肆玖中文网 > 网游小说 > 夫郎是个恋爱脑 > 83、第83章
“为何不要朕封赏你父亲。”皇帝挑眉,颇有兴味地问赵疏桐。
要知道,他封农官的旨意一
不是随便有些钱财的人就可以成为乡绅的,每个乡绅之家都是有一定底蕴的,或许是祖上有人当官或者近几十家族出过有功名的人,让家族迅速
“回禀皇上,给西北百姓捐献红薯是石台村石岭村等全体村民的心意,这是对君王的忠对正
“将领和士兵岂能同赏。”皇上摇头不赞同地道。
“回皇上,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臣曾经听闻过一句话,慈善的是心不是钱财,无论是捐十万斤粮食还是十斤粮食,
“臣认为赵庶吉士言之有理。”裴侍郎站出来道,“四百万红薯是六个村民的村民一亩地一亩地种出来的,辛劳无人可替代,奖赏不该由人代领。”
“那爱卿认为朕该如何奖赏石台村众人。”皇帝问。
“皇上不如下旨褒奖石台村等人,赏赐粟米布帛,等将来推行农官时,优先考虑录用石台村的农夫或者多给石台村几个名额,将来想要做农官的人
必定会好好种地争取能达到您的标准,比直接给村长们加封公平。”裴侍郎建议道。
皇帝颔首。
他本就打算给石台村一些财物赏赐,封农官纯属心神来潮,既然两位爱卿觉得不合适,赵疏桐甚至不让他爹封官都要拦着,皇帝也就不再坚持了。
“你小子鸡贼的很。”走出御书房,裴侍郎对赵疏桐道。
“岳父大人过奖了。”赵疏桐拱手道。
“别给我来这一套。”裴侍郎摆了摆手,先走一步。
赵疏桐拒绝农官之事,一来
虽然皇上手中的力量肯定能把事情给查清楚的,但是作为臣子,该表态的时候还是要表态,该演戏的时候就要演。
二来将功劳归为集体,把几个村长到手的农官给推了,这是给那几个忽悠威逼他爹的村长使绊子出口气呢。等到将来皇帝真的要推行农官的时候,这些村子必会有人中选,但这些经常不下地劳作的村长获得的可能性就不大了。
而不管是皇上这次给的奖励还是将来要选农官,村民们不了解具体情况,说不得还要把这个坏小子当好人呢。
哥婿心思这么多,裴侍郎担心他家栖栖受委屈。
外孙快要满月了,他要好好给孩子选一份满月礼。
三日后,石台村等六个村落均到了来自宫中的赏赐。
皇帝下旨褒奖了石台村等六个村子,亲笔为石台村题写了忠孝村的牌匾,其他的村子都有御赐的牌匾,石岭村题字忠义村,石磨村题字忠勇村等等。
皇帝不管他这一手给外面带来多大的震荡,和皇后夸奖赵疏桐的人品,“是个不贪功的,就是有群拖后腿的亲戚。”
“赵庶吉士肯用红薯为聘礼求取侍郎府的哥儿,人品瑕不掩瑜,不用再多说。石台村的人虽然献粮食上有些小心思,但他们的忠心都是经得起怀疑的。”皇后娘娘道。
“要不然朕也不会想给他们个农官做做了。”
皇帝哼了一声道,结果裴侍郎这对翁婿都不领情。不过,赵疏桐说的慈善的是心不是钱财,皇帝还是认可的。等到将来大齐的百姓都富裕了,他也可以这么教导百姓。这样
“皇上您将来选拔的农官都是擅长种地之人,赵庶吉士或许是怕您现
“就他想的多。”
皇上虽然抱怨,但是皇后娘娘从中听出几分亲近的意思。
“臣妾听闻赵庶吉士的长子生下来时,就像年画里的仙童一样白净,把咱们的皇儿都给比下去了。听说
皇帝偶尔会关注一下赵疏桐的消息,对这些知道一点儿。
尤其是
皇帝也觉得他没出息的紧。
不就娶了一个侍郎府的哥儿,对方门第再高,他好歹是一家之主,宠爱夫郎搞得自己跟个舔狗似的,名声都赔进去了。裴栖哥儿不懂事,但的确是个会过日子的,降服了夫婿
皇帝对赵疏桐的不屑一顾

“那臣妾等您。”皇后笑盈盈地道,也不去问皇上什么时候能实现这个约定。
皇帝回到御书房办公,来喜公公拿出一叠奏折,“皇上,轻车都尉又
皇帝的脸色黑了下来,“搁置,不予
“是。”
石台村石磨村等得到皇上赏赐的村子,个个欣喜若狂地跑到村长家中观看牌匾,分皇上
“村长当初幸亏听了你的话,咱们才能有吐
气扬眉的一天。”
“皇上赏赐了匾,我现
“让那些城里人再瞧不起咱们乡下人,咱们乡下人好好种地就能得到皇上的表彰,他们住
“我现
“娘,你说什么呢。”那个叫阿斓的小姑娘被她娘的话气的跑回家了。
村长懒得理会这些人的马屁,他当初求爷爷告奶奶的让这些人和他一起献红薯,这些人一个两个的都不愿意。现
这边的喧闹声还
“皇上给的布料就是好,这是宫里出来的吧,我这辈子能穿一件宫里娘娘身上穿的布料制的衣服,值了。”
“去去去,怎么哪里都有你的事儿啊,就这么点儿东西,给家中的老太爷老太太做几身新衣服还不够呢。皇上刚封了咱们是忠孝村,咱们就要忠心孝顺。”
“中,就给老太爷老太太们做,老太太穿过了让我过过瘾就成了。”
村长见这些人没见识地为了宫中积压的东西争来争去,心中也觉得兴奋。上次大家这么高兴,还是红薯大丰的时候,那个时候谁也没有想到能从地里上这么多的红薯。
“村长,咱们石台村要不要直接改名叫忠孝村。”突然有人问。
“要我说当然要改了,不过还要看大家愿不愿意改。”村长征求大家的意见。
“该,当然要改,这是皇上给咱们村起的名字,让其他人都知道。”一些人起哄说。
“好,那就改。”村长中气十足地喊道。
村长不光想要改村名,还想号召村民出钱修一座祠堂,供奉皇上赐下的牌匾。因为得了好处,大家这次一致赞成村长的话,连出银子都不觉得心疼了。
其他几个村子也纷纷效仿石台村,给村子改名,修祠堂供奉牌匾。
赵疏桐得知村长的打算,让赵贵送回去二百两银子,算作是他和赵老汉修祠堂的份子。
石台村献红薯产生的巨大轰动,柔妃娘家人心动不已。刘珏上次请求负责推广玉米的折子没有批下来,又
联和了朝中好几个大臣,向皇帝请求推广玉米的事情。
但皇帝的计划里推广玉米要
京城百姓对忠孝村献红薯的事情也是议论纷纷。
“忠孝村才种了一年多的红薯,当初几百斤的红薯变成了四百万斤。”
周围的人纷纷吸气。
“这么多红薯说捐就捐了,大气。”有人竖着拇指道。
“一亩地就能产三千斤,这红薯多赚钱,你说我去忠孝村买些红薯回来当种子,他们会不会卖。”
“不会吧,现
“怎么不会,之前是西北不够种,皇上才没有让民间种植。我听我
“红薯推广靠朝廷花费的人力物力太巨大,必然会允许买卖,让商人将红薯给带到大齐各处的。要是现
一些觉得有理的人纷纷点头,想去忠孝村哪里碰碰运气,买些红薯回来。
衣锦归京的裴旭刚进入京城,就听到城门口小摊上的议论。
“油墨,去打听一下什么事情。”
“是公子。”
裴旭的小厮不一会儿将事情打听清楚了报给他。
裴旭没想到,他只离开短短半年,他小叔叔不光当阿姆了,小叔父的乡亲更是联和起来干了这么一件大事。
不知道他小叔父
不过,裴旭现
作者有话要说更新来了
感谢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苏苏苏5瓶;李德、日更一万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