肆玖中文网 > 都市小说 > 养个权相做夫君 > 第457章 搞事情(2)
这工程量就真太大了。
等于这些军机阁的人都得将从前战事的资料全部翻看一次,才能按照他的要求做好这个统计。
登时,军机阁的人苦不堪言。
打那一日开始,个个进了衙门就开始埋头到一堆卷宗里,再没一个人有时间聊天说话。闲下来吃饭的时候,立即有人忍不住要吐槽这位乔大人。
“新官上任三把火,看他且得意吧。”
“这火烧我们没用,要烧也该烧到兵部去”
又有人幸灾乐祸的说“烧到兵部去他不敢吧,兵部是谈阁老的地盘,他能太岁头上动土、老虎头上拔毛,我也算敬他乔明渊有两分本事”
乔明渊听说了这些话吗
他听说了。
但听说了并不影响他继续自己的计划,等全部的人统计了数据,他自己看了资料。生怕下面的人做事情不认真,他也抽查。看中了哪一个数据,就让下面的人找出相应的数据资料来,尤其是那些以少胜多、以多胜少的战役资料,他自己也基本看了一遍。
看完之后,他点了两个人出来“肖悬,杜定红,你二人去一趟兵部和户部,将战事后安置的名目和费用都给我列出来。”
这两人正是议论乔明渊最凶的那两位。
那两人一愣,忙应了一声“是”
肖悬去了兵部,杜定红去了户部。户部尚且还顺利一些,谢允不会拆乔明渊的台,两人同为天启帝的心腹,谢允还很配合的给了全部的数据资料,还问户部有什么帮得上忙的地方,乔大人只管吩咐就是。杜定红办完事回来,对乔明渊的态度大变。兵部的人素来跟军机阁不对付,瞅着军机阁来人,他们态度不冷不热。肖悬费了点事儿,抬出乔明渊的名头来,才顺利要来了数据。
出去这么一趟,让他明白了这位军机阁大臣不是那么简单的人物。
没瞧见谈敬都对他客客气气的,不轻易跟他对着干
经过杜定红和肖悬提醒,军机阁的人议论他都变得小声了一些。
他们后知后觉的想起来,不服气这位青年人没用,眼前这位六元及第何等辉煌,箕陵城一战又风光无限,能让人小瞧了去尤其是,这人还是天启帝跟前的大红人,皇帝最为信任的大臣啊
军机阁的风起云涌片刻之间,紧接着,大家都慌了。
因为乔明渊跟着搞大事了。


这是他最近两年
这封奏章可谓巨石入水,引起一片哗然。
乔明渊
以这个两个原因为根本,又衍生出了很多问题。这些问题就像是蚂蚁一样,一点一点的啃食掉大盛的战斗力。
乔明渊以箕陵城城守军和守卫军为例,详细阐述了这样的事情并非一个地方的问题。
像从前箕陵城的城守军和守卫军,明着都是为了箕陵城的平安
这种职责不明确的事情,还出现
守卫军的军饷由户部给,兵部管,城守军的军饷由当地地方政府分出,这本身就不合理。
都是军人,都是守卫家国的军人,为何还要给他们划分三六九等
如此一来,守卫军自认为自己高人一等,城守军觉得守卫军看不起人,如何能做到上下齐心
做不到上下齐心,外敌来袭,如何共同抗击敌人
乔明渊甚至还具体的说了,这不是士兵的错,也不是任何一个领军将军的错,这个错,错
军队除了要有合理、一体的编制之外,还要划分具体上级部门。
如今军队有军机阁、兵部
因此,军队必须要有一个明确的上级部门。


这等意见,让满朝文武闻所未闻,见所未见。
好多朝臣听着这个都觉得匪夷所思,要知道军机阁之所以不叫军机部,就是因为他如今是一个不
兵部的人气得吹胡子瞪眼睛,都觉得乔明渊胆儿真肥,肥得想跟谈阁老平起平坐了
不单单如此,他甚至还想从谈阁老的碗里刨饭吃
这如何能忍
除了这些之外,乔明渊还说,朝廷对军队的编制清晰,还要组建地方凝聚力强的部队,形成屏障,西北有了神隐军,南方由晏家人统领的军队,也应组成晏家军。东部的海军布防整顿完毕,组建远洋海师,进行海上军师战斗训练,才能
大盛缺钱,很缺,所以,每一条商贸线都必须珍惜。
大陆从箕陵城开始,有路上丝绸之路,海上也该有海上丝绸之路。
他还建议,
这封奏章一经呈送,满朝哗然。
天启帝下了奏章后,没说行,当然,也没说不行。
朝臣们都慌了,觉得按照乔明渊这样搞下去,怕是要让多少人掉眼泪。他们中的很多人都不关心朝廷这样推行,能对国家带来多大的福祉,他们只觉得这样下去他们手里没权力,谁还买自己的账。反对,当然必须反对,坚决反对
随着奏章送上去,御史台弹劾乔明渊的折子雪花一样飞到了天启帝的案牍。

这次议事有乔明渊、慕青易、谢允、卫轻轩、魏英章等一干大臣,还有沈秋池、丁宝林、赵岱、黄岐等新晋提拔起来的大臣。一应人等接近二十人,从一品大员到五品官员,地位的尊卑并不相等。等人到齐之后,天启帝让乔明渊再一次阐述他的改革见解。
口述比奏章说得详细得多,乔明渊想了两年的事情,逐步都说给大家听。
一开始大家听得并不太明白,等乔明渊说到要将军机阁变成指挥作战、制定战略、把握军权等作战指挥中心,将兵部变成军需后勤、武将考核、军械制作等保障部门的时候,大家明白了。
如今兵部的权力太大,一个兵部尚书所拥有的权力太大,军队像他手里的枪指哪打哪,令人不安,只有分权,才能让军队不被掣肘。
至于按察巡抚使、都统衙门这些监督部门仍旧还
至于军机阁,以后只听命于皇帝一人,由皇帝直接委派军机大臣。
一应军务要事,由军机阁总领向皇帝禀告。
等于是说,皇帝将军队彻底的抓
这就是天启帝明知朝臣反对,却还是想要改革的原因。
如此一来,中央集权达到一个新高度,他的江山坐得稳固,从前先皇担心的那些问题,什么氏族强大,什么军队离心,什么内外不合都不再是问题。