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京城热闹了数日后, 便迎来了南越的使团。
早先南越的使臣也来过,不过那时为了瞒住东夷的耳目,是私下来访。但这一次, 却是十分正式地递交国书拜访,且领队之人更是叫北昭的官员意外之极,乃是南越太后贺兰鸢。
不少人都
贺兰鸢此行,为公也为私。私事是为了叶云亭与贺家;公事则是为了两国通商、贸易往来。
这些年间, 赫连静并未留下子嗣, 若他死了, 再从宗室里挑人继位也不是不可以, 可目前合适的人选都已经年长了, 万一上位之后又是一个养不熟的白眼狼, 倒还不如就留着赫连静, 至少好控制。
这些大臣的想法也不能说错, 毕竟他们支持贺兰鸢的前提是, 这南越还姓赫连。
可贺兰鸢却不这么想, 既然已经找回了亲儿子, 她就不会再留下赫连静这个隐患。不论叶云亭最后愿不愿意回南越继承王位,她都会将他的身份公诸于世。
从前那些年里, 因为她总有各种各样的顾虑, 没能下定决心将人接回来。儿子不仅要认仇人做父, 还
如今她已经完全掌控了南越,索性抛掉了诸多顾虑,不再束手束脚的行事。
叶云亭若是愿意回南越,那他便是南越的王;若是他不愿意,那她与南越也将会是他的后盾。
抱着如此打算,
是以这一次的出使队伍格外隆重。
抵达北昭之后,由鸿胪寺卿接待,一行人暂时
休整的三日里,南越使臣
几个南越使臣听着,觉得多半是太后早跟叶云亭通了消息,故意安排了人
他们私下里忧心忡忡,叶云亭的身世之复杂都不说了,就单说如今人和北昭皇帝搅合
南越虽然还比不上北昭强盛,可也断不能交给一个以色侍人的男宠
可话是这么说,却谁也没敢开口拂了贺兰鸢的意思。看她那态度,这个儿子恐怕是一定要认的。如今贺兰鸢
只能憋着满肚子的牢骚,参加了宫宴。
可真正到了宫宴上,见到了与李凤岐并坐的人后,他们又惊疑不定起来那身着银白龙袍,与北昭帝并排而坐的青年,当真是长宁王
这气度,这谈吐,怎么看也不想是以色侍人的男宠。
南越使臣心中的惊疑无人知晓。
此时叶云亭与李凤岐并坐上首,穿着的乃是一样制式的龙袍,手中端着酒樽,正含笑同贺兰鸢说话,另还有几个北昭老臣坐
反而是李凤岐一直未曾多开口,若不是他身上的明黄龙袍,以及凶悍的气势,几个南越使臣恐怕要以为同其他人侃侃而谈的叶云亭才是北昭皇帝了。
几个使臣交换了一个眼神,其中一人端着酒杯与旁边的官员搭讪,努了努嘴,小声道“那位可就是大名鼎鼎的长宁王”
他搭讪的官员乃是新上任的礼部尚书,正是叶云亭一手提拔上来,因此对他十分推崇。
闻言眉头动了动道“正是。”
那使臣神情诧异一瞬,把声音又压得更低一些“这听闻贵国陛下登基之前,与长宁王是正经成亲了的夫夫。登基后贵国陛下不仅未纳后宫,还与长宁王共享龙座”他量委婉道“都说天无二日,国无二主。诸位竟也都赞同么”
这若是放
宫宴上出席的北昭官员都是皇帝跟前排的上号的,可他们观席上众人神情,所有北昭的官员都对长宁王十分恭敬。那不仅仅只是面子上过得去的恭敬,而是打心眼里的认同和接纳。是以才叫他们更加疑惑。
礼部尚书闻言嗤了一声,心说不赞同的先前倒是有啊,都是一群没长眼的,要么贬了官要么人都没了,你们自然就看不着了。
但面上却是扬了扬下巴,神色骄傲道“长宁王与陛下患难与共,能力卓绝,乃是上天派来辅佐帝王的福星。陛下如此作为,一是因与长宁王感情深厚,二则是胸襟宽广,为天下万民谋福祉。我们这些做臣子的,有何好反对的”
说完还瞥了对方一眼,仿佛
使臣“”
他强端着笑脸,又问了一些长宁王的事情,就听对方将长宁王很是吹捧了一番,口气与先前那些市井百姓一般无二。
等礼部尚书意犹未地说完,他勉强朝对方举了举杯,之后立马坐回了自己的座位,再不想听对方的吹捧了。
他的同僚探身过来询问“打探的如何”
使臣皱着一张脸摇头“这一趟恐怕与我们想的不一样。”
其余几人面面相觑,最终
倒是贺兰鸢与乔海仁等人相谈甚欢。
宫宴上自然不便说私事,只能谈公事。她公事公办地先与叶云亭说起了两国通商之事。南越与北昭通商早有旧例,短暂缔造的辉煌也足以流传后世,如今两国有意重建通商口岸,继续贸易往来,对两国百姓都是利好。
近旁的乔海仁等人听见了,心痒难耐,也纷纷加入了讨论之中。
大部分人对重新通商持乐观态度,若不是当年贺家牵扯到谋逆案中,两国的通商一直持续下去,这二十年里,不管是北昭还是南越,国力都要进一大步。
但凡事没有如果,
此事不能一蹴而就,但双方经过短暂的交谈后,都明确了彼此的意向。
北昭的官员摩拳擦掌,无不想重现当初汝南的辉煌。倒是一直旁听的李凤岐出言道“如今两国重结友好,为表诚意,当年贺家的案子,朕已经命大理寺着手调查,不久之后,便能还贺家一个公道。”
当年贺家嫡支三十余口人,被扣上了勾结南越的罪名,一夕之间数覆灭,如今两国重结邦交,总要给贺兰鸢一个交代。
几个老臣瞥了贺兰鸢一眼,想说什么,却又顾忌着没有开口。
但如今两国重结友好,贺氏满门的血案横
倒是贺兰鸢笑了笑“陛下有心了,此事我本想押后再议,不过既然现
她娓娓将当年的事情道来“当年我尚且年幼,背着父兄偷偷去南越游玩,意外结识了四处游学的先王赫连煦。彼时我与他互不知晓对方的身份,却
“我与他年少相识,将他当做兄长,无话不谈。但他却因求而不得,转头将此事告知了成宗皇帝,诬告我贺氏满门通敌叛国。”贺兰鸢似笑非笑地扫过乔海仁为首的几个老臣“几位老大人也当知道,当年汝南通商时的繁盛,也更当知道当年国库正空虚,无银可用。”
“成宗皇帝看中了贺家的家底,于是顺势捏造了一个通敌叛国的罪名。若说通敌,我确实与赫连煦定了终身,当时若要问罪,我无话可说。但若说我贺氏满门叛国,却是成宗皇帝捏造罪名,陷害忠良”
她的声音不高不低,却恰够席上的官员听见。
不知何时开始,弦乐声已经停了,舞娘也退了下去,只剩下满殿静谧。
有经历过三朝的老臣压抑着怒气道“如今旧人作古,自然是贺太后想如何说便如何说”
贺兰鸢倒是不生气,看向乔海仁“乔大人也是经了三朝的老臣,当知道当时的国库情形吧贺家抄家之后,那一直未能完工的西水行宫,是不是很快就落成了若不是我贺家倒了,哪来的钱修行宫”
“是。”乔海仁年纪虽大了,却还没糊涂,被她一提醒,也想了起来。当初查抄了贺家之后,国库确实充盈了起来,
贺兰鸢轻蔑一笑,又道“当年齐国公府日渐颓败,叶知礼虽中了个状元,却只领着个不轻不重的差事。但贺家被定罪之后,他是不是立即得了成宗皇帝重用,一路青云直上,官至中书令”
这时其他官员也不吱声了,只有乔海仁又点头“是。”
这些旧事串联起来,稍微经历过成宗皇帝时期的老臣便都想明白了。
当年两国通商,汝南
若说成宗皇帝瞧上了贺家的富有,他们是信的。
可此事就如同先帝弑兄一般,一旦翻案,就是皇室的丑闻。
没人敢多加置喙。
倒是李凤岐半点也不避讳“叶知礼已押
如此,便是肯定了贺兰鸢的说法。
几个老臣瞧了他一眼,心中不满他如此作为,却碍于他的威势,不敢再出言劝说。
最后李凤岐一锤定音“太后放心,此事朕必还贺家一个公道。”
贺兰鸢这才颔首,笑了。
“此事只是我来南越的目的之一。”她的目光转向叶云亭,道“当年我与先王定下终身,本是想回京后向成宗皇帝求个恩典,允赫连煦与我做一对平民夫妻。却不料贺家先出了事,男丁被斩,女眷悬梁。我当年本欲悬梁,却被叶知礼暗中救下,也是
说起私定终生未婚先孕,她的神态十分坦然,只是
“后来我
她刻意模糊了中间那一段不堪的旧事,否则这些人必定会拿叶云亭的身世来做文章。
话说七分,故意留下三分,叫这些人自己去揣摩。
但给出的信息已经十分清楚,有脑子转得快的,看着上首的长宁王,悄悄吸了一口气。
也有一时没想明白的,还琢磨着叶知礼的原配可是早早就没了,只留下了一个儿子,没听说她还养了别的孩子啊
悄声问关系好的同僚,同僚皱眉看他,用气音道“你是不是傻王氏只有一个儿子,不就是长宁王狸猫换太子没听过”
于是殿内总会响起极力压低的吸气声。
也有人想要质疑,可扭头看看不动声色的大理寺卿,就觉得这事八成是真的。
有同王且熟悉的官员,是知道王且一直同这个外甥不怎么亲近的。若是他早就知道这不是妹妹的亲儿子,也就说得通了。
一场接风洗尘的宴席,除了最尊贵的那三人,其余人都没怎么吃好。消息一个比一个震撼,疑惑一个赛着一个多,却又不敢贸然讨论,憋得脸都红了。
好不容易等到宴散了,赶紧出殿去深吸一口气。彼此相熟的官员也不需打招呼,对个眼神就约好了离宫后再过府小聚。
今天宫宴上的事,哪一个传出去都要引起震动。他们这些为人臣的,总要揣摩上意,提前做好准备。
宫宴散了,接下来便是家宴。
贺兰鸢起了过于严肃冷硬的表情,面容柔和下来,温声对叶云亭道“我方才说这些,不是为了逼你做决定,只是不想再让你与叶知礼扯上任何关系。”
关于叶云亭的身世,她有一百个委婉的法子处理,既可以面子上好看,也就可以照顾到叶云亭。比如以投缘为由,认叶云亭当干儿子。
可她与赫连煦已经忍耐了这么多年,不愿意再让自己的儿子也如此忍耐。她要认,就要光明正大的将人认回来。
“你可愿意改回姓氏”贺兰鸢低声道“你的名字,是我亲自替你取的。”当年叶知礼得知她怀孕后,以为她看
云者,无拘无束;亭者,人所安定也。
不过是盼着他日后能没有束缚,畅快安稳地过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