肆玖中文网 > 其他小说 > 末世女农民 > 第154章 第一百五十四章 完蛋了
明明是过年,却萧条极了。
卢静坐
不过一年多时间,尝够了命运的跌宕。

好不容易抓住这个机会,和徐楠建起了四槐树镇的食品厂,又帮助周黍获得巡夜军的集采中标。
再之后,她对命运不再迷惘,死了心
她认为,只要有周黍
前半年确实如她所料,各种项目开展,新的储粮中心修成,巡夜军又将此地做了战场的后防,整个小县城生机勃勃。
可还没等到最高点,华章戛然而止,南方地区开始闹粮荒了。
这时候边区和安全区生活的人,感觉完全不同了。

可现
而普通人大多数还是依靠边区出产来生活。
可到处粮荒,边区的农家虽然有粮食,但哪里贵就往哪里卖,拦都拦不住的。
自然而然,呈现了边区人基本有粮吃,安全区内人却三天两头挨饿的奇景。
各安全区下来的菜贩子,三天两头来交易中心问。
卢静只能无数次回答,没有了,都没有了,青叶县能有的都往东昌区送了。
然后一天天地,根据北都
眼看着每种粮食的价格往上飙。
连最基础的土豆和红薯,没有能量度要求的,从几分钱一斤直涨到了几毛甚至一块。
安全区里的普通人怎么吃得起
卢静因为职位的原因,
所以她不缺粮食吃,真没了,随便找个大点的农户家里,买百十斤的红薯土豆也是没问题的。
甚至安全区里的亲戚真的买不到米面了,她也能帮忙弄几百斤土豆送上去。
但再多却没办法了。
就连城门口卖蘑菇肉汤的老赵和张美华两家,也开始叫苦了。
蘑菇和肉虽然涨价不止,但只要肯花钱,还是能买得到。
可其它杂粮和主粮,却不太能搞得到了。
养那么大的店面,那么多的雇工,客人又减少了,不得不缩减规模,然后天天来交易中心问“卢小姐,真的没粮食了吗”
卢静难过极了。
粮食有的,但是
等到实
作为从业者,卢静只能窥见一角,但却心知肚明,再这样下去,所有地区的农业都怕要完蛋。
就今年一个冬天,好些中小型的粮食供应公司破产,被购了。
墙壁上的钟敲了十二下,卢静准备去食堂吃饭。
然而柜台上的电话响了。
她以为是上面通知今天过年,可以提前下班,然而里面却是领导丧气的话“新的指导价传真过来了,你赶紧上上去吧”
卢静吃惊,这都最后一天,晚上就是大年夜了,怎么还有指导价
就去传真室,传真机上果然有长长的指导价表。
拿起来一看,整个人都气短了
她惊慌失措地跑回去,对着话筒喊“这是真的还是开玩笑大年这天这样的涨法,还让不让人”
活了。
卢静的办公桌上有厚厚一叠需求表,全是各区上的粮食贩子留下来的。
他们几乎天天打好几个电话,各种卑微哀求,希望她能想办法搞到粮食。
即便搞不到,有消息,也请第一时间通知。
可现
卢静胳膊拧不过大腿,只能将新的指导价一个字一个字输入电子看板。
青叶县是穷县,今年的人均入虽然有微小的涨幅,但按照这个价格,每个人能买到的粮食是不够吃的。
而接下来还有消耗大量钱财的春耕,等到夏又要好几个月。
只怕没熬到那时候,就要死很多人
她盯着那厚厚的需求单,不知该怎么告诉这些殷切期盼的人,粮食又涨价了。
今天是过年呀,过年
正苦恼的时候,交易中心的大门被推开了。
卢静一瞥,是陆群那纨绔子。
这人是东昌区行政长官的儿子,不务正业,吊儿郎当,虽然挂了个粮储联络员的名头,但实际上只
除了三天两头来找她扯闲篇,打听粮食价格之外,就是跟各路人马吃茶喝酒吹牛,简直是不务正业的典范。
这时候不回老家过年,跑她这儿来消遣
就没什么好脸色
可人家却亲热地趴她柜台上,更亲热地叫了一声“卢静姐姐”
卢静受不了,给他一个白眼。
他也不恼,嘿嘿,笑着,指着电子看板上的粮价“又涨价了心情不好呢大过年的,想点开心的事”
卢静本就恼火,被他这样一来,更恼火了,不管不顾道“有什么开心的大过年的,又涨价,多少人过不好年你倒是不缺吃不缺穿,别人呢”
只怕这时候还
可陆群还是笑,更嬉皮笑脸道“笑一笑,笑一笑呗,你怎么知道我不是来给你送喜事的呢”
卢静不信任地看着他,就他
然而人家却从身后拍出一叠厚厚的纸,支着下巴“姐姐,来看看这个呀”
卢静本不想和他闹,但见那纸面上有粮食分配计划几个字,好奇之下拿起来看,一看就入了神
这是什么狂妄的计划
南边的九个安全区,除南兴区和希望区之外的七个,每个有三千多吨稻谷的配额。
另外土豆和红薯若干,制的肉干若干,干菜和咸菜若干,又有各种杂粮若干。
一看价格,居然是两个月之前的市价,也就是今天调价之后的一半。
疯了吗这地界除了周黍还有谁能
一想到周黍,她抖着手,这是,这是
陆群点头,挑着下巴问“怎么样”
还能怎么样,当然立刻通知各区的菜贩子马上来呀
陆群却伸出三个手指“三个要求。”
第一,必须严格按照这个价单上的分配额度和价格执行;
第二,只能通知各安全区的粮储来执行,杜绝商人和菜贩子,避免他们低价进了之后高价出;
第三,各安全区的粮储拿到粮食后,必须
任何人不要存
并且
卢静点头如捣蒜,不说这三个要求,只要有粮食,就算让这些安全区的人叫周黍爹也是肯。
不过,她还是关心地问了一句“那希望区和南兴区呢”
陆群笑“别担心,有徐楠阿姨呢”
徐楠连续两年都没办法过好年,去年是忙着卖蘑菇,今年则是致力于经营丰蔬果店。
从一开始
六家店,不到一百的员工,但搭配了两个超大的货仓。
而且天道走好运,搭了不知哪里的东风,粮食价格一天一个样。
徐楠是做生意的人,赚钱是第一要务,虽然同情有人买不起粮食吃,但也不可能别人都涨她不涨。
只是说,别人涨百分之三十的时候,她意思意思涨个百分之十。
绝不挑头起哄乱涨价,但也不破坏市场行情。
并且,为了保障可能多的供给,她采取了相当严格的定金预售制度。
逐渐成为两个区里相当出名又稳定供应的小粮商了。
丰的牌子也渐渐硬了起来。
可钱是赚不完的。
生意做到过大年这天,徐楠早早地将红包
可就这时候,下面人把当天的报纸给她看。
头版头条,中央粮储又调粮价了,不同品类的,最少的都涨百分之四十
徐楠啧啧摇头,这以后的日子怎么过
就准备打电话通知各分店,时间差不多的话,该关门歇业就关门歇业吧
可四槐树镇那边却来了电话。
周黍
徐楠大吃一惊,不敢相信耳朵听到的事实。
周黍刚才说什么
说每个区先送十个大车的货来
十个大车意味着什么呢
四槐树镇往常给两个区的店送货,用的是普通的中型货车,一辆载重差不多十吨,每个区每天两辆车就很勉强了。
可这次用的是三十吨的大货车,而且每个区各十辆
后续还会继续安排
徐楠虽然很长时间才回一次四槐树镇,但土地是有限的,什么时候多出来这么多粮食
还是说,
但周黍显然没时间对她解释太多,
徐楠挂了电话,好半天不敢动。
服务员小妹问“老板,还关不关门了”
正好有顾客来,指着空荡荡的货架问“还有现货吗价格怎么样有没有折扣要有剩的话,全部给我”
这是还没买到年夜饭材料,来撞运气的。
服务员小妹就要说没有,徐楠却猛然道“有的”
然后顶着小妹惊奇的目光道“货已经到城门口了,等办好入城的手续,大概要两个小时”
至于价格,她拿起店里的小黑板,一个个地写上去。
那顾客本以为是好运气,但
不相信的,两个小时前,粮储
但这家店怎么回事
不涨却反而降
是开玩笑吗
徐楠摇头,不开玩笑,是真的。
只要是本地居民,拿了户口本,
也许,过段时间还要降
顾客已经管不了过段时间降不降价,他要将这个年关过过去
而且,他吞了吞口水,艰难道“有多少货我通知其它人来买”
问不出来了
因为徐楠直接将小黑板挂了出去,过路来往的人,有眼睛的全都看得见。
几乎是立刻,街面上爆

一片寂静。
所有人都
等城卫军和巡夜军的反应,等几个安全区行政长官的应对。
半个小时,大家都有耐心,也许消息过于震撼,对方还没想到应对的办法。
一个小时,孔繁有点坐不住了,再磨蹭的人,就算没想到办法,也该打电话过来
她瞥着陈铮,他一如往常地泡茶,看起来冷静,实则茶汤已经溢出了茶杯边沿。
一个半小时过去,陈益来了电话。
陈铮立刻接了,然而电话里一片吵杂声,陈益用很奇怪的声音大喊“哥,不知道他们从哪里搞到粮了米价降了不说,还有土豆价格,低得离谱”
陈铮第一反映是不可能,周黍不可能有那样多的粮食来平抑价格。
但随即想起周黍给他打的那个电话,她问他不是要做大草场吗
他却回答,重要的是草场是谁的。
周黍模糊地回了一句什么,他当时没听得太清楚,现
孔繁的手机又响起来。
一接通,那边响起严厉的声音“怎么回事你们不是说南边的粮食早被买空了吗为什么突然那么大量的放出来”
孔繁急促道“不可能”
对面冷笑道“不可能几万吨稻子,几百万吨土豆,现
陈铮挂断陈益的电话。
是完蛋了,各种渠道筹来拉高粮价的巨额资本金,各级供货商拖欠的款项,大量囤积粮食的仓储费用。
更有高昂的利息。
孔家,不,还有陈家,乃至整个北方的经济,经此一役,只怕积累多年的家底全完蛋了。
钱袋子终究只是袋子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