肆玖中文网 > 网游小说 > 我在三国当大佬[系统] > 第百一十三章
休沐时, 糜荏与荀彧向来是一起走的。
两人府上离得近,泰然自若乘坐同一辆马车,外人看来便是君臣相得的意味。
糜荏如今已官至丞相, 但他并不喜铺张, 乘坐的马车不算奢靡。除去以四匹马拉车,从外表上看, 很难相信这辆简单大气的马车竟然是糜丞相的车驾。
不过车内却别有洞天,糜荏别出心裁地
回去的时间还早,秋季的阳光也还明亮,荀彧便翻出一篇游记随便看看。
这段时间朝中还算平静, 公事则因为五月至今的干旱有些繁重, 不过现
得益于糜荏的屯田与钧田,虽然干旱三个月,春粮减产、秋粮种下后存活的不多,但百姓家中的屯粮勉强够撑过这段时间。

于是本该生灵涂炭的大旱期间, 变得异常安稳。各地百姓虽然担心, 并不惧怕, 因为他们知道自己定然可以平安渡过这一场灾难。
这一切, 全部是糜荏的功劳。
各州郡百姓对糜荏的感恩、崇敬之情,
趁此机会,朝中官吏上表的奏折全部赞美糜荏。他们文章写得优美极了,虽然比不上当时祢衡的灵气, 却也繁花似锦。

抑或者说,他们都看见了,只是不以为意。
这会见荀彧看书,糜荏也不打扰。他慵懒的靠
车辇悠然经过热闹的长街。来往的百姓瞧见马车与护卫队,知道这是贵人,纷纷退避

他上半身忽然歪倒
荀彧懵了,只来得及“啊”地轻呼一声,便听得轿中木壁上“笃笃笃”钉入三只利箭。
他瞬间反应过来,手心冒出一片细密的冷汗,是刺杀
紧接着是一小片细密的箭雨袭来,车外护卫的赵云反应极快,手中挥舞不停,不让一支箭靠近马车。待箭雨骤疏,他立马令周遭侍从围拢过来守护轿撵,自己则提着长枪领人迅速冲入对方所
马车三面、一顶都是坚固的木头所制,唯有两侧有窗户、正面是垂帘。刺杀的利箭及箭雨便是从侧面而来,也就是说刺客躲
这一切的安排不过转瞬之间,躲
刺客们穿着普通百姓的棉、麻衣裳,长相没有丝毫独特之处,这会正从民居中的窗户向外头逃去。若非赵云
见四面被围、逃脱无望,五名刺客的面上都浮现出绝望之色。领头一人大喊一声,当着赵云以及士兵的面以匕首自。
身后的四名刺客,也都全部咬破口中毒药,服毒自。
赵云的面色顿时沉了下去。
他令人带上这些刺客的尸体,以及被捆绑
车辇忽然停下来,侍从们当街拔出刀剑。好
外头一阵喧闹。
“子苏”荀彧伏
除了最开始猝不防及的三支冷箭,后面因赵云护卫得当,没有箭矢穿透马车。
知道他们被刺杀的那一瞬间,荀彧心下一凛,瞬间闪过好几个人的面容。但究竟是什么人,还需等子龙抓到刺客才能深究。
“别担心,”糜荏揽着他直起身子,“我没事。”
赵云这会也已回来复命“丞相,末将虽已抓到刺客,却因看管不利,叫刺客服毒自了。”
“还请丞相责罚”
“不是你的错,子龙。”糜荏掀开帘子,冰冷的目光落
赵云应下“是”
车辇重新启程,慢慢驶回糜府。姗姗来迟的长安护卫军听闻此事,又瞧见面色冷峻的、留
车辇很快回到府中。
管家周慈已听闻此事,带着两位小公子候
瞧见糜荏与荀彧从马车中走出来,糜徵与荀恽欣喜地扑了上去“父亲”
糜荏与荀彧便一人抱起一个,走入府中“这几日可乖”
糜徵忙点头“枝枝好乖的”
他一句一句地把这几日里自己吃的美食、做过的事、玩的游戏告诉糜荏。有时忘了卡壳,就由一旁的荀恽补充完整。
时间过去一年半,孩子们慢慢遗忘家乡的事,就
一家人和乐融融的用过晚膳。
消过食,糜荏陪着他们
荀彧才有时间思考今日刺杀之事。
他想着这件事,脸色沉下来。糜荏瞧见了,捏捏他的手指“先睡吧,明日子龙会来向我复命的,届时再思考究竟是谁下的手。”
荀彧知道这个道理,皱眉“我哪里睡得着”
一想到他所不知道的地方,就有一双阴毒的眼睛狠狠盯着子苏,恨不得拿走子苏的性命
他哪里还睡得着
“说的是,”糜荏挑眉,“那就做一些利于睡觉的事儿吧。”
翌日天气晴朗。
刺杀一事阵仗浩大,百官昨夜都得到消息,一大早便来到糜府拜访慰问。
糜荏见了三公九卿,其余一律令周慈拒了。
以他今日地位,就是全部拒绝也没人敢说什么。事实上百官心知肚明糜荏不会见他们,就是来走个场,表表忠心罢了。
百官来了又走,门口遇见相熟的还能寒暄几句。而漩涡中心的糜荏,正
至于跟着赵云一起来的糜莜,昨夜听闻糜荏被刺杀后,本想连夜过来探望自家三哥,被糜荏派人安抚住。确认糜荏与荀彧安然无恙后,面上还是义愤填膺,恨不得把背后之人揪出来,让对方也尝尝刺杀的滋味。
等门客到齐,她自觉不好打扰他们,去往后院陪她的两个小侄儿玩耍了。
糜荏沉吟道“这么说来,子龙最后查到了董承身上”
赵云颔首“是。”
经他与大鸿胪查证,那几名刺客佩戴的是天水校尉营中武器,大鸿胪连夜捉拿、审讯天水校尉极其营中几十人。
天水营中士兵认领了几具尸体,确认是他们的同僚。而后赵云又
天水校尉整个人都是懵的,呆了许久后开口承认卫将军董承曾秘密找过他,自称领天子衣带诏,要他刺杀糜丞相
当时天水校尉听得这话,口里还没咽下的茶水差点喷了董承一脸。
不会吧不会吧,现
距离糜丞相杀董卓才过去七年,他们这些士族官吏的日子却是天翻地覆。偶尔回忆起曾经的惨状,都感觉遥远得如同上辈子似的。
如今这盛世太平,才是朝廷该有的模样啊
没错,糜荏近些年确实不怎么大动干戈,实行的也大多是仁政。但董承难道就忘了,他是从黄巾军开始一路杀上来的他走到今日地位,脚下踩着的是多少敌人的尸骨和鲜血
就拿他对军队的管理来说,禁酒、禁扰民,却还能管理的严肃有序、兵卒又彻底将他奉若神明啊
就算糜丞相与幼帝刘协不和,是个人都能知道该怎么选吧
天水校尉等董承说完大事,虚伪又客气地笑了一下表示自己要好好考虑一番,紧接着就考虑到了今日。
被赵云与大鸿胪一逼问,天水校尉哭着坦白此事。他考虑了这么久,没将此事告诉糜荏是不想得罪刘协,哪曾想董承居然买通了他麾下将士刺杀糜荏
他真是悔的肠子都青了
暂且不提天水校尉的表现,刺杀事态至此已经很清楚了。
糜荏
案件就此水落石出。
荀彧却沉吟道“不一定是董承做的。”
“此事恐怕没有这么简单,就派了这么几个人
郭嘉、戏忠、贾诩亦认为“此事或许有董承参与,但背后主使定然另有其人。”
糜荏颔首。
整个逻辑说得通,唯独漏了一点董承若是想要杀他,为何不单独将他叫道安静处,再安排人刺杀他
当街刺杀,怎么说都要比他落单时更难罢可对方选择如此,并且留下线索,反而更像是为打草惊蛇,让他顺着追查到董承一样。
对方是要害他,还是要害董承
抑或者说,想要害董承身后的刘协
糜荏思及此,嗤笑一声。
张辽、吕布等人皱眉道“今日起,我等轮流贴身保护丞相。”
糜荏闻之,颇感意外。
张辽这么说,糜荏还能理解,吕布居然也是如此
转念一想
“背后之人布这一局用了不少心思,定然不敢再刺杀孤。”
如今敌
便先循着对方的意思,瞧瞧背后之人打的究竟是什么主意。
董承前夜听闻糜荏被刺杀时,大笑三声表示苍天有眼。就是可惜那刺客手艺不大好,不说杀死糜荏,居然连一点小伤都没弄出来。
他还没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
直至今日清晨,鸿胪寺中汉室一脉官吏给他递了消息,他才意识到大祸临头。屁滚尿流逃入宫中,寻求刘协庇佑。
刘协哪里有什么好办法
十四岁的少年敲着
“朕不是跟你说了,先行暂停刺杀之事,”刘协深吸一口气,“等到打探出袁绍的真实意图再做决定吗”
愿意随他们对付糜荏的都是汉室子弟,抑或自己找上门来的忠臣,董成这个傻子,找人一个个问过去算什么还怕他们的目的不够暴露吗

人证物证都
谋杀当朝丞相啊这罪名根本不亚于刺杀天子,尤其是丞相把持朝野,连他这个天子都不放
董承哪里会不知道自己的下场,痛哭道“陛下您一定要救救臣啊臣根本就没有买通那几个刺客,分明就是有人
“指不定就是那糜荏,”他哭嚎着,忽然恍然大悟,“对,一定是天水校尉告密,然后糜荏自己搞出这场刺杀,就是为了害臣”
“只要害死臣,您就没了可用之人一定是这样,一定是这样啊陛下”
他抱着天子的双腿嚎叫着,内侍叩开大门小心翼翼道“陛下,赵、赵云校尉,领丞相之命,前来捉拿董将军”
这些不仅是董承,刘协也跟着大怒“这里是皇宫”
刘协挥开董承,起身走向门口“朕倒要看看,朕不准,谁还敢来捉拿董承”
他的话语戛然而止。
赵云就持枪静立
“陛下,臣奉丞相之命,请卫将军随臣走一趟,协助臣等调查糜丞相遇刺一事。”
董承大声喊道“陛下,臣不去臣没有做过这件事,臣是被冤枉的”
刘协的目光环视过对面的禁卫军,竭力保持冷静“朕不准”
回答他的是赵云近乎冰冷的声音“陛下,卫将军有刺杀糜丞相的嫌疑,这是大鸿胪的审讯结果,您是要包庇他么”
“现
董承哑然无言。
就连刘协都无话可说,他若坚持不让赵云带走董承,岂非就是告诉糜荏他此事就是他授意的
明日不用糜荏开口,满朝文武就会向糜荏表忠心,逼迫他杀了董承
刘协想到这一场景,便觉目眦裂
他只能深吸一口气,用全身力气保持冷静,对赵云道“希望你们能够公正查明一切,而不是屈打成招。”
回答他的是赵云平稳的声音“遵旨。”
赵云命人带走董承,禁卫军重回岗位,各司其职。
唯独剩下刘协静立
他恍然间想起那年董卓身死,第一次看到糜荏的模样,也好像是这样一个艳阳天。
那时,他是怎么想糜荏的
已经忘记了。
不管当时的糜荏是如何的,现
刘协慢慢垂下眼睛,平时前方。
而他,孤掌难鸣。
董承落网,百官震惊之余又觉理所当然。毕竟满朝想要糜荏死的,大概就只有天子刘协以及他的党羽。
他们可以理解刘协的动机,知道他与糜荏必然会有争斗。可是大浪淘沙,留下来的本来就只有胜利者,就如同当年的西楚霸王项羽,惜败高祖一样。
唯余一声叹息。
朝中官吏大多不敢涉足此事,仅有少数几个年迈的臣子给糜荏上表奏折,希望糜荏能看
糜荏懒得理会。
刀子没捅
更何况政治斗争本来就伴随着残酷与鲜血,刘协确实与董承密谋杀他,董承也确实为此付诸于行动,这就够了。
大鸿胪将证据摆
谁也没有办法挑出任何错处来。
处理完这件事,糜荏照常批政务。面上一如既往气定神闲,没有被这件事影响到分毫。
但满朝文武谁都不敢
幕后之人尚未浮出水面,糜荏也不着急。
天子已是困兽之斗,这人
那人没有动作,刘协却
他找到糜荏,向糜荏拍案对峙“糜丞相要杀董承,不如一并杀了朕这是朕下的衣带诏,是朕要董承去找的人”
糜荏放下手中奏折,似笑非笑凝视年幼的天子。
比起刘宏,他这些年
于是
刘协不敢示弱。
他用全身力气,昂首立
他不甘心,太不甘心了
明明是刘氏的天下,为何所有人都站
为何不像董卓废他的兄长一样,那个时候就废除他
他那时候才七岁,什么都不懂,哪里需要经历如今的痛苦
可是再不甘心又有什么用,根本没人站
刘协也不知道自己与糜荏对峙多久,最终见得面前之人悠悠,伸手拍了拍他的肩膀。
这双手好像带着千斤的力道,压得他狼狈跌坐
身旁是众人的惊呼,刘协听不真切。唯独听见糜荏的一句,“陛下累了,送陛下回寝宫。”
刘协被送回寝宫。
禁卫军守护着宫中安危,一贯可靠的模样,底下
还能再做最后一次争斗。
“宣朕旨意,”刘协平静道,“朕要下旨冀州牧袁绍,立他的次女为后。”
天子的这一道圣旨,彻底震惊了百官。
怎么回事,天子为何突然下旨要娶袁绍的女儿虽然袁绍如今还是冀州牧,也出身三公世家,但他与陛下的距离,未免太远了一些吧
百官思索这件事情背后的意义,纷纷不得要领。最终只能认为,大概是董承伏诛之后天子害怕糜丞相对他下手,所以想要联合袁绍,叫糜丞相忌惮不敢轻易下手
道理是
就是这袁绍吧,看起来,似乎根本不大好相与,不能与糜丞相对抗的样子。
看吧,当年董卓杀了他全族的人,他咬牙切齿地联合关东群雄攻打董卓。这事闹得沸沸扬扬,结果袁绍就只是把董卓逼到长安,便带着大军撤退了独留糜丞相、曹州牧、刘郡守三人起兵对付董卓;
后来袁绍用计夺取冀州,联合公孙瓒向并州、兖州、青州等开战。若非糜丞相实力强大,恐怕这人真能夺取四州,胁迫长安;
再后来战败回到冀州,居然也还能仗着家世、趁着糜丞相为百姓忧心之际,死皮赖脸地继续当他的冀州牧
不知道糜丞相是如何看待此事,反正朝中不少官吏都很佩服他的心态。


就,陛下开心就好
但与朝臣想的不一样,糜荏的心情还算不错。
他等了这么久,幕后之人的狐狸尾巴总算是漏出来了。
“看来刺杀之事是袁绍安排的,”荀彧道,“目的就是逼迫陛下与他联姻。”
董承死前只招供出被处置的那些人,并没有出卖袁绍,或者其他更暗地里的人。不知道这是因为对刘协的忠心,抑或对糜荏的怨恨,存着希望袁绍扳倒他们的心思。
郭嘉眯了眯眼“仅是逼迫陛下联姻,恐怕还不是他的最终目的。”
官渡之战,袁绍虽然损失田丰与沮授,还有逢纪等人,极为擅长挑拨离间以及攻心之术。
“陛下立他的女儿为后,诞下太子为下一任国君。”贾诩道,“他的目的,自然还是丞相您。”
糜荏点头。
要说目前留下的各州牧中谁最恨他,恐怕也就袁绍。他当年放过袁绍一马,并非是百官所猜测的那样,仁慈到让冀州百姓过安稳的日子。
而是因为,袁绍此人心比天高,麾下又有谋士与武将,不会轻易满足冀州牧的位置。
留下这个人,会有奇效。

戏忠沉吟道“可袁绍哪来的底气,与您对抗呢”
这个问题问得好,
众人心下一凛。

他们担心的事,终于
见众人如临大敌,糜荏倒是不觉得有什么“诸位不必担心。”
袁绍可以做出震天雷,却做不出比它更高级的火炮,火枪。从武器上,袁绍再如何都赶不上他。
“当年没有时,我能斩张角兄弟、杀休屠各胡、驱逐董卓,”他淡淡到,不怒自威,“他有震天雷又当如何”
“孤一样能将他打成丧家之犬,对孤俯首称臣。”
作者有话要说我错了。。一心网购,噗
番外的话,目前定下的是1凤雏亮亮月英,2嘟嘟大师策策,3马超辽神云妹等新生代武将
后世评说什么的,眼泪花啦啦,我上个文写过,秃头好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