以前,他
裴栖
出
不算给原主做书童的日子,赵贵跟
“赵贵,咱们都是一个太爷爷传下来的血脉。桐叔我也不忍心让你一直帮我看家守户,我本打算六部或者其他官曙招小吏的时候推荐你去考试,等做上两三年,再想办法让你从不入流转入流,做个八九品的小官,你家的门第也可以趁机改换了,没想到我这次突然外放到了西北,你是怎么想的。和我去西北,还是留
赵贵见赵疏桐这么细心的为他打算过,也不是那种不知道感
恩的人。如今,赵疏桐正是用人的时候,赵贵是愿意跟着赵疏桐去西北的。赵疏桐不是个吝啬的人,他现
“桐叔,我想让孩子们还有孩子他娘留
“好,那我暂时先不招募管家了,等我
此次去西北人生地不熟,换一个不熟悉的管家磨合,他还是比较倾向带着赵贵一起去的。
“多谢桐叔,侄儿定会鞍前马后回报你的恩德。”
赵贵因为赵疏桐的许诺,心头火热,他好像幻想到了将来自己家改换门庭的美好日子,自己有了前程,儿女有了好的出身,将来他们一家必定会越过越好。赵贵想回到家中的时候,一定要嘱咐娘子多多督促孩子书。
本来赵贵和家人说,要跟着赵疏桐去西北,赵贵母亲担忧西北混乱,赵贵前去指不定哪一天就送了性命,不想让赵贵去。但赵疏桐如此待赵贵,甚至赵贵堂弟都忍不住想抢了赵贵的差事跟着赵疏桐去西北,赵贵娘自然是没有不同意的。赵贵的爷爷都
让赵疏桐意想不到的是,他临走之前,村长和五堂叔找了过来,说忠孝村和五堂叔愿意以一文钱一斤的价格卖给赵疏桐十万斤红薯,让赵疏桐带去甘陇县给百姓育苗用。
赵疏桐。
忠孝村这是要把红薯的价值给榨干啊。
虽然一百两买十万斤红薯挺划算的,但甘陇是个什么情况,赵疏桐现
“五堂叔,村长,甘陇县的情况还不明朗,我又出
“疏桐,要是咱们不要钱直接捐给甘陇县呢。”村长满脸光地道。
“七弟不妥。”五堂叔阻止村长,“咱们都已经给西北捐过一次红薯了,皇上也
给了赏赐,再继续捐赠,皇上是赏和还是不赏。要不了第三次,皇上就该厌倦了咱们了。”
五堂叔想低价卖给赵疏桐红薯,是听说甘陇那边没有了成,百姓快要饿死了,说不定连育苗的红薯都被他们给吃光了。他怕赵疏桐施展不开,想要帮帮赵疏桐,或许有卖人情给赵疏桐的意思,但没再想过博取名声。
“村长,五堂书说的有道理。上次捐红薯的事情咱们不提,如今甘陇县遭了灾你要捐红薯,那么将来江南
“这、这不可能吧。”村长结巴地道。
赵疏桐没理会村长这副可怜巴巴的样子,他马上就要外放了,今天一定要打醒这个已经魔怔了的村长,“怎么不可能,盛极而衰,您老若总是想着出风头,难免会招了别人的眼球,让别人把咱们村子耗。”
“疏桐这话严重了,七弟不是这样拎不清的人。”五堂叔出来打圆场。
“是呀,疏桐,我不是这样的人,我只是没有考虑周全。”
“我也相信村长不是这样的人,我只希望你下次再想做其他事情的时候,一定要三思,要是拿不准主意可以多和五堂叔还有村中的长辈商量。”赵疏桐道。
“一定,一定。”
村长又给赵疏桐做了几个保证,等见赵疏桐的脸色好起来了,村长才拉着五堂叔灰溜溜的告辞。
村长五堂叔的来意,裴栖很快就知道了。
裴栖知道他们的好意,本来觉得赵疏桐这些亲戚都还不错。但是后来又知道了村长的贪婪,就觉得人性很是复杂。
“自古如此。”赵疏桐轻飘飘地安慰裴栖。
人一直就是这样复杂的生物,只是每个人的经历不同认识程度不同罢了,并不因为你不知道而不存
“夫君,把公爹和小红薯带上这个决定实
赵疏桐点头同意裴栖的看法。
赵家村的许多人都有血缘关系,赵老汉心软,别人求一求,肯定忍不住想要人满意。一次两次还好说,但是让某些人养成了习惯,就害人害己了。
这种事情最好还是从源头上拒绝。
赵疏桐离开这一天,裴晗裴旭等人前去送行,跟着钦差的车队,一直走到京城外三十里的地方。
赵疏桐今日的造型有些滑稽。
他为了亲自看顾赵疏桐,将赵竹心包
有赵疏桐随时给赵竹心输送异能,赵竹心除了有些不习惯外,到没有什么不舒服。
因为他爹一察觉到他有不舒服,就把他的不服给治了。
“小叔父、小叔叔,我和裴旭就送到这里了,有劳小叔父照顾好小叔叔和小弟弟了。”裴晗道。
“我会的,送君千里终须一别,霁之和旭儿留步吧。”
“小叔父,等我考上举人,外出游历的时候去甘陇县看望你们。”裴旭道。
裴栖听到裴旭这大言不惭的话打趣,“那旭儿你可要加把劲儿了,不要等我们回京了,你还没有考上。”
裴旭还想等过两年西北不乱了,去游览一下的,“我肯定能
赵疏桐裴栖夫夫和裴晗裴旭告别,回到了自己的马车上。加上护卫,赵疏桐带了四十个随行的人,拾了十几两马车的物资,其中两辆专门放了赵竹心路上用的东西,甚至为了奶娘喂奶方便还给两个奶娘配了一辆专用马车。
“小叔父为了能
他就没有享受过这样的父爱,小时候父亲都没有抱过他几回。
他们今天看到赵疏桐带孩子的姿势时,赵疏桐给他们解释,路上不放心把赵竹心交给下人照看,他要亲自带着。
裴晗不认同赵疏桐带着这么小的孩子赶路,但赵疏桐裴栖是长辈,他们要一意孤行,做小辈的也不能置喙什么。
裴旭还
裴晗瞥一眼裴旭,学什么,惧内,还是养孩子。
“
兄长的家事之前,容我提醒你一下,先把自己的事情管好,举人不是那么好考的。祖父和父亲之前都
裴旭有些瞎眼,这不是睁只眼闭只眼的事情吗,大哥你干什么这么上纲上线。
御书房,吏部王尚书跪
皇帝扔给他一沓纸,王尚书将纸张捡起来,颤抖着双手打开。
大冷的冬天里,里面一条条一列列的罪证,让他冷汗直流,险些昏厥过去。
一些家人作奸犯科的事情尚算小事儿,偏偏七年过去,他当初私下里帮瑞王安排人手进户部的事情这个时候被揭露了出来。
瑞王是当时和皇上夺嫡的皇子。因为瑞王的步步紧逼,皇上才把自己的母家给赔了进去。
王尚书顾不得想是谁把这些要他命的东西给皇帝的,只想着今天能从帝王跟前全身而退。
“乞骸骨吧。”皇帝声音冰冷地道。
“臣领旨谢恩。”
王尚书感激涕零地道,他知道这已经是皇帝给他最后的体面了。他要是再占着尚书的位置不放,后果就不是这么简单了。
赵疏桐不知道,他前脚离开京城,后脚他老丈人的顶头上司王尚书就上书请求告老还乡。
皇帝没有按照惯例来个三乞三挽留的君臣相得的佳话,直接允了王尚书。
这让不少人侧目。
虽然裴侍郎接替尚书的位置已经是板上钉钉,还是忍不住让人心里酸酸的。
以前有王尚书这个老不死的压着,皇帝顶多给裴侍郎身上再挂两个虚职,不能立时把他提拔成尚书。
如今裴侍郎的哥婿去了西北,这老东西的官职立马就升起来了。
有人忍不住私下里说,裴尚书将自家哥婿利用到了极致,哥婿
这些人酸归酸,但是怎么也改变不了,当了二十多年侍郎的裴尚书高升了。
“你养个了好哥儿呀。”李御史
尚书身份出席朝会的时候酸酸地道。
“那是,我家栖栖旺家。”裴尚书骄傲地道。
“往娘家扒拉了,也没见赵县令得什么好。”李御史悠悠地道。
“他有我家栖栖,将来什么没有。”
呸,小人得志。
李御史
作者有话要说这里有个躺尸三天又诈尸的作者。慢性病,养身体真的急不得,熬了个通宵就要两天来回转。
第九十九章了,许愿想要快完结,不然我写的累,你们追的也痛苦。当初本来设定三十万字,一填充内容,背景就大了,作为一个只有大纲不做细纲的选手,总是充满了这样的意外。
感谢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柚子yoki,攒一ロ袋°80瓶;vanqv5瓶;酸奶3瓶;2瓶;染柒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