肆玖中文网 > 其他小说 > 陛下太偏心 > 第72章 旧案
门外的孙妙竹顿时哑然, 她小意道“方才有姐姐送晚膳过来, 我想起你,便问了一句, 但是姐姐没应我。你回来得迟,可用了饭没有若没有,我特意留了,一会儿给你送过来好不好”
她说起这个,孙语兰才记起自己连晚饭都没吃。她何曾这样被人对待过
鼻子一酸, 孙语兰胡乱擦了擦眼睛,却扬声道“我自然用过了,你还是留着自己吃罢。”
听到孙语兰的话, 房外的孙妙竹拢了拢身上的斗篷,暗自思忖。
她和孙柳月两个人, 连天子龙颜都未见就被送出来了, 但孙语兰却直到酉时之后才离开。宫女来送膳的时辰也是酉时, 要是陛下青睐她, 留下用膳未必不可能。
若真是这样,恐怕现
一时间猜不准, 孙妙竹便决定先顺着孙语兰的话。
她柔声道“那我回去了,你早些睡下罢。”
门外脚步声渐远, 孙语兰强撑着的一口气终于一松, 她皱着眉狠狠揉了一把膝盖, 下一瞬又被疼得龇牙咧嘴。
这个孙妙竹,哪有这么好心一定是来看她笑话的,她才不能让这种人看笑话
孙语兰咬着牙,继续揉着冻得僵硬的膝盖。
第二日是个晴天,赵陆换了常服回来,没有去养心殿,却抬腿往长乐宫走。
长乐宫里,孙太后正
“才进去就让人出来了”
金缕回道“不是还剩了一个么他也不敢给娘娘脸色看的。”
孙太后却说“这一个也并没有留,后来还不是赶到围房住去了”
金缕正要开口,金钗恰好掀帘进来,躬身对孙太后道“陛下来了。”
“这会儿来做什么”孙太后皱眉,“没得来惹我心烦。”
但她仍是叫金钗请赵陆进来。
跟着金钗进来的赵陆,微微喘着气,见到孙太后就要下拜“拜见母后。”
孙太后伸出手,虚扶他一把,面上关心道“怎么这么汗水淋漓的”
赵陆接过金缕递来的帕子,擦了擦额头,笑道“一心想着见母后,下朝就往这里赶了。”
“那也不必如此着急,”孙太后嗔道,“我难道还会跑了不成”
赵陆跟着她走到桌边坐下,面色赧然“儿臣是有事问母后的话。”
“何事叫你这么心急”
“是昨日”赵陆似乎有些踟躇,像是怕孙太后不喜,“昨日那三个姑娘。我虽见了,但并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也不敢随意处置,或是将人退回。所以就让她们
孙太后一听,回过味儿来。
长乐宫送了几个女孩子到赵陆身边,虽然人都心知肚明这是怎么一回事,但毕竟那三个人还没有名分,若赵陆昨天就碰了她们,反倒让人觉得孙家的姑娘不尊重了。可要是将人退回来,就又打了孙太后的脸了。
这样看起来,倒是赵陆的做法十分稳妥。既保住姑娘家的清誉,又全了孙太后的面子。
再看赵陆此时神情,又慌张又不安,显是惶恐。孙太后之前的气立时便消完了。
她笑道“如今你登基了,后宫空虚,正等着充盈。这三个女孩儿,都是孙家心挑选的,若有中意的,留下便是。若不喜欢,来年再选也可以。”
“母后家的人,我自然放心。”赵陆略想了想,又道“那就都留下罢。请母后赐个吉日,封了位份,以后就名正言顺
孙太后说“既然都留下了,不拘哪个日子,这事儿你自己决定就好。”又说,“母后家的人自然也是陛下的人,一家人,不必分什么你我。”
赵陆垂头,眼中暗光忽现,嘴上却笑道“是儿臣失言了,还请母后勿怪。”
“做母亲的怎么会怪孩子呢”孙太后转头,让金钗去取一只人参,“这是前几日,你外祖父拿给我,让我补补身子的。今日你来了,我就拿给你。陛下身体康健,就是社稷之幸了。”
“多谢母后。”
从长乐宫出来,步撵已经
一进暖阁,赵陆就说“更衣。”
金公公连忙招手让几个小公公进来,等换好衣裳,赵陆坐
过了一会儿,他忽然道“把东西拿过来。”
金公公应下,取了孙太后给的人参进来。
打开木匣,只见锦盒中的参呈“人”字,根须细长,保存完整,还能闻见极明显的香气。
倒是难得一见的珍品。
“起来罢。”赵陆语气平淡,“竟比上贡的还要好。朕这母后也真是割爱了。”
又嗤道“挑细选果然挑细选。”
金公公不敢作答,只弓着身,将木匣阖上,又退了出去。
等再进来时,赵宜安也跟着来了。
她穿着一条杏色归鹤裙,小小的白鹤缀
手上还拿着东西,赵宜安脚步略显匆忙,一路走到赵陆跟前蹲下。
赵陆问她“走这么急做什么”
“瞧。”
赵宜安却没答他的话,只将手上的物件举起来给他看。
“应秋找出来的。”
赵陆低头看去,原来是一副九九消寒图。上书“庭前垂柳珍重待春风”九字,赵宜安已描画了前两个字,第二个字还差两笔。
“你知道这是什么”
赵宜安看着宣纸上自己描完的笔划“当然知道。”
她将这句话念了一遍,又小声嘀咕“我只是忘记了一些事,又不是傻了。”
神色难得低落。
头顶忽然一热。
赵宜安抬起眼睛,赵陆却已经将手了回去。
他慢慢搓着手心“嗯。”
一时间有些沉默。
赵宜安起画卷,问“你要画么还有一笔,留着给你画。”
赵陆顿了顿“只有一笔”
赵宜安的脸上飞起一抹红云,她糯糯道“昨天画得太出神了”
其实是她画得太高兴,差点连一笔都没留下。
赵陆便站起身“我也有,叫金公公拿来,咱们一起画。”
他的东西自然比应秋找出来的好上百倍,一副九九消寒图,金公公呈上来十几样,有画圈的,描字的,还有点梅花的,样样做工细。
赵宜安目不暇接,最后选了一副点花瓣的。
选了这个,就要用红色。
伺候笔墨的小公公研了朱墨,赵宜安跪坐
从冬至开始,画完一副消寒图,冬天就刚好过去。
她以前也画过这个。昭帝
譬如一条大蓝宝和大珍珠穿的坠子,柿子红的玛瑙镯子,或是上贡了只两小盒的香料。
虽然拿一副图来换实
比起人人捧
所以那时,他就天然地厌恶湖阳这个姐姐。
走了一会儿神,赵宜安忽然道“该你了。”
赵陆一怔,赵宜安已经将笔递到他跟前。
他接了笔,小桌上的图也换了个方向,变作朝着他。
赵宜安伏
赵陆的声音带了笑意“好。”
落笔有神,不多时,另一朵梅花也
见画完了,赵宜安伸出手指,
赵陆抬头,金公公便过来拾笔墨。
有娇软的声音忽然响起。
“赵陆。”
暖阁中的人皆一惊,金公公僵
赵陆微顿,目光转到出声叫他的赵宜安身上。
赵宜安浑然不觉自己做下什么大事,她描着那些空着的梅花花瓣,兴致勃勃“等画完这个,我用它跟你换贺礼好么”
而赵陆却神色复杂盯着她。
没有得到回答,赵宜安疑惑地抬起眼睛。
只一息就将心思
赵陆问“这是什么味儿”
“梅花。”赵宜安一面说,一面把自己的荷包紧,里面装满了玫瑰香饼。
见她低头把荷包往裙腰上系,赵陆又问“够了”
赵宜安点头。
目光相对,赵宜安的眼底还泛着深粉色,面上也犹带泪痕。
赵陆这时才想起来,道“怎么一个人来的伺候的宫女呢”
听见他的话,赵宜安忽然间变得心虚,只小声嗫嚅“
“煮药”
赵陆心生疑惑,赵宜安的药中午就吃了,现
他便让金公公去将延月应秋二人带来,又吩咐几个宫女,替赵宜安擦脸擦手。
这厢金公公领了命下去,另一边,臻祥馆里,几乎要翻了天。
延月半瘫
小宫女摇摇头。
看见这个举动,延月松了力气,脸上霎时神采失,边上的应秋也垂下头去。
“不是不是。”小宫女忙摆手,“虽然我未曾找到姑娘,但却问到姑娘往何处去了。”
二人立刻来了神,延月一下就直起身“姑娘去哪里了”
应秋也问“问的是谁什么时候,又是
小宫女一个个回话“我问了两个前面伺候的姐姐。她们说,轮值的时候
朝前面走,又经过穿堂。
延月从椅子里站起来“想来是往前殿去了。”
应秋忙扶住她“你小心些,脚还未好呢。我先带人去前面问问。”

虽然仍不明白赵陆对赵宜安的打算,但他行为举止,却是处处由着赵宜安的心意。要是他知道赵宜安不见了,她们这些人的下场,不用说也知道。
延月不由得想起了雪,而应秋,则记起之前的事。
陛下连指甲都让赵姑娘随意染了,明眼人还看不来赵姑娘现
两人存了侥幸,遣了小宫女们去寻了一遍,希望不用惊动陛下,就能将赵宜安找回来。
既然有了线索,应秋将延月仍旧按回椅子里“你先坐着,才崴了脚,不可多走。”
延月摇头“还是让我跟着罢,好歹见到姑娘了,才让我安心。”
应秋无法,只能让她同行。
才走出明间,金公公却领着人来了。
看见臻祥馆里人都
延月和应秋松了口气。
果然往前殿去了。只是不知道是赵姑娘去找的陛下,还是陛下的人
等跟着金公公到了暖阁,延月应秋忙跪下请罪。
“奴婢失职,没看顾好姑娘,让姑娘受惊了。”
赵陆扬了扬下巴“起来罢。”
他仍坐
应秋福身“回陛下,不是药,是姜汤。昨儿夜里,奴婢听见姑娘咳了几声,所以想着煮一碗姜汤,先让姑娘服下,再看情况。”
“煮好了”
“好了,正放
赵陆便点头“那就端过来,喝了罢。”
“是。”
姜汤是应秋叫煮的,况且延月行动不便,最后还是应秋去拿。
走出明间,经过穿堂时,应秋脚步微顿。
穿堂里,一个穿水红袄裙的女子,正跪
虽然有些诧异,但心里记挂着赵宜安的姜汤,应秋只慢了几步就又行色匆匆,朝着臻祥馆前去。
喝完姜汤,赵宜安皱着脸缓了许久。
美人皱眉也是美人,赵陆看了一会儿,抬起头问金公公“什么时辰了”
金公公回“已过了酉时了。陛下可要传膳”
原来已经这么迟了。
赵陆的目光落
他便对金公公道“传膳罢。”
只是赵宜安被姜汤辣辣的味道激得不行,并没用多少东西就放下了筷子。
赵陆一顿,问“吃饱了”
赵宜安并未饱腹,但姜汤
她摇摇头“肚子胀。”
赵陆便道“那就一会儿再吃。”
进了晚膳,伺候的宫女将点着的灯,一支支剪了灯芯,暖阁里又明亮了不少。
赵宜安半趴
延月小声对她道“姑娘少摸这个,倒是将手弄脏了。”
赵宜安于是又把香饼放回去。
赵陆漱完口走出槅扇,听见赵宜安正
小宫女连忙拿来一个匣子打开,里面正是赵宜安从方才一堆熏香里分出来的梅花香。
“你不要玫瑰了”
赵宜安忽转头,赵陆一面走过来,一面
自然不是。
赵宜安捧着木匣“这个也是梅花的味道,点这个,就不用再去折梅了。”
想得倒巧。
赵陆
其实他并不惯用香,但赵宜安这样说了,赵陆也就顺势应下。

路上经过穿堂,想起傍晚的事,应秋便留心看了看,却
没穿宫女的衣服,也不知是哪里来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